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中国哪个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比较优秀? [打印本页]

作者: 令狐冲    时间: 2011-7-16 00:09
标题: 中国哪个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比较优秀?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7-16 17:57 编辑

看到的一个网友的匿名帖,觉得有道理,转载如下:

这要看你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方向。如果是想自主创业,那选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校好些,大连水产和湛江海洋应该不错。
另外还要看你是报考研究生还是一般的农学学士,如果是后者,那么哪所院校都差不多,估计毕业后到饲料公司或其他生产部门的多一些!
如果你是报考研究生,而又想做一些真正的比较前沿一些的课题,为将来的学术事业奠基,那最好报考,中国海洋大学或者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最好,这里学术氛围更浓,师资力量更强大!其他的学校相对来说就更逊色一些了!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比如说成绩考分,折中选择一下集美大学,华中农大,上海海洋大学之类的。
这其中集美大学相对面更广一些,因为他是在厦门那面一块儿,和南洋那面的接触多一些,毕业以后还可以选择到东南亚一带发展!

作者: Say-say    时间: 2011-7-16 11:41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作者: kook    时间: 2011-7-16 21:57
在广东混了一段时间,灰常佩服广东海大培养出来的学生扎根水产的精神!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7-27 16:25
华中农大出的人才在水产业界更多一些,个人感觉!
作者: 水产老人    时间: 2011-9-8 16:00
听业界的朋友说,无锡中顺海得还不错,业务员都说他们是水产界的黄浦军校了,真有这么牛啊?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9-8 19:40
回复 3# kook


    作为广东海大的学生我感觉大部分的同学对理论课没有兴趣,不是旷课就是去睡觉,倒是实验课是大家都很精神。海大的老师大都很现实的,很多搞生产,学生少关注老师的什么科研成果,倒是多关注哪个老师搞生产发财了!其他专业的老师也挺羡慕水产养殖系的老师可以搞生产发财。水产行业这么辛苦钱才是奋斗的动力!
作者: ipad    时间: 2011-9-8 20:56
回复 5# 水产老人

5楼的是什么知道什么故事啊?!讲来听听
作者: 令狐冲    时间: 2011-9-9 17:53
湛江海大的老师太逊了,学生很多不错
作者: 岩傣卜卯    时间: 2011-9-10 23:55
我想考水产动物营养的博士,请问哪个学校好一些?
作者: 龙在江湖    时间: 2011-9-16 21:55
回复 9# 岩傣卜卯


    中国海大和广东海大应该都还行
作者: 令狐冲    时间: 2011-10-11 19:42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前身是厦门水产学院,系1972年上海水产学院南迁厦门而成立。1994年10月,集美学村原五所高校合并成立集美大学,厦门水产学院也并入集美大学,更名为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现有水产学和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水产养殖学、水生生物学、渔业资源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农业推广(渔业领域)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水产养殖学、动物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动植物检疫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水产养殖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水产养殖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福建省教改项目“水产养殖学本科实验实习教学创新体系建立和实践”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2年开始,有2位教授分别作为中科院武汉水生所和湖南农业大学的兼职博导招收培养博士生。目前正在建设水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1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1人,硕士学位18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留学归国人员26人。兼职教师20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闽江学者2人,客座教授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1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厦门市拔尖人才1人;全国师德之星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1人,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

学院拥有国家级坛紫菜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基地)、鳗鲡现代渔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中)、东海海水健康养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福建省坛紫菜种质资源库、福建省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发中心、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与技术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福建省水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厦门市饲料检测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集美大学水域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集美大学水产试验场和16个校外本科教学实习基地,现有仪器设备总值2500多万元。

学院设有水产养殖学、渔业资源学、水生生物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水产生物病害防治等五个学科。其中水产养殖学、渔业资源学和水生生物学三个学科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为集美大学重点学科。“十一五”期间学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0多项,在国内外多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93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12篇;“十一五”期间,共获得15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2006-2011年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授权6项。主编、参编教材10多部。
作者: 令狐冲    时间: 2011-10-11 19:42
本帖最后由 令狐冲 于 2011-10-11 19:44 编辑

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是建于1912年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52年成为国内第一所本科水产高校——上海水产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学校原为农业部部属高校,2000年起由农业部划转地方,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200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发文,共建上海海洋大学。学校校训是:勤朴忠实。
学校目前有临港新城校区、杨浦区军工路校区、杨浦区民星路校区三个校区,根据上海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学校于2008年主体搬迁至上海临港新城办学,学校占地面积约1600余亩,规划建设面积58.6万平方米。并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和浙江省象山市建有2个科研教学基地。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教学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设施齐备。拥有教育部水产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渔业动植物病源库和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农业部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农业部冷库及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农业部远洋渔业培训中心;拥有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市高校水产养殖E-研究院、大洋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海市高校重点实验室、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设了一批特色专业实验室,如中美(SHOU-NOAA)海洋遥感及渔业信息研究中心、淡水渔加工利用研究室等;学校建有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下设数字海洋研究生所、海洋药物系统及神经科学研究所、海洋药物与健康食品研究所、海洋政策与法律研研究所,海洋渔业遥感GIS技术实验室、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实验室、中美海洋遥感及渔业信息研究中心、海洋经济研究中心、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学校还建有农业研究院、公共管理研究所、中国鱼文化研究所、外国语言研究所及中国鱼文化博物馆,拥有国内外闻名的鱼类研究室、标本室和亚洲最大的专业鲸馆,同时学校在全国各地有50多个教学实践基地。图书馆藏有以水产、海洋、食品为特色的图书、电子书籍260多万册。拥有现代化的校园网络,并建设了为我国水产行业服务的“中国水产网”网站平台。由学校承办的《水产学报》、主办的《上海海洋大学学报》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水产学报》获第一、二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学校是上海市水产学会、上海市食品学会、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和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挂靠单位。
学校教育体系完备,优势学科明显。拥有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成人教育及留学生教育。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8个领域授权点,4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10个高职专业。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特色专业,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上海市教学团队,15个上海市教育高地和1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目前,拥有普通本专科生12000余人,研究生近1800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近800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00余名。学校拥有双聘院士2名,拥有以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首批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领军人才、上海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教学名师以及中青年教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
“十一五”以来,学校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有50余项,国内首创和先进水平有90余项,获国家级科研项目或成果奖40多项,获省部级奖50多项,取得专利30多项。我校在环境保护、物种保护、遗传育种、食品加工、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水产养殖、农业经济与管理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与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大学以及多个国际组织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并与境外多所大学互派留学生,长期参与中美海洋生物资源合作计划,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水产学会、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等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聘请了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闵惠芬,指挥家曹丁,作曲家陈钢等一批艺术家为我校艺术兼职教授;拥有大学生艺术团等各类文体、科技学生社团90余个;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连续多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新时期的学校办学目标: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优势明显,理、工、农、经、文、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科研并重,国际化、开放型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作者: 令狐冲    时间: 2011-10-11 19:42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简介
水产学院的前身是由著名科学家曾呈奎、朱树屏于1946年筹建创设的山东大学水产系,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水产教育单位。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就招收过硕士生。文革后继续招收硕士生,并于1984年获得养殖学和捕捞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获得渔业资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获得水产养殖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渔业资源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水产一级学科博士点,1999年被批准为水产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89年水产养殖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01年、2004年、2007年 三次均以第一名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评估。经过“211”和“985”工程的建设,2007年水产学科(涵盖水产养殖、渔业资源、捕捞学3个二级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学院现拥有水产养殖和海洋渔业二个系,设有水产养殖、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目前涵盖1个博士后流动站(水产学)、7个博士点和硕士点(水产养殖、水生生物、动物学、捕捞学、渔业资源、增养殖工程、渔业经济与管理)。学院拥有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海水养殖工程中心、水产养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水生生物“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水生生物学山东省重点学科(强化建设)、渔业资源山东省重点学科、应用水生生物技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水产养殖山东省品牌专业。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水产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条件,是国内水产学科人才培养层次最高、最齐全的高等教学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教师56人、正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17人、45岁以下47人、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有27名、具有博士学位者47人占教师总数的83%。建有海水养殖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都形成了年轻知名教授领衔的梯队。学术带头人中有3人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人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另外,我们还有一支定期来校授课和讲学的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以及由我校“海外教授团”为主体的国外知名学者组成的高水平“客座教师”队伍。目前,一支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已经形成,在水产学科建设中继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近5年,在科学研究方面,主持各类研究课题90余项,其中国家“863”、“97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44项,到位经费3500余万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1项,获省部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7项,出版专著/教材15部,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200余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

水产学院先后曾涌现出全国十佳大学生孙焱,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龚骏等一大批优秀学子。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连续三年达50%以上,一次就业率92%以上。目前,水产在校生现有820人,其中本科生431人,硕士研究生224人,博士研究生165人。
作者: 令狐冲    时间: 2011-10-11 19:43
2010年1月21日“大连水产学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正式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
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教发[2006]18号)以及《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教发[2000]41号)的有关规定,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四次会议的专家评议,大连水产学院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获得通过。
大连海洋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58 年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 1978 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 1986 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 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
作者: 令狐冲    时间: 2011-10-11 19:46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国家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最早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至今已有76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10万多名“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南海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力量。
学校现有主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4911亩。主校区位于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依山面海,环境优美,是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校设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中歌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设有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26个科研机构。现有3个国家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3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2个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63个本科专业,37个高职高专专业,8个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其中5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博物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校舍总建筑面积达7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7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达2.7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5.6亿元。学校有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室66个,其中经国家资质认定的计量认证机构1个,省(厅)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部属实验室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拥有包括水生生物博物馆在内的一批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水生生物博物馆陈列标本近3000种,为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博物馆。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100余人,其中,有高级职称者500余人,有博士学位者216人。有双聘院士2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列入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9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7万余人;独立学院1.2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3万余人。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质量提高为主;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相结合,以内涵充实为主;综合发展与强化特色相结合,以强化特色为主”的办学思路,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居广东省高校前列。学校被评为“2010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五年学生在“挑战杯”等各类课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赛中,获得国际性奖励5人次,国家级奖励546人次,省部级奖励1938人次。2006年、2007年、2009年我校学生分别应邀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和香港、澳门回归十周年文艺演出,受到了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高度赞扬。
学校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28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1项,省部级378项;获得科研经费1.93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05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三等奖26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获2009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马氏珠母贝标准化养殖与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获2006、2008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技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海洋药物开发、杂交水稻育种等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海洋水产业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校技术的有力支持下,目前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对虾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学校主办的《广东海洋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30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与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未来的发展必将更加倚重海洋。南海占我国海洋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接替地,是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最重要的战略高地之一。广东海洋大学作为我国南海之滨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肩负着培养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使命。
目前,学校正紧紧抓住国家重点研究开发南海和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机遇,坚定不移突特色,科学合理调结构,推进创新促改革,下大力气抓质量,强化管理增效益,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优势学科水平较高,与我国海洋事业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国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作者: 落花流水    时间: 2011-10-30 12:40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作者: 学院派    时间: 2011-11-27 14:56
本科搞实战,大连海洋大学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从这学校,实战搞多了,走科研是很厉害的。鲍鱼,海参,虾,等很厉害的。而淡水鱼这一块,主要是看学生的兴趣
作者: 学院派    时间: 2011-11-27 15:01
大连海洋大学,在大3下学期,只上1个月的课,其他时间在养殖场实习,实习期间教授在养殖场吃喝,指导学生干活,讲解。有金坨水产搞虾,金瑞水产搞海参,碧流河水库搞家鱼,天河搞家鱼、六须鲶,獐子岛搞海参、鲍鱼。
作者: 学院派    时间: 2011-11-27 15:01
大连海洋大学,在大3下学期,只上1个月的课,其他时间在养殖场实习,实习期间教授在养殖场吃喝,指导学生干活,讲解。有金坨水产搞虾,金瑞水产搞海参,碧流河水库搞家鱼,天河搞家鱼、六须鲶,獐子岛搞海参、鲍鱼。
作者: 细水长流    时间: 2011-12-1 13:26
广东海大的从2009级开始,大三第二学期都在基地里进行“生产实习——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实行“学生——导师制”。
作者: 皑皑雪    时间: 2012-2-16 09:54
华中农业大学也没那么差的说,。
作者: 虾兵鱼将    时间: 2012-4-1 01:53
我想考水产动物营养的博士,请问哪个学校好一些?
岩傣卜卯 发表于 2011-9-10 23:55



    既然是读博士  我推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公费 科研实力强 而且博士的科研补助每月都超过2000元 很有诱惑力!

不过据我了解很多都是硕博连读的,需要和导师提前沟通好。
作者: xiaoliang    时间: 2012-4-5 18:41
上海海洋大学不行了
作者: 丫头看事    时间: 2012-4-29 23:30
还需自己摆正方向,多实践
作者: glory143    时间: 2012-5-28 16:51
如果注重实战经验,扎根一线水产养殖技术,首选肯定是大连水产学院。
如果想搞科研,走仕途,骗点国家经费,那就读中国海洋大学。
如果你想见见世面,开拓眼界,提高个人整体素质,那就选择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syusuke    时间: 2012-5-29 10:28
xiaoliang 发表于 2012-4-5 18:41
上海海洋大学不行了

何出此言?
作者: gujiufeng123    时间: 2012-6-14 10:15
晕死,居然都无视中山大学的动物营养!,大哥你们孤陋寡闻了
作者: syusuke    时间: 2012-6-14 10:45
gujiufeng123 发表于 2012-6-14 10:15
晕死,居然都无视中山大学的动物营养!,大哥你们孤陋寡闻了

童鞋你也可以介绍一下的啊~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2-6-14 10:56
gujiufeng123 发表于 2012-6-14 10:15
晕死,居然都无视中山大学的动物营养!,大哥你们孤陋寡闻了

真的没听说过,哈哈
作者: 勤劳的黑眼圈    时间: 2012-6-19 10:50
我是广东海大,顶一下自己的学校
作者: 蓝草结    时间: 2012-6-28 22:59
怎么都不提华南农大呢{:soso_e141:}
作者: ygq0001    时间: 2012-7-5 19:13
冰山 发表于 2011-9-8 19:40
回复 3# kook

同感,我也是广东海大人。
作者: 小小御医    时间: 2012-7-5 22:28
浏览完毕,没人提咱们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啊!看来,以后得想办法把这所学校给推销出去~
作者: 鱼游四海    时间: 2012-7-20 23:56
海大的顶一个!
作者: 龙sky    时间: 2012-9-15 15:11
岩傣卜卯 发表于 2011-9-10 23:55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中国海大呀~
作者: xiaoliang    时间: 2012-12-15 19:59
syusuke 发表于 2012-5-29 10:28
何出此言?

老师都不行了,牛B的都退休了,现在的都是骗点国家的课题经费的。
作者: xiaoliang    时间: 2012-12-15 20:00
syusuke 发表于 2012-5-29 10:28
何出此言?

老师都不行了,牛B的都退休了,现在的都是骗点国家的课题经费的。
作者: 海风吹    时间: 2012-12-15 21:18
相对而言,还是沿海几个水产学校相对重视点,内陆华中农不错。
作者: 董陈志峰    时间: 2012-12-29 11:08
{:soso_e141:}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现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也是不错的
作者: 249876300    时间: 2013-5-10 16:58
gujiufeng123 发表于 2012-6-14 10:15
晕死,居然都无视中山大学的动物营养!,大哥你们孤陋寡闻了

中山大学的营养无非是请到了麦康森院士当兼职教授而已
作者: 建凡    时间: 2013-5-21 22:01
自己活路最重要。
作者: 黑鱼    时间: 2013-8-19 00:17
本帖最后由 黑鱼 于 2013-8-19 00:21 编辑

glory143,据说你是来自德宁水产,作为一个技术专家,你这样的言论多麽的轻浮,首先扎根实战的院校很多,其中大连水产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等等都很有特色,中国海洋大学也不该被你说的适合走仕途 骗国家经费,在中国渔业系统和各个地方水产管理系统中,上海水产大学的学子是出于绝对数量上的优势,同时上海海洋大学(本该是211国家重点大学)也出了很多老一辈水产泰斗专家,包括现在的李思发老师等等,中国海洋大学也是国内水产院校中的一员,也出了不少院士 大家 泰斗学者及国家海洋局历届官员,他的学子也有很多在国内各个地方的水产企业和大学里工作,同时,能提高个人整体素质的水产大学应该包括所有的涉水院校,请不要带有色眼光来区分。 还有那个跟帖说 中肯的那位   不知道你认为那些地方说的中肯 请说出理由来
作者: ffish    时间: 2013-8-19 22:14
本帖最后由 ffish 于 2013-8-19 22:15 编辑
黑鱼 发表于 2013-8-19 00:17
glory143,据说你是来自德宁水产,作为一个技术专家,你这样的言论多麽的轻浮,首先扎根实战的院校很多,其 ...


顶黑鱼,说的有道理!似乎中国海大现在很多毕业生在当今的企业和科研系统都混得不错,已经形成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
glory的言语有点偏激了。现在的大学,哪个不想多拿点科研经费?不要拿不到就装清高,说葡萄酸哈。再说人家科研力量就是强,你也没话可说。
现在很多帖子,个人感情色彩太浓了,不要认为自己认识几个人就以偏概全哈
......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3-8-29 10:59
249876300 发表于 2013-5-10 16:58
中山大学的营养无非是请到了麦康森院士当兼职教授而已

事实上,刘永坚老师的营养团队,在草鱼和对虾领域应用方面,做的是相对而言比较好的。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