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看看美国人是怎么养虾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令狐冲    时间: 2011-7-16 19:22
标题: 看看美国人是怎么养虾的(图)!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7-19 11:51 编辑

朋友那边看到的一组图片,据称是在美国拍的,发上来供大家点评

DSC_0420.JPG (36.03 KB, 下载次数: 344)

DSC_0420.JPG

DSC_0442.JPG (42.76 KB, 下载次数: 227)

DSC_0442.JPG

DSC_0455.JPG (74.65 KB, 下载次数: 196)

DSC_0455.JPG

DSC_0456.JPG (39.99 KB, 下载次数: 217)

DSC_0456.JPG

DSC_0457.JPG (40.8 KB, 下载次数: 209)

DSC_0457.JPG

DSC_0462.JPG (37.27 KB, 下载次数: 210)

DSC_0462.JPG

DSC_0465.JPG (55.58 KB, 下载次数: 200)

DSC_0465.JPG

DSC_0477.JPG (40.77 KB, 下载次数: 202)

DSC_0477.JPG

DSC_0481.JPG (27.42 KB, 下载次数: 190)

DSC_0481.JPG

DSC_0482.JPG (33.52 KB, 下载次数: 209)

DSC_0482.JPG

DSC_0487.JPG (62.58 KB, 下载次数: 182)

DSC_0487.JPG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7-16 21:57
感觉和国内没有太大的差别啊,是不是我眼拙?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7-16 22:27
感觉周围环境干净了一些,不会是种虾场吧?
作者: wuyanzhong    时间: 2011-7-16 23:21
池塘面积非常大,估计增氧很难保证每个角落,可能无法高产。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11-7-17 07:26
他不是高密度的养殖, 亚洲才会做高密度的养殖,不过最后一张照片我有点不解?
刚开始看我以为是灵异照片,后来仔细看才发现原来有两个人一起撒网!
他们两个在比赛谁的网抛的开吗?
就是为了照片效果, 两个人一起表演那也行,领导看嘛!
但是大网都围起来, 在网内撒网要表现什么?
就是闲话一下, 看看就好
作者: 老葫芦    时间: 2011-7-17 13:40
美国人养虾的技术不怎么样,就是水好。
不过我们这里技术再牛,说白了也就是做出一池好水。
这么样看来,还是美国人聪明啊。
作者: 老葫芦    时间: 2011-7-17 13:41
回复 5# 浪迹天涯


    可能这样一网打的多些。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7-17 15:36
估计就昙为了照片,从这个角度还有瞬间取景可以看出!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1-7-18 22:51
回复 2# thinkpad


    我也有同感啊,看上去稍微干净些
作者: john    时间: 2011-7-19 11:25
留意到那些蚬了吗?那家伙可起作用了!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7-19 11:56
回复 6# 老葫芦

中国人喜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好像就是孔子说的。所以,中国人相信“人定胜天”。老外还是比较尊重自然规律的,这样少了很多折腾
作者: 水调歌头    时间: 2011-7-19 14:47
回复 10# john


    在哪些方面的作用呢?能介绍一下吗?他们对水体有净化作用?还是对底部环境有改善呢?
作者: yulee    时间: 2011-7-20 21:02
我也看不出那里有很大的优势,环境好那是当然的了。其他技术性方面有没有特别的地方呢?
作者: kanhai    时间: 2011-7-21 1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水调歌头    时间: 2011-7-21 10:56
我在大学期间也做过试验,贝类虽然滤食的作用,但是排便、分泌粘液的量也不少,对于底质的改良在养虾塘中未必有那么好的作用,而且贝类要换水,但是我们现在养虾又不主张常换水,这个是一个矛盾的地方。所以贝虾混养在生产中会不会是因为这些因素?
有这方面经验的朋友希望都上来说一说!
作者: kanhai    时间: 2011-7-21 20: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水调歌头    时间: 2011-7-22 08:45
回复 16# kanhai


    正是因为换水量大,与养虾常换水又有矛盾
但从另一方面讲,会不会因为池塘比较大,贝的密度比较少,或许也能起到作用呢?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1-7-28 11:08
一张塘的面积好大啊感觉,特别是前面第一第四第五图片。这应该是同一塘面积。
如果这么大面积,只有这几天增氧机,密度估计很小很小。
好奇问一下,美国的塘租怎么样呢?
作者: 大愚    时间: 2011-8-15 10:39
从图中可以知道,外国的月亮并不圆;养殖技术并没有国内先进、甚至还不如;按他们养殖模式,在国内要亏的连短裤也没有(国内塘租成本)。他们的主要优势,如在于土地,销售价格,还有就是环境(这儿说的环境,就是他们的养殖规模小,国内是一个大片地区同时养殖)。
作者: 大愚    时间: 2011-8-15 10:44
美国现在水产养殖要么工厂化养殖;土池养殖,还停留在中国20-30年年前滩涂养殖的水平状况,美国人均土地多的是。
作者: 阿水    时间: 2011-8-29 17:32
混养还有待进一步摸索。
作者: 阿水    时间: 2011-8-29 17:33
混养还有待进一步摸索。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