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2010年风季展望(仅供参考) [打印本页]

作者: 猫扑石斑    时间: 2010-6-13 09:50
标题: 2010年风季展望(仅供参考)
外在的影响因素:7)h[Zy,A  
一、南方涛动(SO


南方涛动说白了就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交替和转换,是热带太平洋气压东西震荡的规律性变化作用,对西北太平洋(下文简称西太)的台风活动有直接的影响。
目前的情况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SSTA)处于正距平,暖水中心在中太平洋。尽管厄尔尼诺监测区内SSTA维持正距平,然而次表层原位于西太的冷水迅速向东扩展,中东太的暖水迅速消亡,暖水向西太转移,可以预见厄尔尼诺现象将于1~2个月内消亡。
次表层水温(227
水产前沿网
次表层水温(428
水产前沿网
SOI方面,自从3月份SOI数值转正以来,4月份的数值维持正值,30天滑动平均值

已经维持在+10左右,并有上升趋势。
结合ECMWFCPC等预报,可以确定厄尔尼诺现象将与20105~6月内减弱消失,后半年很可能转为拉尼娜形态。但ENSO对大气的影响有滞后作用,因此,厄尔尼诺的影响在夏季仍明显。副高将偏南偏西偏强,面积偏大。台风生成区前期偏东,后期逐渐向西移动,南海季风槽活跃。



水产前沿网




二、两极冰盖
自从07年夏季南极冰盖面积达到历史最大值,北极冰盖达到最小值以来,过去的2年,南极冰盖下降到正常水平,而北极冰盖面积持续增长,并于20103月接近0距平。两级海冰是影响南北半球高纬度冷源强弱的重要因素,北半球夏季的冷源和西风活动密切相关。目前看来,东北亚白令海鄂霍次克海的海冰偏多,而北欧附近的巴伦支海海冰由于在4月迅速消融,已经出现负距平


海冰如此分布在SST上反映为高纬度北大西洋SSTA正距平,鄂霍次克海、白令海SSTA严重负距平。根据CPC的预报,这种情况将持续整个夏季


下文引用自《2008春夏环流形势展望》(作者【天涯芳草】):极地海冰消长所致的热量收支变化,将会影响到次年中低纬行星风系的改变。北欧海冰减少,意味着今夏西西伯利亚冷源萎缩,预示今年春夏季的西太平洋副高易于北扩。再结合春季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海冰的相对较多,将可能使今年春夏冷源中心东移,东亚大槽位置同时东移;而鄂海极冰增加、鄂海今冬海温负距将使今春、夏鄂海脊偏弱,东亚大槽偏弱




三、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海温


由于春季孟加拉湾北部的西南风异常偏强,在高原的迎风坡造成了大量降水,因此高原东南部有比较大范围的积雪。


青藏高原是夏季高层大气的重要热源。我们知道,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来自地表的长波辐射,越是接近地面,温度越高。考虑到高原平均海拔已经在500hPa高度层面附近,因此高原地面温度等于500hPa高空的温度,因此青藏高原就相当于一个安置在500hPa以上高空的大暖炉,使得高原近地面(这个高度相当于平原地区的高空)空气受热上升,在更高的层面(200~100hPa)堆积,形成庞大的青藏高压,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亚洲的环流。


积雪越多则反射的阳光越多,地面温度降低,加热作用被削弱,从而减弱了青藏高压的强度。目前来看,由于高原东南部积雪较多,个人认为,这对于未来南亚高压爬上高原造成不利影响,南亚高压脊线北跳时间偏晚,因而使得西太副高第一次北跳偏晚,时间大概在6月第5~6



至于印度洋海温,其偏高程度非常严重,这是副高脊线长时间偏西、面积偏大所致。根据CPCECMWF的预测,北印度洋海温偏高的情况仍会继续,待西南季风爆发后,强烈正距平的SSTA为南海地区和我国带来大量的水汽,辐合偏强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