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黄鳝人工繁殖的技术到底过不过关??
[打印本页]
作者:
芝麻开花
时间:
2011-7-27 15:28
标题:
黄鳝人工繁殖的技术到底过不过关??
“目前我们吃的大部分鳝鱼都是野生的。”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目前鳝鱼人工繁殖的技术还不过关,市面上销售的鳝鱼多为野生。
一位多年从事渔业研究的业内人士表示,鳝鱼繁育比较困难,养殖时的活卵量并不高。另一位水产专家表示,目前有关鳝鱼的人工繁殖技术还不过关,人工养殖中面临的一些难题还没有破题,因此,市面上90%以上的鳝鱼都是野生的。该水产专家说,现在一些来自湖南湖北的鳝鱼据说是人工养殖的,事实上,这些鳝鱼苗都是从稻田或者河沟内找到的野生苗种。
网上曾有传言说,一些人在人工养殖时给鳝鱼喂食了雌性激素,这位专家认为,这不大可能,因为没多大用。他说,鳝鱼为雌雄同体,一生只繁殖一次。它们的胚胎发育到第一次性成熟时为雌性,繁殖完之后便逐步过渡为雄性,直到死去。他介绍,根据经验,体长三十六七厘米的鳝鱼一般为雌性,比这个长的一般为雄性。
黄鳝的人工繁殖技术到底是什么个情况??为何好多地方接连传出“人工繁育成功”的消息呢??
作者:
cjlittlepig
时间:
2011-7-27 16:04
欢迎新人!我爱吃黄鳝,也想晓得这个问题哦!
作者:
芝麻开花
时间:
2011-7-29 14:59
都没什么人回话呢
不知是大家对这个问题不感冒呢?还是都一样处于疑惑中??
作者:
勇往直前
时间:
2011-7-30 08:41
我了解到得是,黄鳝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有特殊的机制,目前人工无法模拟。湖南湖北网箱养殖黄鳝,苗种都是来之捕捞,最多的事半人工繁殖,也就是抓来的亲本,放入指定的产所,等自然出苗在收获。
作者:
qgy110803
时间:
2011-8-3 13:00
本人曾主持一次黄鳝的人工繁殖,自以为在亲鳝挑选、产前培育、成熟鳝挑选、注射催产素、人工授精、胚胎前期孵化方面没有明显的问题,取得了五万余粒发育良好的胚胎。孵化用水是深井水充水室内放置几小时后使用、水温符合孵化要求,及时剔聊未受精卵。受精卵前期孵化正常,基本没死亡现象。令人不解的是孵化时间较长,约11天,在卵膜内看似游动健壮活泼的幼苗在出膜时莫名死亡,都是身体一半穿出卵膜时死亡,仅百余尾正常出膜。幼苗投喂活体水蚤,生活良好。多年来没能解开其中的谜团。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导。
作者:
鳝之弟
时间:
2011-8-4 17:02
回复
5#
qgy110803
朋友你的5万尾只孵化100多尾 真的是太少了 孵化时间和溶氧 水温是密切相关的 25度以上一般都只要7天左右完成 另外你孵化出来时死的原因可能是溶氧底 孵化时间太长 孵化水最好用池塘的表层水为好 也可以直接在池塘上面用网箱静水孵化 孵化率都是比较高的 具体原因再仔细探讨!
作者:
鳝之弟
时间:
2011-8-4 17:13
楼主所发的信息确实如此 如今在黄鳝养殖业中黄鳝苗基本都是野生的 想用人工苗 1没有技术和场地 2成本比较高 3自繁自养顶多供自己养殖 无多出苗种出售 4野生苗多 也就是绝大多数野生苗 人工养殖 在现在 已经有很多地方在搞繁殖 仙桃 潜江 安徽等都有年产上万尾的 不过 他们很多都是仿生态繁殖 全人工繁殖技术根本就不成熟 黄鳝本来怀卵就少 注射激素多 人工繁殖还得杀雄取精 雌的因挤卵也会受影响 孵化率 受精率 成活率低 如果没有成熟的技术 根本就是高投入 低回报的一种 不过还过几年 全人工繁殖肯定会突破 这是趋势!
作者:
qgy110803
时间:
2011-8-5 12:02
本人是学水产的,只要有必要的条件,完全可以测量孵化用水的溶氧量、耗氧有机物含量等理化性质。事前本人曾收集了不少关于黄鳝的资料,但有关孵化方面的信息不多,基本是提倡模拟野生孵化状态。影响鱼类胚胎发育的因素有溶氧量、含氮量、有毒物浓度、有害细菌、水流速度、水温、水质稳定性。当时因条件有限、准备工作不足,没能测量水质。事后想想,与野化孵化环境相比,野化水温起伏大,温度区间宽,室内水温稳定,但并不高;野化溶氧量高,室内孵化用水溶氧可能偏低(孵化用水经充气增氧,孵化密度不大,出膜前胚胎活泼有力可知溶氧量不可能明显偏低)。问题应该出在不确定是哪种原因导致孵化时间显著延长,卵黄在出膜前基本已吸收完,出膜时乏力引起死亡(一般鱼苗刚出膜时都带着还呈半球形的卵黄,1-3天后才需投喂开口食)。当然,四大家鱼等胚胎发育很快,2天左右即可,所以不同孵化批次间的时间相差不大,没人在意。但黄鳝的胚胎发育时间超长,不知其他朋友在做试验时,观察到的黄鳝卵孵化天数是多少天
作者:
鳝之弟
时间:
2011-8-8 14:25
回复
8#
qgy110803
出膜时卵黄就已经被吸收了啊?正常黄鳝出膜卵黄还有很多 出膜后平躺在水底 受惊吓可以针扎性游动 胸鳍不停煽动 !
作者:
浪漫小子
时间:
2011-8-8 15:48
苗种是自然繁殖,
但成鳝是人工饲料养殖的。
那吃起来也是人工养殖的问道。
作者:
qgy110803
时间:
2011-8-9 11:33
捕捞野生苗费时费力,破坏野生资源;不能进行优化培育、易带寄生虫。据说湖北等地养殖的鳝苗不少是从东南亚进口的,是类似鳝的品种。另外有关黄鳝繁殖成功的报道很多,不知是否有从事纯人工繁育的单位。
作者:
拜金水产
时间:
2012-3-16 22:36
这个问题问的好啊 希望有更好的一手资料
作者:
雪狼山脉
时间:
2012-3-17 22:48
回复
1#
芝麻开花
这就是形式吧
作者:
nq2012
时间:
2012-5-25 10:12
本帖最后由 nq2012 于 2012-5-25 10:16 编辑
黄鳝的繁殖率太低,导致繁育成本高昂,目前还没有大面积应用于商品生产的实例。目前人工养殖黄鳝的,99%以上的养殖者为收购野生鳝苗开展养殖。
目前养殖黄鳝最多的是湖北仙桃市,该市养殖面积在10万亩左右,年出产商品黄鳝在5万吨左右,年产值20亿以上,该市因此被国家相关机构授予“中国黄鳝之都”称号。该市养殖户的苗种主要来自本省和河南、安徽等省,从国外进口鳝苗来养殖是没有的事。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