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氨氮对于养殖的危害与检测 [打印本页]
作者: 水质监测分析 时间: 2016-3-31 11:04
标题: 氨氮对于养殖的危害与检测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池塘氨氮过高的问题。氨氮过高会导致养殖鱼虾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摄食减少,生长缓慢,易发生疾病。
一、池塘中的氨氮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四种途径,鱼虾蟹类粪便、肥料、残饵及动植物尸体分解产生以及地下底泥水中的氨氮。
二、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
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蜕壳不遂,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和虾蟹均要与水体进行离子交换,氨氮通过增加鳃丝的通透性,损害鳃的离子交换功能,使水生生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动物疾病的易感性。最常见会导致河蟹烂鳃、黑鳃病,降低生长速度,最终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表现为水生生物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
三、氨氮的控制方法
1、清淤干塘,每年养殖结束后,进行清淤,干塘,曝晒池底。使用生石灰、漂白粉、强氯精对池底消毒,可去除氨氮,增加水体对pH缓冲能力,保持水体微碱性。
2、加换曝气新水,换水是最快速有效的途径。把地下水进蓄水池曝气和用菌神、爽水活力源来调节水中的氨氮,然后换水。
3、增加池中溶氧,保持水中充足氧,加快硝化反应,降低氨氮的毒性。
4、加强投铒管理,选用优质的易消化蛋白质饲料,避免过量投喂,提高饲料的能量和利用率。
5、采用生物制剂,在养殖生产实践中,经水质化验氨氮过高,采用爽水活力源、益水菌等,连泼两次均起到降低氨氮的作用。
6、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种植水生植物 吸收水底有机质,降解水中氨氮,适量放养一些肥水鱼如花白鲢,控制水体的透明度,防止水体过肥。放入适量的环保鱼细鳞斜颌鲴和螺蛳等,淲食底部的有机碎屑,减少氨氮的生成。
杭州陆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便携式氨氮检测仪可快速检测水中氨氮浓度,确保水生物的健康生长。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