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水产类得了肝胆综合症怎么办 ? [打印本页]

作者: 蓝色小怪物    时间: 2016-4-20 17:22
标题: 水产类得了肝胆综合症怎么办 ?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养殖环境日益恶化,鱼病频繁的暴发和流行,从而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新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肝胆综合症一直是困扰水产养殖的鱼病之一,流行季节主要从6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份都有发生,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尤其是鱼苗、鱼种发病率高,危害的对象主要是鲤、鲫、草鱼、斑点叉尾鮰、云斑鮰、乌鳢、虹鳟、裂腹鱼、团头鲂、青鱼、罗非鱼,也常见于鳖。由于普遍误诊为其它鱼病,用药不对症,死亡率可达50%-60%,甚至可达 60%-90%。

鱼类肝胆综合症的危害
1鱼的肝胆出了毛病时,会出现鱼的鰓丝末端发白,鳞片和皮肤粗糙,尾鳍发白,眼睛有血点,肠道充血,免疫力低下等一系列病症.
2患病鱼体肝脏、胆囊等主要脏器出现严重病变、受损,造成鱼类采食量下降,甚至出现不摄食现象,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其他致病菌更容易侵染鱼体,常常伴有出血、烂鳃、肠炎、烂尾等症状
3 出塘率降低低,运输死亡率增加。鱼体肝胆机制下降,抗应激能力降低,死亡率增加
胆汁酸在防治肝胆综合症上的作用
1 胆汁作为三大消化液之一,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有助于减轻三高饲料难以消化吸收对鱼体肝胆带来的高压和负担,减少肝细胞的损伤,维持机体正常的脂肪代谢。
2 胆汁酸既是消化液也是排泄液,饲料胆汁酸的添加,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鹅去氧胆酸成分的存在可以分解内毒素,排出黏附在肝细胞上过多的脂肪以及重金属,降低脂肪在肝脏内的沉积,预防鱼类脂肪肝,从而提高鱼体肝胆机制功能。
一旦鱼体肝胆机制下降,反其道会影响鱼的鰓、鳞片、皮肤、眼睛、肠道、免疫系统等器官时,鱼体内、鱼体外的细菌、病毒、毒素等就会乘虚而入,引发多种疾病,所以我们在治疗肝胆综合症时就显得非常棘手,因为,抗菌、抗病毒、杀虫药都是基本没有疗效的,这只是治标,不是治本。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因此保护鱼体肝胆健康提高肝胆机制才是王道。
添加饲料胆汁酸的必要性
在集约化养殖的今天,一方面水产动物自身胆汁酸分泌不足,另一方面饲料油脂的添加量越来越高,大大增加了水产肝胆综合症的爆发几率。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鱼类进入快速生长的阶段,伴随着采食量增加的是肝胆机制的下降。因此,外源性胆汁酸的添加尤为必要。
另外水产肝胆综合症的预防和治疗也要从饲料和水质这两个方面进行,科学设计饲料配方,选用优质原料,加强水环境管理。


作者: 华饲特美    时间: 2016-5-20 10:24
你好,如果您想定制饲料或代加工,可拨打华饲特美24h全国免费电话:400-168-9718,我们将有专业的畜禽营养专家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