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实证】南美白对虾地膜高位池该如何运用底排污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通仔    时间: 2016-4-28 13:51
标题: 【实证】南美白对虾地膜高位池该如何运用底排污技术?
海南省是我国南美白对虾主要的养殖区域,其中,以高密度、高收益的地膜高位池养殖模式最为普遍。大多数养殖户一年可以养殖2~3造虾。早造虾和中造虾的养殖密度大约为15万尾/亩到20万尾/亩,冬造虾的养殖密度可以达到30万尾/亩。在如此高密度的养殖模式下,养殖户每天在养殖水体中投入的饲料量也是非常可观的。随着水源水质的恶化、气候的无常变化以及长时间的高温天气,海南地区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的调控越来越难,倒藻现象逐渐频繁。

在持续高温的海南地区,底部残饵粪便以及死藻的积累会迅速恶化池塘水质环境,同时大量有害病原菌急剧繁殖,容易造成虾病的爆发。因此,随着对虾养殖的持续,加强底排污技术的应用显得极为重要。下面就本人在海南的实证案例分享给大家。


通威海南昌江南美白对虾示范点地膜高位池

底排污技术分享:


1、池塘放苗五天至一周后开始第一次底排污处理:排污时间控制在排出发黑发臭的污水后再排水2-3分钟后停止;

示范塘排污口

2、池塘放苗十天至十五天后,底排污频率与喂料次数一致。排污时间控制在排出发黑的污水后再排水2-3分钟后停止;

示范塘底排污

3、养殖持续到上料台阶段后,排污次数为6至7次。具体时间如下表所示:


4、养殖后期,在进行底排污的同时,增加池塘换水的频率。每次排换10-20公分的池塘水(排水时间为半小时至一小时),每周换水2-3次。


小贴士:

1、排污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停止增氧机的使用,让死藻以及残饵粪便沉降至底部,提高排污效率;

2、排污的同时,观察是否有恶臭的气体逸出。如果出现水体发臭的现象,应使用改底调水产品,及时消除底部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


3、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或者减少底排污的频率。

来源:通心粉社区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