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斑节对虾的构造 [打印本页]

作者: 米来-小米    时间: 2016-10-8 17:08
标题: 斑节对虾的构造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软甲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枝鳃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是对虾属中最大型种。广盐性,能耐高温和低氧,对低温的适应力较弱。抗病能力较强。个体大,壳较厚,可食比例低于中国对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体壳较坚实,经得起用手捉拿。离水后干露于空气的耐力很强,可以销售活虾。 水产前沿网
  
   斑节虾形态结构

    体表光滑,壳稍厚,体色由棕绿色、深棕色和浅黄色环状色带相间排列,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以7/3者为多,额角尖端超过第一触角柄的末端,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其游泳足呈浅兰色,步足、腹肢呈桃红色。




  骨骼系统 由头胸甲和体节甲壳组成。


    斑节对虾肌肉系统肌肉发达,多为横纹肌,分布于头胸部和腹部,腹部肌肉最为发达。

    斑节对虾消化系统口位于两大颚之间,食道呈短管状,膨大的部分为胃。胃分为前后两部,前部较大呈囊状,避薄,称贲门胃或前胃;后胃较小,在贲门胃之后,称幽门胃,胃避较厚。贲门胃避上有几丁质齿,形成胃磨,能磨碎食物,然后送入幽门胃。幽门胃内前端有无数刚毛交织如筛,可过滤食物以免大块食物进入幽门胃。幽门胃后接一条管状的肠子,自胸部末端向腹部背面延伸。肠分为两部,即中肠和后肠。后肠或称直肠,位于第六腹节内,开口于尾节的腹面,即肛门。中肠前端两侧有1对大的消化腺,称中肠腺或肝胰脏。肝胰脏由小管及分泌盲管组成,呈块状,分泌消化酶,消化淀粉、蛋白质及脂肪等营养物质。中肠与中肠腺之间有管相通。



     斑节对虾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为开放式。心脏为扁平囊状物,位于胸部背面后端的围心腔内。心脏的跳动可从甲壳外清晰地看到。心脏上有3对心孔,2对位于心脏背面,1对位于心脏的腹侧面。心孔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主要动脉有眼动脉1条,触角动脉2条,肝动脉2条,腹上动脉1条,胸动脉1条,腹胸动脉1条,腹下动脉1条。由心脏压迫的血液经动脉及其分支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组织中去。对虾的血液无色,血浆内含血蓝素,可携带氧气到组织中去。血液进入组织后,由组织间的空隙汇集流入胸血窦,然后进入鳃,经气体交换后,新鲜的血液经出鳃血管流回围心窦,再经心孔进入心脏。

    斑节对虾呼吸系统对虾的呼吸器官是鳃,位于胸部两侧的鳃腔内。鳃由于其着生倍位不同可分为胸鳃、节鳃、足鳃及肢鳃。鳃为枝状物,每个鳃上具有1个鳃轴及许多分枝的鳃丝。鳃轴内有入鳃血管及出鳃血管,两种血管都有细血管通入鳃丝。鳃丝内具有分枝很细的血管,构成血管网。第二小颚的外肢(颚舟片)不停地摆动,使水流入鳃腔与鳃丝接触,通过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




     斑节对虾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为链状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食道前方的脑、食道侧神经节、食道下神经节及纵贯全身的腹神经索。脑神经节位于两眼基部之后方,由3对神经节愈合而成。由脑引出5对神经,即视神经、第一触角神经、第二触角神经、皮肤神经、围食道神经。视神经由脑前侧引出通入眼柄,其末端为终髓,终髓周围分布着多个细胞群,具有内分泌作用,称X器官。第一触角神经由脑的前腹面引出,各分为2支,一支到触角,另一支到平衡囊。第二触角神经由脑的后侧缘引出,进入第二触角。皮肤神经由脑后侧角引出,分布于头部皮肤。围食道神经由脑的后侧引出,与食道下神经节相连。食道下神经节位于食道的下方胸部腹避上,由它引出5对神经,通至大颚、第一小颚、第二小颚、第一颚足和第二颚足。
在围食道神经节的中后部各有一食道神经节,由此引出2对胃神经,胃神经在胃磨前方膨大为胃神经节,而后分为两支分布于胃磨肌肉和胃壁。

      与食道下神经节相连的为腹神经索,它由两支神经合并构成,沿身体腹面中线向后延伸,直到腹部第六节炎止。相当于胸部和腹部的每一体节处,均有1对神经节,各神经节发出神经通至相对应的附肢和肌肉上。第一对神经节发出的神经通至第三颚足,以后依次类推,第五对神经节是由2对愈合而成,发出2对神经,分而到第四、第五步足上。


     斑节对虾生殖系统雌性对虾有2对卵巢,贯穿于身体背面,未成熟时为白色,成熟时为暗绿色,左右两卵巢相并呈叶状,各叶分别向前、后、侧方延伸。向前伸的2叶达胃区背面,称作前叶,其顶端折向背面呈屈指状;向侧面延伸的7叶覆盖在肝胰脏的两侧,称作侧叶;还有2叶比较长,向后沿肠的背面延伸,直达腹部的末端,称作后叶。后叶伸入第六腹节处左右分开,后肠由分开处穿过。由左右卵巢第六侧叶上方各发出二条细的输卵管,向腹面延伸,穿过第三对步足和胸部的肌肉束,在第三对步足基部内侧的生殖乳突上开口,即雌孔(或称产卵孔)。在生殖期间生殖乳突明显易见。雄性对虾的精巢也是1对,所在部位相同于卵巢位置。未成熟的精巢无色透明,成熟后为乳白色,包括1对前叶和1对短小的后叶,8对侧叶。由后叶各伸出1条细而短的前段输精管,而后膨大成粗大半透明的储精囊。储精囊位于肝胰脏的后方,呈横“S”形,其后部变为细管状的后段输精管,伸入第五对步足基部而后膨大成球状精荚囊。精荚囊下方通1第短的射精管,其开口即雄性生殖孔(或称雄孔)。雄孔位于第五对步足基部内侧的乳突上,成熟雄虾的每一精荚囊内存有一个精荚;精荚连一薄膜状精荚栓。精荚内装有大量成熟精子。雌雄虾交尾时,精荚传送到雌虾的纳精囊内,精荚栓留在纳精囊外,数月后精荚栓脱落。

      斑节对虾排泄系统对虾的排泄器官为1对触角腺,位于食道的前面、脑的背面,触角腺伸
入大触角基部,由1个多血管的整状腺体、1个薄壁的膀胱及1条短的排泄管组成,该管开口于大触角基部内侧的薄膜上,即排汇孔。


     斑节对虾内分泌系统主要由Y器官内分泌腺组成。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0-9 11:37
谢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