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关于金鲳鱼小瓜虫的处理
[打印本页]
作者:
闵洋
时间:
2011-8-17 08:52
标题:
关于金鲳鱼小瓜虫的处理
最近接到很多金鲳鱼养殖户电话,了解小瓜虫的处理方法,很多方法都没什么用,不管是什么硝酸亚汞,孔雀石绿,硫酸铜,对小瓜虫效果很微小,养殖户很着急,4两的鱼没办法只能出了,价格又很低,只有7块,如果养到年底价格基本要上20块一斤的。
那我们针对小瓜虫该怎么办?!首先我们要了解小瓜虫的生活习性和发育史再对症处理。
滋养体阶段:从小瓜虫的掠食体进入鱼的皮肤或鳃后到小瓜虫成熟并离开鱼体的时期,此为寄生阶段,虫体能进行分裂生殖,但一般分裂3-4次后,就不再分裂了,这时可以看到大小相似的复分裂虫体细胞在宿主的上皮层下面呈排或呈丛聚集,当虫体发育到这种情况时,则很难杀死它们,因为这种虫体通常不会离开宿主,外面包被一层较厚的宿主保护层,药物难以渗透,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将脱离鱼体的虫体才对药物敏感,因为此时它们外面的保护层(上皮细胞和粘液)很薄,药物容易渗透进去。
2.包囊阶段:从小瓜虫脱离鱼体形成包囊到包囊破裂的时期。寄生阶段的小瓜虫成熟后才会冲破胞囊,离开鱼体,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约3-6h)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一般一次能孵化500-1000个幼虫。
3.掠食体阶段:从包囊破裂后,掠食体自由游动到进入鱼体的时期,即小瓜虫的感染期。此期虫体周身长有丰富的纤毛,借此游向鱼体,依靠头上的穿刺腺钻入宿主鱼的皮肤和鳃。此期是药物敏感期,而且如果在4小时内没有发现宿主鱼,幼虫会自行死亡。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下一个生活史。这个时间一般是半夜的时候。
4.流行规律:小瓜虫完成其生活史所需的时间随水温的变化而不同。该病发生的最适水温是15-25℃。虫体通常在24-28℃最易感染宿主,但在低水温如1℃也可以感染。在30℃以上,虫体不能发育,所以,在炎热的夏天,通常不会发生白点病。在24℃时,生活史为4d,15℃时为10d,但在10℃以下,往往需要1个月以上,因此低温时成虫不易离开鱼体包囊,药物作用不明显,施药周期须30d以上。该病往往在营养不良、抵抗力差,养殖过密、热应激或其它环境条件引起的过强应激反映情况下容易发生。
5寄生规律:每种寄生虫都有自己喜欢的寄主,如果寄生在自己不喜欢的寄主身上它会下来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寄主。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小瓜虫的生活习惯以及发育史来研究出预防和治疗方案。
1:合理套养其他品种鱼类,降低小瓜虫寄生的概率
2:内服一些中药,营养元素增加鱼体提抗力,以及改变鱼的一些特征,让寄生虫不喜欢寄生在这种鱼身上。
3:天气突变,使用一些抗应激的产品,如高稳VC,诱食应激灵等 挂袋一口网箱一包
4:半夜12点左右使用一些杀灭幼虫的药物,并且要防止应激以及缺氧。连续8天
5:预防季节一般在立春和立秋,水温在20-—25度左右。
6:使用疗程一定要坚持在8天。防止反复。
7:养殖户拌料比较麻烦,所以建议饲料厂在小瓜虫高发期推出小瓜虫预防药饵,这样养殖户就更加方便。
希望我的建议对养殖户降低风险有一定作用!
作者:
闵洋
时间:
2011-8-17 09:13
自己把沙发先占了!嘿嘿!
作者:
冯佳玥
时间:
2011-8-17 11:08
我来关注下,小瓜虫目前在网箱上的预防效果在广西非常良好。
作者:
冯佳玥
时间:
2011-8-17 11:09
广西欧阳去年用纤灭内服了七八天,后来附件网箱草鱼小瓜虫都有了,他的才死了两三条。
作者:
llltttqqq007
时间:
2011-8-17 12:40
凡是球状的虫子都难对付,我试了7个程序有点用,再试验时,虫子都没有了,没法呀,求助谁能扩繁小瓜虫?
作者:
llltttqqq007
时间:
2011-8-17 12:41
希望有比较清晰的瓜虫照片,可能不同生态水域存在差异。
作者:
闵洋
时间:
2011-8-18 09:18
我有视频!图片都不是很清晰
作者:
kook
时间:
2011-8-18 17:16
海区里面的怎么搞的定?
作者:
南海渔医
时间:
2011-8-18 22:44
本帖最后由 南海渔医 于 2011-8-18 22:53 编辑
内服药物治疗海水小瓜虫,基本上是忽悠养殖户!!
实验小水体,最好的措施是倒池。
池塘可以使用硫酸铜、醋酸铜、甲醛。
海区网箱拖到水流大点地方,密度放稀些可缓解病情,但效果也很有限!不怕麻烦可以把网箱价值高的鱼转移到陆地水体,如石斑,前提是鱼还耐得了折腾,其他就只能指望天意了!
对于金鲳,如果出现上水面打转,基本上要做好出鱼的准备了,想赌也可以,就看你运气了!
作者:
wangyuyu1983010
时间:
2011-8-22 12:45
孔雀石绿+甲醛,效果超好
作者:
dengxianfeng
时间:
2011-8-27 20:50
回复
9#
南海渔医
呵呵,这位兄弟说的比较实际,楼主说了半天,没有一个实际办法,而实际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具体办法!
作者:
闵洋
时间:
2011-8-29 08:46
回复
11#
dengxianfeng
治疗小瓜虫的药物很多,关键是在疗程和用药时间上!!这个是重点。
作者:
闵洋
时间:
2011-8-29 08:48
回复
10#
wangyuyu1983010
孔雀石绿都搞死多少鱼了,还在用!!我说的是价格!
作者:
刘宏良
时间:
2011-8-30 11:48
近期处理刺激隐核虫病,绞尽脑汁,你的规律“在30℃以上,虫体不能发育,所以,在炎热的夏天,通常不会发生白点病。”是抄的吧?
过时了
。
作者:
闵洋
时间:
2011-8-30 12:01
回复
14#
刘宏良
我的关键点不是这个,主要是幼虫从包囊出来的2—8天时用药持续期,需要持续用药,部然没什么用处的。第二是幼虫在水体中找寄主的这段时间是夜晚12点以后,这段时间也是用药的最好时机。。
作者:
南海渔医
时间:
2011-8-30 20:47
这段时间粤西鱼排养殖的金鲳小瓜虫正流行。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8-30 21:20
回复
16#
南海渔医
您有没有典型的案例,及相应的处理办法?有的话,能否分享下?
作者:
闵洋
时间:
2011-8-31 08:37
案例很多了!
作者:
hyczjou
时间:
2011-9-1 16:17
这是人类过度开发使用海洋的后果,网箱严重过密,冰鲜鱼投喂污染严重,养殖造成的粪便也是没有办法清理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系统,随便排污,你说海水的自净能力有多大容量呢,水质肥沃,没有理由不发作,这也是贯彻了大自然的平衡原则,海水鱼看来得另外模式了,往深海发展,近岸的网箱迟早的消亡,这是养鱼发展的规律。至于治疗方面,我想不论是谁来,都很棘手,可是说是毫无办法的。其他的都是忽悠,我跟南海渔医的看法是一致的。
作者:
闵洋
时间:
2011-9-5 09:00
回复
19#
hyczjou
感谢拍砖,海水污染是很大的原因,但是小瓜虫的爆发条件是多方面的,不是单单的环境问题。另外海水网箱的未来可以参考下欧洲三文鱼的养殖模式。
作者:
渔愉鱼唐科
时间:
2011-9-6 10:11
湛江徐闻小瓜虫预防效果很好!楼主说的对:一个是下药的时间,一个是疗程坚持时间一定在一周以上这是重点
作者:
lemon
时间:
2012-8-24 10:05
收了,谢谢哈~
作者:
大漠胡杨
时间:
2012-10-16 08:27
南海渔医 发表于 2011-8-18 22:44
内服药物治疗海水小瓜虫,基本上是忽悠养殖户!!
实验小水体,最好的措施是倒池。
池塘可以使用硫酸铜、 ...
实际上就是这样
作者:
大漠胡杨
时间:
2012-10-16 08:29
国外已经在研究小瓜虫疫苗了,药物控制太难了
作者:
厨房师傅阿布
时间:
2013-7-3 19:14
小瓜虫病,一直以来都是水产界的顽疾,很多人都说是寄生虫病里的癌症。
何以如此?究其原因有三:
原因之一: 小瓜虫本身结构和生理的特殊性,
小瓜虫生活史分为滋养体阶段、包囊阶段、掠食体阶段。滋养体阶段是幼虫长成成虫的过程,在鱼体身上3~5天完成,一般外用药物效果不理想。小瓜虫成熟后脱离鱼体进入包囊阶段,在水中2~7天完成多次二分裂(一个小瓜虫经过十次二次分裂可产生1024只小虫),这个阶段小瓜虫有一层厚厚的包囊,百毒不侵,什么药都杀不死。多次二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幼虫进入掠食体阶段,这个阶段幼虫要寻找寄主,很脆弱、最容易杀死,但缺点是这个阶段只有几小时。
原因之二: 养殖户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的错误,
很多养殖户单纯的以为选择一些剧毒药物就可以一次性搞定,殊不知小瓜虫的包囊阶段是百毒不侵的,杀死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处于掠食体阶段的幼虫。这时候养殖户又说了,那我天天杀总可以了吧?结果呢?虫没杀死,鱼先死完了。
原因之三: 对祖传妙方重视不够和应用不当。
一直以来我们的祖先都是很智慧的,针对小瓜虫祖先们的方法是最天然无污染的,具体如下:用辣椒和姜混合熬制浆液,然后全池泼洒,连续使用7~9天。我们的养殖户受不了熬制药液的那份苦和成本过高。有些人干脆就不相信这方法能防治小瓜虫病。有些人只用了三五天就不用了,结果还是小瓜虫泛滥。
那么中国水产界到底有没有安全方便又好用的小瓜虫防治方法呢??undefined
答案是,有。而且是经过无数次验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方法呢??
那就是渔愉鱼水产服务有限公司的“纤灭”+“原虫膏”纯天然植物类杀虫药,内服加外用、让小瓜虫无处可逃。
这两个产品的研发是得益于祖先们的妙方:辣椒和姜熬制液治小瓜虫。
作者:
yyshipy
时间:
2013-7-4 17:31
好贴!!!!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