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一线渔医的心得体会,你是否有同感 [打印本页]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1-2 15:08
标题: 一线渔医的心得体会,你是否有同感
同样一个冬天,为什么有些人的鱼能安全越冬,有些却损失惨重?

同样一个夏天,为什么有些人的鱼会得链球菌病,为什么有些人的鱼却安然无恙?

如果遇到问题不思考不总结,只是怪自己的命不好,你养鱼的水平总也提不高。

有些人还总把责任推给渔医,觉得自己花钱找渔医看鱼病,渔医就一定要100%的把鱼病给你看好。

要知道渔医是人不是神。

有些病是道行不够,有些病确实是回天乏术的。

细节决定成败,某一事情发生总有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的。

外界因素难控制,自身因素还不能控制吗?

外界的原因也要多从自身找内因。

分析为什么自己的鱼总是容易出问题,而别人的鱼养得好好的。

分析为什么我的鱼就是那么难治,别人的药到病除。

分析为什么我的鱼治疗成本那么高,别人的治疗成本那么低?

种种因素先问自己。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1-2 15:10
其实很多鱼病到治疗的时候已经晚了。

比如患了喉孢子虫病的鲫鱼、患了肠套叠症的叉尾鮰和肝胆综合症晚期的鱼,这些鱼连料都不吃了,还怎么治疗?

还有些平时不注重水质的,造成鱼严重中毒的。

本人曾经就见过亚硝酸盐超标导致鱼血液暗黑和淤滞的,这些严重的鱼病有得治吗?

有些鱼的肝脏比肝癌晚期的还严重,随便用剪刀碰一碰就散了,这能治吗?

病入膏肓时,别说回天乏术,就算是能治也浪费医药费了。

治疗养殖病害需要衡量经济性

鱼多是群体治疗的,从整体性去定治疗方针的。

渔医治的鱼病都是病情轻的和预防传染给未发病的鱼

治不如卖的鱼就趁早处理了。

有时候见死不救不是坏人,那种还劝你坚持治疗的才是黑心奸商呢。

想过没有,如此严重的病害的出现,都是源自哪里吗?

是养殖户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整出来的。

如此严重的病害,病根在哪里?。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1-2 15:13
还有不少人治鱼病,渔医给个处方,自己选择性的使用,就把渔医当顾问而已。

大部分养殖户会认为寄生虫病的危害最大。

开个方子可能有改底、调水、解毒、杀虫、消毒和内服中的几项,养殖户可能考虑经济成本只选择杀虫,其实水环境不好时,杀虫很不安全,还有些内服药明明5天的疗程,他偏偏只用2天,根本达不到疗效。

专业的事情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定断。

治疗起码分“标”与“本”。

治标不治本不断根。

治疗力度不够见效微。

治疗条件不足效果差甚至无效。

看不穿,养殖户就不要拿鱼命玩。

玩得也是养殖户自己的钱。

养殖户假若不信任就连那渔医都不用。

阉割处方和修改处方也许不只是效果不好,也许还会出事。

曾经有个很聪明的养殖户要求治理亚硝酸盐。

看天看塘,条件还不错,用菌治。

保持跟踪,第一天效果微,第二天没去,第三天去了,发现亚盐剧烈下降。

奇怪效果不符常理。

原来养殖户嫌弃治疗效果又慢又差,用了别人的某种神药。

看天看塘看药,心算不妙,留下死亡“诅咒”让其小心。

果然大概七天后来电出大事了。

所以啊。

自以为是地玩不在行的事情有时候就是玩火。

有想过没有,吃的恶果又是谁种的因呢?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1-2 15:14
当然渔医也确实存在不足。

目前的市场一线渔医设备简陋,大多没有药敏实验室,对于细菌性疾病大多是凭感觉凭经验开方子。

万一遇到的是病毒病,本身治疗几率就比较低,不少养殖户看到突然大批量死鱼,还会错怪渔医是不是开错方子了,把我的鱼又搞中毒了。

这时渔医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因为市场一线渔医根本就没有设备分离鉴定病原和做药敏。

即使是有,等出了报告也延误治疗时机。

还有当病害死亡开始后一般是递增趋势,而死鱼还有沉底隔日漂浮特性。

一般急性病用药也要第三天后才能从死亡数字判断治疗效果。

因为第二天漂浮的死鱼是用药当天死的,与用药无关。

慢性病治疗起码三天后才能大致判断治疗效果。

慢性病的严重病鱼回天乏术,需要两三天的死亡过程。

作为养殖户一定要明辨是非,多谅解渔医,遇到问题不能总是埋怨渔医,要让渔医能够从容地诊治,渔医一旦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开方子也会缩头缩尾,完全不敢展开拳脚,有些干脆拒诊。

个人从事渔医这么久,给那些为人爽朗的人看鱼病,治愈率就是高,因为这些人好商量好说话,开个药方完全可以开足,即使第一次没有治好,这些人也会给你一个机会,再思考再确诊再用药。

还有少数养殖户治鱼病心比较急,今天没治好找个医生,明天没治好又找个找个医生(其实鱼病康复本身就是有个过程的),每个渔医的用药思路不一样,两个都对的处方混起来也许就是坏的。

所以有时候可能最后鱼不是病死的,而是因为用药过多(相互冲突)中毒死亡。

养殖户不是在导演着悲剧吗?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1-2 15:20
养殖户想想自己天天看着鱼塘都把鱼养病了,是不是忽略了一些细节,自己做的工作是不是按照鱼的需求来做?

比如有的养殖户明明知道罗非鱼得了链球菌病,还拼命地喂料,说是为了赶在鱼病爆发之前把鱼养到上市规格,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鱼”吗?

只会加快鱼病的发展。

还有些养殖户投料时根据鱼价来调整的,鱼一会快饱死(急性的马上见消化道疾病,慢性的肝胆病变),鱼一会儿又快饿死(营养不良,很容易患寄生虫病)。

有的养殖户为了鱼卖个好价格明知道鱼有病,还卖鱼。

前些日子就有个养殖户为了叉尾鮰卖个好价格,见到塘里死鲫鱼(败血症),还排水拉网,又回水(中了败血症的两大忌——拉网和加水),最后死鱼2000斤,还要用药,赚的那2毛钱的差价完全不够补。

这都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最终得不偿失。

事在人为,这事又是谁的作为呢?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1-2 15:20
梳理到最后,虽然错误不全是养殖户,不过养殖户一直在参与,一直在决定事情的发展方向。

如果自己的操作完全是按照鱼的需求来做的,这鱼还好意思生病吗?

我们还需要治鱼病吗?

所有的错误都源自养殖户思想上的一个错误出发点。

这是必然有养殖户反驳:“我们没有技术发现问题,我们也难搞懂那些治疗原理。

而市场上的假药无良医生又那么多。

我们又能怎么办啊?我们也很迷茫很无助的。”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1-2 15:21
对!现在市场乱确实也导致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特严重。

不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个合格的渔医是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的。

养殖户不一定需要从技术层次上专业掌控病害,只需要从思想上接受和使用好一个合格的专业渔医。

养殖户只要从思想上“承认错误,尊重专业,理解渔医,不急功近利”,那他自然能得到一个合格渔医的体贴服务。

从“重病救急”进步到“小病早治”,再而进步到“治疗不如预防”,继而进步到“养护胜于预防”。

养殖安安稳稳自然是养殖户最大心愿啦。那么就皆大欢喜了。
  
  END
  
  来源:水货哥 有情天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11-2 16:02
很有道理,养鱼虾,首先是预防为主。
作者: wx_T7O6MgLo    时间: 2016-11-21 16:02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米来-小米    时间: 2016-12-23 09:50
很有道理 ,谢谢双姐分享!!
作者: 不吃虾的鱼    时间: 2017-2-2 22:34
如果自己的操作完全是按照鱼的需求来做的,这鱼还好意思生病吗?

我们还需要治鱼病吗?

所有的错误都源自养殖户思想上的一个错误出发点。
作者: 不吃虾的鱼    时间: 2017-2-2 22:35
从“重病救急”进步到“小病早治”,再而进步到“治疗不如预防”,继而进步到“养护胜于预防”。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2-4 14:48
不吃虾的鱼 发表于 2017-2-2 22:34
如果自己的操作完全是按照鱼的需求来做的,这鱼还好意思生病吗?

我们还需要治鱼病吗?

思想决定一切
作者: xiaoxue    时间: 2017-2-6 19:33
要转变一些养殖户的思想很难,因为他理解不了你的思想!
作者: 15759321497    时间: 2017-9-3 09:14
大黄鱼肝病怎么治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