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近红外技术在预测饲料氨基酸含量上的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sondon    时间: 2016-11-23 16:47
标题: 近红外技术在预测饲料氨基酸含量上的应用

准确及时的饲料分析手段对于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品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饲料常规成分和氨基酸分析费时费力,并且对分析技术要求较高,这无疑限制了传统分析方法尤其是氨基酸分析技术在广大饲料及养殖企业的应用。况且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日粮配制已由简单的粗蛋白质日粮发展到总氨基酸平衡日粮和理想蛋白日粮(亦称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日粮),因此饲料氨基酸分析越来越不可或缺。

    近红外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分析手段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不仅可分析饲料常规成分和总氨基酸含量,而且在D+快检平台的官网上有报道分析可消化氨基酸和代谢能的报道。过去人们认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不适用于测定饲料原料氨基酸含量,因为原料中氨基酸含量过低。但是,广州讯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大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行业的应用研究,其主打产品D+快检平台,融合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自主专利的光谱检测等技术,打造台式、手持式、微型和在线式四大系列光谱快检设备用于不同场景下的饲料氨基酸含量的快速测定,具有检测结果准确、费用低、耗时短、操作简单、环保等优点。

    饲料厂可以通过快速、准确的氨基酸含量测定值,将饲料原料分为不同的质量等级。不同质量的饲料原料,应该以不同的价格购买。如果配合饲料厂以相同的价格购买所有质量级别的饲料原料,那么饲料厂将会为氨基酸含量较低的饲料原料支付过高的价格。因此,当供应商提供的饲料原料氨基酸含量较低时,饲料厂应该调低支付价格或拒绝接货。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还能充分保证配合饲料的质量。如果不能及时检测饲料原料的养分变异,即使机械设备和混合技术达到最佳,也会严重影响配合饲料的质量。原料氨基酸含量变异较大,不可避免的需要增加配合饲料的安全系数,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在养殖业中,饲料养分的变异,会导致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和畜产品质量变异的增加,尤其是像胸肉率和瘦肉率这些敏感指标。畜产品质量的降低或不整齐,会导致其价格的降低。如果能对饲料原料的氨基酸含量进行及时检测,饲料厂则可以根据检测的结果,对配方进行及时调整,从而保证配合饲料的氨基酸含量。

    应用近红外方法分析一个饲料样品的氨基酸含量只需几分钟, D+快检平台的Di-Spec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已经将预测误差控制在了0.05 %以内,达到了GBT 18868-2002 《饲料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快速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的标准要求。广州讯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联合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发出十多种饲料原料的常规指标的定标模型,推动饲料检测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近期,广州讯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开展了NGD-D1和NFB-H1近红外光谱快检仪器产品和服务试用体验活动,欢迎饲料企业朋友来电咨询,服务电话020-62882687。(文章来源:D+快检平台)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