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世华会发展历程(涵括起源、第五、六、七届精华内容) [打印本页]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1:22
标题: 世华会发展历程(涵括起源、第五、六、七届精华内容)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5-9-23 15:00 编辑
众首翘盼之间,第八届世华会(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即将在成都揭开面纱,向业界传递国内外著名鱼虾类营养学专家们的思想精华。自1992年首届世华会扬帆起航后,经过多年发展,世华会的举办已经成为水产界的一大盛事。小编将世华会的起源、往届世华会的议题内容做了简短摘要,也便坛内诸君更好地了解世华会举办的用意,及了解水产饲料研究发展的走势。
Ps:前四届世华会议题资料因小编能力有限,未能搜集到,如有童鞋愿不辞劳苦敲着键盘将资料上传,小编不胜感激!
世华会的发展历程
世华会,全称“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是世界华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界及企业界的最大盛会,1992年由中山大学、青岛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中科院水生所、台湾海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发起成立,每三年举办一次。第五届后开始与“中国水产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年会合办,世华会由三年一届改为两年一届,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考虑到第14届国际鱼类营养研究会将于2010年在青岛举办,第八届世华会因此延后一年,定于2011年举办。此后仍每两年举办一次。
一、世华会时间表
第一届,1992年,由中山大学林鼎教授和台湾庄健隆博士等发起并组织,广州。
第二届,1995年,青岛海洋大学,青岛。
第三届,1998年,上海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第四届,2001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学会,武汉。
第五届,2004年,广州中山大学、中国水产学会,珠海。
第六届,2006年,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恒兴集团,青岛。官网:http://www.aquanutri.com/AB2003/6shihua/6shihua.htm
第七届,200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台湾统一企业集团,北京。官网:http://m256.meeting163.com/meeting/index.asp?id=256
第八届,2011年,上海海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官网:http://www.8wcsnffs.org/
二、缘起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鱼虾贝类等养殖业发展迅速,1988年其产量即为700多万吨(到2003年产量更达2500多万吨)。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水产饲料工业也应运而生,并呈现如雨后春笋般的活力。鱼虾养殖业及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鱼虾类营养理论的研究,使得近二十年,国际论坛上鱼虾类营养学的研讨之风十分活跃,研究成果累累。鱼虾营养学成了现代水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理论支柱,也促使二者进一步发展。
在国际鱼虾营养和饲料学术领域里,华人学者日益增加,他们都有许多研究成果和经验。林鼎教授、李爱杰教授及庄健隆博士于1988年参加广州举办的“全国畜牧水产饲料开发科技交流会”时,互相认识,并了解彼此在水产饲料营养研究与实务上的成就和学识。其后几人又参加了1989年武汉的“全国水产水产养殖引种育种科技交流及效益评价会”以及1990年北京的“对虾养殖及水产饲料技术交流会”,一致觉得海内外的饲料营养学者专家,有必要共聚一堂切实提高学术水平,做更有效益的科技交流。举办“世界华人鱼虾营养研讨会”(世华会)构想于焉产生。
1990年秋至1991年8月,林鼎教授以访问学人身份到加拿大及美国从事鱼类营养研究,趁此之便庄健隆博士就有更多机会面对面与林教授深入讨论,林教授和庄博士还一同参加了1991年,在Cornell University举办的“Fish Feed & Nutrition Workshop”(FFNW),得到不少启发。两位专家将邀请的对象由“两岸”扩大到“全世界”的华人,沟通的工具锁定为主要以中文(普通话)进行,让这俱国际水平的学术性会议内容直译为中文,嘉惠与会者。待林教授由国外返回中山大学之后,再以一年的时间筹备此一研讨会。此段期间,庄博士就负责海外的联系及经费的筹募。第一届研讨会组委会主席为林鼎教授,委员包括李爱杰、庄健隆、毛永庆及崔禾。
三、会标
林鼎教授在1991年返回广州之后,即将举办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的信息传递给有关学者,得到热烈的响应和支持,遂于1992年3月着手筹备。同(1992)年7月在中山大学召开了第一次组委会,商讨确定了会议的有关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世华会”会标(Logo)的设计。它是由林鼎教授和他当时念广州美院的二女儿共同设计完成的。它的取材乃采自半坡遗址之鱼纹盆上的图象,而以双鱼形象呈现。
1992年11月2日至5日,由中山大学、中国水产学会、中国动物营养研究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世华会”在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报告厅隆重举行。悬挂在会场中央的世华会会标初次亮相,也深深惊艳了每一位与会者。
四、会所选择
每届世华会一般对于举办地的选择,主要根据主办方、组委会讨论评估其学术地位确定,会议主题也是根据主办方的需要确立。第一届组委会主席是中山大学的林鼎教授,中山大学的水产专业科研实力比较强,而且广州当时的水产企业比较多,跟台湾交流也多些,所以定在了广州。而青岛有中国海洋大学,以麦康森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有很多研究成果可以跟大家交流分享,青岛的水产企业对此支持也比较多,因此这个城市比较受青睐。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1:59
标题: 世华会发展历程之第五届精简摘要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9-6 16:13 编辑
众首翘盼之间,第八届世华会(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即将在成都揭开面纱,向业界传递国内外著名鱼虾类营养学专家们的思想精华。自1992年首届世华会扬帆起航后,经过多年发展,世华会的举办已经成为水产界的一大盛事。小编将世华会的起源、往届世华会的议题内容做了简短摘要,也便坛内诸君更好地了解世华会举办的用意,及了解水产饲料研究发展的走势。
Ps:前四届世华会议题资料因小编能力有限,未能搜集到,如有童鞋愿不辞劳苦敲着键盘将资料上传,小编不胜感激!
第五届世华会精简摘要
由中山大学和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经济动物营养与饲料研讨会共同主办,于2004年9月5日-9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教授,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教授,上海水产大学校长潘迎捷教授,第三届世华会主席王道尊教授,著名鱼类营养学家、法国教育科学研究联合部水生生物学部鱼类营养学实验室主任S.J.Kaushik博士,美国农业部水产动物健康研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Santosh
P Lall博士,挪威农业大学Birger Svihus教授,台湾海洋大学萧锡延教授,台湾Schweitzer生物技术公司技术总监、世华会发起人之一庄健隆博士以及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挪威、日本、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的代表4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此届世华会在延续过去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提出以“营养和生命”作为新主题,拟设定:营养需要;能量代谢;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环境;蛋白源和脂肪源;亲鱼(虾)和仔稚鱼(虾)营养;水产动物营养研究方法;饲料安全、添加剂及其加工技术等议题。共收到论文摘要157篇。与会者在鱼虾营养和饲料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显示出我国鱼虾营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2:50
一、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产业发展方向
麦康森 (中国海洋大学):我国水产养殖和水产饲料发展较快,但鱼虾营养生理与饲料开发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研究范围不广,主要集中在淡水,海水品种涉及较少;(2)缺乏代表种的系统深入的研究;(3)对营养添加剂的研究开发重视不够;(4)对饲料原料的开发与质量控制重视不够;(5)多学科交叉不足,高新技术在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饲料生产中应用不普遍。今后,我国动物营养研究和饲料开发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和规范我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的方法和操作规程;(2)加速高新技术在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饲料生产中的应用;(3)水产养殖亲本、育苗期幼苗的营养生理与饲料的开发研制;(4)饲料添加剂的开发; (5)饲料新蛋白源的开发与质量的控制;(6)水产动物营养免疫学的研究;(7)环境营养学的研究与无公害饲料的开发;(8)养殖动物产品品质的控制。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2:50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研究
此次研讨会关于蛋白质的研究,一个重要的倾向就是寻找新的蛋白源来代替现行的鱼粉蛋白,此外还有能量蛋白比等的研究。
1.动物蛋白代替鱼粉的研究
杨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了肉骨粉和家禽副产品代替鱼粉对日本对虾的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测定了实验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存活率,总血细胞数、酚氧化酶活性以及呼吸爆发活性。结果表明,用肉骨粉或家禽副产品代替日本对虾饲料中50%的鱼粉,对日本对虾的生长力和免疫力没有显著影响。
王岩 (上海水产大学):用9种含有36%可消化蛋白和15MJ/kg可消化能的饲料投喂鮸 状黄姑鱼,其中基础饲料中鱼粉分别按10%、30%、50%被肉骨粉代替,10%、30%被羽毛粉代替;30%、50%被鸡肉粉代替,或50%被一种混合动物蛋白代替。表明肉骨粉代替30%的鱼粉或鸡肉粉代替30%—50%的鱼粉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
2.植物蛋白代替鱼粉的研究
薛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了脱酚棉籽蛋白代替鱼粉在日本鲈和南美白对虾的实验。在日本鲈中,研究了用脱酚棉籽蛋白分别代替0、25%、50%和75%的鱼粉,结果表明用脱酚棉籽蛋白代替50%以下的鱼粉对日本鲈的生长、饲料 消化率和鱼体成分组成没有明显的不同。在南美白对虾中,分别以脱酚棉籽蛋白和膨化豆粕代替南美白对虾饲料中鱼粉的20%、35%和50%,表明低于35%的替代率对其生长影响不显著。
周歧存 (中山大学):用豆粕分别代替鱼粉蛋白的比例为0%、10%、20%、30%、40%、50%和 60%,配制成等氮饲料,结果表明代替40%以下的鱼粉对军曹鱼的生长和饵料利用率无显著影响,但对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产生显著影响。二次回归方程确定豆粕代替鱼粉的最适比例为 18.92%,与王广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的结果,军曹鱼饲料中豆粕代替 20%的鱼粉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相一致。
3.胶原蛋白部分代替鱼粉的研究
冷向军 (上海水产大学):研究用胶原蛋白代替2%和4%的鱼粉(基础饲料中的鱼粉为12%)对异育银鲫的生长影响,同时用套算法测定了其对胶原蛋白的消化率。结果表明,添加4%的胶原蛋白对银鲫的增重率无显著影响。胶原蛋白的消化率为97.3%。
4.能量蛋白比的研究
蒋明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对体重3.27—3.58g的草鱼进行了适宜的能量蛋白比的研究。结果表明,草鱼幼鱼饲料中最适蛋白质、脂肪和能量蛋白比分别为29.72%、9.87%和41.0 kJ/g。
郭锦路 (上海水产大学):研究了饲料中不同蛋白水平和能量水平对鮸 状黄姑鱼影响,表明鮸状黄姑鱼摄食含40%的蛋白质,16 MJ/kg的饲料生长最快,饵料系数最低。
5.氨基酸的需求研究
刘擎华 (台湾海洋大学):研究了马拉巴石斑对含硫氨基酸的需求,认为实验条件下其对含硫氨基酸的需求量为0.97%。
王胜等 (中山大学):研究了草鱼对含硫氨基酸的需求量,适宜添加量为10.46 g/kg。
罗莉等 (西南农业大学):研究了牛磺酸对草鱼生长、品质、消化酶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添加量为600mg/kg。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2:51
三、碳水化合物的研究
1.碳水化合物(糖类)对生长的影响
郭冉 (中山大学):研究了不同糖水平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设计了0、10%、15%、20%、25%、30%和35%六个糖水平。结果表明,在蛋白质含量为38%、脂肪为5%时,南美白对虾饲料中糖的适宜添加量为10%--20%。
吴建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以糊精为糖源,研究了不同糖水平对军曹鱼生长的影响。经8周的实验,表明碳水化合物在15%—20%时,其生长率和饵料系数为好,回归分析最适添加量为17.27%。
2.糖类的免疫作用
蔡雪峰 (北京友谊通元水产饲料研究中心):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0、20、40 mg/kg的壳寡糖,0.2%的低聚糖,0.1%的低聚异麦芽糖和0.4%的酵母多糖饲养虹鳟,8周后测量结果表明,各组生长和肌体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但添加20 mg/kg和40 mg/kg的壳寡糖可显著提高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
何四旺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分别添加0.2%和0.6%的低聚异麦糖、低聚果糖饲养罗非鱼,对罗非鱼的生长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但溶菌酶活性和补体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华雪铭 (上海水产大学):研究了壳聚糖、益生素等对暗纹东方鲀的免疫保护。结果表明,壳聚糖、益生素或两者混合物能显著提高肝胰脏血清溶菌酶活性、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活性及头肾淋巴细胞的体外转化率。同时壳聚糖比甘露壳聚糖表现出更好的免疫增强效果。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2:51
四、脂肪的研究
1.脂肪对生长的影响
曹俊明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精制鱼油和豆油为n-3、n-6系列脂肪酸源,冰鲜为对照,配制了5种不同n-3/n-6比例的饲料对军曹鱼生长的影响,表明不同比例的n-3/n-6对其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当n-3/n-6为2.44时,生长速度最快,饲料利用率最佳。同时,投喂不同n-3/n-6比例的饵料对各组血清的CHOL和TG有显著影响,对血清AST、ALT和LIPA有一定影响,对肌肉和肝脏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影响最大,对肌肉成分影响不大。
郑珂珂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 41%的蛋白质水平下,脂肪含量从5%增加到 23%,黄颡鱼的特定生长率、摄食率及饲料转化率没有显著影响。肝体比也没有显著影响,肠内脂肪酸活性高于肝脏内。
周继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同油(脂棉籽油、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猪油、牛油)对罗非鱼生长的促进作用和利用率不同,芝麻油作为脂肪源生长速度最快,饲料利用率也最高。
周萌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不同脂肪源(鱼油、豆油、乌贼油和大豆磷脂)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体脂肪组成有显著影响。全鱼油的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最高,饲料脂肪酸含量明显影响虾体脂肪酸含量。
2.脂肪酸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李远友 (汕头大学):以不同含量的n-3 HU- FA,配置成四种不同饲料,投喂花尾胡椒鲷,天然饲料作为对照,饲养1年,研究其对花尾胡椒鲷产卵性能的影响。比较了血浆中性类固醇激素水平、产卵量、卵和仔鱼质量,卵和仔鱼的脂肪酸构成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脂肪酸含量为 1.27%--2.36%。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2:52
五、矿物质的研究
周歧存 (中山大学):饲料中添加磷可以显著提高石斑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及骨骼中磷的水平。
林钰鸿 (台湾海洋大学):饲料中添加硒可以提高石斑鱼增重率以及饲料效率、白血球呼吸爆发活性以及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
陈新宇 (华南农业大学):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磷可以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幼虾的生长率和饲料效率。
罗琳 (北京友谊饲料公司):研究表明,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以及磷酸钙作为磷源效果优于磷酸一二钙和骨粉。
王正丽 (中国海洋大学):饲料中添加铁有助于改善牙鲆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朱旺明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镁对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来说是必要的,有机镁盐的效果优于无机镁盐。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2:52
六、维生素的研究
1.维生素C
邵庆均 (浙江大学):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以显著提高黑鲷幼鱼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提高组织中维生素C的含量。
艾庆辉 (中国海洋大学):大黄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可以提高存活率、免疫力和抗病力,但对特定生长率影响不显著。
李民贤 (台湾元培科技技术学院):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可以促进草虾之免疫反应及疾病抵抗力。
艾春香 (华东师范大学):维生素C作为免疫刺激剂能显著影响中华绒螯蟹的酚氧化酶活力、抗菌力、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等的活力,有效地增强中华绒螯蟹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高强 (西南农业大学):维生素C可以提高中华鲟幼鱼的生长速度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最佳生长时的添加量为225.4 mg/kg,建议发病季节的添加量为300mg/kg。
龙华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维生素C可以提高草鱼的免疫功能,增强其抗噬水气单胞菌的感染能力。
王秀英 (浙江大学):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以改变黑鲷幼鱼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肝脏丙二醛含量,说明维生素C可以改善机体组织的抗氧化性能。
2.维生素E
张国辉 (华中农业大学):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能显著改善雌鳗繁殖性能,可以从性腺指数、产卵力、孵化率、仔鱼质量等方面作出判断,适宜添加量为200mg/kg。
罗晓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维生素E能促进草鱼鱼种生长,显著提高溶菌酶、超氧化物酶的活性,适宜添加量为20-40 mg/100g干饲料。
3.维生素A
付京花 (中国海洋大学):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能提高皱纹盘鲍体组织抗氧化酶活力,但对其增重率和贝壳日增长率没有显著影响。
梁萌青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在亲虾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观察亲虾的产卵力、孵化率以及幼体成活率的影响,表明饲料中添加vA,可提高中国对虾的产卵力,改进幼体质量。
4.其他维生素
苗淑彦 (中国海洋大学):皱纹盘鲍对叶酸有一定的需求量,饲料中添加一定的叶酸,对体重日增长率和体重增长率有显著影响,对存活率、体长日增长和体长增长率无明显影响,推荐添加量为 2.1—2.2mg/kg。
王广军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在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45%、脂肪含量为 6%时,军曹鱼幼鱼对肌醇的需求量为3000 mg/kg,对胆碱的需求量为600mg/kg。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2:52
七、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1.类胡萝卜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陈瑶湖 (台湾海洋大学):类胡萝卜素近年来一直受到水产养殖业者的关注,目前在水产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增色剂(主要用在观赏鱼上);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存活与生长的潜在影响;压迫条件下的抗氧化作用以及类胡萝卜素与免疫的关系。
2.添加剂对促长和免疫的研究
李会涛 (中国海洋大学):饲料中适量添加喹乙醇可促进大黄鱼的生长。
张春晓 (中国海洋大学):饲料中添加肽聚糖可以显著改善大黄鱼的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适宜添加量为100mg/kg。
苗玉涛 (华南师范大学):核苷酸作为一种新型添加剂,正逐渐在水产饲料中应用。在饲料中添加核苷酸投喂苏氏芒鲶,表明鸟苷酸有良好的诱食作用,腺苷酸不显著,而混合核苷酸有显著的诱食活性。
黄峰 (德宁水生生物研究中心):植物提取物—多酚类物质可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提高成活率。
刘立鹤 (华东师范大学):饲料中添加螺旋藻可以提高凡纳对虾的生长,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律,改善对虾体质的脂肪酸效果。
陆清儿 (杭州农业科学院):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可以提高鲤鱼的平均尾增重、日增重,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成活率,最佳添加量为0.2%。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2:53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9-9 13:55 编辑
第五届世华会相关组织资讯: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会
协办单位:
广东海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
广州市诚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湛江粤海饲料有限公司
中山市泰山饲料有限公司
北京市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中信特种饲料有限公司
地方协办单位:
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方组织人:
刘永坚(中山大学,广州)
田丽霞(中山大学,广州)
会议组委会:
主 席:
熊思岳(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
副主席:
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刘永坚(中山大学,广州)
委 员:
曹俊明(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广州)
莊健隆(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基隆)
薛 华(广东海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
阳会军(中山大学,广州)
郑石轩(湛江粤海饲料有限公司,湛江)
肖祖乐(中山市泰山饲料有限公司,中山)
秘 书:
田丽霞(中山大学,广州)
汪小东(广东海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
学术委员会:
主 席:
萧锡延(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基隆)
副主席:
熊思岳(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
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成 员:
陈宏远(国立中山大学,高雄)
陈建初(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基隆)
陈立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邓东方(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
廖文亮(国立台湾大学,台北 )
刘永坚(中山大学,广州)
卢 怡(《水产学报》编辑部 , 上海)
钱雪桥(广东海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
谭北平(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解绶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叶元土(苏州大学,苏州)
周洪琪(上海水产大学,上海 )
秘 书:
田丽霞(中山大学,广州)
汪小东(广东海大饲料有限公司,番禺)
会议顾问委员会(特邀代表):
廖翔华(中山大学,广州)
李爱杰(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浩然(中山大学,广州)
毛永庆(中山大学,广州)
王道尊(上海水产大学,上海)
第五届世华会邀请的国内外著名鱼类营养学专家:
Sena De Silva 博士,教授,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水产科学和自然资源学院
Santosh P.Lall 博士,高级研究员,加拿大国家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研究所
麦 康森 博士,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徐安龙 博士,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Sachi Kaushik 博士,教授,实验室主任,法国教育和科学研究联合部水生生物学部鱼类营养实验室
Shunsuke Koshio 博士,教授,日本鹿儿岛大学水产营养研究室
Gro-lngunn Hemre 博士,水产营养研究室主任,挪威国家营养与海洋食品研究所,
荘健隆 博士,技术总监,台湾台北 Schweitzer 生物技术公司
萧锡延 博士,教授,台湾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系
Mali Booyaratpalin 博士,渔业研究发展顾问,泰国渔业部
邓东方 博士,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及环境中心
熊思岳 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畜牧系
Chhorn Lim 博士,高级研究员,美国农业部水产动物健康研究实验室
Robert P.Wilson 博士,教授,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系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3:03
标题: 世华会发展历程之第六届精简摘要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9-6 16:13 编辑
众首翘盼之间,第八届世华会(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即将在成都揭开面纱,向业界传递国内外著名鱼虾类营养学专家们的思想精华。自1992年首届世华会扬帆起航后,经过多年发展,世华会的举办已经成为水产界的一大盛事。小编将世华会的起源、往届世华会的议题内容做了简短摘要,也便坛内诸君更好地了解世华会举办的用意,及了解水产饲料研究发展的走势。
Ps:前四届世华会议题资料因小编能力有限,未能搜集到,如有童鞋愿不辞劳苦敲着键盘将资料上传,小编不胜感激!
第六届世华会精简摘要
由中国水产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恒兴集团等联合承办,于2006年9月5-9日在山东青岛举行。共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美国、法国、丹麦、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参加,收到的论文摘要195篇,其中125篇在会上通过口头报告进行交流,其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前五届。
此届世华会设立“营养、饲料与水产品的质量及食品安全”为主题,拟设定:营养需求及其生理代谢;营养与水产品安全;营养与水环境;饲料原料的研究与开发;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饲料的加工工艺与投饲技术;亲鱼(虾)和仔稚鱼(虾)营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方法等议题。
首次开启“水产饲料企业发展战略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水产饲料企业的负责人就“挑战、机遇、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演讲和讨论。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3:06
以下是此次会议的一些重要成果、观点、研究进展的摘要。
一、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饲料工业发展方向
陈立侨( 华东师范大学) : 总结了我国十余年水产营养研究与饲料工业现状, 详细分析我国今后水产养殖的发展趋势, 评估了制约我国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对今后水产营养需要特别关注及深入研究的主要领域提出了建议,讨论了在水产养殖增产、增效上我国的饲料工业应该如何与之相适应。
萧锡延(台湾静宜大学):阐述了罗非鱼对维生素B1、核黄素、烟酸、泛酸、生物素、 叶酸以及维生素B6、B12、C、A、D、E、K等13种传统已知的维生素的需要及影响因素, 并提出罗非鱼同时也需要肌醇和胆碱。
Santosh Lan(国际鱼类营养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矿物质不平衡,生物利用率低以及矿物质毒性相关领域的研究非常缺乏。随着饲料及鱼组织中微量元素检测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不断提高,关于微量元素生物利用率及营养学中对微量元素适宜添加量和毒理学动态研究的不断丰富,通过添加微量元素增加植物饲料原料使用量的研究不断发展,以及对环境影响日趋关注,为微量元素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邓东方(美国加州大学):鱼一般需要很微量的食料硒。目前的研究资料发现,鱼对饲料中硒需要量为0.15-.79mg/kg。对于鱼及其他动物来说,硒既是一种重要微量元素,也是毒素,而且硒的需要量和中毒量之间差距很小。因此微量元素对于鱼类健康有害影响的研究会越来越多。
谭北平(中国海洋大学):从养殖动物肠道分离出有益菌30多株。经鉴定、培养、单菌株液体发酵、多菌株配伍,开发出一系列水产动物复合微生态制剂,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与推广应用。该成果在菌株筛选、发酵、包被工艺、干燥技术以及多菌株配伍与禁忌等关键技术方面都体现出了重要创新。
S.J.Kaushik(法国教育和科学研究联合部水生生物学部鱼类营养实验室):随着目前世界鱼粉日益紧缺,开发有效替代蛋白源的工作日益紧迫。必须根据营养需求补充氨基酸平衡, 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在增长体蛋白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在饲料供给方面,由植物蛋白替代部分鱼粉,不仅能加强经济、环境和社会容量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保证鱼体的健康生长。在代谢水平上,还急需了解氨基酸吸收、在内部器官的分布,肌肉蛋白质生长和转变更是如此。
许应哲(台湾南荣技术学院):全球养殖的罗非鱼在2003年产量为 1676347t,占同年水产养殖(不含水生植物)总量的3.96%。近十余年来罗非鱼养殖增产及贸易量快速增长, 不久将会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水产品之一。
金文璞(国际鱼粉鱼油协会):世界鱼粉产量受控于南美,特别是秘鲁的产量。中国的鱼粉进口市场在2004年和2005年急速发展,在亚洲的鱼粉进口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最近数年中,世界鱼粉的产量除因厄尔尼诺现象有短期波动外基本保持稳定,而需求量则因水产养殖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当前的鱼粉市场受中国需求和秘鲁2006年捕鱼配额急剧减少趋势的共同影响,导致价格升高,以致减少了中国的进口。
解绶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渔业的次生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减少饲料及投饲对养殖环境安全影响的研究贯穿了从饲料的原料选择、配方、 加工、投喂等一系列的过程。在饲料原料选择方面,应选择营养成分高的、鱼类易于利用的原料,必须加强饲料原料成分的分析及消化率的测定;在饲料配方方面,更加重视营养平衡、 降低氮磷排放以及使用补充营养饲料等;在投饲策略方面,合理的投喂频率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效率,降低饲料的氮磷排泄,补偿生长可能是一种降低饲料污染的投喂策略之一。投喂量是影响饲料利用的关键因子之一,建立的动态投喂模型和采用合理的交替投喂策略可有效地降低饲料投入和渔业废物排放。同时,饲料原料、添加剂、饲用药物等的使用必须符合饲料卫生安全标准。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3:07
二、蛋白质与氨基酸
朱伟(莱阳农学院):平均体重为1.05g的刺参最佳的蛋白质需求量在16.34% -25.89%。
周健斌(广东海洋大学):根据二元回归方程确定方斑东风螺适宜的蛋白质需要量为45.14%。
钱国英(浙江万里学院):黑鲷赖氨酸需要量为每100g蛋白质4.4g。并由某种必需氨基酸与所有必需氨基酸的比值( A/E) 计算,得到了其余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精氨酸3.2g、组氨酸1.2g、异亮氨酸1.9g、亮氨酸4.0g、蛋氨酸+半胱氨酸2.5g、苯基丙氨酸+酪氨酸4.1g、 苏氨酸1.6g、色氨酸0.9g、缬氨酸2.8g。
林仕梅(中国海洋大学):实用饲料中补充结晶D L-蛋氨酸,罗非鱼的瞬间生长率(S G R)、饲料系数(F C R)、蛋白沉积率(A P R)和肝脂含量均得到明显改善(P <0.05)。证明结晶蛋氨酸能够被罗非鱼有效利用,是补充饲料蛋白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陈京华(中国海洋大学):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豆粕饲料中不发酵豆粕蛋白的替代水平超过30%时,米曲霉AS3.762发酵豆粕蛋白的替代水平为45%和60%时,米曲霉AS3.951发酵豆粕蛋白替代量超过45%时,均显著降低牙鲆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
伍代勇(苏州大学):在对虾饲料中可以用豆粕、花生粕、棉粕替代部分鱼粉,而不会导致对虾生长、免疫机能产生负面影响。菜粕替代鱼粉后对对虾生长、生理有一定的影响, 使用量应该在30%以下。
周歧存(广东海洋大学):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发酵豆粕替代20%鱼粉蛋白对军曹鱼的生长同对照组相比并无不良影响;膨化豆粕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鱼粉组,而全脂豆粉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低。全脂豆粉组的干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3:07
三、维生素
刘晶(中国海洋大学):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法(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 H),构建了皱纹盘鲍维生素E缺乏组与正常组外套膜组织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测序得到16个新基因。
张璐(中国海洋大学):采用折线模型,当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时,鲈鱼对饲料中维生素E的需求量为55.8 IU/kg。当以肝脏维生素E含量为评价指标时,采用二次曲线模型,鲈鱼对饲料中维生素E的需求量为250.2IU/kg。
蒋明(华中农业大学):以鱼体钙磷含量、血清中的磷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为评价指标,草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D3适宜的含量为500-1000IU/kg。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3:07
四、质量与食品安全
李会涛(中国海洋大学):饲料中添加乌贼内脏膏对鲈鱼的成活率不产生显著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鲈鱼的生长(P <0.05)。在实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乌贼内脏膏时,镉在可食性组织(肌肉)中的残留未成为安全问题。
谭薇(中山大学):高剂量的镉(450mg/kg)抑制了罗非鱼生长并降低了饲料效率。罗非鱼肌肉、肝脏、肾脏、脾脏中镉的积累量随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
冷向军(上海水产大学):投饲蚕豆对草鱼肌肉品质具有显著的改变作用。
段青源(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大黄鱼新鲜度K值的大小顺序为:野生的<深水网箱养殖的<小网箱养殖的。感官评价野生大黄鱼脂少、质地更为柔软、新鲜风味强烈,深水网箱养殖大黄鱼比小网箱养殖的总体上风味更被接受。
梁萌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的质地比海水养殖对虾差。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3:08
五、投饲策略、营养与环境
黄旭雄(上海水产大学):饥饿和投饲水平对中国明对虾幼虾的免疫机能影响显著。建议在中国明对虾养殖生产的病害易发季节,适当控制投喂量,保持规律性的投饵,有助于维持中国明对虾的免疫机能,减少病害的发生。
刘擎华(台湾海洋大学):在配制CP47%的石斑鱼饲料时,油脂及能量分别为6%-8%及337kca/100g,以定量喂食(近饱食)可达最佳成长。
六、营养与繁殖、仔稚鱼营养需求
刘镜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海鱼鱼卵的脂肪酸组成及被利用的顺序、海水仔稚鱼对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的需求、海水仔稚鱼对n-6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6 HUFA)的需求、海水仔稚鱼对磷脂的需求等方面论述近年来海水仔稚鱼脂类营养需求的研究概况。
黄建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n-3与n-6系列脂肪酸,总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以及DHA与EPA之间的平衡(比例)对卵巢发育、幼体发育和质量很重要。因此,在池塘养殖斑节对虾亲虾促熟过程中,应该提供高含量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艾庆辉(中国海洋大学):饲料中n-3 HUFA水平显著影响半滑舌鳎稚鱼的存活、生长和脂肪酸含量。鱼体n-3 HUFA含量随着饲料中n-3 HUFA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以SGR作为评价指标,用二次曲线模型拟合得到半滑舌鳎稚鱼对饲料中n-3 HUF A的需求量为1.87%。
于海瑞(中国海洋大学):研究了0-40日龄大黄鱼仔稚鱼胃发育的显微、超微结构及胃蛋白酶活力。推测大黄鱼苗25日龄左右可使用配合饲料代替生物饵料。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3:08
七、营养与健康
张左兵(北京师范大学):分别投喂西伯利亚鲟含0或500mg/kg抗坏血酸(磷酸酯)日粮2周后进行攻毒实验。结果证明,日粮中添加适量抗坏血酸,特别是在西伯利亚鲟早期发育阶段,有助于其在应激情况下,形成最佳免疫应答能力。
刘晓华(华中农业大学):添加GSH明显降低凡纳滨对虾肝细胞匀浆液中MDA含量, 提高肝细胞匀浆液中SOD含量;添加GSH明显提高对虾离体肝细胞SOD酶的基因表达。
彭士明(华东师范大学):在投喂氧化鱼油条件下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E,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黑鲷体内由于氧化鱼油胁迫所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减轻由于过氧化所造成的机体损伤,以保证肝胰脏抗氧化酶系统趋于正常的生理水平。
陈乃松(上海水产大学):在凡纳滨对虾的饲料中添加蝇蛆粉和B-葡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抵抗弧菌的能力,但对生长和饲料效率没有正面影响。
李继秋(中国海洋大学):饲料中添加106-108CFU/g益生菌xE-7能显著提高对虾免疫指标,而在致病菌攻毒的情况下,益生菌xE-7适宜添加剂量为108-1010CFU/g饲料。
八、糖、能量代谢、摄食与消化
V.Fournier(法国AQUATIV公司):在鱼类饲料中应用口味性增强剂产品时,最有效和成本最低的方法是制粒后包膜。
王纪亭(山东农业大学):奥尼罗非鱼饵料中添加0.2mL/kg和0.4mL/kg非淀粉多糖酶能显著提高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和血清的杀菌能力,各组织溶菌酶活力也显著增加;添加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了奥尼罗非鱼的总表观养分、粗蛋白、能量和某些氨基酸的消化率。
聂国兴(河南师范大学):木聚糖酶能上调尼罗罗非鱼前肠SGLT1 mRNA的表达。0.05%组、0.10%组和0.15%组前肠粘膜中SGL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9.28%、42.17%和16.87%。
薛敏(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对于平均初重为(64.38±0.18)g的鲫鱼养殖的最佳投喂模式是按6次/天的投喂频率投喂3.5%的膨化饲料。
刘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摄食高糖饲料一定程度可造成翘嘴红鲐持续高血糖,并且诱导G K酶活性及基因的表达。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5 13:08
第六届世华会相关组织资讯:
组委会:
主席: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副主席:陈丹(广东恒兴集团,湛江)
庄健隆(台湾南荣技术学院,台南)
成员:
钟世强(广州博仕奥生化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广州)
郑石轩(湛江粤海饲料有限公司,湛江)
谭北平(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任泽林(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杨柏林(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
尹跃进(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刘汉元(通威集团,成都)
卢怡(《水产学报》编辑部, 上海)
李八方(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陈锐(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徐家海(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梁萌青(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
刘镜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仲维仁(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青岛)
秘书:
张文兵(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王小洁(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学术委员会:
主席:
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副主席:
萧锡延(台湾静宜大学,台中)
熊思岳(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
成员:
庄健隆(台湾南荣技术学院,台南)
曹俊明(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广州)
陈宏远(中山大学,高雄)
陈建初(台湾海洋大学,基隆)
陈立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邓东方(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
梁旭方(暨南大学,广州)
廖文亮(台湾大学,台北)
刘永坚(中山大学,广州)
任泽林(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解绶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叶元土(苏州大学,苏州)
周洪琪(上海水产大学,上海)
周小秋(四川农业大学,雅安)
秘书:
张文兵(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王小洁(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顾问委员会:
李爱杰(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王道尊(上海水产大学,上海)
第六届世华会邀请的国内外著名鱼类营养学专家:
陈立侨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Niels Alsted博士(丹麦宝马饲料集团总裁)
Sachi Kaushik博士(法国教育和科学研究联合部水生生物学部鱼类营养实验室主任)
萧锡延 教授(台湾静宜大学)
Santosh Lall 博士(国际鱼类营养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邓东方 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及环境中心)
谭北平 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解绶启 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庄健隆 博士(台湾南荣技术学院)
金文璞 经理(国际鱼粉鱼油协会)
Arjen Roem博士(Skretting 有限公司营养部经理)
作者: catfishzh 时间: 2011-8-25 14:28
营养界的盛会,关注关注!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6 14:23
标题: 世华会发展历程之第七届精简摘要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9-6 16:17 编辑
众首翘盼之间,第八届世华会(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即将在成都揭开面纱,向业界传递国内外著名鱼虾类营养学专家们的思想精华。自1992年首届世华会扬帆起航后,经过多年发展,世华会的举办已经成为水产界的一大盛事。小编将世华会的起源、往届世华会的议题内容做了简短摘要,也便坛内诸君更好地了解世华会举办的用意,及了解水产饲料研究发展的走势。
Ps:前四届世华会议题资料因小编能力有限,未能搜集到,如有童鞋愿不辞劳苦敲着键盘将资料上传,小编不胜感激!
第七届世华会精简摘要
由中国水产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台湾统一企业集团联合承办,于2008年9月20-2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美国、西班牙、挪威、马来西亚、印度、日本、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800多人,收到论文摘要277篇,其中特邀报告14篇,口头报告79篇,其余为墙报论文。
此届世华会以“鱼虾营养与行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拟设定:蛋白质、氨基酸和替代蛋白源;能量/蛋白比、能量代谢和碳水化合物;脂肪、脂肪酸和替代脂肪;维生素、无机盐营养;繁殖、仔稚鱼营养与饲料;营养、健康和环境;饲料加工工艺及投饲管理;质量和食品安全;分子营养学等议题。
同时,大会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饲料企业技术创新论坛,邀请新希望集团、广东恒兴集团、四川通威集团、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和美国建明公司的高层参与了对话交流。这一创举首次搭建了科研人员与企业家对话、交流的平台,为今后科学技术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增强世华会凝聚力开创了先河。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6 14:24
以下是此次会议的一些重要成果、观点、研究进展的摘要。
一、 质量和安全
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我国的养殖水产品安全事件主要来自化学污染和次生的生物污染。不断压缩的利润空间和不科学的相关行业标准导致不合格,或非法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的使用,以及过量投饲是与饲料生产与使用相关的潜在污染。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以“水产饲料良好操作规范”和“水生生物饲料有害物质控制指南”为基础的相关措施,以保证水产养殖产品安全。
二、 蛋白质、氨基酸和替代蛋白源
刘擎华(台湾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目前认为水产动物消化道对结晶型氨基酸与蛋白质结合型氨基酸的消化吸收时间不一致,是水产动物无法有效利用结晶型氨基酸的主要原因。推测其原因有氨基酸异化作用的升高及氨基酸的排泄。调整结晶型氨基酸饲料的PH值至中性、增加投喂次数、合成必须氨基酸为小肽、包覆不同材质以减少溶失及减缓氨基酸吸收速率,甚至延迟投喂结晶型氨基酸以同步吸收完整蛋白氨基酸,均可一定程度改善鱼类对结晶型氨基酸的利用,但成长仍无法达到陆地上动物对结晶型氨基酸利用的效果。
王岩(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通过合理饲料配方,可将网箱养殖鮸状黄姑鱼饲料中鱼粉含量降低到10%以下,点带石斑鱼饲料中鱼粉含量降低到25%。
怀明燕(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在凡纳滨对虾实用日粮中补充相应的晶体氨基酸能够将饲料的粗蛋白质水平从41.26%降至35.52%而不影响其生长、体组成和表观消化率。
李程琼(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暨广东省兽医公共卫生实验室):在日本鳗鲡配合饲料中添加16%的发酵豆粕作为蛋白源是可行的。
乐贻荣(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经济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室):棉粕在杂交罗非鱼饲料中的添加剂达到33.76%(即替代60%的豆粕),不会对杂交罗非鱼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王秋荣(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稚鱼的成活率和抗应激能力受卤虫强化LF水平的影响显著,其有效剂量为≥100mg/L强化水体。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6 14:24
三、 能量/蛋白比、能量代谢和碳水化合物
朱学芝(中山大学水产经济动物营养研究所):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蛋白水平和脂肪水平在不同盐度虾显著影响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在盐度30ppt时,在同一蛋白水平下,投喂6%的脂肪组饲料比8%脂肪水平组能够提高对虾的生长,而10%脂肪水平组,却使对虾生长呈下降趋势。对虾在投喂44%蛋白(6%脂肪)有最高的特定生长率。41%蛋白(6%脂肪)有较高的能量沉积和最高的蛋白效率。在盐度2ppt时,投喂8%的脂肪组饲料比6%和10%脂肪水平组能一定程度提高对虾的生长。38%蛋白(8%脂肪)有较高的能量沉积和较高的蛋白效率。在本实验条件下,对虾在盐度30ppt时的生长效果显著高于2ppt。
罗智(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农业动物繁殖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生长和饲料利用作为评价指标,表明黄颡鱼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42%、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6%,蛋白能量比为110.6mg蛋白/千卡,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有显著的节约作用。
侯鑫(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试验结果表明,石斑鱼实用饲料中添加3%大豆卵磷脂可以满足鱼体正常生长的需要。
肖林栋(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与其他鱼类不同的是,随着饲料胆碱含量的增加,军曹鱼肝脏脂肪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分别以WG、肝脏和肌肉中胆碱含量为评价指标时,军曹鱼对胆碱的最适需求量分别是695.89、876.75和949.81mg/kg。
李超春(珠海市世海饲料有限公司):在高档能量高的处理组中,添加胆碱显著性的提高罗非鱼的增长率(WG)和降低饲料系数(FCR),在低档能量低的处理组中,添加胆碱对罗非鱼的生长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张丽丽(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经济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以生长、饲料利用率和消化酶活性为指标,方斑东风螺饲料中适宜的糖源为小麦淀粉。
胡毅(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对对虾免疫力有一定提高,能一定程度减少感染弧菌后的死亡率。
冷向军(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饲料中添加0.50%-0.75%甘露寡糖,可显著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结构功能,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甘露寡糖的适应添加量为0.50%。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6 14:25
四、 脂肪、脂肪酸和替代脂肪
王爱民(盐城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异育银鲫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08%-6.04%。
杜震宇(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通过和肉食性鱼类的已有数据比较,本研究认为草鱼对高脂饲料的耐受性较低,对于长链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在进化上缺乏应对的代谢体系。
高坚(鹿儿岛大学水产学部水族营养学研究室):用40%的棕榈油可以代替鱼油和酸化鱼油(饲料中过氧化物值大约20meq/kg)而没有显著成长差异。
陈家林(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异育银鲫饲料中鱼油添加量以总脂肪水平的25-50%为宜,过高的鱼油会抑制生长。
李婧(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鱼体对饲料脂肪酸具备一定的转化能力,主要表现为n-3系列、n-6系列在系列内部存在着转化。
五、 维生素、无机盐营养
林钰鸿(台湾海洋大学食品科学系):结果显示石斑鱼饲料中增加硒含量(二倍适量)可节约部分石斑鱼所需维生素E量;反之亦是。
蒋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生长、成活率及血清中的TC、HDL-C、a-AMY为指标,饲料中维生素B6适宜的含量为1.16mg/kg。
孙新瑾(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试验条件下黑鲷幼鱼适宜的a-维生素E需求量为139.27mg/kg。
牛翠娟(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添加外源Vc可显著提高香鱼和南方鲆的增重率,最大生长表现的Vc添加量分别为116mg/kg和72mg/kg。
李民贤(台湾元培科技大学餐饮管理系):当草虾饲料中含有适量维生素C含量时,添加几丁质可提高草虾免疫反应与疾病抵抗力。
周萌(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饲料中一定浓度的铜离子含量时必需的,且相同浓度的有机铜的生物利用率优于无机铜,其中铜离子含量为16mg/kg的蛋氨酸铜能使南美白对虾获得最佳的生长,是南美白对虾良好的铜源。
黄镇佳(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饲料中添加姜黄素降低了凡纳滨对虾的饲料效益和特定生长率,但提高了存活率;能增强凡纳滨对虾生长中后期的抗氧化能力,并能增强其生长前期的免疫能力。
黄俊娃(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斜带石斑鱼饲料中核黄素含量应不低于6.48mg/kg饲料。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6 14:26
六、 繁殖、仔稚鱼营养与饲料
刘勇(上海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5%棉粕用量不影响黑鲷幼鱼生长性能,而10%,15%时降低其生长性能,在此基础上添加蛋白酶AG可使生长性能部分改善。
周凡(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使用折线模型,根据实验黑鲷幼鱼的增重率同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得出其最适赖氨酸需要量为3.28%,占饲料蛋白的8.63%。
李桂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异育银鲫幼鱼饲料中苏氨酸的需求量为1.77%饲料干物质,即4.64%饲料蛋白。
叶金云(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根据试验结果,通过对增重率与饲料中的氨基酸水平回归分析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饲料中最适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的需要量分别为2.34%、1.12%和3.62%。
罗莉(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根据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与日粮异亮氨酸水平的二次曲线关系,确定草鱼幼鱼日粮(粗蛋白35.25%)异亮氨酸适宜需要量范围为1.41%-1.49%(日粮基础)或4.0%-4.23%(日粮蛋白基础)。
刘兴旺(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科研中心):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卵形鲳鲹幼鱼饲料中最适蛋白质、脂肪水平和蛋白能量比分别为43%、6%和24.4mg/kJ。
马晶晶(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饲料中n-3 HUFA对黑鲷幼鱼脂肪代谢影响的主要机理是对FAS和HSL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同步调控。
Rajeev R.PICHIRKKAT(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饲养系统地颜色和光照强度对黄颡鱼幼鱼养殖有着重要影响。用深蓝和黑色缸养殖更为有利,因为幼鱼的存活率和生长更好且胁迫水平更低。同样,低的光照强度(5和10x)对养殖黄颡鱼早期幼鱼最为理想。
任同军(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AsA和PL的共同使用可以提高孵化后26-40日龄真鲷仔鱼的存活率,并且当真鲷仔鱼的饲料性AsA的添加量为800mg/kg,PL添加量为4%时,可以有效地促进仔鱼的抗低盐分应激能力。
七、 营养、健康和环境
解绥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越冬前、越冬期和越冬后的营养状况明显影响越冬鱼类的存活和生长,通过加强营养可以有效提高鱼体的免疫力、存活率和体重。
李洪琴(新希望集团):国产鱼粉、鱼排粉、进口鱼粉40%+喷雾干燥血球蛋白粉20%+发酵豆粕40%是斑点叉尾鮰的良好蛋白源;肉粉和蚕蛹对斑点叉尾鮰有较好的生长效果和饵料利用率,但对肝脏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普通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对斑点叉尾鮰有较好的生长效果和饵料利用率,同时肝脏健康状况好,但降低了斑点叉尾鮰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的生长效果差、饲料效率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罗非鱼排粉40%+喷雾干燥血球蛋白粉20%+发酵豆粕40%使斑点叉尾鮰饵料利用率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显著降低(P<0.05);国产鱼粉40%+喷雾干燥血球蛋白粉20%+发酵豆粕40%使斑点叉尾鮰生长免疫功能降低(P<0.05)。
刘颖(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国家水产饲料安全评价基地):1.85-65.8g的鲫鱼最适蛋白需求量为38.79%,可消化蛋白为36.28%;65.8-181g的鲫鱼养成期的最适蛋白需求为31.97%,可消化蛋白为29.49%;181g以上的蛋白需求低于31.97%。鱼种期由于营养水平造成的生长差异可通过后期的补偿生长来消除。
张璐(广东粤海饲料集团):采用折线模型,当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时,鲈鱼对饲料中生物素的需求量为0.046mg/kg。
何志交(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养殖系):在无鱼粉饲料中添加磷酸二氢钙能提高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鱼体可食部分营养成分含量,促进钙、磷、镁和锌在鱼体内沉积。在无鱼粉饲料不补充磷源时,植酸酶能促进罗非鱼幼鱼对饲料利用和生长。
刘海燕(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国家水产饲料安全评价基地):三聚氰胺对彭泽鲫、罗非鱼及花鲈56天的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分别为73、26和32.4mg/kg bw/d。
董小林(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氧化鱼油引起的体色暗化是一种形态学体色变化。氧化鱼油在干扰机体的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之前,优先干扰了黑色素的代谢。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6 14:26
八、 饲料加工工艺及投饲管理
张萍(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原料掺假是饲料乃至畜禽产品安全的重要隐患。本研究利用近红外指纹图谱技术对各种饲料原料进行真假鉴别研究,是通过对合格产品的图谱进行分析,提取其指纹特征后建立标准图谱库或根据鉴别需要进一步建立指纹鉴别模型的一种以研究合格产品特征为核心的鉴别技术。
郑银桦(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国家水产饲料安全评价基地):血粉营养成分受加工工艺的影响不大;表观消化率与生长性能指标显示,晒干血粉较优,而膨化血粉最差;血粉添加入鲤日粮,鲤鱼生长性能显著提高;投喂频率增加,鲤鱼生长性能提高明显;鲤鱼对晶体蛋氨酸的吸收效率比包膜蛋氨酸的效率更高;鲤鱼增重率越大,其抗氨应激能力越低。
谢全森(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每周饥饿1天处理的中华鳖稚鳖达到完全补偿生长,其补偿生长效应主要是通过提高摄食率引起的,且中华鳖饥饿-再摄食天数的适宜比例可能在1:6左右。
谢奉军(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对消化酶的分析表明,鱼体胰段、肠段胰蛋白酶活力随着投饲频率的升高有先升高后保持平稳的趋势;而投饲频率对胰段和肠段淀粉酶活力没有显著性影响。
周洁(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使用复合酶制剂并适量添加氯化钙,体外水解豆粕中的相关抗营养分子是可行的。
九、 分子营养学
周继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结果表明,大西洋鲑肝细胞对油酸的吸收部分地依赖于脂质吸收有关的膜结合蛋白。
李远友(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除花尾胡椒鲷、蓝子鱼外,黑鲷、狼鲈、大西洋鲑鱼等生活在沿海近岸、河口或洄游性鱼类也显示出在海水中具有利用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能力。这些说明,在海水中具有HUFA合成能力可能是广盐性鱼类的一个普遍特征。
姜维丹(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结果表明肌醇能提高幼建鲤的免疫能力。满足最佳白细胞吞噬率的最低肌醇水平为384.2毫克/千克。
钟国防(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科学学院):饲料蛋白质品质显著影响暗纹东方魨胰蛋白酶活性及其基因mRNA的表达量,胰蛋白酶基因表达受胰蛋白酶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调控。
刘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摄食高脂肪水平日粮增加了肝胰脏粗蛋白与脂肪含量,造成翘嘴红鲌持续高血糖,诱导G6Pase酶活性及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影响翘嘴红鲌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原因之一。
孟繁伊(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一种分子量约为18.4kDa的分子可以结合到热致死酵母细胞表面,并可以增强吞噬作用。推测这种分子是无脊椎动物调理素样分子中的新成员。
聂国兴(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BAT分子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小麦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能上调肠道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mRNA的表达,促进鲤鱼生长。
J.Bogwald(特罗姆瑟大学挪威渔业学院海洋生物技术系):将质粒DNA插入荧光素酶基因,肌注后,检测发现仅在注射部位发现了荧光素酶的基因转录本以及该酶活性,且大西洋鲑肌注后535天仍能检测到。相当量的质粒DNA在注射部位溢出,大部分质粒DNA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被清道夫组织清除。鳕鱼心房内膜上皮细胞内未见质粒DNA表达,却检测到了降解。
陈冰(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养殖系):添加适量的家蝇幼虫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并提高对虾的免疫功能和抗氨氮胁迫能力。
作者: any 时间: 2011-8-26 14:26
第七届世华会特邀专家:
麦康森教授(中国海洋大学)
Dr.Marisol Izquierdo(University of Las Palmas de Gran Canaria,Spain)
Dr. Ron Hardy(Hagerman Fish Culture Center, University of Idaho, USA)
Dr. Wolfgang Koppe(Skretting Aquaculture Research Centre,Norway)
Dr. Delbert M. Gatlin III.(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exas A& M University, USA)
Dr. Silas Hu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SA)
Dr. Dongfang Deng(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SA)
Dr. Ng Wing Keong(University Sains Malaysia,马来西亚)
张萍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解绶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刘擎华博士(台湾海洋大学)
陈立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联合承办单位:台湾统一企业集团
协办单位:新希望集团
广东海大集团
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市银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美国国际原料公司
美国动物蛋白与油脂提炼协会,香港
赞助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挑战集团
广东恒兴集团
四川通威集团
北京大北农集团
四川铁骑力士集团
广东粤海饲料集团
台湾汉神国际实业公司
珠海市世海饲料有限公司
北京水木动力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碧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科飞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金泰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华诺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博仕奥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现代洋工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大会组委会:
主 席:萧锡延(台湾静宜大学,台中 台湾海洋大学,基隆)
副主席:贡锡锋(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北京)
齐广海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谢志鹏(台湾统一企业)
庄健隆博士 (台湾南荣技术学院,台南)
成 员:刘永好(新希望集团,成都)
薛 华(广州海大集团,广州)
陈东明(东莞市银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东莞)
冯东昕(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北京)
薛 敏(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任泽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王茂荣 (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牛翠娟(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赵利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吴子林(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李红霞(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张 清(北京市农业局,北京)
张 虎(北京水木动力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秘书组:吴秀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刘海燕(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学术委员会:
主 席:萧锡延(台湾静宜大学,台中 台湾海洋大学,基隆)
副主席: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青岛)
熊思岳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
成 员:庄健隆(台湾南荣技术学院,台南)
曹俊明(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广州)
刘擎华(台湾海洋大学,基隆)
陈立侨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邓东方(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
廖文亮(台湾大学,台北)
刘永坚 (中山大学,广州)
邵庆均(浙江大学,杭州)
解绶启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薛 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叶元土 (苏州大学,苏州)
冷向军(上海水产大学,上海)
周小秋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8-30 20:38
这个帖太牛了,必需顶!楼主辛苦了!
作者: any 时间: 2011-8-30 20:58
回复 27# thinkpad
谢谢!第七届的报告摘要可是找论文集一个字一个字用键盘敲出来的~~
作者: fisheco 时间: 2011-8-30 22:38
Ø
第四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 2001
湖北,武汉
-
4th.jpg
(256.21 KB, 下载次数: 199)
作者: any 时间: 2011-8-31 08:46
回复 29# fisheco
感谢解老师~!如果有电子档的论文集摘要就更好了
作者: sdhuang 时间: 2011-8-31 12:42
谢谢楼主,如果楼主能找出每届的论文集就更好了
作者: any 时间: 2011-8-31 14:01
回复 31# sdhuang
留心了~以后有机会碰到再传上来。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8-31 15:03
顶一下,楼主给力!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9-1 14:42
第七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 2008
北京,九华山庄
-
111.jpg
(292.65 KB, 下载次数: 182)
-
222.jpg
(304.57 KB, 下载次数: 172)
-
333.jpg
(309.09 KB, 下载次数: 171)
-
444.jpg
(281.55 KB, 下载次数: 189)
-
666.jpg
(112.55 KB, 下载次数: 187)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9-1 14:47
参加了第七届世华会,分享下合照,照片实在太大了,截成几段放上来,点击可放大,基本可看清脸。
这张合影给我一个深刻的印象:照片非常明亮,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因为现场的那个摄影师太搞笑了。
这是一个很捧的摄影师!呈现了一张亮丽的行业大合影!
向解老师学习,分享至此!
作者: any 时间: 2011-9-1 14:48
回复 34# thinkpad
感谢支持!
作者: fisheco 时间: 2011-9-23 16:10
第四届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
(2001年9月16-20日,武汉)
第一轮通知
世界华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界的最大盛会
21世纪的水产营养与饲料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学会
资助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
各位学术界及企业界同行:
世界华人鱼虾营养学术研讨会是世界华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界及企业界的最大盛会,每三年举办一次。前三届分别在广州、青岛、上海举行。第四届研讨会拟于2001年9月17-20日在湖北武汉举行。会议将交流国际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水产企业对研究的需求及研究与产业发展结合的途径。会议语言为中文。
一、 会议日期:2001年9月16-20日,会期5天。日程安排如下:
1〕 报到日期:2001年9月16日
2〕 学术交流:9月17-19日
3〕 会议参观(水生所、武汉市容):9月20日
4〕 会后旅游(长江三峡、小三峡;神农架):9月21-24日
二、会议地点:武汉大学人文馆
三、会议组委会
主 席: 崔奕波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副主席: 萧锡延 (台湾海洋大学)
委 员: 庄健隆 (台湾海洋大学)
熊思岳 (美国加州大学)
麦康森 (青岛海洋大学)
王道尊 (上海水产大学)
解绶启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秘 书: 解绶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四、会议主题
1) 营养需求
2) 营养物代谢
3) 能量代谢及生长
4) 替代蛋白源
5) 脂肪源及添加剂
6) 亲鱼及仔鱼营养
7) 营养与水环境保护
8) 营养免疫
9) 水产营养研究方法
10) 饲料配方
11) 饲料评估及饲料加工
作者: fisheco 时间: 2011-9-23 16:59
标题: 为李爱杰先生庆贺80寿辰
本帖最后由 fisheco 于 2011-9-23 17:01 编辑
作者: fisheco 时间: 2011-9-23 17:00
会场
-
DSCN1085.JPG
(326.74 KB, 下载次数: 200)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9-23 22:41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1-9-24 21:23 编辑
回复 38# fisheco
我们这个行业,像这样的,向这个行业前辈,向奠基者致敬的太少了!一个行业的尊严与荣耀,是我们自己树立起来的。应该有名人堂,一些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人,应该有完整的记录。应该有一些仪式,有一些共同的记忆,有一些光荣,有一些敬畏!
明年是世华会20年,当我们再回头找当年的资料时,发现已越来越困难。
但这项工作是有价值的,希望通过这个帖,及我们的努力,能尽量完整地呈现世华会20年,呈现这个行业共同的记忆。
感谢解老师!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24 21:26
第四届世华会会场照片——解绶启老师提供
作者: blue_bubble 时间: 2013-11-6 21:33
{:soso_e179:}顶一个,值得珍藏!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