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南方大部地区持续阴雨,北方冷空气频繁来袭,需注意防范“倒春寒”对水产养殖的影响。4月份,中央气象台预报全国平均气温9℃~20℃,随着各地气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开始进入生产期,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率会有所上升,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监测数据,4月份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病情预测
水霉病:主要危害鱼、虾、蟹等,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需重点关注。
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及青鱼,发病水温20℃~30℃,25℃~28℃为流行高峰,各草鱼、青鱼主养区均需重点防控。
鲤春病毒血症:主要危害鲤、锦鲤、金鱼等,发病水温8℃~20℃,15℃~17℃易发生,重点关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四川等鲤鱼主养区。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主要危害虹鳟鱼,发病水温8℃~15℃,鱼龄越小对该病越敏感,重点关注北京、河北、辽宁、山东、甘肃等养殖区。
小瓜虫病:各种淡水鱼均可受其危害,适宜繁殖水温为15℃~25℃,重点关注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淡水鱼养殖区。
白斑综合征: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幼虾,重点关注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养殖区。
另外,需注意烂鳃病、赤皮病、车轮虫病和固着类纤毛虫病。我国南方海水网箱养殖较为密集的海湾水域要注意防控刺激隐核虫病。
防控措施
做好清塘消毒和晒塘工作。改善池塘条件是预防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清塘消毒主要采用生石灰、漂白粉、茶饼等,要切实做到清塘消毒彻底。池塘养殖用水要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加强生产操作管理。在苗种转塘、投放时,规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引起病原菌感染或应激反应,要严格掌握苗种的投放密度。随着水温升高,鱼类摄食活动增加,要保证投喂饲料的质量,减少残饵。
做好水产苗种检疫工作。养殖业者必须从有生产资质苗种场购买苗种,并加强对引进苗种的检疫,确保不携带病原,从源头控制各种可能发生的疾病。
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请登录“www.adds.org.cn(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的‘自主诊断栏目’)”查询。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