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云南农业大学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1-8-29 16:34
标题:
云南农业大学简介
云南农业大学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
农学院
,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学校于1993年被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专业设置合理、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云南农业大学建校七十多年来,一代代师生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情系稼穑、躬耕疆域、励精图治、矢志创业,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1-8-29 19:25 上传
下载附件
(7.07 KB)
2011-8-29 19:25 上传
下载附件
(4.58 KB)
办学规模 云南
农业
大学建校七十年来,一代代师生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情系稼穑、躬耕疆域、励精图治、矢志创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041人,硕士研究生1371人,博士研究生93人,
留学生
81人,成人教育学生7931人。校园占地2562亩(2009年11月18日。根据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精神,为支持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和科技产业研发工作,同意我校征收盘龙区龙泉街道办事处中坝村民委员会雨树村
村民小组
集体土地406.473亩,用于建设云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校舍面积翻了近两番达到45.4万平方米,教职工
住宅面积
翻两番达到2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1亿元;截止2007年12月,文献总量为204.6万册(其中印刷型图书119.3万册,电子图书85.3万册),全文电子期刊1.8万余种。各类馆藏数据库20余种,合作共享数据库60余种,馆藏以农业、生物科学文献收藏为重点,覆盖所有学科门类。千兆校园网功能齐全;固定资产总值5.2亿余元。学校现设18个学院,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
农业经济管理
等涉农学科以及部分
人文社会科学
学科,烟草学院和普洱茶学院是服务
云南
优势产业而建成的特色教学单位。 云南农村干部学院 是 2009年5月8日在云南农业大学成立,并举行第一期培训班开学典礼。这是我国首家专门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省级农村干部学院。云南各县(市、区)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乡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230人成为首批学员。 云南农村干部学院将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改革发展热点与难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发展与稳定、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学院在云南农业大学择优选聘教师担任专职教师,同时聘请
党政领导干部
、成功企业家、
专业技术人才
和农村致富能人任兼职教师。
袁隆平
以及多位
长江学者
将亲临学院,为学员们授课。
晨读林中绿树成荫
专业学科 我校现有
本科
招生专业(含方向)为58个、专科专业7个。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2010年我校新增两个本科招生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
、工程造价)和动物科学(饲料科学与工程方向)、工程造价两个高职本科专业 。其中,3个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为省级重点专业。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7个,
一级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
硕士专业学位
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审批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专业学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建成3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心,即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普洱茶认证中心。建成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即教育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
病虫害
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版纳微型猪近交系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建成5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即
作物种质资源
创新与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农业
信息技术
重点实验室,蜜蜂
资源可持续利用
和水资源与节水灌溉工程研究中心。建成2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即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
技术创新
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
环境科学与工程
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建有18个校级研究所(中心)、校内实验农场和实习工厂及5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011-8-29 19:25 上传
下载附件
(4.93 KB)
人才培养
学校虽数易校址,多次创业,历经坎坷,但矢志不移,始终从云南社会发育程度参差不齐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实际出发,开学养正,育人为本,因材施教,呕心培育边疆民族人才。办学初期,农业教育家
汤惠荪
、农学家张海秋、育种学家诸宝楚、植物病理学家
段永嘉
、烟草学家徐天骝、生物统计学家昝维廉、
园艺
学家蔡克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先贤开创了边疆农大办学基业;先人风范激励着一代代学子践行“厚德博学、明理尚农”之校训。办学七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十万余名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优秀人才,其中
水稻
育种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归侨邓友成,献身彝区五十年,育成“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面积占云南省中海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上;烟草育种专家、“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
李永平
,育成“云烟85”和“云烟87”品种,推广面积占2007年全国烟草种植面积的56.7%
学生活动
2011-8-29 19:25 上传
下载附件
(6.35 KB)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秀明,立足边疆
苗岭
壮乡,成为开创“
三七之乡
”支柱产业科技领军人;畜牧专家马崇文扎根基层第一线,成为“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功勋人物”;“全国杰出创业女性”
李海燕
自主创办的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成为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云南省农业高级技术人员80%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站(所)负责人80%以上、县乡主管农业的领导80%以上是我校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占30%以上,他们既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又掌握
现代农业科技
和管理知识,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孜孜以求,勤奋工作,为增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研究
2011-8-29 19:25 上传
下载附件
(11.41 KB)
七十年来,学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结合国家和云南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动植物品种选育、绿色食品产业、地方特色生物产业、环境资源与生态保护、农田水利与节水农业、农业工程与
农业信息
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李铮友
教授
等率先在国内实现了杂交粳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创造了杂交粳稻单产1108.55千克的世界纪录;曾养志教授等潜心研究
西双版纳
微型猪近交系近30年,繁育25世代,近交系数达99.47%,居国际领先水平;朱有勇教授等在国际上创建了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的理论和技术,在云南、
四川
、贵州、
江西
等11个省市及
东南亚
推广应用1.2亿亩,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研究论文在
《Nature》
作为封面文章全文发表,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普遍认可。学校还选育了水稻、
玉米
、甘蔗、马铃薯等新品种近百个,在
西南地区
及东南亚推广应用1.6亿亩。培育了云南大河猪、滇撒猪配套系、龙陵黄山羊和
武定
乌骨鸡等畜禽地方品种,推广养殖1.5亿头(只)。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1项,何梁何利
科学技术进步奖
1项,国家
技术发明
二等奖1项,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1项,省部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59项,其他奖项11项,科研成果名列全省高校前茅。目前学校主持
全球环境基金
(UNEP/GEF)、973计划、863计划、国家
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等项目642项,在研经费2.62亿余元,为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科教相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2011-8-29 23:14 上传
下载附件
(3.98 KB)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8-29 17:42
楼主,转自其它网的图片,应该先下到自己的电脑上,再上传,否则可能看不到。
你现在发的图片来自百度,我就看不到,但你应该可以,换部电脑也就看不到了。
以下这张图是我看到的:
2011-8-29 17:41 上传
下载附件
(63.77 KB)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1-8-29 19:21
本帖最后由 虫子的悲哀 于 2012-5-14 20:04 编辑
校园景色:
2012-5-14 20:02 上传
下载附件
(96.63 KB)
2012-5-14 20:02 上传
下载附件
(56.12 KB)
2012-5-14 20:03 上传
下载附件
(175.91 KB)
2012-5-14 20:04 上传
下载附件
(74.73 KB)
2012-5-14 20:04 上传
下载附件
(79.19 KB)
作者:
古叶飘零
时间:
2012-5-16 16:01
{:soso_e192:}
作者:
oscar
时间:
2012-5-17 22:39
我喜欢个书架~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