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低温期镜鲤感染鳃霉发病
[打印本页]
作者:
玉。
时间:
2017-7-6 15:44
标题:
低温期镜鲤感染鳃霉发病
[病例375]
辽宁省辽中地区一养殖户主养镜鲤成鱼池塘,面积14亩,水深1.5米,配备3kw/台的增氧机4台(见图1),越冬后存塘平均规格3斤/尾左右成鱼,1400~1500尾/亩,套养鲫鱼350尾/亩,花白鲢不详。
2016年4月27日,带病鱼到店来检查,反映近5天左右,每天都有死亡,死亡数量不多,每天3~5尾,且发病塘鲤鱼吃料正常(见图2)。观察病鱼体表无明显异常(见图3),鳃丝基部淤血呈紫黑色,鳃丝端部贫血色浅呈灰色,鳃丝肿胀严重,粘液多(见图4、5)。镜检后发现鳃丝上有很多鳃霉菌丝,高倍镜下可见菌丝中的孢子(见图6、7)。解剖鱼体发现肝脏颜色发浅(见图8)。镜检多尾病鱼鳃丝都有较多鳃霉菌丝寄生,取池塘中没有发病的鲤鱼,镜检鳃丝未见鳃霉菌丝。池塘中的鲫鱼、花白鲢没有发病死亡。
从4月10日到4月27日,气温一直在6℃~20℃左右,温差较大,水温在12℃~15℃之间;
4月23日,死亡5尾;
4月24日,死亡4尾;
4月25日,死亡2尾;
4月26日,死亡4尾;
4月27日,死亡3尾;
4月28日,死亡1尾;
4月27日上午9点用简易测试盒检测水质指标,氨氮和亚硝酸盐无,pH值8.4,溶解氧12mg/L,溶解氧饱和度130%。全程没有使用药物。5月初每天仍然有4~5尾鱼死亡。
分析:
1、辽中地区在近5年的鲤鱼病害防控经历中首次诊断出鲤鱼鳃霉病,说明鲤鱼鳃霉病在此地区发病率较低。本病例连续10天每天死亡不超过5尾,属于慢性病,危害较小,可能与发病时水温较低有关。
2、据资料鳃霉病主要发生在高温期和有机质过多的养殖池塘,本病例4月末水温不超过20℃,并且投喂量少、水质好的情况发病,我们观察云南罗非鱼和江苏青鱼的鳃霉病也是在水温20℃左右的低温期发病(见病例296 和 病例327),由此可以确定鳃霉病在低温期发病率仍然很高。(
利洋
水产
药店辽中店 赵文博提供 2016.05.12)
2017-7-6 15:41 上传
下载附件
(245.52 KB)
2017-7-6 15:41 上传
下载附件
(490.22 KB)
2017-7-6 15:41 上传
下载附件
(288.57 KB)
2017-7-6 15:42 上传
下载附件
(405.45 KB)
2017-7-6 15:42 上传
下载附件
(354.11 KB)
2017-7-6 15:42 上传
下载附件
(404.12 KB)
2017-7-6 15:42 上传
下载附件
(346.64 KB)
作者:
玉。
时间:
2017-7-6 15:52
tangsl:国内水产界对鳃霉的认识再一次被颠覆了!低温、零星死亡。在云南20度左右的水温发现很多例罗非鱼的鳃霉病,也是多数每天少量死亡。
作者:
玉。
时间:
2017-7-6 15:53
tangsl:一天挂几条,这么大个池塘,处理一次至少几百,养殖户也不干。一般按照氧化剂改底、中药抑制霉菌的方法处理。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