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一个即将大热的淡水品种-鳜鱼 [打印本页]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7-30 22:12
标题: 一个即将大热的淡水品种-鳜鱼
鳜鱼(Siniperca chuatsi),又名鳜花鱼、桂花鱼桂鱼、鳜花鱼、鳌鱼、脊花鱼、胖鳜、花鲫鱼、母猪壳等,是一种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鱼类。
属凶猛肉食性鱼类,性凶猛,常以其它鱼类为食,幼鱼喜食鱼虾,成鱼以吃鱼类为主,冬季停止摄食。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7-30 22:13
肉质优良,为名贵品种,也是垂钓的主要对象。“桃花流水鳜鱼肥”,指的就是在农历三月是鳜鱼鲜美的时刻。鳜鱼生长快,品质优良。嫩无小刺,是分布很广的淡水鱼,食欲极强,主要以其他小鱼为食料。垂钓鳜鱼一般选择在有树桩、木排或大乱石堆的区域。期间有小鱼穿游其间,成为钓鳜鱼的天然鱼场。可选用常见的沙里爬,活泥鳅等小活鱼作为鱼饵。垂钓时,可选用鱼钩钩在鱼背处,保持鱼的活性,可以在水中自由活动。鳜鱼捕食凶猛,上钩时浮漂反应剧烈,一般不会脱钩,但要注意它的背鳍,和胸鳍,要是被刺伤是极难受的。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7-30 22:23
鳜鱼的生长较快,在人工饲养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1冬龄以后的雌性个体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雄性,2~3龄体长和体重处于生长旺盛期。4龄后,体长和体重生长速度均减慢。在自然水域,最大个体可达15千克以上。

鳜1龄体长17.5cm,体重119g。2龄体长23.6cm,体重300g。3龄体长32.8cm,体重812g。4龄体长42.5cm,体重1526g。4龄以上生长减慢。在天然水域捕获的最大个体达10kg。大眼鳜 (Sinipercakneri Carman) 个体较小,生长较慢。鳜在水质良好、饲料鱼充足的人工饲养 (artificial rearing) 条件下,比在天然水域 (natural waters) 中的生长速度快得多。刚孵出的鳜苗,体长只有0.4cm,经培育20d,体长可达2.5cm,体重0.5g; 再培育40d,体长12cm,体重50g; 再养100d,就可达到500g的商品鱼规格 (com mercial fish size)。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7-30 22:30
来看几张鳜鱼的照片吧~

guiyu.jpg (408.96 KB, 下载次数: 252)

上市的鳜鱼

上市的鳜鱼

卖鱼.jpg (435.52 KB, 下载次数: 279)

卖鱼现场

卖鱼现场

微信图片_20170730222909.jpg (193.56 KB, 下载次数: 246)

鳜鱼苗

鳜鱼苗


作者: 藻相平衡    时间: 2017-7-31 13:04
正在套养中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8-4 15:26
高温期桂花鱼塘管理要点

1:加深水位。水温太高,鳜鱼摄食差,水深时水温相对较低,尤其是低层水温较低,有利于鳜鱼的摄食,有条件的可以考虑每天中午和下午加经过曝气后的井水进入鱼塘。

2:调好水质。尤其是广东省外有些鳜鱼养殖塘高温期会长蓝藻,这个现象在广东省少见,鳜鱼塘长蓝藻跟少开增氧机尤其是没开水车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跟在鳜鱼塘投喂太多的鲮鱼饲料有关,还要配合多用微生态制剂调水才行。

3:防底层缺氧。鳜鱼属于低层鱼类,对底质和溶氧要求较高,高温天气容易造成塘底发热低层缺氧。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8-4 15:29
随着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对水产品药残的严格把控,养殖和流通环节坚决禁止使用违禁药品,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最高将面临刑事处罚。7月中旬鳜鱼的意外暴跌考虑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存塘量较往年大、孔雀石绿药残风波影响、高温死鱼冲击市场。暴跌事件影响范围较广,广东很多养殖户甚至亏本出售。
本周开始时广东桂花曾跌至历史最低位,平均26元/斤左右,规格差一点的甚至卖到23-25元/斤。近日终于开始回升,且涨速较猛,2天已回升至29元/斤,涨了3元/斤,这对广大桂花养殖户来说,不管新鱼还是旧鱼,都是一个利好消息,外省也有望逐渐回升。鉴于8月中旬新桂即将上市,建议旧鱼近期趁价格回升及时订鱼。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8-27 18:51
鳜鱼为我国特产的淡水鱼,十年来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因养殖利润较为可观,逐渐获得广大养殖户的关注,成为当下热门养殖品种之一,预计今年鳜鱼年产量或达30万吨左右。而广东作为鳜鱼的主产区,鳜鱼年养殖产量达10万吨以上。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8-27 18:51
鳜鱼目前以北京、上海、福州、广州等一二线城市消费居多,每年从国庆节后,到第二年的4-5月份,是鳜鱼消费旺季。各地对鳜鱼规格的需求有明显不同,北方人豪爽,偏爱1斤5两以上的大规格;上海对8两到1斤3两的规格需求较大;而福州比较偏向1斤1两左右;珠三角的南方人喜欢吃活鱼,做法以清蒸居多,一般要求两三个人一餐吃完,所以喜欢吃8两-1斤的规格。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9-10 23:28
全国养殖鳜鱼规模与产量当属广东为最,江苏次之,广东亩产多在4000-5000斤左右,同时养殖成功率相对较高,其他省份平均亩产多在1000-2000斤。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苗种退化,病害严重,养殖成本高风险大,冬季饵料鱼难寻,用药多食品安全问题。 发展方向: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提倡无公害生态养殖,建立国家级鳜鱼良种场,探索鳜鱼饲料养殖,鳜鱼疫苗的研发与运用,工厂化养殖,拓宽消费市场如深加工。
作者: hechaosc    时间: 2017-9-13 08:17
学习~( ̄▽ ̄~)~~( ̄▽ ̄~)~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9-17 23:22
本月早桂集中上市,再加上很多养殖户想赶在国庆节前出鱼,本周全国桂花鱼不同程度下跌,跌幅最大的是广西,标桂跌幅高达5元/斤。广东、江苏、湖北、江西、湖南、安徽、山东的跌幅在3-4元/斤左右。随着广东新鱼上市,供大于求,近期桂花价格一路下滑,短时间内上涨的机会不大。广东省外早桂的养殖量越来越大,对传统的早桂养殖会有一定的冲击,预计广东省外养早桂和晚桂的会越来越多。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9-17 23:22
在广东省外养殖桂花鱼,车轮虫病很常见(广东少见)。目前杀车轮虫的药品中,黄药水的效果不错,但缺点是留残问题严重,且会损伤鱼类机体的免疫器官。因此需要注意的是:桂花鱼杀虫要慎重选择药物,用量也不要随便加大,最好可以选择刺激小的中药类杀虫药。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10-8 23:08
双节已接近尾声,本周广东桂花鱼价格稳中略降,出塘价以24.5元/斤居多,具体价格与鱼头大小有关。但据业内人士反映,这两天养殖户出鱼积极性不高,或因饵料鱼价格便宜,想再养一段时间。江苏、江西、湖南、安徽价格与上周持平,湖北武汉等地今日统桂出塘价26元/斤,比上周降了2元/斤。
饵料鱼价格:佛山麦鲮3.5元/斤、肇庆麦鲮3.5元/斤、英德3.2元/斤、湖南3.3元/斤、广西3.0元/斤;肇庆土鲮4.5元/斤。

作者: xyghjx    时间: 2017-10-19 11:08
饲料颗粒机,饲料粉碎机,饲料搅拌机,以及养殖整条生产线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11-20 00:18
鳜鱼又叫 鳌花鱼,肉食性,有鳞鱼类;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 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1]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 鳜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实为鱼中之佳品。 唐朝诗人 张志和在其《渔歌子》写下的著名诗句“西塞山前 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赞美的就是这种鱼。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11-20 00:19
鳜鱼又名熬花鱼;在 鱼类分类学上属 鲈形目。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 鳜鱼是“三花五罗”中最名贵的鱼,即使在过去一般百姓也很难消费得起。那时每斤 鳜鱼的售价几乎是 鲤鱼的两倍。 鳜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是 黑龙江中最美丽的一种鱼。[1]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 鳜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实为鱼中之佳品。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11-20 00:19
其中以翘嘴镢生长最快。 鳜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 蛋白质,肉刺少,可补 五脏、益脾 胃、充气 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鳜鱼是世界上一种名贵 淡水鱼类。身长扁圆,尖头,大嘴,大眼,体青果绿色带 金属光泽,体侧有不规则的花黑斑点,小细鳞, 尾鳍截形, 背鳍前半部为硬棘且有毒素,后半部为软条。 鳜鱼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少刺而著称,故为鱼种之上品。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将 鳜鱼誉为“水豚”,意指其味鲜美如 河豚。另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说明 鳜鱼的风味的确不凡。 鳜鱼与 黄河 鲤鱼、 松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同被誉为 中国“四大淡水名鱼”。它肉多刺少,肉洁白细嫩,呈蒜瓣状,肉实而味鲜美,是 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鱼。鳜鱼是典型的 肉食性鱼类,主要吃一些经济价值不大的小型鱼类、小 虾和小 甲壳动物。它的 背鳍很发达,几乎占居整个背部,前部有12个锋利的硬刺, 臀鳍有3个硬刺;鱼体色为较鲜艳的黄色,并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鳞细小,圆形。它利用身上的花纹为 保护色,常常栖息于缓流并有水草丛生的沿岸水域的下层,有时潜伏于泥穴中,窥视 摄取食物,一旦发现目标,便悄悄游近,瞅准时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袭击。鳜鱼到冬季多在深水中越冬。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11-20 00:20
东平湖鳌花鱼(即鳜鱼)一般长到3年,体长达到25厘米时即性成熟,繁殖期在6月份。产卵期间,在稳缓的水流中,可看到雄鱼追逐着雌鱼,雌鱼将卵产于水中,雄鱼也随着排出 精子, 精子和 卵子在水中相遇而 受精。鳌花鱼的卵为浮性卵,但稍重于水,所以可保持在流动的水层中,随波逐流,并继续它的发育生长。当水温在 23~ 25℃时,只需 50多个小时,小鱼即可破膜而出。鳜鱼的生长速度较快,吃的又是些经济价值不大的小型鱼类,其本身又是水中珍品,很受消费者欢迎。1965年以前, 东平 湖里鳌花鱼产量较高,是鱼市上的常见鱼。以后由于过度捕获,资源显著减少。今后有待于保护发展,恢复这一名贵鱼种的群量。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11-20 00:20
国常见的鳜鱼有翘嘴鳜和大眼鳜等 。体侧扁 , 背部隆起,色黄或淡绿 , 有黑色垂直条斑和小斑块 。口大而能伸缩 , 下颌突向前上方 ,两颌和口盖骨上生有绒毛状细齿 , 并有发达的犬齿 。背鳍由根根利刺组成 。 性情凶猛 , 肉食性 , 刚开始摄食的小鳜鱼就可以吞食与其身体几乎等大的其他鱼类 。鳜鱼大多栖息于水中的石洞里或水闸 、乱石丛中 , 吞食过往的其他鱼类 。一般可用手竿钓 、放线钓 、 手线钓等多种技法 。粗线 、 大钩 、 荤饵 , 以小 活饵和泥鳅为宜 , 路亚拟饵钩拖钓亦可 , 鳜鱼一般不食素饵 ,钓点应选择在清水沙石底的流水处或树洞 、 石洞 、 石溪旁。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11-20 00:22
平时鳜鱼独居生活,这也是几乎所有食肉鱼的共性。鳜鱼对水温有很强的适应性,在 中国南北方的水系里均有分布。鳜鱼生活在水清的江河湖泊中的近底层,特别喜欢藏身于水底石块之后,或繁茂的草丛之中。秋冬水温低的季节,则潜身于深水处越冬,等到春天水温回升后,逐渐游到食物丰富的靠近岸水草丛中寻觅食物。鳜鱼以夜间活动为主,白天一般卧于石缝、树根、底坑中,活动较少。鳜鱼吃食时十分仔细,吞下鱼、 虾以后,会吐出鱼刺和虾壳,只把肉留在腹中。这种独特的特点,在其他食肉鱼类中是不多见的。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11-20 00:23
鳜鱼体肥肉厚,高而侧扁,口大,端位,口裂略倾斜,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下颌稍突出,上、下颌前部的小齿扩大成犬齿状,眼上侧位,前鳃后缘具4~5枚棘,鳃盖骨后部有2个平扁的棘,圆鳞细小,背鳍长,前部为棘,后部为分枝软条,身体呈黄绿色,腹部黄白色,体两侧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条纹和鳜鱼广在喜欢栖息于清洁、透明度较好、有微流水的环境中。常钻入洞穴石缝中或草丛内,夜间喜出来觅食,冬季潜入深水处。鳜鱼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食活饵料,常吞食超过自身长度的鲢鱼、青鱼、团头鲂、鳊、细鳞斜颌鲴等活鱼苗。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其摄食对象有所不同。全长15厘米以下的鳜鱼喜食虾类及小型的鱼等,25厘米以上则喜食较大型鱼类鳊、鲤等。长扁圆,尖头,大嘴,大眼,体青果绿色带,体侧有不规则的花黑斑点,小细鳞,截形,前半部为硬棘且有毒素,后半部为软条。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少刺而著称,故为鱼种之上品。。另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说明风味的确不凡它肉多刺少,肉洁白细嫩,呈蒜瓣状,肉实而味鲜美。鳜鱼是典型的鱼类,性凶猛。刚从鱼卵中孵化出的鳜鱼苗就以别种鱼苗为食。成鱼扑食的对象,主要是一些经济价值不大的小型鱼类。与它的食性相适应,它的嘴长在端位,并且很大,下颔突出,上、下颌骨上有许多犬状齿,几乎占居整个背部,前部有12个锋利的硬刺,有3个硬刺;鱼体色为较鲜艳的黄色,并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鳞细小,圆形它利用身上的花纹为保护色。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