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叶元土:饲料配方要跟着市场走 [打印本页]

作者: pcx003    时间: 2010-6-18 10:23
标题: 叶元土:饲料配方要跟着市场走
本帖最后由 pcx003 于 2010-6-18 10:29 编辑

第14届国际鱼类营养与饲料研讨会上,学界大腕云集,国内知名鱼类营养与饲料专家叶元土教授忙里偷闲,被笔者“逮住”,就本次会议及鱼类营养与饲料领域理论与实战等问题,接受了本刊采访。



现在比较关注饲料与鱼的健康关系

FAM: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您个人比较关注哪些研究热点呢?

叶元土:饲料与鱼的健康关系是我现在比较关注的。以前过于追求生长速度,鱼病增多,反而影响生长。而鱼病多了,用药就多,也影响环境。现在业内对这个问题比较重视了。

饲料方面,哪些因素导致鱼虾不健康呢?油脂氧化影响最大,还有原料里的抗营养因子、重金属甚至柴油等有毒因子,这些都是目前阶段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鱼病原因往往是综合性的,也要综合性防治。

从配方角度,在保障鱼体健康的基础上,让鱼生长快,发挥最大生长潜能。要做很多工作,一方面科研人员的努力,同时也要通过媒体等向业界包括养殖者宣传,不要擅自添加违禁物质,不要过于追求生长速度。

FAM:说到鱼体健康,除了各种鱼病暴发外,,这些年对鱼体变色反映也比较多,您也曾经写过专门文章。

叶元土:鱼体变色是因为鱼本身已经不健康了,肝胆等器官功能受损,导致体色变化。现在比较常见的黄颡鱼变色,分两种情况:如果鱼体变纯白,是因为黄色素不够,不算鱼不健康,可通过加黄料来解决。香蕉鱼是因为黑色素不够,鱼不健康,往往是由原料含重金属过多、配方不平衡、油脂氧化等导致,用蚕蛹喂鱼也会导致香蕉鱼,因为蚕蛹有农药残留损害肠道和肝脏,因此要修复肝脏、肠道。

重金属问题很严重,但不能公开讲。国内没太重视,除部分出口品种外。国外对中国水产品的这些问题也有所了解,但他们也没有办法,不吃中国的鱼虾吃哪里的?鱼体重金属来源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镉、汞等在本身在鱼粉中含量高;二是工业污水,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底泥改造可一定程度上减轻,但耗费资金巨大。国内水产养殖要想重金属不超标,只有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水产,但现在内地工业污染也在增多。还有一种观点,人们往往认为野生鱼虾比较健康,但其实未必比人工养的好,因为野生鱼虾不吃饲料生长慢,可能重金属含量累积得更高。



配方跟着原料、鱼价走

FAM:鱼粉价格长期居高不下,普通南美鱼粉还维持在每吨12000多元的价格,您怎么看鱼粉高价对对行饲料业的影响?

叶元土:鱼粉是资源性产品,会有价格波动,尤其是被资本炒作时更容易大幅波动,去年以来鱼粉大涨、今年玉米小麦涨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炒作,脱离了供求关系,对行业影响很大,冲击了原有的配方设计思维,逼得我们不得不考虑原料组合的问题(现在大家少讲替代鱼粉了,因为替代是个系统工程,要做很多工作,现在只是减少鱼粉用量)。

FAM:有什么具体的应对方案吗?

叶元土:鱼粉替代,或者说原料组合,我们团队在淡水鱼上有完整的技术方案。一旦鱼粉价格达到一个警戒线比如8000元/吨时,就可以启动具体的应对方案。鱼粉等原料市场存在资本操作、博弈,贸易商可以囤货,我们饲料业也要从技术上应对各种原料的价格波动。做配方的思路要调整,以前讲配方要相对稳定,现在要市场化,跟着原料、商品鱼的价格走,在保障产品质量稳定、饲料效果不变的基础上,让养殖户有钱赚。

FAM:原料组合的研究进展怎样?

叶元土:各种原料的组合、配方市场化,对配方师要求更高。草鱼鲫鱼以及罗非等淡水鱼配方调整相对比较完善,对鱼粉依赖低。而虾以及肉食性鱼类更加依赖鱼粉,今后几年要集中精力把几个重要品种的替代方案解决。

原料波动对行业是压力和动力。如果饲料厂配方技术不能升级,可能会被淘汰,为了维护饲料行业整体利益,一定要有比较完善的技术方案应对原料波动,饲料配方一定要转变思路,跟着市场形势走。比如鱼粉用量减少了,脂肪等就要加多。以前豆粕达到4000元每吨的时候,水产、畜禽都逐渐用棉粕替代。

FAM:麦康森教授在北京一行业会议上提到,可以将对虾饲料中鱼粉含量从32%降到11%,对对虾生长影响不大,养殖效益反而可能更高,您怎么看?

叶元土:大幅降低鱼粉用量技术上是可以的,同时增加油脂用量,不会对虾的正常生长有负面影响,反而更加健康,因为吃得相对少了。但要是以时间为代价,延长了养殖周期,在虾价好的时候,大家赶着上市,因此饲料厂不愿意、也不敢太多减少鱼粉用量。推广低鱼粉虾料,需要养殖环节的参与配合才行。

FAM:说到鱼粉替代,这次在青岛有个肉骨粉等替代鱼粉的会议,您怎么看这些产品的推广?

叶元土:鸡肉粉、肉骨粉的价值在于鱼粉替代,但现在更多是政治、贸易问题。我们可以从澳大利亚进口这些产品,但不能从美国进口。

FAM:这些年广东不少饲料企业在积极摸索加州鲈鱼全程饲料养殖,据说今年有些企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您怎么看加州鲈饲料养殖?

叶元土:对加州鲈没太关注。从营养研究的角度看,肉食性鱼类饲料养殖是重要的方向,但不只是与饲料有关。比如乌鳢(广东俗称生鱼)能驯化吃料,与品种杂交也有关系,不单纯是饲料改进的缘故。黄颡鱼也是,野生的就很难驯化吃料。加州鲈、鳜鱼也会是这样,要考虑杂交育种手段。




文/ 《水产前沿》杂志 陈立法 (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作者: 靠天吃饭    时间: 2010-7-11 16:19
说得不错。
作者: mwzhang886    时间: 2010-7-21 22:05
实践型的老师
作者: 罗非鱼88    时间: 2011-9-18 20:57
每次看叶老师的文章都有收获
作者: GANDP    时间: 2011-10-15 13:00
养殖与饲料之间的平衡点,养殖户怎么配合??如果饲料成本降低了,养的时间长了,总的成本也不一定能低,风险也加大了,风险谁帮着分一些?水产养殖这一块的风险,连保险公司都不敢来碰一下,就让当农民们的自己来扛,要养活全世界人民的“菜篮子”,容易吗?干着伟大的事业,挂着婊子的牌子,就是因为农民善良的原因吗??
作者: 我的老婆叫贝妮    时间: 2011-10-16 12:33
叶老师,应该说得具体点!
作者: GANDP    时间: 2011-10-18 17:17
陪“三季人”说话,累!不管是研究人员也好,饲料厂也好,做流通也好,为的是什么??是花啦啦的抄票赚到手就好了吗?如果说是,那我没话说了。但我想着,至少口号上还是说着为的是更好了服务于鱼虾吧,更好地发展渔业吧。那么说,不管是降低风险也好,减少成本也好,或是更加地高效安全也好,说到底是为了什么?你看这句话“叶元土:鸡肉粉、肉骨粉的价值在于鱼粉替代,但现在更多是政治、贸易问题。我们可以从澳大利亚进口这些产品,但不能从美国进口。”这不是技术上的问题,现在太多东东不是技术上了问题了,是“艺术”上的问题,换个角度说,是利益上的问题啊,兄弟,你把这文章传上来,自己有认真看过了没有呢?求名也要下点工夫的哦,这世界没有什么是不需要代价的,至少小弟在这就给你难堪了。
作者: hanzyg    时间: 2011-11-3 21:26
叶老师讲得非常好
作者: whpusjx2005    时间: 2013-4-24 23:26
谨受教!{:soso_e183:}
作者: 405小猪    时间: 2013-7-22 16:16
收益匪浅,厉害
作者: 朱玲李昌    时间: 2013-7-26 17:43
叶教授紧跟市场需求啊
作者: zhouyoo    时间: 2020-4-1 13:08
受益匪浅!
作者: 痞子英雄newhope    时间: 2020-7-5 11:10
感谢叶老师分享,适应并引领市场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