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这段时间虾病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7 15:59
标题: 这段时间虾病探讨
这段时间对虾发病率相当高,很多人反映是红体病。其实,本人认为还是养殖密度过高、水体营养失衡造成的。在秋冬换季这段时间,水体中各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变化波动相当大,只要抓住了这一点,问题就不难解决。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7 16:00
请大家一起来讨论
作者: 勇往直前    时间: 2011-10-17 16:03
欢迎我们的虾叔入场!
作者: 绿色水产    时间: 2011-10-17 17:07
吓死没了
作者: 龙在江湖    时间: 2011-10-17 19:00
回复 1# 闲人一个珠江所


    你养虾有没有试过红体
作者: XIEQUANZHONGXIA    时间: 2011-10-17 22:07
应该不是红体病!营养缺乏是有道理的,但缺什么?如何补是一个问题。
作者: XIEQUANZHONGXIA    时间: 2011-10-17 22:08
顺德出的营养应激康可能是这类产品。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8 09:18
标题: 这段时间虾病探讨2
也许我昨天提出的很多人不认同,又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请诸位认真思考对比各养殖区域,就会得出结论。先说说这几天虾病情况。湛江东海岛,茂名、阳江基本玩完,珠三角相对较好,但至少有50%的出问题。可以看出密度越高出问题越多。在天气变化较剧烈的情况下,因密度引起的虾病是主要原因,不否认部分高密度也很多养殖成功。为什么养虾密度高就出问题了,养鱼密度高又行??那我们就要找出虾与鱼的本质区别:鱼的鳞片不用几天换一次,而虾几天就要换一次壳,在水体环境有任何变化时都会造成虾不正常换壳,水体变化越大不正常换壳越多,而对虾换壳需要大量的能量、形成虾壳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始终我是这样认为的,大家多讨论!!!!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8 09:19
快来讨论呀,这样才热闹嘛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8 09:27
回复 5# 龙在江湖


    2004年以前在海南遇到过,去检验过,是桃拉病毒,以后就再没有遇到,你可以使用“爱氏灵”初诊,再去权威机构确诊。
作者: 马蜂破茧    时间: 2011-10-18 10:15
“在秋冬换季这段时间,水体中各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变化波动相当大,只要抓住了这一点,问题就不难解决。”请问楼主这个应该怎么去抓呢?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8 10:19
回复 11# 马蜂破茧


    请看我的今天分析,太早给出答案你也不会相信
作者: 马蜂破茧    时间: 2011-10-18 10:22
回复 12# 闲人一个珠江所


    峰回路转又一村。。。我期待哟!
作者: kanhai    时间: 2011-10-18 10: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热眼冷观    时间: 2011-10-18 10:38
希望楼猪能够指点迷津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10-18 10:43
营养盐和温度的改变促使秋冬季节藻类的群落演变?期待楼主的高见!
作者: 蓝色蜻蜓    时间: 2011-10-18 10:58
温度的下降会导致池塘生态系统分解者、生产者发生变化,即藻类和菌类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另外对虾本身在低于23摄氏度或者20摄氏度的水温下,代谢能力和抗病能力也会有较大的下降
作者: 蓝色蜻蜓    时间: 2011-10-18 11:35
呵呵,说说我的经验:
1.塘  8-10亩的塘,塘底一定要彻底清理(晒塘时间较长,或者新塘,发病率较旧塘低,塘底的清理很重要)
2.水  养殖过程添加新鲜水(可以是淡水,可以应用蓄水塘)
3.苗  苗一定要好,个人认为一代苗最好
4.密度 最好不要超过5五万每亩(4-5w比较合适,密度低发病率也低,可以养大规格)
5.内服增强虾体质的菌类和添加物,外施肥水剂和生物底改
6.生态系统 越复杂越好,可以放大头鱼,草鱼,还可以养一些虾可以吃得到的贝类,或者种养其他可以增加虾的食谱的生物。

(收获最快的塘:从放苗到收获56天,33尾/斤)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10-18 11:45
回复 18# 蓝色蜻蜓


    大头鱼放多少合适,最高可以耐受多高盐度?种植什么植物?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8 11:46
回复 18# 蓝色蜻蜓


    土塘如果放一代苗最好3万每亩才能60天左右到30只每斤的规格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8 11:53
回复 19# 冰山


    我不建议放鱼,我试过很多种类的鱼,放得太少对整个养殖体系没帮助,太多饲料又不投喂,太凶猛的鱼类把虾苗吃掉太多。最终比较实在要鱼虾混养的淡水的使用河豚与虾混养,海水的使用金昌与虾混养效果较好,直接使用鱼料就行了,不用虾料,且鱼虾的产值都还不错
作者: 蓝色蜻蜓    时间: 2011-10-18 12:00
放养密度还要考虑到成活率,养成密度确实是3万左右。大头鱼两格水是可以,四格以上还没尝试过,如果不行,虾塘可以添水淡化后再放
作者: 龙在江湖    时间: 2011-10-18 12:14
回复 10# 闲人一个珠江所


    爱试灵成本好像太高了,又不知道准不准确,一般养殖户应该都比较少用吧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8 12:16
回复 22# 蓝色蜻蜓


    如果是放一代苗,3万足够了,一般成活率到出虾是六成,养到20只一斤,你算算产值是多少,我都是这样搞得,成绩还可以,以前使用各种养殖方案就没怎么赚大钱,参考了泰国模式这两年才改变。但里面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要慢慢摸索。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8 12:20
回复 23# 龙在江湖


    一套可检验几百次,还是比较准的,我一般在放苗30天左右检验一次就够了,不过现在主要是检验白斑,红体基本不检验了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10-18 12:23
回复 21# 闲人一个珠江所


    像大头这样的虑食性鱼类会和虾抢料吗,河豚也是虑食性的吧?
作者: 龙在江湖    时间: 2011-10-18 12:24
回复 8# 闲人一个珠江所


    应该有这方面的原因。对啊,就拿阳江来说,去年粤西养殖那么不景气,阳江的一些地方的养殖都还算不错,我发现可能是与他们的养殖模式有关。有很地方基本上都是混养的,亩单产产值虽不算高。可是产值和效益比较稳定。不过有很多人都不满足于这个,一个个想追求高产,放养密度越来越大,你说,这个高密度养殖到底是有哪些因子限制了虾的生长?溶氧?低质?还是你所说的各种营养与微量元素?
作者: 龙在江湖    时间: 2011-10-18 12:25
回复 24# 闲人一个珠江所


    你说的泰国养殖模式,是怎样的
作者: 龙在江湖    时间: 2011-10-18 12:25
回复 25# 闲人一个珠江所


    一套要几万块吧?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8 12:29
回复 27# 龙在江湖


    氮过剩,碳源不足,现阶段我也没办法解决,只有降低密度,效果不错。如果高密度碳源的补充就是一个大问题,我现在正准备冬棚经行中试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8 12:32
回复 29# 龙在江湖


    6000左右,还是全部配齐,可以检测红体和白斑,弧菌数量测定。但检测对养殖帮助不大。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8 12:35
回复 26# 冰山


    河豚不是滤食动物,河豚料是高价值料,前期可以不用虾料,中期可以使用2号颗粒虾料了就不怕河豚抢料了,前期河豚粉料可以适当加重就行乐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10-18 12:37
回复 30# 闲人一个珠江所


    可以从饲料的碳氮比去改善这个问题吗?正大的饲料蛋白就是比国内的低的啊!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18 12:45
回复 33# 冰山

是呀,按理说它的虾料蛋白质含量低,应该便宜呀,可还是那样贵,我心里很不爽,就是不想用它的,就自己去找碳源补充,理论上,饲料系数会降低很多,要做了才知道呀!!!!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10-18 13:07
回复 34# 闲人一个珠江所


    哈哈,你不用他的料不给你买他的苗啊。或许自己找碳源补充更好,你的目的只是降低水体的氨氮和氮碳比,没有涉及倒饲料的消化吸收吧!正大怎么养虾我不知道,正大育苗知道一点点,他使用大量活藻和丰年虫,蛋白都是很高的啊!所以我看到他们的技术员育苗时会使用白糖,我没有搞明白其中的原因,猜测一个是菌群,第二个和氮碳比和氨氮有关!
作者: 海南小虾米    时间: 2011-10-18 14:50
我的日历上面有正大的宣传广告,70天就可以养到23头,速度那么快不知它的亩产是多少,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10-18 15:47
菌可以把碳氮转化成蛋白质,藻类也可以,甚至更高效!菌利用的是有机的碳氮,藻类利用的是无机的碳氮,藻相稳定利用二氧化碳做碳源,就可以省了很多额外添加碳源的钱了!
作者: 龙在江湖    时间: 2011-10-18 19:58
回复 30# 闲人一个珠江所


    碳源补充?碳源是怎么影响高密度养殖的
作者: 中山虾多    时间: 2011-10-18 20:22
几塘虾的养殖就下个结论,笑话!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1-10-18 23:36
是什么情况难说。反正最近遇到的我有三种处理,基本各有见效:或用钙镁营养元素+维C外用泼水——效果佳;或用颗粒二氧化氯半斤一亩消毒,两日后用石灰调pH——搞定,但尚有一两条偷底,问题并不严重;或用三黄类中药外用消毒剂+维C泼水——这个效果一般,但多用几次后同样缓解。
作者: overtake    时间: 2011-10-19 13:33
我觉得还真有可能!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1-10-22 07:52
回复 40# 海上积雨云


    如果阁下到了新会大鳌这些全年养虾的地方就会了解到,维C下养虾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和必要的。
    阁下维C使用效果不佳我估计是用了维C原粉之类的普通维C。维C半衰期短(一般15-30分钟)是影响其作用效果的主要原因。而并不是含量越高效果就越好。而现在养虾水产用的维C效果最好的是三宝和北京桑普的酯化维C,半衰期可以达到3-4小时。效果从此而来。阁下可以试试。
作者: 中山虾多    时间: 2011-10-23 21:15
什么是半衰期?概念不清楚就不要在炒作。
作者: 乐生    时间: 2011-10-23 22:26
回复 1# 闲人一个珠江所


    在这种季节里特别是淡水养虾塘,虾的活力各种因素都下降,可以说是那北风吹,影响了藻类植物生长。造成虾的生长失去平衡膳食,引起发病。
作者: 无抗育苗养殖    时间: 2011-10-23 22:27
环境恶劣, 虾抵抗力低, 饲料不可靠,所以大家的虾都养不好.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24 08:41
回复 45# 无抗育苗养殖
这几天天气较稳定,虾病也趋于稳定,气温也比夏天低10度左右,除了对虾吃料较慢外还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担心突然冷空气来袭,造成大量死虾,现在听说有一种抗低温的产品,不用盖冬棚,有人试过没有,究竟有木有效果????虾命关天呀??能不能试一试呢??????
作者: 顺风水手    时间: 2011-10-24 16:46
个人对各位网友的发言有两点不同意见:
1、据统计,在正常养殖情况下,饲料中的氮有29%被虾吸收转化为蛋白,54%最终沉积到底泥,还有17%随水排放。因此,在养殖过程中,池塘水体往往处于氮过剩,而碳不足(合适的碳氮比应该在20:1),要保持碳氮平衡首先应该提高氮利用率,也就是要使用好的蛋白,而不是为了使饲料达到蛋白水平,什么原料都加进去,不仅浪费成本,也污染了水质。
2、维生素C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维生素,遇水就容易降解,那么泼洒维生素C的作用原理到底是什么了?个人认为可能是提供能量和碳源。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0-24 23:07
回复 47# 顺风水手


   分析的很有道理,有水平,赞一个
作者: ping    时间: 2011-11-1 11:04
首先我想先声明的是我是小型实验养殖系统,分虾的第三天出现空胃,虾大小0.5g,第四天开始死虾,出现死虾之后检测水体和虾弧菌都没超标,立刻换水之后继续观察,在三四天之后全捅四十尾虾所剩无几,我想请教一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1-1 17:10
你的盐度变化注意没有????
作者: ping    时间: 2011-11-1 17:28
回复 50# 闲人一个珠江所


    盐度基本不变,都在30左右。此实验是在五月初到六月底进行的。第二批七月至八月的实验发现了白浊~~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1-11-3 09:14
何大叔,不能偷懒呀
作者: 勇往直前    时间: 2011-11-3 20:00
49#
虾苗是直接从苗场拿来分桶的,还是在试验场培育一段时间后在分得啊?以前做毕业论文,是粤海东海基地,一般从苗场买来0.5-1公分左右的苗,培育了10多天再分。避免应激等情况。好多届的人做都没出现上诉情况。
作者: hanzyg    时间: 2011-11-4 01:03
学习了啊!!!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1-11-4 09:55
看来这里学院派的确实不少啊。可惜本人属于经验派的!不管理论如何,本人只看效果。各位真正到养虾第一线去逛一圈就知道了,现在真正养虾技术比较成熟的地区,很多用药都与理论不相同!用千奇百怪不足描述。可惜,办公室里是想不出来的!就像用石灰降pH,用甲醛用沸石粉肥水,用尿素处理浮面,用无机肥杀藻这些实践经验,可是那些坐办公室实验室的人能想得出的么!?不信,来个高手试着解释一二!
作者: 无抗育苗养殖    时间: 2011-11-4 12:13
用石灰杀蓝藻从而降PH,用甲醛杀浮游动物;用无机肥改变NP比改变优势藻,用尿素处理,不知是改变表面张力还是改变NP比.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1-5 23:25
石灰降PH值有两个可能,处理蓝藻已有人说了。还有一种是放苗后,用肥过量也就是氮过量,本身塘底又是偏碱性,水体没有藻类PH值可以达到9.5以上,利用石灰促进氮的快速利用,藻类繁殖起来了,PH值自然下降,高位池高盐度的地方经常出现,盐度越高水越难肥,氮肥越容易积累。甲醛杀掉浮游动物,前期肥起的水比较稳定,藻类不易浮游动物干掉。沸石粉本身的钙镁等离子就是藻类需要的元素,更何况大量的碳酸钙在条件允许下可以产生二氧化碳补充碳源,还有就是沸石粉可以净化水质,干净的水当然好肥了,再有沸石粉盖住底栖藻类,让底栖藻类不能利用水体的营养。尿素确实有这功效,可以使水面的泥皮分散,然后沉到塘底,类似于水处理剂,具体原理有待查询。无机肥杀藻,在水体中氨氮超过1.6PPM,氨氮就会抑制水体藻类繁殖,这很常见,尤其是冬棚,为什么有些塘老是肥不起水也是这个原因,养塘虱鱼、海鲈、生鱼后期水体基本没有藻类,也是氨氮太高。不正之处还请指教。另外我声明,学院派和实践派是不可能分离的,至少在网上讨论的大都是从学院派开始的,慢慢才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技术类型。我本人养虾也10来年了,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学院派去帮我们弄清楚。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1-5 23:40
回复 51# ping


   那估计是饿死的,小水体基本没有天然饵料,一个水体虾苗太少不易形成抢食。一方水体放5万苗吧,逐渐分疏,这样才好控制喂料,建议5万苗喂粉料100克,刚开始,用60目的网袋搓碎,带水泼,有助于虾苗摄食和水色的培养,一日4餐,每天都要用吸污管吸出出没吃掉的残饵,不然很快氨氮超标虾苗就死掉了,还有经常换水。我以前是搞虾苗的,这样做基本没问题。祝你实验成功!!!!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1-6 00:06
这几天,珠三角40-80只得虾偷死很厉害,不管是盖棚还是没盖棚的。哎,我也解决不了,普遍都是亚硝酸盐稍微高了点,把亚硝酸盐降下来还是照样死。每天增氧机底有半斤死虾,结果一抓虾,就不见了一半,至少我看见不下几十个塘了。怎么办呀???速请高手指点!!!!!谢谢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1-11-6 00:42
回复 59# 闲人一个珠江所


    根本不是亚硝酸问题,我处理过几个类似情况,很简单,维C+钙镁。都能见效。不过若是冬棚的最好还是用过氧化钙。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1-11-6 00:44
这只是上周的情况了,这周的情况其实主要是爬边红身了!情况已有新的变化了。当然白水塘没有这种情况。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11-6 06:35
哈哈,期待很多的精彩讨论!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1-11-6 23:20
各位兄弟,以上讨论均只是代表他们个人的经验总结和观点,具体用法用量,必须个人慎重考虑,反复推敲。不可以简单的重复照搬。谢谢各位的参与!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1-11-7 23:37
这里更正之前言论:最近红身爬边的白水塘也有发现,估计是由于昼夜水温相差过大,引起泛底。若是大虾,问题不大。而且最近将会有较大幅度的降温,估计这种情况将会缓解。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1-10 10:10
为什么“海上积雨云”能得这么多金币????难道版主都有???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1-10 10:11
水宝宝 你是水产前沿的管理员吗?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1-10 10:15
降温了,虾不吃料了,我这几天在做低温产品的中试,不用盖冬棚,虾大概在60只左右,看能不能吃料有好有不被冻死!!!我自己都很期待,如果成功,那是要多爽就有多爽!!!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1-10 10:20
这几天去福建逛了一圈,从同学那了解到龙海今年养殖成功率很高,也聊到了成功的原因,他们的方法我比较认可。我同学连续4年养殖成功,归结一个字“水”
作者: 勇往直前    时间: 2011-11-10 16:13
分享一下他成功的经验啊!带板凳期待中!
作者: jason986    时间: 2011-11-16 07:54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大家对水的掌控还是有很多疑问。确实,从当前的研究以及生产实践可以看出,我们对水的了解相当不够,既有理化指标和生物种群结构,更有这二者和养殖生物的多因素耦合互动。
前面有人讨论到用石灰降低pH,其实30年前就有美国学者Claude Byod教授指出这个问题,在没有稳定的有机物分解源的池塘中,想通过施用生石灰来提高碱度是不可行的,如果施用了大剂量的生石灰,水体pH值暂时会升高,但是导致水体CO2可得性降低,加入的生石灰会与微藻争夺CO2,降低光合作用效率,产氧量减少,同时限制初级生产力,然后水体的pH又会降低。
也有人讨论到水体中的碳问题,其实无论是细菌还是微藻都要用有机碳,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微藻偏好无机碳。本人实践发现,往水体中添加有机碳可以提高水体中异养细菌的数量,更有维持藻相的意外发现。本人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对微藻的光合作用理解过于单一公式化,以为有了无机碳、无机氮和阳光就可以了,其实研究一下我们在实验室内培养微藻的营养液配方就能得到答案。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1-16 09:14
回复 70# jason986


   感谢,你是那路大神 ????知识渊博!!!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11-16 13:56
回复 70# jason986


    藻类生长导致pH上升,其中二氧化碳被吸收是一个原因,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单单是说石灰和藻类竞争二氧化碳似乎并不能解释石灰降pH的作用?石灰和藻类竞争二氧化碳可以抑制藻类生长,这种竞争可以导致藻类的死亡吗,石灰对藻类有没有吸附的作用,使用石灰后临时的高pH对藻类有没有杀灭作用?
作者: jason986    时间: 2011-11-17 11:18
建议看看珠江所林文辉老师翻译的《池塘养殖水质》和《池塘养殖底质》两本书,这是世界著名水产养殖专家Claude Byod教授的经典著作,只要有中专以上的知识就能看得懂,对你提出的问题上面均有相应的解释。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11-17 12:31
回复 73# jason986


    好,我看看哪里可以购买,谢谢!希望这两本书不是图书馆里的老古董,否则就很难买到了,博士还有什么好书推荐吗,微生物方面有什么好书推荐吗?
作者: jason986    时间: 2011-11-17 14:01
回复 74# 冰山
我们办公室的书是林文辉老师惠赠的,建议你直接和珠江水产研究所林文辉老师联系。
作者: jason986    时间: 2011-11-17 14:06
http://www.fishworld-tw.com/new_page4-d.htm这是台湾养鱼杂志社的网站,这些书不错,可以通过其在大陆的代理商购买,QQ:1094549343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1-18 16:01
林老师是我所塘底改造和水环境调节方面的实用专家,他在微生物发酵方面也很强,恒兴的豆粕发酵自动化系统就是他搞的,我去参观过,太佩服了。他做的PPT让你看了耳目一新,如果能经过他同意,我可以传上论坛。
作者: 无抗育苗养殖    时间: 2011-11-18 20:22
今天看了一个朋友的大塘,塘面是铁锈, 池边也是铁锈红色, 水中含铁量挺高的, 幸好水显碱性, 铁要么是氢氧化铁胶体, 要么是氧化铁,大家有没有见过这种情况? 我让朋友多加点石灰,多加点鸡粪.
作者: kanhai    时间: 2011-11-18 22: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1-19 00:14
回复 78# 无抗育苗养殖


   这种塘我也养过,可以分几种情况:1.海边红树的虾塘塘底本身就严重泛酸,这种塘比较难处理,首先挖沟暴晒氧化,使塘底彻底晒透50公分以上的土层,再连续用水浸泡3-5次,每次不少于15天后,塘底再铺碳渣,才能经行养殖。2.抽出的地下水酸性严重,这种情况珠三角比较多,可以打深井水来使用,这样的水质就比较好,福建龙海那边打井的方案比较好,可以去考察一下。
作者: 无抗育苗养殖    时间: 2011-11-19 21:54
回复  无抗育苗养殖


   这种塘我也养过,可以分几种情况:1.海边红树的虾塘塘底本身就严重泛酸,这种 ...
闲人一个珠江所 发表于 2011-11-19 00:14

朋友的塘是土质含有大量铁引起的.塘底不泛酸,也不是亚铁离子,水中估计是氧化铁多.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1-11-21 11:05
回复 81# 无抗育苗养殖


    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是EDTA4公斤一亩,当然很贵,用石灰只能起到暂时作用,甚至有可能还会更严重。用发酵有机肥或氨基酸或腐植酸肥水倒是可以达到与EDTA同样的效果,关键得及时追肥,还容易掉清,一旦掉清就很容易起青苔。
作者: XIEQUANZHONGXIA    时间: 2011-11-22 21:21
回复 40# 海上积雨云


    钙镁离子和维C很多人都认为合不来!!你的意见呢?
作者: XIEQUANZHONGXIA    时间: 2011-11-22 21:30
回复 67# 闲人一个珠江所


    密度较低,又有鱼混养(较多的鱼),过冬你都有虾抓。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1-23 22:18
回复 84# XIEQUANZHONGXIA


   现在暂时没问题,今年还没有真正的低温考验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1-23 23:00
这几天很多冬棚虾出现肝胰脏红肿、红须,接着就有爬边的问题,我朋友已经排了一塘。谁了解具体情况请详细描述,我好多天都没去虾塘看 了
作者: 晓仲    时间: 2011-12-4 19:16
这段时间很少高手上论坛了,估计是各大厂家商家开总结会了
作者: 晓仲    时间: 2011-12-4 21:20
楼主很久没回来,还等你的调研结果和办法来学习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2-5 16:45
我做抗低温产品快一个月了,前几天水温低到13度,虾也没有什么问题,吃料很慢,但20多天从60多条长到40条了,长速还不错,只是今年天气太好,到现在还没受到真正的低温和雨水考验。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2-5 16:46
我做抗低温产品快一个月了,前几天水温低到13度,虾也没有什么问题,吃料很慢,但20多天从60多条长到40条了,长速还不错,只是今年天气太好,到现在还没受到真正的低温和雨水考验。
作者: 晓仲    时间: 2011-12-6 00:53
快了,过两天就有考验了。另外有无调查过冬棚偷死情况及治疗方法呢?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2-7 08:42
刚出差回来,个人意见:我认为很大部分是苗的问题,珠三角大部分是低盐度的,前期副溶血弧菌感染的可能不大,我前几天看了几个出问题的塘,有一个放海大苗的,二十来天出现的典型的白斑,并带有红体症状,虾在水面一下十公分漫游,身体微红。一个放据说是湛江一代苗的,虽然还没出现大量死亡,但虾体质很差,身体也开始偏红。冬造能找到好苗是关键,但找好苗的难度很大!!!!!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2-7 08:45
星期五就要大幅度降温了,考验来了,我得去试验塘蹲几天了
作者: 晓仲    时间: 2011-12-8 19:21
我预祝你抗低温产品成功哦,能受到真正的低温和雨水考验。
作者: 闲人一个珠江所    时间: 2011-12-12 11:50
今天刚回来,在虾塘蹲了3天,前天早上水温11度,下午13度,昨天早上10度,下午12度,抛网检查,顿时把我们所有人吓傻了,在边上连续抛了3网,加起来就20条虾,看虾就2条软身偏红,普遍有点黄鳃。难道死了一大 半。最后划船到塘中间水深处抛网,才定下心来。要不然我那朋友可要把我扔到虾塘了。总结一下,这次低温试验除了没受到雨水考验基本达到目标。结论:对虾在14度以上可以摄食,随着温度的升高摄食量递增。14度以下基本不摄食,对虾易出现黄鳃。12度以下易出现软壳红身。10度对虾不会冻死。处理方法,定期用别人提供的抗低温产品,每3天使用一次,在降温后开始升温的那天经行水体消毒,预防软身和黄鳃造成的死底。整个试验过程基本没死底,虾塘面积6亩,水深1.5米,估计存塘量2500斤虾(不敢找太多虾的塘,如果出问题人家会把我扔到虾塘),试验地点珠海斗门。我一个朋友在水东现在还有17口高位池,大概有15万斤虾,他那水温较高,盐度较高,过冬风险低很多,到年底就知道结果了!!!
作者: 爱学习    时间: 2011-12-12 13:48
南美虾大量浮于水面,镜检体表和鳃丝纤毛虫超多,体色微红,亚硝酸盐超标,正确的处理方法还要高手指教
作者: w0303    时间: 2011-12-17 23:38
你养虾有没有试过红体
作者: 水产流浪人    时间: 2011-12-18 21:13
听说今年的冬棚虾养殖情况不是很理想。
作者: hlan3    时间: 2012-1-9 00:56
希望专家们能象畜牧业一样提供一套有效的免疫防空程序给广大养殖户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2-1-10 23:55
回复 99# hlan3


    其实说法挺多的了,但有效的好似没几个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