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出现对虾红体时,有不少人在没弄清是哪种类型的红体病便乱下药,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引发对虾急速、大规模的死亡现象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在对虾出现红体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红体病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
一、软壳性红体病
此类红体病是由桃拉综合症病毒引起。病虾身体发红、空胃、甲壳变软,镜检可发现色素细胞扩散,浮在水面游至岸边。病虾大部分壳软、肝胰脏肿大、变白。
治疗:内服败毒灵+病毒抗体+三黄解毒灵,连喂3天,每天2次。
消毒:分两次进行。第一天上午用二溴海因全池泼洒;第二天上午再重复使用一次。
调节水质:不换水,消毒48小时后用泼洒VC或应激解毒CAE全池泼洒,然后根据水体情况泼洒微生物制剂或有机肥。
二、硬壳性红体病
此类红体病是由病原体副溶血弧菌引起,病虾身体发红,但病死的虾壳不软,肝胰脏肿大、变白。
治疗:内服氟苯尼考+三黄解毒灵,连喂5天,每天2次。
调节水质:换水20~30厘米。
消毒:分两次进行。第一天上午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第二天上午再重复使用一次。48小时后,全池泼洒应激控制剂或应激解毒CAE,然后根据水体情况适当追肥肥水。
三、白斑综合症(红白病)
此类红体病是由病原体副溶血弧菌和白斑综合症病毒引起,病虾甲壳上有明显的白色斑点,尤以头胸甲最明显,虾体发红、肝胰脏肿大、变白,壳不软。
治疗:内服氟苯尼考+病毒抗体+三黄解毒灵,连喂5天,每天2次。
消毒: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连用二次。
调节水质:不换水。消毒48小时后用泼洒VC全池泼洒,再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
上述病发症通常在气温骤升或骤降时出现,养殖时间约在30—60天,发病对虾规格5—9crn;虾池一般水色浓、透明度低。因此,在预防上应做到三点:
①严格消毒进池海水,防止堤坎渗漏。
②有淡水源应多补充淡水,以抑制病毒繁殖。
③发病期间,全天候开动增氧机。
④投喂优质饲料时拌服免疫促长剂,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