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养黄颡鱼你这样做,绝对让你减少很多病害! [打印本页]

作者: 米来-小米    时间: 2017-12-18 14:32
标题: 养黄颡鱼你这样做,绝对让你减少很多病害!
鱼病新理念

大病不大治,只做三件事,增氧,应激,解毒;
小病不用治,停料改底就好;
没病要用药,内服保健少不了。
平时注重鱼塘水质调控,常改底,鱼自然少生病,而且养出来的鱼健康安全。

三圈理论:
养殖动物发病与否,与3个因素严格相关。

即:
a,动物本身的抵抗力,书上叫做免疫力
b,水环境(包括底等)
c,病原微生物(主要是菌,也有病毒、虫等)

只有当抵抗力差、又赶上水环境不好、再加上有太多的病原微生物,才会发病。

误区:
病原微生物,多种多样,数量多寡,每个环境(包括鱼本身)都有不同。我们更多的时候,把眼睛盯在了鱼身上(病原、症状),而忽视了其他2个方面(水环境、免疫力)。

这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
还要看到两个方面(水环境,免疫力),事实上,拿到健康鱼苗已不难(除非种质差)。很多的病、害(病与害还不是完全相同),都是水环境恶化的结果。

记住的是:
鱼死亡是有病、或害(比如毒死),但病、害的本身,也是结果,不是原因。原因主要是水环境的恶化。这才是根本的原因。就算免疫力差,抵抗力弱,这也是长时间不耐恶劣环境,导致的结果。

养成中针对什么最能做工作?

如果养殖想搞得好,有效益,这里仅限于养成,即投苗之后。
a.改善水环境,应该最主要的战场。或者说,是人最能、也最容易想办法的地方。
b.增强免疫力。这个可以通过内服调理保肝护胆,营养制剂去增强免疫力。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哪怕是人们常说的彩虹病毒之类,大多数都是条件致病性的,环境差了,免疫力差了才得病。也就是说,它们想呈现威力,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比如鱼抵抗力弱了,水质恶化了,指标高了,数量特别多了,才会导致鱼发病。而他们的产生,也多数是水环境恶化带来的加剧性的结果。把眼睛投入到“水环境管理”上,应该能提高成功率,大有帮助。

水环境:底,氧,菌,藻四大因素做好行了

硬件(苗种,鱼塘)己经确定,我们只能做的工作是
1,加强增氧能力,好的增氧设备很关健,这个跟产量严重相关
2,根据实际情况,用菌去适当调水,保持水体的稳定
3,定期改底,底质影响水质
4,内服,增强免疫力


来自中国水产养殖网






作者: 逆游的鱼    时间: 2017-12-20 16:53
这不是我写的文章吗???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