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循环水养殖较传统养殖优势 [打印本页]

作者: heo    时间: 2018-2-8 10:14
标题: 循环水养殖较传统养殖优势
      循环水养殖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行业,逐渐给人所选择,那究竟它有什么优势让众多养殖民所选择呢?
1、循环水养殖密度和养殖周期优势对比
      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养殖微生物环境,包括水温、溶解氧、密度、光照等不受外界环境,全部受人工调控,从而为养殖生物提供一个适宜、稳定的生长环境。养殖生物在循环水养殖的生长速度比流水养殖提供20%~100%,养殖密度是流水养殖的3-5倍。如大菱鲆流水养殖密度一般为10-15kg/m2,养殖周期为12个月,而循环水养殖密度可达40-50kg/m2,养殖周期缩短为10个月;成活率从50%提高至90%。
水产前沿网
2、养殖能耗对比
      循环水养殖车间的建设成本与运行能耗要高于流水养殖。但是受养殖密度和养殖周期缩短的影响,大菱鲆循环水养殖的单位运行成本只有7.28元/kg,相比流水养殖下降了14.05%,河鲀循环水越冬养殖的单位运行成本相比较流水养殖下降了25.02%。数据如下:
养殖品种与养殖方式
大菱鲆养殖
河鲀越冬养殖
循环水养殖
流水养殖
循环水养殖   
流水养殖
水交换频率(次/天)
18
6
18
1
新水补充量/%
10
600
10
100
养殖水温/℃
18
18
21
18
养殖密度(kg/m3)
30
15
35
20
养殖周期/月
10
12
5
5
成活率/%
95
95
90
50
单位运行成本(元/kg)
7.28
8.47
6.80
9.07

循环水养殖优势还体现在多个方面:
      产品质量可控,养殖成功率高工厂化养殖从源头解决养殖产品质量和养殖成功率的问题,易于规模化生产和养殖模式复制,对环境影响小。 食品安全:通过生态健康的养殖方式确保在种苗选用、饲料投喂、水质控制、微生物菌群调节等各养殖环节得到严格把控,保障养殖产品的健康生长,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养殖成功率:封闭式的工厂化养殖模式避免了传统养殖模式带来的养殖产品和水体交叉感染, 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气候变化、天气灾害对养殖的不利影响,降低了养殖风险,保证对虾的养殖质量,从而提高对虾养成率。
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工厂化的生产方式降低了养殖产品对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依赖, 养殖基地可以灵活布局在大中城市周边,具备近距离运输的时效和成本优势。可实现周年均衡生产,具备反季节生产供应优势,从而满足当地消费群体不同时节对鲜活海鲜产品的需求,极大的提高养殖效益。
      环境影响:传统水产养殖方式存在产出效率低、占地面积大、污染环境等劣势,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采用工厂化养殖模式具有高效、节水、节地、排放可控的特点,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是中国未来水产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