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给越南总理的一封信! [打印本页]

作者: amilyli    时间: 2011-11-2 01:30
标题: 给越南总理的一封信!

尊敬的总理先生:


您好!首先祝贺您连任新一届的政府总理!非常感谢您于百忙之中垂阅此函!


今年初,我们关注到总理先生批准了总投资额为40万亿越盾的“到2020年越南水产养殖计划”。其中,20112015年将投资25万亿越盾,使2015年养殖面积达110万公顷,年产量达360万吨,出口额达3540亿美元,解决就业300万个;20162020年投资15万亿越盾,使2020年养殖面积达120万公顷,产量450万吨,出口额达5055亿美元,解决就业350万个。此计划的批准,无疑是总理先生高瞻远瞩,极具发展远见,充分发挥国家优势的产业化战略。我们作为参与者,由衷地支持和拥护此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愿意为越南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此,我们在这里向总理先生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此计划有所启示。在越南的水产养殖出口品种中,对虾(冷冻虾)出口额已占到水产品总出口额的近40%,比重最大。而今年从头造虾开始,越南各个对虾养殖区域均暴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虾病,导致发病率和排塘率都在50%以上,个别地区高达90%。这给蓬勃发展的养虾业造成了致命打击,而发病原因至今还众说纷纭,种苗、饲料、环境、气候、技术等问题出现在哪一个环节?尚有待研究论证,但要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却迫在眉捷。我们经过半年来的调查研究,结合中国去年(2010年)个别地区(广西合浦县党江镇)发生的类似情况,根据发病虾的主要症状:前期虾体表现为内脏(肝胰脏)萎缩,后期表现为空肠空胃导致死亡。


我们分析认为发病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近几年来,气候变化反常,雾霾天、低压闷热天、南转北风天、暴雨、日夜温差大等因素,直接影响养殖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甚至造成“倒藻”产生毒性物质,导致对虾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显著降低,一旦虾塘中的“弧菌”(尤其是‘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数量达到致病浓度或者对虾脱壳时通过软组织感染,虾群极易发病。


2、养殖区域的水体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由于多年的养殖自身造成的污染,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严重超出了养殖水质的标准,有害藻类、夜光虫、弧菌、大肠杆菌等超标;另外,抗生素、消毒药、杀虫剂等药物的泛滥使用,使水体的病原微生物产生强大的抗药性,一般的药物常规用量已没有多大作用了。

3、种苗问题也是一直困扰养虾业的问题之一,尽管现在有很先进的设备对虾苗进行检测,但不带病毒并不代表虾苗质量就好,亲本(种虾)来源、是否近亲繁殖、饲喂饲料的品种品质、有无滥用抗生素等问题,不但会影响养殖对虾生长慢、规格不均匀,而且发病率高、风险大;而对于饲料问题,除了要求能满足对虾生长所需的营养指标外,一些功能性的饲料添加剂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保健作用?从生产工艺和原料品控的角度来说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4、养殖户多年来的用药模式和养虾技术,一直仿照欧美国家的方法,以“治病”为主,大量使用传统药品抗生素和消毒剂,缺乏对安全高效新一代水产药品的研发,加上养殖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进和提高,对于每年出现的不同病因和病症,完全处于防不胜防的状态。所以,广大养殖户除了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接受养殖技术的培训外,也迫切需要能解决养殖难题的水产药品。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很愿意将中国多年来的养虾技术的成功经验,带过来越南与虾农朋友一起交流分享,以促进养虾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养虾业也经历过越南目前的这种状况,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扩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污水,内陆水域和近海区域受到严重污染,近年来沿海出现的赤潮、内陆水体出现的蓝藻就是最好的证明。特别是近两年来,沿用西方国家养虾模式的地方成功率越来越低,而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养殖的地方一直保持较高的成功率,淡水、低温养虾,鱼虾混养,饲喂低蛋白饲料,连续循环不换水养殖,这些西方国家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却在中国成功实现。越南毗邻中国,国情、民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越南的气候条件和水体环境却比中国更好。所以,引进推广中国的“可控生态养殖技术”就会更有优势。


“可控生态养殖技术”就是引进环境修复和水质改良技术,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通过全面、细致的管理,使用无公害渔药(水环境保护剂、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制剂)来维护水体原生态,以改良底质、调节水质为重点,为养殖对象提供一个良好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在根本上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这种养殖模式彻底解决了细菌抗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能够生产出健康绿色的水产产品。可控降低风险,生态降低成本,走可控生态养殖之路,选择优质高效的水体维护及疾病防治产品才能尽快解决养殖成功率低、成本高的难题。因此,为了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以及从人类健康角度出发,使用针对性强、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的水产药品已成为当务之急。


如果采用我们的技术建议,能帮助越南的养虾业解决四大难题:


一、能解决养殖病害问题。水产养殖业中有句俗话说“养殖先养水,养水先养底”,这是世界各国养殖户在不断生产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水体是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鱼虾的生长代谢活动会受到水体环境的巨大影响。没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水产动物难以取得有效的生长性能,甚至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可控生态养殖技术”的核心技术就是通过绿色环保的无公害渔药,以恢复水体原生态的方法,为鱼虾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健康的水体环境,同时增强鱼虾的体质和抵抗力。当养殖水体处于一种健康的生态平衡时,鱼虾就能自由健康生长,即使在受到外源病菌的入侵,也有较强的抵抗力。尽管鱼虾发病的原因很多,但只要我们能保持一个良好的水质,很多致病菌无法发挥真正的诱导作用,从而减少病害发生的机率。


二、能帮助提高虾的产量和品质。对虾养殖水体环境改善了,预防和减少了疾病发生,提高了成活率和加快了生长速度,缩短了养殖周期,促进了养殖户的资金周转,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同时,疾病的减少控制了大量药品的使用,改善了虾的品质,这无疑增强了越南对虾加工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总之,当对虾的发病率降低,产量的增加,品质的改善,盈利率也就自然提高了,这对于增强对虾产业链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能解决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控生态养殖技术”能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恢复生态养殖技术使水生动物处于可控的水体环境中,不会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而污染水质和周边环境,且养殖水体具有可持续不断被利用的潜力和生产力。养殖成功率的提高,就会带动养虾业的滚动发展,民间资本也会更多地投入到养虾业中,推动虾养殖业中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如苗种业、饲料业、加工业、渔药业等;同时,还会带动社会和高校对水产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升整个水产养殖业的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当养殖业的上下游都实现协调发展,养殖业也就实现可持续发展了。


四、能解决虾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进口水产品违禁药物的监测。但由于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等多方面的原因,病害一直困扰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养殖户不得不使用各种各样的药物以期望获得养殖的成功,这样药物滥用就成为水产养殖业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可控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在减少病害发生和药物使用的同时,保证了水产动物体内和水体环境中无毒、无残留、无副作用,所有产品均为非抗生素药品。违禁药物的杜绝使用,不但提高了虾的品质,更主要的解决了虾的食品安全问题,增强了对虾加工品出口的竞争优势,使越南对虾产业链处于良性的发展循环之中。


基于上面所述,我们准备尽快在越南推广健康的“可控生态养殖技术”模式,但需要引进无公害渔药产品,不管是直接从中国进口产品,还是在越南本地建厂生产,都需要总理先生和政府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了能尽快协助养殖户做好疾病的防治,全面、有效地遏制水质污染及药物残留对水产品质量的危害,恳请政府和总理先生对本项目予以关注和批准!号召和促成全社会推广“可控生态养殖技术”,使用无公害渔药产品!


敬颂安祺!

                                                                                                                    

越南XX公司,曾XX


0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11-2 02:38
我觉得中国更需要,不如先来帮助中国解决问题吧。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11-2 08:06
回复 2# 水宝宝


    哈哈哈,什么公司这么牛逼啊,解决了中国的生态养殖问题,是不是中国农民被忽悠多了不再相信这些为广大农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公司,不得已跑去忽悠“愚蠢”的越南农民,预祝成功!那样该公司不但可以赚足越南盾,要是能把越南总理忽悠了,全中国人民,特别是在南中国海捕鱼的渔民都会非常感激该公司的!
作者: 踏浪迎雪    时间: 2011-11-2 19:26
可控生态养殖,这个题目太大了吧,水体生态能可控????
作者: kook    时间: 2011-11-3 08:48
这个成功的经验,是指的10个人养,2个人能成功的经验吗?
作者: yulee    时间: 2011-11-3 09:34
哈哈,希望他能够成功
作者: kanhai    时间: 2011-11-3 10: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马蜂破茧    时间: 2011-11-3 11:00
模仿中国的养虾模式,似乎有点倒置了。哎,理论上都可行,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一张纸那么简单了!
作者: hengtlz    时间: 2011-11-3 11:42

按照我多年的潜水经验,该公司应该是在中国水产门户网上网友经常讨论的公司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1-11-4 10:12
像是利洋口气!“可控生态养殖”不就是马家好借来做公司宣传的么!至于口气大小问题,作为公司不夸张些怎能达到宣传效果啊!不为过,还好吹的是中国,不是泰国!
作者: bws88    时间: 2011-11-6 07:25
这么牛!怎么不给温总也写一封啊!
作者: 巧克力娃娃    时间: 2011-11-12 11:26
回复 2# 水宝宝


    我觉得也是……
作者: anzzx875160    时间: 2011-11-18 17:21
楼上说的太对了啊 ,杂个不给农业部老大写一封啊~~~~
作者: 伊贺胧    时间: 2011-11-27 08:33
回复 1# amilyli


    可控生态养殖技术,当前形势下的中国也很需要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12-10 23:35
回复 1# amilyli

越南水产市场概况:
越南海岸线约长3260公里,江河湖泊密布,渔业资源十分丰富。越南海产养殖面积包括、58万公顷的海湾、30万公顷受潮水影响的海域以及3万多公顷的咸水湖。越南淡水水产养殖面积包括2860条江河、近40万公顷的湖泊和天然或人工蓄水池、5.6万公顷的水塘、8.5万公顷的水潭等。2010年越南水产养殖产量达160多万吨,全年水产品出口金额将达52亿美元。越南水产主要出口市场为:中国、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及其他中东国家。主要出口产品为冷冻鱼达30万吨,冷冻虾10万吨等其他海产品。为加快发展水产业,越南积极鼓励外商参与水产养殖加工、水产加工捕捞机械设备的进口、研制和制造等业务,同时需要在2012年前修理和升级渔船近6000艘。越南水产业链配套产业发展较落后,迫切加强从养殖、捕捞、冷冻、加工、渔港、饲料、检疫、优良品种、批发、专业市场建设、环保、物流等生产、投资、贸易及技术服务整个产业链环节的对外合作,以促进将水产业作为其国家经济发展主要支柱产业之一的快速发展。

在东南亚,越南离我们最近,越南人也与我们最像,确实是个桥头堡!
作者: zjyh2012    时间: 2012-3-10 11:25
越南市场挺大的,希望公司做的不错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