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专家约稿】河蟹的脱壳与生长 [打印本页]

作者: 苏老师    时间: 2011-11-3 15:41
标题: 【专家约稿】河蟹的脱壳与生长
本帖最后由 燕婉良时 于 2011-11-8 12:20 编辑

河蟹的脱壳与生长

河蟹蜕壳是脱去坚硬的外骨骼,使身体的体积和重量得以增加。蜕壳既是身体外部形态的变化(主要指幼体),也是内部错综复杂的生理活动,既是一次节律性生长,又是一场生理上的大变动。究竟河蟹一生蜕壳多少次,目前尚无统一说法,有人认为17次,也有人认为19次,还有人说是2832次。究竟有多少次,目前有两点已统一:1、河蟹蚤状幼体经过5期蜕皮蜕变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经一次蜕皮蜕变为1期幼蟹;2、河蟹在性腺发育到一定程度进入生殖前的生殖蜕壳,即一生中最后一次蜕壳。

脱壳过程

在蒸馏水中蟹壳能达到二级硬度,但不能完全变硬(三级硬度)。所以河蟹在蜕去旧壳前后,要增加水体里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河蟹摄入水分,使柔软的新皮膨胀增大。在养殖中应根据蜕壳后物质的积累而增加投喂量。

池塘养蟹的整个养殖期存在着2次蜕壳与生长高峰,一般第一次在放养后1个月,蜕壳持续25天左右,即4月下旬至5月中旬,此间各地的河蟹蜕壳率与个体大小有关,即放养规格越大,蜕壳率越高,但个体的生长速度却相反。

实验证明河蟹每次蜕壳不是同步的,而是从个别到相对集中,再逐渐减少。每个过程15天左右,以后周而复始,直至10月上旬的150天左右,均为河蟹蜕壳生长的时期。

河蟹蜕壳下限温度多为15℃,上限为30℃,最适为1825℃

河蟹蜕壳所需时间,随个体大小而有所不同,个体越小蜕壳越快。通常一次顺利蜕壳约需1530分钟,有时甚至35分钟就可蜕去旧壳。如果蜕壳过程发生故障,蜕壳时间就会延长,甚至因不遂而死亡。蜕壳并不限于在水中进行。仔蟹、蟹种和成蟹蜕壳通常潜伏在盛长水草的浅水里,不久在头胸甲与腹部交界处产生裂缝,并在口部两侧的侧线处也出现裂缝。 蜕壳时,头胸甲逐渐向上耸起,裂缝越来越大。束缚在旧壳里的新体逐渐显露壳外。由于腹部向后退缩,两侧肢体不断摆动,并向中间收缩,使末对步足先获自由,继而腹部退出,唯有螯足因关节粗细悬殊而蜕出难度较大,故最后蜕出。蜕壳后,皱折在旧壳里的新体舒张开来,体形随之增大。新蟹颜色黛黑,身体柔软,螯足绒毛粉红,习惯称之为软壳蟹 因此河蟹在蜕壳的进程中和刚蜕壳不久,尚无御敌能力,是生命中的危险时刻。河蟹每蜕壳一次后体积和体重就得到增加,即蜕壳与生长有着密切关系。河蟹蜕壳一次,头胸甲长可增加1/41/6,幼小的个体甚至可增加1/2,但老熟的、活力不大的或缺乏营养的个体生长就慢,蜕壳后只增加5%10% 头胸甲增长,体重必然随之增加。

如何确定河蟹开始脱壳

1、检查河蟹体色。蜕壳前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黄褐色)多。而蜕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

2、看河蟹规格大小(以放养相同规格的蟹种为前提)。蜕壳后壳长比蜕壳前增大20%,而体重比蜕壳前增长了近一倍。在生长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了体大、体色淡的河蟹,则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3、看池塘蜕壳区和浅滩处是否有蜕壳后的空蟹壳,如发现有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4、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河蟹在蜕壳前不吃食。如发现这几天投饵后,饵料的剩余量大大增加,如未检查出蟹苗,则表明河蟹即将蜕壳

脱壳期管理要点

1、每次蜕壳来临前,不仅要投含有蜕壳素的配合饲料,力求同步蜕壳,而且必须增加动物 性饵料的数量,使动物性饵料比例占投饵总量的1/2以上,保持饵料的喜食和充足,以避免残食软壳蟹。同时饲料里添加营养促进剂和脱壳素。

2、发现个别河蟹已蜕壳,可泼洒生石灰,每亩用生石灰7.5-12.5公斤,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促进同步脱壳,同时池塘里还要加人硬壳宝或者液体钙成分补充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

3、蜕壳期间,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在开始脱壳后撒些粒粒氧增加池底溶氧,提升河蟹脱壳成活率。

4、投饵区和蜕壳区必须严格分化,严禁在蜕壳区投放饵料,蜕壳区如水生植物少,应增投水生植物,并保持安静

5、晨巡塘时,发现软壳蟹,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水涨足,能自由爬动后,才放回原池。

6、蜕壳期间要注意防病、治病。


作者: 罗非鱼88    时间: 2011-11-3 17:18
不错,很实用
作者: evilfirefox    时间: 2011-11-4 12:25
脱壳是关键
作者: 渔华佗    时间: 2011-11-4 16:37
讲得好!不错!很实用。
作者: 老邪    时间: 2011-11-8 11:45
总结的很到位,脱壳期管理对于河蟹养殖来说至关重要,脱壳期管理的目的就是减少河蟹损伤,增大脱壳膨胀率。
作者: 燕婉良时    时间: 2011-11-8 12:21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木有啊~
作者: 渔华佗    时间: 2011-11-8 18:28
本帖最后由 渔华佗 于 2011-11-8 22:04 编辑

回复 6# 燕婉良时


    不愧都是高手!一看就知道对方的功底。
作者: 会游泳的鸟    时间: 2011-11-9 09:53
LS貌似也是个老师吧
作者: 庸鱼自扰    时间: 2011-11-9 22:16
几个疑点想讨教下:
1 “还有人说是28~32次”?这可很颠覆啊,是中华绒螯蟹吗?可有例证?
2  “池塘养蟹的整个养殖期存在着2次蜕壳与生长高峰,一般第一次在放养后1个月,蜕壳持续25天左右,即4月下旬至5月中旬”。我不知道楼主讲的是哪个地方的河蟹养殖?放养的是扣蟹吗?长江水系的大都50~120头啊,需要5次蜕壳,第一壳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3   “蜕壳期间要注意防病、治病”?要防哪些病?不明白啊,又用什么治疗,这可是蜕壳期啊。蜕壳最担心的是一、二壳期间的蜕壳不遂,这需要提前根据各种原因预防。是否系间期的笔误?
作者: 庸鱼自扰    时间: 2011-11-9 22:31
蜕壳是河蟹最为重要的生理活动,无论数据与描述都有更多的内容,或是有所保留,希望以后的帖子更给力!
作者: 燕婉良时    时间: 2011-11-10 12:34
回复 9# 庸鱼自扰


    不愧是业内行家,分析的很细致恩
作者: 学院派    时间: 2011-11-11 15:59
回复 9# 庸鱼自扰


    一个实战高手3招就可以将一个理论高手杀的片甲不留
作者: 北冥有鱼    时间: 2011-11-14 16:49
初来报到,即遇好贴,不得不顶。
作者: 庸鱼自扰    时间: 2011-11-14 23:15
回复 12# 学院派


    言重了,呵呵。文章整体还可,疑点处显拼凑。生产经验的共性大于个性时即可升华为理论,理论再来指导生产。除了业已形成的理论,希望大家可以更多地分享生产经验。时下的水产养殖理论落后生产实际很多了,行业进步需要大家一起来推进。
        期待楼主更多分享!
作者: siniperca    时间: 2011-11-25 16:09
回复  庸鱼自扰


    一个实战高手3招就可以将一个理论高手杀的片甲不留
学院派 发表于 2011-11-11 15:59



    哈哈哈哈哈!
作者: hht1736    时间: 2011-11-28 11:49
我以前做过锯缘青蟹的蜕壳实验,青蟹的头胸甲和腹甲接触的地方有一条蜕壳线,这条线在不蜕壳时很淡,在快要蜕壳时会逐渐加深,蜕壳时这里会裂开,看这条线就知道是不是快要蜕壳的,不知道河蟹有木有这种线。
作者: 庸鱼自扰    时间: 2011-11-28 13:23
水产前沿网 回复 16# hht1736


    河蟹同样有蜕壳线啊,在头胸甲前两侧,称侧板线。
作者: evilfirefox    时间: 2011-12-6 16:00
哇 这个很珍贵的资料哟 大开眼界啊
作者: chenyushuicha    时间: 2014-4-30 19:49
很好的生产实践,不是在一线的同志,很难得到这样的图片的。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