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米来水产资讯|每年鱼苗耗损那么多,PH值竟然是罪魁祸首
[打印本页]
作者:
米来-小米
时间:
2019-3-14 08:44
标题:
米来水产资讯|每年鱼苗耗损那么多,PH值竟然是罪魁祸首
1.认识酸碱度
酸碱度也就是经常说的pH值。
pH值定义:氢离子(H+)浓度指数、酸碱值,俗称酸碱度。
pH值表示:范围在0-14。pH值以7为分割点,当pH值等于7的时候是中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性纯水。当pH值小于7的时候是酸性的,当pH值大于7的时候是碱性的,数值越大,代表越碱;数值越小,代表越酸。
2.天然水中的pH值
理论:天然水的pH一般为中性到弱碱性:
大多数pH值:6.0~9.0
淡水的pH值:6.5~8.5
盐碱地、苏打型湖泊水pH值:9.0~9.5,甚至更高
海水pH值:8.0~8.4
实践:和理论上有些不一样,实践上认为:
pH值小于5.0为强酸性,
pH值5.0-6.5为弱酸性,
pH值6.5-8.0为中性,
pH值8.0-9.5为弱碱性,
pH值大于9.5为强碱性
3.水产养殖pH合理范围
鱼虾类最适宜的pH值为7.8~8.5的中性或微碱性水体中生长,因为pH值直接影响鱼虾的生理活动,而且还通过改变水体环境及其它生物因子间接作用于鱼类,所以pH值至关重要。
虾:前期7.5-8.5,后期7.8-8.8
鱼:淡水鱼7.0-8.5,海水鱼7.5-8.8
如果pH值低于6或者高于10就会对鱼虾的生长造成危害。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早晚的pH值标准有差别,正常情况下早上不能低于最低值,下午不得高于最高值。
4.pH值和藻类
大家都知道,pH值在同一天是有变化的,一般早上低,下午高。同时pH值和水体里面的藻类也息息相关,在同等条件下,藻类越丰富,pH值越高,反过来,藻类越少,pH值就越低,这是一个常规的现象。
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符合这两条规律的池塘也是很多:水色透明,pH值却偏高(超过9.5);水色浓绿,pH值却偏低(低于7.5)。这两种反常现象,很多的养殖户和包括很多的技术员都并不知道。
举个例子来说,在养殖前期,清过塘的水透明度往往超过30公分,但是您去测酸碱度,99%的塘的pH值都超过9.0,不管是鱼还是虾,不管是淡水还是海水池,都是如此。
还有一种情况,随着养殖的进行,同一个池塘养殖时间越长,它的酸碱度却是慢慢在走低。水越来越绿、越来越浓、藻类越来越肥,按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酸碱度应该是越来越高才对。为什么随着养殖时间越长,它的酸碱度反而越低呢?
具体来说,同一个塘口,如果是清过塘的透明见底的水,它的酸碱度可能超过9.5;通过一段时间调整以后,放了苗然后开始养殖,养殖到半年以后,它的酸碱度可能就不会高于9.0。水色的变化是由清澈见底到后面的浓绿水,透明度由三四十到后面的十来公分,按藻类和酸碱度的关系,酸碱度应该是会越来越高,可现实当中为什么反而相反呢?
刚才说的这个案例就代表了实践的整体情况,并不代表每个塘就一定是这个样子,特殊的情况就不讨论。这个案例大家请记住是同一个塘口。
2019-3-14 08:44 上传
下载附件
(271.31 KB)
2019-3-14 08:44 上传
下载附件
(289.73 KB)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