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简单养虾,中国何时能做到? [打印本页]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11-16 17:14
标题: 简单养虾,中国何时能做到?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11-16 17:17 编辑
市场人士介绍,美国目前生猪价格折合人民币9.5元/公斤,欧洲折11.5元/公斤;中国目前为17元/公斤左右,是美国的1.79倍,欧洲的1.48倍。如此巨大的价格优势,让美国猪肉得以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最近,有媒体报道(如下)说,美国猪肉大量涌进中国,这救了中国的CPI,也在拷问中国的养猪业。
美国的猪肉价格为何只有中国的近一半呢?报道给出的理由之一是:
美国是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天生适合养猪的国家。美国没有猪瘟,也没有口蹄疫,美国养猪业除了不用掏防治猪瘟和口蹄疫药物、疫苗的钱,生猪的存活率也要比中国高很多


这里,我想说的是,水产业其实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今年初,当国内一个考察团访问夏威夷的一个养虾场时,大家询问了很多问题,比如如何应对白斑、桃拉病,结果发现,人家的答案是,这里没有这些病。
当然,还有一点,夏威夷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竟然都是20多摄氏度,这么稳定的气温,别说虾,人都要少生病啊!
所以,一个发达的养殖业,就像苹果电脑一样,你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养虾成了一件很简单的工作。
中国的水产业,何时有这么一天?!




我国从美国进口猪肉创历史记录 价格为中国一半
2011年11月16日02:58第一财经日报
美国农业部11月更新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8224.7万磅,创下2000年1月以来单月自美进口猪肉的最高历史纪录。
业内人士昨天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透露,今年1至7月份,根据商务部统计数字,中国自美国等海外市场进口猪肉及副产品60万吨,同比增加37.9%。
美国猪肉并不比中国猪肉更加美味,但是美国生猪养殖的成本之低,确实可以令中国同行产生“望尘莫及”的感慨。
市场人士介绍,美国目前生猪价格折合人民币9.5元/公斤,欧洲折11.5元/公斤;中国目前为17元/公斤左右,是美国的1.79倍,欧洲的1.48倍。如此巨大的价格优势,让美国猪肉得以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在美国,与中国一样,除了在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时节,养猪很难吸引大众的目光,美国的猪场人手并不是很充裕,由于无人照料,一些仔猪出生后往往被母猪踩死,这并不能撼动美国猪肉的竞争优势。
美国是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天生适合养猪的国家。美国没有猪瘟,也没有口蹄疫,美国养猪业除了不用掏防治猪瘟和口蹄疫药物、疫苗的钱,生猪的存活率也要比中国高很多。
业内人士说,中国幅员辽阔,猪种众多,有些母猪每年生产仔猪的数量与美国母猪相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由于养殖环境以及管理水平不一样,中国一般猪场一头母猪每年繁育的仔猪成活并且安全长大出栏的数量约为12头,美国可以达到18头,这意味着如果中、美保育1头母猪成本相同,美国母猪的产出要比中国高出约50%,反过来,理论上,美国保育母猪的成本可以比中国低一半。
此外,在美国的猪场,由于管理水平较高,美国仔猪出生后21天就可以断奶,但是中国仔猪要多5~7天时间,断奶时间延长,意味着母猪繁育下一代仔猪的时间也将延长;美国母猪一年可以繁育2.2~2.3代仔猪,中国只有2.1~2.2代的水平。
美国母猪生得多,活得多,生得快,生猪成本在与中国生猪的竞争中已经具有了明显的优势。
在中国,生猪每长一斤肉大约要消费2.8斤的玉米。温氏集团这样的专业养殖企业可以做到平均2.5斤玉米长一斤肉,玉米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猪肉价格的高低。但是对于中国养猪业来说,在饲料成本上,美国养猪业同样占了大便宜。
美国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上旬,美国农场玉米价格为每蒲式耳(约合25.4公斤)5.92美元,折合人民币每公斤1.48元,而中国玉米的价格约每公斤2.4~2.6元,要比美国玉米高出70%左右,吃便宜玉米的美国生猪理所当然成本比中国生猪低得多。
尽管有运费和关税的额外成本,美国猪肉运到中国市场的价格仍然低于中国产品。业内人士介绍,美国冻六分体猪肉到港价格为每吨2600美元左右,清关后加上关税、增值税后为21200元/吨,而中国白条价格为22000元/吨,仍比美国猪肉每吨高出800元。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11-16 17:16
英媒:中国10年内将成世界最大农产品进口国
2011年11月08日,据路透社11月7日报道,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日前公布报告称,因农村耕地减少和其他生产能力束缚,中国将在5-10年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没有详细说明中国必须要进口哪些农产品,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豆和棉花进口国。程国强称,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包括:生产规模太小、人均用地不足世界平均用地40%、组织结构不够发达、科技支持太少。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消费国、最大猪肉消费国、糖的主要消费国,随着国内需求猛增而产量有所下降,这些产品的进口都在增加。中国表示,希望在未来5年内实现粮食大部分自给自足。
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中国最大的粮食进口集团中粮集团(COFCO Co. Ltd)计划5年内花费100亿美元(约合635亿元人民币)进行全球收购。该公司董事姜华说:“由于中国农业资源有限,我们不得不将目光对准海外市场。未来10年将是中国食品消费高速增长期,这些食物包括家禽、肉类、蛋以及乳制品。”中粮集团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杨柳)
作者: kanhai    时间: 2011-11-16 19: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11-17 01:51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一直榨取农民的收入去发展城市,结果城市没有发展好,还浪费了大量资源,没几个城市像样的,像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也不过是垃圾城市,到处乌烟瘴气。农业投入不足,从小到大就没有看出中国的农业有什么有多少进步,杂交水稻是高产了,可是很多人却更愿意花高价钱去吃泰国米。小时候不用花钱,到河里捞鱼再养点鸡鸭就能过上绿色健康的小康生活,现在花大钱都难以买到绿色产品。
作者: jason986    时间: 2011-11-17 13:56
民国初年,日本和欧洲的现代纺织企业的大量纺织品输入,彻底打垮了中国的小染坊和一家一部织布机的生产模式。然而就是这样的痛定思痛之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引进国外设备,聘请国外师傅,历尽艰辛,逐步重新夺回了市场。
反思当前我国的养殖业,又何其相似呀。水产养殖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其生产力水平,大家是一目了然的。池塘作为我国当前重要的养殖平台,除了添置了几台增氧机之外,和千年之前先人的劳作有何区别。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大量池塘被征用,如海南岛的国际旅游岛开发,已经使得2/3的对虾高位池被征用。因此,如果水产养殖还不改变养殖模式和思维,中国这个水产大国的地位必将被别国代替。
更为重要的是,如楼上所谈,以当前的发展局面,中国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这种没有食品安全战略保证的局面是相当危险的。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