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水产见闻录》第二部重出江湖! [打印本页]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0 16:59
标题: 《水产见闻录》第二部重出江湖!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5:00 编辑

   @海上积雨云   真名王维在2015-1016年之间,使出了他的”洪荒之力‘为大家写了一部水产史诗级的巨作。《水产见闻录》(点击可见),在业内引起巨大的反响。事隔大半年,海上积雨云再度出山,携“水产见闻录”重出江湖!我们估且称之为第二部。

以下是王老师著
《水产见闻录》第二部所作的序


水产见闻录-漂在水中


    之前水产见闻录因琐事冗忙,不得不停笔一阵。其实当时确实尚有很多还没写到,还没写完。当时结语说的是无终之结,意思就是为之后什么时候不忙了,或者又忽然想写点什么了,再开封重写做伏笔的。这半年多来,询问者太众,加上半载经历颇多,忽又感到写点东西,确有必要。那么,就开写吧!  


    自此打算将以前经历之回忆与今后行走之见闻相结合叙述,不再受一日一文之限(有时实在没空),有空就写,有悟就记,有话就说,短则两昼夜,长则周旬,相信人生总会有些际遇。惟愿些许个人经历感悟能成为各位朋友向上台阶,让大家少走弯路,尽快成功。


    既为水产人,就漂在水中。


                                2017年4月1日  王维于黄阁


水产见闻录405-漂在水中-淡水工厂很难搞,产量要求不能高

水产见闻录406-412

水产见闻录413——419

水产见闻录420-421

水产见闻录422-421

水产见闻录425-436


待续更新中……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0 17:07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23 编辑

水产见闻录405-漂在水中-淡水工厂很难搞,产量要求不能高

         水产这个行业就是小,很多时候一个同样的问题会在极为相近的时间段里被不同的人反复问起。这几天我就被至少四五个老板问起有关淡水高位池或者工厂化的问题。他们都迫切的想知道,淡水区域对虾的最高亩产能达到哪个极限产量,而得到这样的产量,需要付出些什么样的代价。

        黄老板是这些人里问得最为详尽的一个,也是按照我所说去做得最彻底的,彻底到我都不得不佩服他。让他去考察上游水源,他就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以至于他再次询问时我还以为之前问我的他可能只是感兴趣问问而已,而并非实打实想搞养殖场的。让他去检测水质土质,过了好阵子拿来的数据居然还包含了气象、矿产、农业种植业的各项专业数据。让他去看看附近种养殖与工业情况,他就徒步走遍方圆20公里,基本附近所有村落都问了个遍。为了摸清楚一个上游的养殖场,还拖了关系乔装打扮进去探听敌情。

        就这样方方面面他都做得差不多了,我才想起来问他准备搞多大面积,居然如此的细致。他回答,先搞20亩试试水!我沉默半晌,叹声气,才跟他讲,现在小池精养的产量一般能达到10-15斤一方,但这是海水区域。若是淡水区域,估计最多也就一半的产量。技术不行的话,能到三四斤一方就很不错了。而且这种模式的用药成本会相对偏高,对硬件设备和技术经验的要求也非常高,日常管理相对比较精细。总体说来对于实实在在养殖而言,这种模式投入产出比有点偏高了,说白了就是赚得不多,不划算。若是面积大还好说,毕竟可以减低风险,若是面积小,真的不如不搞,花同样的钱可以搞十倍以上的土塘面积了。

     我本来以为我这样说可能会大大打击他的积极性。没想到一说完,他就惊喜的问:真的能到三五斤一方么?还说这个产量已经超出他的期望了!还说只要能保证三斤一方的产量,他就完全可以放手投资,明年就可以再开发两三百亩,扩大面积了。我顿时汗颜,原来有的时候分析再多,把基础情况搞得再清楚都并不重要,养殖者的产量预期才是最重要的啊!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0 17:20
开工罗,大家不来点个赞吗?
作者: 0928    时间: 2017-5-10 21:06
搬张小椅子抢位置,赞!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34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24 编辑

水产见闻录406-漂在水中-封闭养殖技术高,一塘水值几万元

    一个药厂所谓的技术专家到了广西某个养殖很成功的村里走访。由于他听说当地几个药品经销商都做得不小,总体算来,这一个村不到两千亩的养殖面积,用药量却相当于其他地区三四个村上万亩面积的药品销量了。所以他希望了解一下当地养殖的需求点。于是下到塘头,逛了半天,才终于找到一个养殖户。

     聊了不长一会儿家常,养殖户就开始忙着泼调水药物了,泼完药又忙着把饲料倒入料盆里,倒了好几种药粉使劲的混合,边混边和专家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专家本来以为养殖户喂完料就有空详聊了。结果刚一喂完,养殖户马上就跑去巡塘去了,巡完塘又开始拿起绢网兜在池塘风尾捞死藻泡沫,捞完死藻又去查罾,查完罾,接着又开始泼改底的药物了!

     专家看着养殖户这没完没了的事情不断,无聊得只能自己找点事情做。自然就是去看看水质,并提罾看看虾的情况。等养殖户终于忙完回来,专家已经自以为找到突破口了。于是跟养殖户说,看似你这虾身体有点发黑,这个很可能是水体藻类过多了,藻毒素偏多哦。养殖户自然就问如何处理,专家一看养殖户接话了,就开始洋洋洒洒从理论到经验分析了半天,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要用点药把这藻类处理掉一些,又是杀藻又是改底又是消毒又是解毒,中途还得一定量的换换水。

     一开始养殖户听他说起这些用药都还不时点点头,但一听说要换水,脸色就变了。他冷淡的一笑,对专家说:你知不知道我这一塘水可是很贵的呢,怎么能像你说的那样随随便便就排掉?不说我们这里没水可加,就是有水加,这加进来的新水如何比得了我费尽高成本花了大心思才调出来的这塘水啊?专家奇怪,明明这塘水看似并不咋滴,养殖户为何却像宝贝一样一动都不敢动。

     养殖户接着就分析给专家听:你看,我用的调水、营养、底改、活菌等等这些药,最少一天怎么都可以用个三五百了,现在大概两个来月,这样算来怎么都有两万多药钱在这塘水里面了吧,所以这塘水怎么都值个两三万喽!加上我的精力,劳心劳神,我这虾能吃能长,这塘水最少也能值个五万了!这还是只养一造虾的水,我们村很多人一塘水养两造,甚至还有养两年三、四造的,那个水就更值钱了!所以在我们这里你千千万万不能随便叫别人换水,遇到脾气差的,会被打的哦!有些人的一塘水比你一条腿都要值钱呢!专家一听虽懵懵懂懂,但也感受到当地人养殖意识的不同之处。发现自己的理念距离别人竟有十万八千里之远,赶紧灰溜溜的走了。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35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39 编辑

水产见闻录407-漂在水中-虾农威逼要赔偿,巧找因由化纠纷

        朋友帮一老板管个苗厂。他说一次有个养殖户带着几个人来到苗厂,刚到门口就下来两个,哼哈二将一般左右各站一人,也不知是打算不准人进来还是不准人出去。那养殖户下车,嘣的一声,扔了一袋死虾在朋友办公室门口。然后就和另几个许是他亲戚朋友的人大刺刺的坐下,双手抱胸,也不说话。厂长和技术员一看这阵势,吓了一跳,接着尿遁就溜了。留下朋友一个人应对那几个养殖户,朋友那个心虚啊,他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于是先故作镇静的边客套边慢慢泡茶,脑子里自然是在冥思苦想应对方法。

       养殖户指着门口的那袋死虾对他说:自己去看看吧,这就是你们苗养出来的虾!发病我不怪你,但这都四世同堂了,我只能拿过来让你看看,给个说法吧!

       朋友过去,捡起袋子,打开一看。果然大的都快60条了,而小的才三四公分,养殖户说的四世同堂还真没说错。但问题是若大虾都有这个规格的话,只要不是死太多,应该不会亏才对啊!养殖户如此气势汹汹,该是亏了,那多半是中途发病死的呗,看这大大小小不均匀,还从没听说哪种苗带的疾病会大小都死的。这样一想,自然急性中毒或者操作失误的可能性最大,那么养殖户最大的一张牌无非就只有这大小参差的问题了喽。

       朋友默想了半天,整理好脉络,心里总算有了底,于是走回去与养殖户聊了起来,慢慢的委婉的旁敲侧击的了解这池虾的养殖情况。随着情况了解越详细越证实了他之前的推测,遂找了个小便的机会跑到财务那里找到客户这批苗的销售记录,并在厕所电话给同一批出苗的客户,了解到同一批也有养得不错的客户后,他底气就更足了。问养殖户有什么想法,养殖户毫不客气的要求赔偿,什么肥水费、消毒费、料钱、电费、人工等等等等。朋友毫不犹豫拒绝了养殖户这无理要求,并把自己觉得对虾出问题的可能性分析给养殖户听,养殖户越听越没底气,最后竟然耍赖了:你不赔偿,我就带上几个朋友,不让你出苗,来一个客户,我就跟他们说你这个苗长不大!

       话说到这里,基本就算谈僵了。朋友只得沉默下来再想办法,任那几个农户唧唧歪歪七嘴八舌个不停。慢慢回想着养殖户的要求,朋友忽然发现,养殖户赔偿要求里的各种费用唯独没有要求赔偿苗钱!这他妈什么情况?朋友以为自己听错了,于是撇开养殖户,与他几个朋友聊了起来,想搞清楚养殖户刚才是无意疏忽了,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聊着聊着,话题就远了,那几个农户的话也就没了重点没了主旨。突然养殖户表弟说了一句话:他们一亲戚也是这批放的,养得还不错。朋友一下就恍然了:妈的,怎么不早说嘛,原来果然还是想要苗啊!吓了我好几身冷汗不说,还浪费我这么多时间。怕的就是你没有需求,只要还想要苗,再大的事情都好办。

       于是,朋友一拍桌子,反吓了养殖户们一跳:好了,我们就不用再浪费时间了。赔偿你那些乱七八糟的费用是不可能的,我不能坏了这个行业的基本规矩。这个苗确实是不整齐,但你也不能说完全和你平时的管理没有关系。这样,下一批补你一半,你自己来选也好,请人来选也好,或者让我们师傅帮你选也好,反正下次绝对给你最好的苗,而且直到选到你满意为止,和你一起来这几个朋友一样,到时候如果也要放苗,也可以按这个优惠政策。怎么样?这个已经是我最大的权限了,若你还不满意,那就当我没说,那你们就在这里慢慢等老板回来吧!这话一说,除了养殖户之外的几个人脸色都是惊喜意外之状,几人一商量,没多久就答应了这个条件。一件看似严重的事情居然就这样虎头蛇尾的解决了。

       朋友经常与我聊起一些养殖问题以及苗厂趣事。很多时候我都感觉他这个生意有太多的故事与博弈,有时回想,真有许多精彩与回味,多年之后再一一翻阅,想必就如一杯烈酒就着数粒花生,还真是越喝越有啊。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38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36 编辑

水产见闻录408-漂在水中-老农急救有妙药,收虾之前很好用

        一个老虾农准备抓虾,叫了虾中来看。老农是当地养殖牛人,不是一哥也算老二那种级别,所以虾中自然是随叫随到。这次来的似乎只是个年轻人(好像是常来那个的什么表弟),估计是考虑到老农这里一般都养得不错,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所以派个年轻人来历练一下,混点经验。年轻人,四处抛了两网,起上来看了一阵之后回来对老农说:大叔,你这个虾大是大,也算齐整,但就是都有点发红,你看看,还都趴着不咋跳弹,活力一般哦。我记得表哥说过,这种情况的虾走活车,损耗很大的呢!

       老农扭头一看,确有其事。立马说到:等等,小伙子,等我半个钟,你先抽支烟,喝杯茶,我去去就来!老农说着就走了出去,从屋里拿出一箱什么东西,三下两下倒在船上,加水搅吧搅吧就划开来满塘便泼。一圈下来不到十分钟,泼完回来,点了杆烟,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茶,也不看虾,也不看塘,也不说卖虾的事。就扯开家常,聊起张长李短来。年轻人等了半个钟,无聊的紧,毕竟岁数不同,代沟难平,确实是没什么共同语言啊,但这笔生意是表哥特地关照过一定要谈成的,不容有失,于是忍不住问老农这塘虾究竟想要什么价格,老农不紧不慢把烟头一杵:小伙子,你再去抛两网看看呢。

       年轻人一听,心想刚才抛了三四网都是红的,你撒点药,这才多大一会儿就想好转,玩儿我啊?虽说老农看似很肯定,年轻人自是不信,于是照着自以为环境最差的区域拋了一网。捞起来一看,妈的,见鬼了!果然是一条红的都没有,不仅如此,网里对虾大都活蹦乱跳,与原来起网看的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什么药居然这么厉害?!白粉还是兴奋剂啊?

       他不信邪,又抛了几网,都差不多。虽偶尔有几条发红,但活力确实好了太多。最近跟着老板出去收虾,还真没收过这么好的!难道老农的秘诀就是这一箱药?于是跑过去取了那箱药的包装来看看。只有一个东西,成份写明只是海洋红酵母而已,没什么特殊的东西。不就是一箱营养品嘛,怎么效果会这么强?

       老农最后才跟他说,这个和维c效果一样,只是这玩意儿比维c效果更强。以前他想达到这种效果,用维c最少要七八箱,而现在用这个也就一箱搞定,省钱省事多了。年轻人恍然大悟,之后有几次收虾还自己买了这个药免费给养殖户用,有几次遇到体质不太好的虾,还真能保证运虾时的存活率,每次都赚了不少。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39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35 编辑

水产见闻录409-漂在水中-不治问题欲赚钱,专家忽悠新病原

        昨前天一个养殖户突然发给我一个微信链接,问我是否知道某公司对外发布了一种新病原。看完之后,我不禁想起很久以前遇到的一件趣事。

       当时我还在跑业务,镇上有家药店,据说店里的技术员非常牛逼,经常能检查出一些新的从未听说过的疾病,而且每次他说的这种病都会大面积暴发,就像半仙一样,每次都算得离谱的准。很多养殖户都很相信他,他也被很多同行公认为专家级高手。

       当时的我技术还不太成熟,虽不认为自己技术就一定不如别人,但当时缺乏如今的各种信息获取手段,只能靠口口相传的些许只言片语来组合出各种信息,并从中提高自我技术。所以自然对于这种外面相传很牛逼的人也就非常在意,会不自觉的去打听这种人的任何信息。随着打听到关于那人的信息越来越多,我终于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比如,他下结论或者说发现新病原实际上都是在一些区域性爆发病爆发前一两天左右。也就是说,即使听了他的话一样不可能做到及时的预防,因为很可能第二天就开始大爆发了。而有好几次他的预测实际上是在已经爆发之后了,并不能说是预言。又比如即使他有几次确实及早的预测到了新病,但他提出来的方案对于这种问题的处理也没什么作用。也就是他确实是提出了你这个片区会发病,也开了他认为对应的药,但你该发病的还是一样发病,该死的还是一样会死。

       我这人有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怀疑一切。所以我决定有意去试探一下那位高手真正的技术。于是在接到几个熟悉的养殖户的池塘问题是,我直接告诉这几人,我不会处理,把他们介绍到那位高手那里去。随后跟上到养殖户塘里去看那位技术员对应开出的是什么方案。结果让我大失所望,那技术员的处理方案几乎没一个是让我满意的。不是忽略了藻相就是忘了调理肌体,总是顾此失彼,单从这里就能看出此人技术真不咋滴。这样技术水平的人怎么可能具备预测区域性重大传染病的能力呢?完全没可能嘛。

       这个疑问我持续了好久,直到我快要离开那个市场的前几个月才由一个老客户给我解了惑。原来,这个技术员技术真不咋滴。遇到很多搞不好的问题,就不停用不同的方法去尝试,而此人情商超高,能说会道沟通技巧强悍。总能忽悠得养殖户以为不是他技术的问题,而是自己运气不好或者自己不会用。所以有些养殖户甚至处理一个小小的问题都会被他忽悠两三种方法。当然自然真有他技术处理不了的疑难问题,那种他就是试四五遍都不行,那怎么办呢?这时他就会用最后一招:拿出旧杂志上的某篇报道(有些居然还不是对虾的疾病),然后信誓旦旦的说,原来这个是这种病,以前只在某某品种上才会出现,现在居然也在对虾上发现了。看来又是环境导致的基因突变!看来真的难搞了。而且很可能这个病在这个区域会大量爆发!你这口塘看来确实没救了,但你的其他塘要小心哦!我再帮你开点什么什么药,拿去给其他塘预防一下,免得血本无归哦!很多脑袋不够用的养殖户还就真的信了,但总还是有些少数不信的又去其他药店处理,还真有人搞好的例子,所以这才慢慢让人知道那家伙也是个大忽悠。只是他忽悠的水平比较高,所以每年我们总能从他哪里听到一两种新病原。什么黄病毒,什么绿弧菌,什么黑心虫。都是他嘴里传出来的。反正我们就当是酒后茶余的笑话在听罢了。

       听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开店还能忽悠出如此大的学问,高人呐!不愧是被人称为专家!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41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35 编辑

水产见闻录410-漂在水中-技术员过河拆桥,交流少怎懂用药

        前年一个高位池养殖场的朋友要我给他找个技术员。大家都知道要找个好的高位池技术员真的很不容易。这个职业非常闭塞,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技术相轻各有密招,没几个技术员是相互之间有交流的,所以很多技术员会的也就那么几招,也自然也就只适合在某个养殖场或某片区域做技术。一旦离开远点还真的没几个能短时间适应的,不适应就自然很难养得好。所以我们看似养得不错的技术员,可能只是他的方法刚好适应某片区域而已。而养得不好的就自然会不断的选其他区域的养殖场不断尝试。

       说来也是朋友运气好,那个时候还刚好有个平时偶有交流的一个高位池技术员头一年养得不好,想要换厂,那我自然就帮他们撮合了。因为是我帮忙撮合的,又是我朋友的厂,估计平日里没少听朋友提起我。所以那年养殖技术员就没少跟我联系,询问一些养殖问题的处理以及一些药品使用的方法。当然这些药品也大多数是我们公司的产品,自然我就解释得相对比其他公司的更为详尽,他运用起来就显得更加的得心应手了。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那年两造养得非常好。

       但到了第二年,我却听到一个消息,那技术员要重新找厂,我后来给业务员分析:一是朋友的厂小了点,才十几口池子,他一年两造成功,似乎感觉水平施展不开,大材小用了;二是厂里药品,饲料都是朋友定好了的。不仅好而且全,几乎不用他来采购,自然从中得不到药厂料厂的回扣,虽数量不多,但没了这点酒钱估计心里也还是不爽的。

       果然后来听说他还是在朋友那片找了个稍大点的厂,而且药品也没再用我们的了(毕竟我们的又贵,回扣还基本没有)。估计也是面子上过不去吧,他也就再没和我联系过了。大约过了大半年之时,我有问过一次当地业务员他的情况,业务员说这家伙自以为自己技术好,不用大厂的饲料和药品,全选的是小厂回扣高的。估计是忘恩负义遭了报应,整个一个早造不是水调不好,就是虾早早的就开始白便了,反正就是各种不顺。后来全是长不大的,时间拖得太久了,大部分变成棉花虾,亏了一百多万。但老板看在他去年养得好,帮别人赚了两百多万的面上,打算让他再试一造,但据说是年底才发工资的。

       业务员还非常纠结于那技术员的过河拆桥,我安慰他说:没有关系,去年养得好那是用我们产品,又是频繁和我交流,我自然清楚我们产品会有什么功效喽,用法用量明了,注意事项清楚,功效时间精确,他这样依样画葫芦怎么可能用得不好?现在就不同了,很多厂家连自己产品是什么东西都搞不清楚,如何能给他好的建议,这样不确定如何又能养得好?

       再后来,就是今年年头了,过完年我和朋友有过一次聊天,又提到那技术员,朋友对其嗤之以鼻。说这家伙早已不在当地,也不知又去哪里祸祸去了。反正去年那个厂因为他亏了三百多万。那老板连下半年的工资都没给他。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43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34 编辑

水产见闻录411-漂在水中-苗厂用药只选贵,不识产品难选对

        前几天苗厂老总来公司谈事务,中间聊起公司药品与苗厂用药相契合的话题。当时聊了很多。其实很多细节还要事后再有研发这块来和苗厂技术团队相对接。个中问题之多,数不胜举。苗厂老总走后我便想起之前的一次海南之行的一件事情。

       那时我们去拜访了同事的校友,那是一个老资格的同行了。算是靠育苗技术出人头地,现在做苗相对比较成功的一个前辈了。由于同是技术出身,所以话题较多,聊着聊着就谈到药品上来了,我自然而然也就问起现在苗厂一般用什么药物为主。

       那前辈说现在他苗厂里的技术员大都是海南技术员,他们喜欢用些比较高档的药物,不是欧美的就是台湾日本的,成分看来似乎区别不大,主要是营养为主搭配点什么菌酶之类的,就一点完全一样:都是贵得离谱。他又说很少有国内公司的产品能做进这个行业,毕竟这个圈子非常的封闭,与外界很少交流不说,圈内也极少沟通,但有一点,只要有人用得好,自然会慢慢流行起来。由于这些技术员很少尝试新鲜事物,所以很多现在市面上通行的药品他们都不会用,不敢用也是不屑用。额外谨慎的用药态度也就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只有国外的或者昂贵的药才能入他们的眼。在外界看来就成了这群人只用贵的不用对的。

       前辈还给我们说了一件事:一年多前,他发现他一个技术员在用一款全是英文的产品,他一查账,发现一千多一瓶(一瓶才半斤)。他感觉实在是太贵了,就上网查了一下那款产品上的英文,结果发现是酵母和乳酸菌而已,菌含量还非常低。而自己厂里原来就有个国产的同类产品,正好也是这两种成分,两斤包装才不到一百,而用起来也还不错。他怀疑是技术员有吃回扣,到了年底一查,果然吃了不少。所幸那位育苗成活率还差强人意,所以他才不予追究。但那技术员用这个药却没见比别人效果好,所以借个理由就把那款产品给否决了。

       后来他也试过很多国产品牌,效果都还行,但碍于技术员的要求和习惯(他总不可能一个个去教去管吧),也不得不接受这个行业里的潜规则。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46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28 编辑

水产见闻录412-漂在水中-濒临破产求专家,一药救了两塘虾

       有一朋友,很多年前养虾连续亏本,几乎已经快要破产了。家里父母舅舅老婆兄弟都认为他不是养虾这块料,都在劝他改行做其他。但他脑子里全是别人养虾赚钱的画面与故事,他认定养虾是能赚钱,而且能赚大钱的。所以再多的人劝他骂他,他都不听。

       当时他还剩两口塘有虾,大都一百条上下,倒死不活的,吃个料也懒洋洋的没什么活力,舅舅和老婆下的结论是没救了,估计又是长不大了。光吃不长,铁定亏本。但这已是他最后一搏,这造再不赚钱,就连苗钱塘租都给不起了。

       他思前想后,到处去请教附近养得好的老虾农,到处打听哪里有技术好的人。还想起几个朋友说的,到上网去找答案,反复看了几个水产网站之后,找到几个专家,虚心一番咨询下来,最后总结出来的却是一团乱麻,似乎越请教越糊涂了,反而搞不清楚应该如何处理,如何养虾了。

       为此,他整整想了几天,终于感觉到问再多的人不如下定决心跟定一个。于是找到那个他自己认为最有道理的专家的电话,打了过去。一番详细说明之后,专家给出的答案确实出乎他的意料。专家说他现在这两塘虾的问题只用一个药就可以搞清楚是什么问题了。运气好的话就单单一个产品就能搞定,帮他从一百条左右养到出虾!

       对此他将信将疑,因为专家建议他用的药品他平时也没少用,只是用法和专家的建议完全不同而已。专家给他解释,他这两塘该用的基本都用到位了,该注意的,虽说很乱,但基本都注意到了,所以现在的很多问题都是隐性的了,能否发现那就是经验问题,因他不在塘头,朋友经验较少,所以很难判断。所以先用这个药品,只需拌料一起用,一段时间之后,到底是池底是藻毒还是饲料抑或是病菌,基本都能明显的显现出来,到时候再针对性处理即可。当然这些问题既然是隐性的,自然也都不太严重,只是让虾不舒服而已,会消耗大量机体能量去硬顶,所以,才会出现没有活力,光吃不大的情况。

       朋友听专家说得如此详尽,道理脉络非常清晰,这才下狠心赌一把,就根据这个说法来做吧。于是按专家的指示去做,操作并不复杂,就是拌料喂而已。成本也不高,也就一餐多了几十元。这样连续用了一个星期。等到专家跟他说再有几天就基本可以去检查确定问题所在时,他惊喜的发现,这两塘虾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就好转了!吃料已经越来越快,活力也好了不少,这不到十天时间,居然明显感觉长大了一些。一问专家,专家笑着恭喜他,说他果然运气好,省事了不少。

       后来的事自然就是朋友这两塘虾赚了不少。不仅挽回了亲戚朋友对他的信心,而是从此慢慢发现了养虾需要关注的一些关键点。后来就是越养越顺,慢慢呆着一家亲戚丈人、父母,兄弟这些都养得很好,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前段时间和他吃饭,跟我聊起这往事,我趁酒酣之时不经意套他,最后才知,当年那神奇的药品,无他,就是颗粒氧而已。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47
感慨一下,文章如果有点配图就更好了。那样就更加有趣味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49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52 编辑

水产见闻录413-漂在水中-苗厂老板脑子灵,做事另类走捷径

        前段时间走访市场时同事说以前的房东正好就在附近,遂决定去看望。一个电话得知,房东现在也开了家苗厂,于是我们直接开到他厂里。刚进到厂里,同事就跟我说,这个厂就是以前他在时租用那个。因为他们生意好,第二年一大把厂家跑来抢,厂租升了一倍不止,老板不爽就决定换厂重做。房东自然就把厂给了别人。但第二年之后苗就不好卖了。但由于换了新厂址,我们的生意也一落千丈。现在回头看来无论是房东还是我们自己,当时做的这个决定,于己于人都是非常失误的。

        房东聊天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同事对那房东明显的敬意。这种情况很少见,所以回去的路上我说出自己的疑惑。同事给我说了一个房东的故事。

        那是好几年前,房东和他女人(不知是老婆还是情人)开车回家。那条路如同往日一样的异常拥堵。房东好不容易超了几次车之后发现实在很难行进。突然,他发现不远的前方有一队婚车。当地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婚车可以不等红灯,所有车一般都要主动让行。于是他马上连续超车上去,跟在婚车队后面徐徐前行。果然,之后一路畅通。

        听到这里,我已体会到那房东的机灵了,但同事说故事还没完,精彩还在后面:没多久,婚车队就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虽是红灯,但婚车队一样照行不误,在整个车队快要经过时,一两满载砖头的拖拉机估计车太重了,在他的方向来看又正好是绿灯,所以就没刹车径直插了过来,刚好就插到了房东和婚车队之间。等房东发现时刹车已经来不及了,猛打方向盘也还是撞到了拖拉机的屁股。拖拉机自然就被撞偏了,司机慌手慌脚还是开进了路边的排水沟里。

        房东和他女人吓了一跳,愣了几秒,感觉这个事情可大可小。下车前眼睛一转,先按下双闪再下车去查看,自己的车是小事,毕竟算起来责任是在自己这边。所以两人直接去看拖拉机有没事。拖拉机斜在排水沟里,沟倒是不深,拖拉机不难出来,但一车砖头掉了一半在路边。房东赶紧招呼旁边看热闹的人帮手把拖拉机先推出来,再把砖头给他捡回去。接下来自然就是谈谈撞车赔偿的问题了呗。本来房东以为再怎么都要配个一两千吧。

        不成想拖拉机司机捡完砖头,拍拍双手,一看房东的车开着双闪,于是走过来一脸的歉意:你们是送新人的吧?不好意思啊,挡了你们的路,还害你们耽搁这么久。不好意思啊,不好意思!

         房东一听,马上就反应过来了。掏出一千现金回道:不要紧啦,也就耽搁一下,说到底还是我们没看路。这样,这点钱算是修车的钱,今天时间紧,我们就先陪个不是了。

        司机一听,赶忙推辞:哪里哪里,明明是我冲撞了婚车,五百就足够了。你们赶紧去追车队吧。就这样,两千都不一定搞得定的撞车事件就这样被房东五百搞定了。

         同事讲完还一脸的回忆,他说那房东不是这个行业的人,以前一起时却不时会有很多很好的点子冒出来。比如他嫌出苗时需要两个人打水浪费人工,就发明一台专门装水的机器,脚踩一下出的水量就刚好是苗袋里需要的量,这样就足足省了两个人出来,出苗就又快了不少。很多时候就需要这种其他行业脑子灵活的人来多给些意见,这个行业才能进步得更快更好。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51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52 编辑

水产见闻录414-漂在水中-养户苗池存活好,竞标哄抬塘租高

        有个客户在当地算是养殖经验非常丰富的高手,他养虾的成功率在当地可是数一数二。一年一家公司在当地搞宣传开市场,人员配得很多,到处跑,深挖客户,自然而然就把他给挖了出来。一阵忽悠之后让他做了经销商。开了店自然就要搞更大更多的宣传喽,自然就把他的养殖经验拿出来到处分享。原来很多人不知道他是如何养虾的,现在全都知道了。

       原来他是用小池暂养,之后分苗过塘。过出来的小虾都非常快大,成功率非常高。而他也运气好,经过两年的摸索,发现这片300多亩地中间的两口池子非常适合拿来暂养小虾。每次的暂养存活率是最高的,基本都能达到九成以上,不仅如此,暂养之后小虾的体质也非常好(当然在我看来这个其实与他养殖技术有关,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是池塘的原因)。所以过塘之后长得快,发病率低。

       经过那公司的宣传,他这技术和经验就被整个区域都知道了,他自己隐隐感到不太妙。因为很多人聊的问的,旁敲侧击打听的都是他那几口池子的事,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果然,第二年池塘到期,村里重新投标时,就出来几个老板拼了命要投他那几个塘。这种情况在以前是不可能出现的。毕竟你在养别人也在养,你抬别人池塘的价格,以后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手法搞你。所以虾塘投标有个默认的规矩,除非原塘主不要了,不养了,换地方了,否则若别人还要的话,一般是不会有人去抢投的。
      
        但这次这个规矩显然没了约束力。利益的诱惑下,好几个老板不停的抬价,他也得跟着抬啊,不然中间几口池子被抢了,他这整片的池塘不就被分开来了么?那平时还怎么管理啊?一阵哄抬之后最后塘租被定在了4600一亩!足足比当地不到两千的塘租高了一倍多。所幸的是,他最终还是哭笑不得的抢回来了!

       拿回池子,想来想去心里不太平静,气不过的他最后把那公司的产品全部退掉,也不再允许那个公司的人进他的池塘了。做人呐,还是低调为好!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52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53 编辑

 水产见闻录415-漂在水中-市场规律算虾价,老农赚钱全靠他

         前几天一个客户问我最近的虾价。其实我平时很少关注对虾市场价格,一般养殖户电话咨询,我都是处理问题为主,只有很少那种严重到实在没把握那种,才会随口问一下虾价,若是问题实在难搞,虾价又不算太差,处理下来得不偿失的话,才会建议养殖户卖虾。客户的咨询我自然无法回答,只得给他介绍几个当地和附近的朋友咨询一下。

       应付完他,我突然就想起之前一个朋友在把握出售价方面很有一手。说起来,和那朋友相识也是蛮巧的。在那块市场我很早就听说他养得很好,而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养得好的客户一般很少去走。因为我感觉他们没需求嘛,去了也只是聊天而已,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把时间花在有需要的养殖户那里。所以哪怕很早有所耳闻,我却大半年都没去过。直到后来有一次在经销商处遇到,才和他第一次见面。一见面还没喝一口茶,他就说听说过我,只是没见过我去过他的塘。我们这才聊起来。

       后来有养殖户跟我说他每次卖虾价格都非常不错。明明产量差不多,却每次都比别人多赚好几万。我也非常惊讶这种运气,但听得多了自然就不会再认为这是运气那么简单了。于是时不时有客户问价格时我会先问一下他最近价格。经过他的介绍,每次价格还真的不差。

       为此,后来我专门去感谢。聊到尽兴时,他才说出卖虾秘诀:原来他要卖虾前半个月都会不停的与很多虾中贩子聊,不停的打听一个特定规格的价格情况。价格不好就罢了,如果价格还能接受时,就可以问他一次能收多少,若虾中说有多少要多少,那就是价格会短时间内有一定上涨,因为这多半是虾贩子收到要涨价的利好消息,准备囤货。若此时虾的情况尚可,那就是大剂量用药也得拼命保虾,能拖一天是一天。若是说先收一千百把斤啊,看在你的面子上先收点看虾的品质活力啊,这两天没有大车啊,反正用各种借口来吊着你,却只象征性的收一点点,那这自然就是行情不稳,他也没法确定是升是降。若是直接说最近资金有点紧张啊,老板去外地收虾啊之类的拒绝收虾那自然就是价格不会好到哪里去,而且近段时间肯定还会大跌,若是此时虾的情况不妙就得赶紧卖了,一天都不能留!

       事后我曾仔细思考他这个方法,发现竟然与市场经济规律暗合。想不到一个养虾的农民居然能如此熟练的使用经济学的一些道理,真是不简单。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54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53 编辑

水产见闻录416-漂在水中-是人都想养好苗,想要成功得控藻

        每年放苗季节总是有很多人喜欢问我觉得什么苗比较好,该放什么苗。说老实话,这个问题实在是很难回答。前段时间一个朋友也是这样问,他说他那区域去年粤海、正大、新荣腾、海一都还行,都有产量很高的。现在很纠结到底该放哪家的。他还说这几家都在说去年有部分是正大的仔虾,而今年正大早就放话不会像去年那样谁要都给,所以现在到底谁是正大苗还真的难说,估计就只有正大是真的。但关键是他没养过正大苗,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养出来。

       他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以前一个朋友和我聊过类似问题。那家伙养了三四年之后,总结了一整套养殖管理经验,成功率非常高,在当地也算个养殖高手。他感觉当地苗厂众多,每年老是换来换去不是个办法,很想把每个厂都对比一下,分清楚到底哪家真的好,质量真的稳定。

       于是他仗着艺高人胆大,每造虾都放两三个塘其他没养过的苗,只要是稍微有点口碑的牌子他都自己亲自尝试着养一遍。不是一口塘,是两三个塘,而且还是不同的手法来养。这样又搞了三四年,据很多人传言说,还真让他总结一些东西出来。于是我只要路过那片区域,自然也要跑去他那里喝茶聊天,希望能探听到一些他这种实验性质的养殖得到的好东西。

       一次在他哪里聊天时,刚好旁边一个养殖户放完苗也是过来喝茶,于是我们也就聊聊他放什么苗,苗情况如何之类的。当得知他放的是正大苗时,朋友就一脸可惜的说,估计你这塘又要报废。那养殖户一听,吓了一跳,赶忙请教他什么原因。

     朋友喝了口茶,才慢悠悠的说:以前我放过好几批正大的苗,这算是我实验得最多的一种苗了,毕竟市场上据说它是最好的嘛。但一开始老是失败,我不信邪,所以就一连放了四批:第一批放了没四五天就看到死苗,第二批顶了半个月,第三批时,我犹豫了很久,仔细想过很多前两批的问题。唯一第二批与第一批不同的地方是那段时间天气不好,水没那么肥,藻类偏少,放苗之后我就只能稍微多喂点料。等天气好些了,我一肥水,结果没几天又出现死虾了。所以当时我怀疑应该是藻毒素引起的死亡。那次我亲自以拿试水苗的名义跑去拿了好几次。顺便向那苗厂的师傅打听一些正大苗的饲喂操作。同时拿回来的试水苗我在大桶里用不同藻类的水来试养。结果发现藻类最少的活得最久,藻类越多越容易早死。听说正大使用藻类育苗,所以我怀疑这个苗一是营养依赖性较强,二是对环境的适应性太弱。后来我还问过很多放正大苗的养殖户,发现大多数养得好的出的苗都很小,甚至有些0.5、0.6就放了,只要这些小苗顶住放苗阶段,后面就很好养了。反而是大苗容易直接全军覆没。

       朋友点了支烟接着说:于是第三批,我按苗厂师傅的建议用清水放苗。果然,开始一直都没事,可惜天总是要变热,不到一个月时突然连续升温了三四天,水一下子就肥起来了。我暗道不妙,果然又是没几天虾就肝萎缩了。就又报废了。我还是不信邪,第四批时直接做黑水之后一直控制藻类,遇到水色起来就杀藻改底培菌。这样活活撑到了两个月左右。这是正大苗的优势果然出来了,别人基本都才80条,当时那两个塘最小都是50条了。当时价格好我就卖了一点,直接赚回成本,当时养成功正大苗和赚钱的欢喜把我头脑给冲昏了。笼了一批之后忘了改底,结果第二天下午藻类一下子就起来了,剩下的虾一晚上就又全死了。呵呵,这四批养完,我也基本清楚了正大苗的特性,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天到晚要防着藻类长起来,这实在是太累了。当然,听说有些人运气好,肥起来的藻类苗适应,也一样能养得出来,但这种几率太小了,我一次都没碰到,所以现在不想再赌了。

       朋友最后对那邻居说:我看你把水肥得太浓了,十有八九那苗适应不了,你要么现在开始大剂量培菌,要么就准备再放一次吧。那养殖户不知道是没听还是不会搞,反正那塘水始终都很浓,最后果然还没一个月就排塘了。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56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54 编辑

水产见闻录417-漂在水中-自捕自车自卖虾,产量普通有好价

        去年认识了一个刚入行的朋友,才养两造,第一造时不懂,所以略有亏本。第二造从我一个朋友那里找到我电话,几乎天天报道,隔天微信图片,大病小痛确实不少,还好跟得紧(其实也只是他问得勤罢了),最后担惊受怕的好不容易把虾养到了40条以内了,就实在是忍不住了,不敢再继续养下去(因为据说周围的都死光了),就干脆卖掉了。差不多到了年底给我报了个喜,说是赚了十好几万,还说在附近几个村都是赚得最多的了。这个利润在我的客户里不算什么,所以我也就敷衍了几句。

       前段时间和一帮养殖朋友聚会时聊及今年行情似乎还不错,他们才七嘴八舌的说起现在哪里有去年年底好啊。我倒是多多少少知道一点去年底的高价,确实是历年来最高的一次,我知道的最高价到了50条接近50元了。我就笑着说,只要亩产超过150就是纯赚了。一个朋友马上反驳道:什么150啊,只要一百斤就可以了。这人正是把前面所说那位介绍给我认识的家伙。他说去年底他老家村里有个人养了两口小塘,虾大了之后,自己车去卖,足足赚了十几万。大家一听都很惊讶,连忙问事怎么回事。朋友才详细讲了出来:

       原来,那个家伙养了两口小塘加起来也就五亩左右。养到12月底就进40条以内了。他又自己拼命用药硬顶,慢慢拖着,硬生生把价格从50拖到接近60一斤!这个时候他想出个办法,每天下两三条地笼自己抓虾去市场卖。一台摩托车,四个大桶,一天卖个百把斤,一天就是一万多呢。据说最好的几天市场价都到75了!最后一个多星期跑下来,纯赚了最少十五六万。这才五亩而已啊。最后我们算了一下他的亩产,也不算太高,不过七百斤而已。

       听完故事,我隐约猜到这就是那个新手,难怪当时听他说要卖虾时,我叮嘱他卖完给我报一下成绩,结果足足一个多月之后才电话给我,原来之后他发现价格在涨就又用药死拖时间,原来他一直是自捕自卖搞了很久才卖完。难怪他只说赚了多少,而没明说产量多少,因为他知道那片他这个产量算不得我亲自指导的高产。自己也为后来自己提前提出来卖虾而担心我说他。但其实他不知道,若真是按我说的,继续养下去,确实可能产量会高一些,上千斤亩产也完全有可能(毕竟当时他的虾也没什么大问题),但这样很可能会错过去年底最高价的那段时间,反而会得不偿失。其实这样就很好了,很多时候养得好还是不如卖得好。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1 08:58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54 编辑

水产见闻录418-漂在水中-国外新品生长慢,北方老板亏百万

        昨天一个朋友又在问放苗选择的问题。他直接问起了一个刚进国内的一个国外新品牌的情况,说是听了太多这个牌子的宣传,都说得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包赚不亏,似乎很想放这个苗种。我只得跟他讲起去年的一个养殖户的事情,以便他权衡利弊考虑清楚。

       其实那是一个前年新认识的网友。去年一开始也是问我该放哪个公司的苗,他养殖场面积蛮大的,说是有好几百亩,这么大面积的养殖场一般我都会建议最少放三四个厂家的试试,毕竟不谈育苗技术,每种苗对应的养殖技术都不太一样,是否合适你养殖还真的有个磨合期。所以我直接把前年在他附近区域养殖效果好的牌子都给他介绍了一遍。并且指出每种可能出现的一些养殖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叮嘱他要注意不要单放一两个厂的,鸡蛋也不要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嘛。

       等我介绍完后网友自己提出那家国外新品牌的名字,问这个如何,由于当时这个牌子尚属刚进国内,试养的人太少,成功的案例暂时还没看到,市面上能见到的只是这家公司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但笔者天生脑袋就有问题,不喜跟风,更不喜人云亦云。所以他问起时我就直接说,宣传是一回事,真实的养殖效果确实还没看到。问题是宣传说得很好,而根据我所掌握的情况,有人已经有试养超过两个多月了。若是长速快的话,早就会有养殖数据出来了,而像这家公司前期这样凶猛的宣传攻势,一旦会有较好的数据,绝对马上会有更为凶狠的宣传跟进。但事实是现在看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第一批的养殖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这种苗并非他们宣传的那么理想。

       网友听了果然放弃了放那种苗的想法,但天有不测风云,他放的第一批苗没一个月,一次大雨就让那批苗几乎全都发病了。加上是第一次养虾经验不足,等他发现时已经没救了,只得排掉重来。我没想到的是,第二批他居然定了整个养殖场全放那种国外新品牌,估计是考虑到那个牌子的抗病力强这个特点吧。

       等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来月了。确实跟杂志上宣传的一样,成活率还不错,抗病力也不差。但我记得以前好几个有两种特性抗病家系的牌子,都曾出现过慢大症状,当然有一个牌子是阶段性慢大。所以我提醒他留意是否生长速度偏慢的问题。那时他其实是在问一个水质问题,因为我这一提醒,才发现还真是长得有点慢,至少比前面发病那批慢了一些。那时已经是七月底快到八月了,我一算时间,他那边是北方啊,十月底水温就不够了。按市场之前的养殖效果来算很悬,这还得是养殖过程中非常顺不出意外的情况。但作为下个雨都没有处理经验的养虾新手来说,我估计这批虾能养出来的几率真的不大。所以我叫他赶紧多补营养,注意调理环境。但我也跟他说明预计最坏的可能性,让他有个心里准备。

       再后来就是几个月后的事了,那时应该北方已经很冷了,不可能有虾存塘了,那老板电话给我说最后大都还在一百头上下,但水温已经不够,虾也渐渐开始不吃了,自然就只能卖掉,亏了一百多万。后来我又了解了一下,去年南方区域这种苗也是慢大,就是南方水温顶得住,时间虽长,但最后还是能长到五六十条,所以后来我都劝一些北方的朋友不要选择那种苗,免得遇到慢大就真的不够时间养大了。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2 14:30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54 编辑

水产见闻录419-漂在水中-朋友卖药靠培虫,鱼苗有虫好育种

        上午有个朋友电话问我如何处理塘里虫子过多。给他处理的过程中我想起很早以前一个朋友的故事。

       那是一个海南的朋友,之前他在一家药厂做销售,刚分到海南时完全像每个菜鸟一样四顾茫然,找不到客户需求,找不到产品卖点。于是只能无头苍蝇一般频繁到养殖一线去跑,希望找到突破口。就这样连续跑了差不多一个多月还是没有头绪,就在快要放弃这份工作,怀着一颗沮丧的心准备回老家的时候,忽然,他看到一些养鱼苗(应该主要是石斑)的池塘,差不多每天都会有些人往塘里送东西,东西不多,一台摩托车拉两桶就够一些池塘分了。养殖户买了回来马上也就泼塘里了。他凑上去一看,原来是枝角类之类的小虫子,大多数都还是活的。问了几个养殖户,都在说育苗一开始就需要吃这种虫子,虫子越新鲜,活的越多,育苗的成活率就越高。运气好的话,多个一成就是好几万十来万的赚。

       朋友当时很惊讶育石斑苗的暴利,没想太多,回去之后一下子灵光一闪:学校以前学过啊,池塘一开始肥水,若培的藻主要是单胞藻的话,两三天就会张轮虫枝角类之类的,时间再长点,那就多半会慢慢变成桡足类了。而这三种虫子都是育苗刚刚孵化到一寸左右最好的生物饵料嘛。这也就难怪那些养殖户说虫子喂得好喂得足的池塘育苗成功率会高,育苗成数会多了。他们是直接买虫子,但学校说的直接肥水就能起虫子,那么公司不就有肥水产品么,那肯定有能肥起虫子的产品吧。

       于是他马上电话给公司负责技术的人,详细咨询了肥水产品的特点,有意的确定了哪些产品搭配能肥起虫子或者单胞藻类。然后他去找了几个平日里聊得比较多,关系比较好的养殖户,自己花了点钱,免费送了点公司的相应产品给他们试试效果。好在海南阳光充足,加上运气还算不错,没两天还真有口塘就长出了轮虫,养殖户倒是没喂过轮虫,当时还紧张了一下,后来发现育苗真的抢得欢才相信他说的这是好东西。后来另外实验的几个塘也陆陆续续出来一些虫子,虽然不多,但养殖户都很高兴,毕竟按他这种用法成本会比买虫子要便宜很多,而且水质也好,所以都觉得他技术厉害,还要他继续送药品过去。

       朋友一下子那高考和应聘工作时的那种自信就又给找回来了,又继续试了半年,培单胞藻养虫子的经验越是丰富和成熟了,产品的销量也就自然而然的上去了。后来一段时间之后我和他开玩笑:看来学校里的东西,也不是所有的都没用嘛。居然就几个肥水产品就能让他的药品销量非常可观了。

       直到上个月我去了趟海南,两个经销商也是在石斑育苗这块有销售大量的氨基酸等肥水产品。他们说,好多年前基本都是买虫育苗,但现在基本都是拼命肥藻,而且要求非常高,使用肥水产品的量非常大,谁的轮虫枝角类越多越好育苗就越容易赚钱。水培得做得好的,会比别人育苗成数高两成甚至三四成。这种手法已经发展成了整个海南海水鱼育苗的基本手法,已经相当成熟了。我当时就在感叹:很多知识只要应用得当,真的能成为一个区域甚至一个行业进步的一线灵光。


作者: vanadis    时间: 2017-5-14 22:01
好东西,这是不是要出书的节奏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5 09:43
vanadis 发表于 2017-5-14 22:01
好东西,这是不是要出书的节奏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版商在哪里?
作者: k6k666    时间: 2017-5-15 10:24
渔歌子 发表于 2017-5-10 17:07
水产见闻录405-漂在水中-淡水工厂很难搞,产量要求不能高

         水产这个行业就是小,很多时候一个同 ...

楼主,第一部的结尾是401,第二部开头怎么就405了呢?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5 14:35
k6k666 发表于 2017-5-15 10:24
楼主,第一部的结尾是401,第二部开头怎么就405了呢?

这位同学真细心,这个 问题,我也得问下王老师哈。
作者: 蟹将    时间: 2017-5-16 12:21
渔歌子 发表于 2017-5-11 08:34
水产见闻录406-漂在水中-封闭养殖技术高,一塘水值几万元

一个药厂所谓的技术专家到了广西某个养殖很成功 ...

谢谢渔歌子的点评,另外这个水产见闻录 王总是不是自己搞了个自媒体公众号啊?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6 15:18
蟹将 发表于 2017-5-16 12:21
谢谢渔歌子的点评,另外这个水产见闻录 王总是不是自己搞了个自媒体公众号啊?

据我所知,王总没有做自己的自媒体公众号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6 15:19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55 编辑

水产见闻录420-漂在水中-厂址少迁人少换,育苗才能变简单

        前几天和业务员拜访了浙江沥海一个养殖大户。据说他从好几年前只有两三口塘,靠养虾成功慢慢发展扩大,到现在已经有一两百亩了。而且周边两三千亩的养殖户都是听他的。他放什么苗就都去拿什么苗,他喂什么料就全喂那种料,他用什么药,这些人自然也全去买那个厂家的药品。

       去之前就从业务员口中了解到,这位养殖高手连续几年赚钱,放苗也就认准了放两个厂家的而已,虽说产量一般,没太多出彩的地方,强在养殖非常轻松,两公婆管一两百亩,居然还时不时出去喝酒打牌。用药虽不多,但水调得非常好,非常稳定。而且很少拌喂,都是外泼(毕竟塘多嘛)。

       我们到了时,刚好那养殖户中午酒醒了,他沏上茶,拿个开水壶不断加,嘻嘻哈哈聊了很久。中间还不时有几个养殖户也过来一起边喝茶边聊天。忽然有个客户好像是聊起放苗的事情(听不懂他们方言,只能靠猜),他们聊了几句之后,业务员说起他每次放苗无论选哪家的,似乎总能拿到最好的。高手谦虚了几句,被那几个邻居鼓动起,不得不只能说点什么,于是这才打开话匣子。

       原来,在他看来一家苗厂除了公司规模、信誉、亲本种源以外,师傅的技术最为关键。不管你换什么亲虾品系最终还是要由苗厂师傅淡化出来才能放苗,这时决定苗种质量的往往不是品系本身,而是淡化育苗的师傅对苗厂当地水质的把控。但大多数师傅都不是苗厂当地人,所以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熟悉环境,技术非常好的都需要至少一两年时间来把握当地水质变化,对应用合适的药物来调理出育苗用水。在他看来一个苗厂若是一年换一个地方肯定是不好的,若是一家苗厂老是换技术师傅也是不可能育得好苗的。所以他单单从苗厂的地址和人员变动就能知道哪家苗厂的苗稳定与否。同样的,他自己也只选那些地址稳定技术员至少三年没换的厂搞出来的苗。

       他这个理论我还是第一次听到,真是耳目一新,听完之后仔细一想,还别说,那些一直在一个地方,技术员也不怎么换的苗厂无论牌子大小,还真的质量会稳定很多。毕竟技术员对水质情况把握确实比较熟嘛。什么时候会出现些什么问题,大都心里有底,会少走很多弯路。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19 11:47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55 编辑

水产见闻录421-漂在水中-技术客户理念新,营养思路治虾病

        前几天和业务员去拜访了一个客户,客户算是当地技术比较好的老经销商了,同我们也才合作两三年,每年销量都在稳步增长,以前销量不大,他忙我们也忙,加上没有互通微信,所以聊得较少。去年销量一下子翻翻,公司到过这片区域的领导都感觉不可思议。于是市场老总说,走,去看看这块明显萎缩的市场还在增量的客户是怎么一个牛人。

       其实客户那里我已不是第一次到访了,前两次匆匆而过,了解很少,我甚至连客户姓甚名谁都不清楚,所以我们刚到,客户一招呼我,我就甚为尴尬。好在老总和他不认识,我主动介绍给客户:这是公司林总……好在业务员还算脑子灵光,一看我不往下说,冷场了,赶忙接上:这就是我们经销商:徐老板。这才总算把开场白完成!

       聊了阵子,公司老总就问起产品使用效果和当地养殖情况,以及当地常见病害的处理方面。客户表示现在他已经在大力推广新兴的一些养殖理念,希望能逐步改变当地养殖思路。很多他跟得比较勤的客户的用药理念都和前些年有所不同了。以前看来必须要处理的问题,现在已经通过另外的手段去处理。最经典的就是纤毛虫已经不再杀虫,而是通过补钙改底去慢慢恢复;亚硝酸也已经不再用市场上常规那些的处理亚硝酸非常快的降解剂,而是通过控料、调水来慢慢分解,严重的就会用微量元素、多维、多糖、虾青素等营养产品硬生生提高对虾活力和抗毒性,让虾慢慢适应有亚硝酸的环境,之后再来大剂量补钙,这样就不会出现中毒偷死了(他那里是纯淡水区域)。

       最经典的是红体白斑,居然他也是通过大剂量补充营养的思路去防控。他说小虾期只要看到有白斑,就赶紧改底调水,然后大剂量用营养去增强抵抗力。尤其是蛻壳期和雨天要特别注意补钙补营养。说白了虾最重要的就是一层壳,只要壳长得好,就有足够的抵抗力,只要能顺利完成蜕壳,虾病就不会大爆发。

       听完他的话,我细想一番,还真是有点道理,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不正是中医上经常讲的食疗药膳么?现在的环境想要完全防病几乎不可能,病菌既然无孔不入防不胜防,养殖户既然应接不暇效果甚微,那我就干脆单单调理环境增强营养提高自身抵抗力即可。这样对于养殖户而言比较简单易行,管理起来没那么复杂。难怪这几年他的客户养殖效果不错,这种新兴的养殖观念还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 k6k666    时间: 2017-5-22 22:01
渔歌子 发表于 2017-5-15 14:35
这位同学真细心,这个 问题,我也得问下王老师哈。

王老师的水产见闻录(终结篇-联想随笔)有404的
作者: 你好在路上    时间: 2017-5-23 17:14
文章不错,实践性好
作者: vanadis    时间: 2017-5-26 00:18
又看到王总杰作 ,受益匪浅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26 16:20
k6k666 发表于 2017-5-22 22:01
王老师的水产见闻录(终结篇-联想随笔)有404的

谢谢!我去找找,大不了直接找王老师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26 16:22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56 编辑

水产见闻录422-漂在水中-硬池师傅乱托词,养殖赚钱反被辞

        昨天去客户虾塘,刚到塘头就突然有一条高大的黑狗一窜而出,直接就趴在了老总打开的车窗之上,吓得他赶忙打方向盘,还好那条狗拴有铁链,只是刚好够它扒上车窗而已,嘴是长得蛮大的,就是够不着。这才令老总不至于慌不择路,直接把车开到池塘里去。我笑着说,他差点称为历史上第一个开着小车被狗咬的人。老总也在后怕,说差点就掉进塘里去了,若再把客户刚放的苗搞死了就丢了车子赔了苗,损失就大了去了。

       随后我就想起另一个养殖笑话。那是一个福建的高位池养殖场,老板及几个股东都是新入行的外行,所以就托人请了个湛江技术员来负责管理。由于不懂,养殖这块几个老板没人敢多说一句,完全成了甩手掌柜。养殖嘛,总是有生有死,难免总有发病死虾,养得不好的情况。有次,一个塘出了点毛病,虾傍晚有上来游塘。一个股东比较关心就下去看看,可惜业务不熟一个不小心掉进塘里。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爬上来,衣裤全湿了,手机也废了。到了第二天,游塘更加严重了,还看到几条死虾,技术员就开始唧唧歪歪:就是因为那个谁谁,掉到塘里把虾给吓死了!一句话差点把那个股东给气死。

       搞笑的还在后头呢:被他一吓,几个股东也都不敢再下池塘了。但还是有些池塘在陆续发病,这又是什么原因呢?那技术员到处看看,叫工人把红旗扯了下来,说是红旗的影子印在水面,把虾给吓死了。这种啼笑皆非的理由就太离谱了点了,这完全是把人家几个股东当白痴在忽悠嘛。所以那造虾一养完,哪怕养殖场也是赚了两百多万,几个老板也一致决定炒了他的鱿鱼。

       那老板跟我们讲:他乱忽悠,我们不生气,但他连找个正当的发病理由来解释一下的心思都没有,这一点我们几个股东就不能接受了。没养好我说不定还能让他继续待下去,反而他养得越好越不能留!因为到时候养殖场里就真成了他一个人说了算了。以后这种养虾工人出身,连亚硝酸都不懂的技术员我再也不请了。所以,养殖场技术还是请专业的好些。


作者: k6k666    时间: 2017-5-29 21:35
渔歌子 发表于 2017-5-26 16:20
谢谢!我去找找,大不了直接找王老师

好的,谢谢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31 09:31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57 编辑

水产见闻录423-漂在水中-公司宣传要实真,被点漏洞很丢

        那天和业务员去拜访我们一个忠实养客户,说是连续几年用公司产品(在销售自己也用),养得算是当地比较好的,由于养殖能赚钱,又讲得出让人信服的道理,还从不吝啬分享经验,所以对周边的带动效果很好,客户都基本听他的指导,而学他操作的养殖户也一样养得不错。


        毕竟是公司的忠实客户,我们聊得非常愉快。聊到当地其他厂家产品时,自然而然他就说起很多企业看到他这里药品销量不错,人气也不错,所以经常跑来他这里做这样对比那样实验的。做做对比实验,他无所谓,毕竟这些厂家的产品他大都用过了,是否好用并不是简简单单几个实验就能说明问题的。他说其实他很清楚,这些实验无非就是检测产品里某个成分而已嘛,说不定还不是主要成分呢,这有什么可比性呢?根本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嘛(他这话真的是灵光一现,一下就让我想通了一些东西,能看透这一点的人,真的是不简单啊!)。

        所以他说,他从不反对别的厂家在他店里塘里做这种实验,也从不认可这种实验结果,他就当是一个小丑在演戏而已,养殖开店很无聊嘛,时不时有点这种小乐趣,也是蛮好玩的。这家伙说起劲了,还不厚道的说:最好玩的是,等他们大吹大擂的表演完,我一句话问过去就把他们的实验结果给推翻,把这些家伙噎个半死。他们解释不了就又要回去研究半天,回来又是捣鼓半天来解释之前的漏洞,殊不知,漏洞是永远都补不完的,一般没多久,就会被我发现哪里有问题,再反问回去,他们就又糊涂了。这养像打仗一样,你来我去,其乐无穷啊!

        最后,他说这边一个饲料公司宣传太假了,每年都要找养得好的人来做宣传。他们很想我转用他们饲料,就跑来我这里拿养殖赚钱的案例说事,生怕我不相信,于是连人名电话都有!搞笑的是他不知道,这人我认识!去年养得并不好,明明是亏了十几万,这个我们都在这个村,出虾都会去帮个手什么的,养得如何清清楚楚嘛,赚钱还是赔钱算都算得出来,在他们资料里居然成赚钱十几万,这种颠倒黑白的事情他们也好意思拿来我这里忽悠。去年一个养得好的亲戚在用他们饲料,本来今年很想转成他们饲料的,他不吹牛我早就自己换过去了,一看他们这么忽悠,我看这家公司虽大,但信誉很成问题,至少他们老板和领导的人品有问题,所以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用这家公司的产品了。其实很多朋友都说他们公司产品效果还不算差,也算是饲料厂里质量排在前几位的公司了,但这种没原则没道德的事情都敢做,估计这家也混不了多久。

        听完他说,我不禁感慨:以后公司宣传还是真实点为好,这种自打自嘴的事情真的非常丢份,公司声誉也会因为一件小事而一落千丈!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31 09:32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1 14:57 编辑

水产见闻录424-漂在水中-辛苦养虾当业传,三年治好脂肪肝


        前段时间拜访一个高位池养殖场,说是刚接触公司产品半年,认可度还不错,已经对近十款产品感兴趣了!所以业务员带我们去和养殖场的大股东聊聊,再次详细的介绍一下对应的一些产品和养殖技术。

        足足聊了一上午,喝了三瓶矿泉水,连厕所都去了两趟。随后吃饭时才和他聊起家常。原来之前他是搞工业的,平时也就看一下文件,签签同意而已除此之外就剩下吃喝玩乐了。体重一百六,三高脂肪肝,连性生活都基本为零了。听朋友介绍,进了养虾业,一折腾就三四年了。真是累啊,不仅心累,身体也累。但自从养虾之后他就再也不想去厂里公司里处理那些琐事了(全扔给他老婆了)。

       在他看来养虾是种乐趣,与天斗与海斗。各种问题,处理不好就再查资料问专家,研究处理方案;处理好了就能获得一种无比的成就感。等到虾养成了,出虾了,那更是一种女儿出嫁般的不舍与自豪!赚钱都是小事,那种成就感、满足感不是企业工厂能给他的!

       关键是养殖场地处偏僻海边,环境非常好,养殖场里有自己养的鱼、鸡、鸭、羊以及很多种蔬菜,吃得清淡新鲜绿色生态,远离酒场,又有大量养殖工作要做,脑力体力消耗都蛮大的,一天到晚累个半死,自然就早睡早起(半夜有时还得巡夜),比健身还好。几年下来能吃能睡,他自己感觉身体好了很多,关键是性功能似乎也恢复了(呵呵呵呵,此处满堂大笑,包括在场所有男女),去年体检三高只剩一个了,体重降到130,脂肪肝完全康复了!连医生都意外,还以为他生意倒闭,营养不良了呢。所以最后他说,现在不管养殖成功与否,赚钱亏本(当然只要不是亏太多)他都会一直养下去,养虾现在变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态度,而不仅仅是事业了。并且他打算传给后代,作为自家的一个长久的事业来做。

       原来,辛苦养虾,还是一种极好的调养身体的方式哦!


作者: 薄薄酒    时间: 2017-5-31 10:12
谢谢鱼大大,谢谢老师的无私分享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5-31 16:03
薄薄酒 发表于 2017-5-31 10:12
谢谢鱼大大,谢谢老师的无私分享

鱼大大?、、是哪个?、、
作者: 薄薄酒    时间: 2017-6-5 21:53
渔歌子 发表于 2017-5-31 16:03
鱼大大?、、是哪个?、、

不就是你吗?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6-7 08:41
薄薄酒 发表于 2017-6-5 21:53
不就是你吗?

嗯嗯 ,感谢信任,这名字我喜欢哈。
作者: qwe1020244409    时间: 2017-6-7 22:44
我是广西北海党江这边的养户,现在有一土塘26天,21万苗,22天时喂料36斤/天,23天加料45斤/天,24天出现慢料,25天减料到40斤/天,今天早上发现偷死,捞出大概20斤,黄肝,空肠,虾前足泛红,躯体泛白,停料,施用过一片和维C死虾减少,下午6点测ph9.6,氨氮,亚硝酸盐0,测水大量蓝藻,甲藻等有害藻类,求王老师帮我看看如何处理
作者: 薄薄酒    时间: 2017-7-4 18:12
好期待老师快点更新啊!
作者: 薄薄酒    时间: 2017-7-4 18:18
渔歌子 发表于 2017-6-7 08:41
嗯嗯 ,感谢信任,这名字我喜欢哈。

大大,金币怎么来啊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7-11 14:13
  水产见闻录425-漂在水中-转行投资养殖场,未察无异问于盲
  
      前段时间走访福建一个高位池区域,和一个合作两年的客户聊了很久。当聊到他养殖场时,我经过详细了解后从他的养殖问题感觉出他的高位池的硬件设计有点问题,并跟他提出他的高位池似乎进排水系统就有问题。对于我的怀疑,他没有否认,他说他自己早就感觉到这一点了,这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我们追问,他这才慢慢道出来龙去脉:
  
      原来三年前他还在干房地产,听朋友介绍考察了很多地方,确实看到很多赚钱的案例,经过认真核算确实效益不错之后,这才决定进入养虾业。一开始几个股东都不知道该怎么搞,于是找了个大师级人物(据说兼任了好几个养殖场的技术顾问)来设计养殖场。大师考察了一圈,不画平面图也没有剖面图,就开始这里挖掉那里推掉的指点起来。按照大师所说几个原来都是搞工程的老板股东一阵瞎折腾,原本小山一样的地,直接挖平了(后来又出去考察了几次才知道,根本不用挖平,花了工程不说,土地利用率还最小!),本来90多亩的一座小山,最后只开出小小的20口高位池(一亩半一个)。等到一期快完工时,这几个搞过工程的股东都多多少少发现了一些问题,很多工程明显就是浪费嘛。
  
      客户最后说,这个养殖场连续三期,花了三年时间,足足花了近两千万,一开始第一期(大概花了1200万)建好之后,几个股东就清楚了这高位池的一个基建模板。又出去考察了其他养殖场之后才发现原来前面建的池子根本不行。于是推了重新建,只花了300万就搞定了,之后两期更有经验了,总共只花了不到600万。慢慢的口口相传,现在基本附近的养殖场老板(包括他们之后又来当地开发养殖场的)就都知道了那个所谓的大师其实什么都不懂。但事情已经过去,也没法追究了。毕竟当时是他们自己上赶着去请别人来指导的,谁知道兼任那么多养殖场的技术老师居然是个骗子呢!
  
      所以说呢,想要投资搞水产,必须找对真正懂行的人,不然浪费的钱比实际需要的钱还多。实在不行,就最好多走走多看看,搞清楚过程情况之后再决定投资。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7-11 14:14
  水产见闻录426-漂在水中-师傅思维够新潮,培藻淡化虾苗好
  
      之前陪领导在拜访了一家苗厂的朋友。那家苗厂这几年在当地生意还不算差,出的苗这几年市场反映质量还算稳定。我自然是关心技术问题,自不自然就问起苗种质量方面的问题起来。苗厂经理自豪的说苗的品质关键的还是得归功于他们的淡化师傅。这个师傅已经在厂里干了四五年了,对当地水质土质情况了如指掌。要不是他调水控水做得好,这个苗(他说这几年拿过好几次不同的家系)还真不一定能淡化得那么好呢。
  
      过了好一阵苗厂师傅才忙完过来泡茶,我们这才就技术相关深入的聊了起来。你来我往互相交流了好久,我大致清楚了一些脉络:原来这个区域水质非常差(大量的池塘、畜禽养殖场以及种植业的污染),苗厂师傅试过很多常规的淡化手法,效果都很差,苗种体质存活率都不行,而且还不稳定。最后,他决定参考当地一些养殖户的手法,大剂量的培藻,只要藻相正常就继续大剂量的用肥水产品和活菌产品去保持藻相。然后用这个看似肥得浓浓的满是藻类的水来淡化虾苗,没想到这样淡化出来的苗虽然看起来没有之前淡出来好看,但放苗之后无论是存活率还是之后的养殖成功率都要高很多。
  
      这种尝试看似简单,搞过育苗淡化的人却知道,这是一种何等的勇敢和冒险。因为几乎没有几个人能承担淡化失败的后果。一旦失败可以说就是身败名裂了。那次的尝试给师傅打开了一条与以前迥然不同的思路。他之后又加入了好几种养殖才用的调水改底产品,效果也是非常好。做苗名气自然也是越来越大了。
  
  所以,有些时候传统只要变通一下,事情就能做得比原来更好。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7-11 14:14
  水产见闻录427-漂在水中-一台氧机骗三次,浙人套路深如是
  
      话说有一年一浙江人跑到一个养殖场推销一款增氧机,天花乱坠说得好生厉害。养殖场老板被说动了,花了2千买了一台试试。拿来之后才发现什么破玩意儿,也就和几百元的机子没啥区别。
  
      第二年,又来了个人,也是来卖一款和去年差不多样式的增氧机。老板一看又是浙江人,一股火气就飙了上来:去年没抓住和尚,这次抓个道士也可以出出气!正要抓他去揍一顿,那人就说了:你去年买的肯定是假的,因为去年下半年我们就发现市场上有人在仿冒我们公司的产品了。你看这氧机哪里哪里是怎么一回事,里面的设计又是如何如何的原理,又是一通天花乱坠,老板几下又被忽悠晕了。那浙江人又说,这台氧机要三千,看在你如此需要,你原来那台也废了,这样吧,我给打个折扣,你出两千五,我把我这台给你,那五百块就当我出钱回收这台废掉的机器回去做证据,之后我们还会告他们公司仿冒作假。
  
      就这样,养殖场老板又被忽悠买了一台差不多的增氧机,自然也是没用多久就坏了。
  
      到了第三年,又来了一个浙江人。还好,这次不是来买增氧机的了。这次说是什么增氧机公司请的律师。对喽,还是做那同款增氧机的。说是由于他家增氧机市场使用效果非常好,发现有好几家公司在仿冒他们产品,正在收集证据。老板当然就大倒苦水,也让那律师来拍了照取了证,留了联系方式。然后律师就说了,这几天,公司正在附近城市的一家酒店搞推广活动,有位工程师,正在介绍公司产品,你可以过去看看,你这台机器和我们公司的差别。一看你就知道了。
  
      老板怕又遇到骗子,于是直接跟着律师去酒店,还真有推广活动,横幅标语都还没收,但似乎已经结束了,有人正在往外搬增氧机呢,都是当地的一些养殖户,他随口一问,说是都感觉不错,买几台回去试试,这次更贵了,要四千多,若是当场订货可以便宜到四千,若是买样品可以三千当场拿走。老板一看,会场就还剩一两台了。看到台上真有个专家似的正收拾东西呢,于是过去一阵聊,当然又是被一顿洗脑,乖乖的掏钱买了最后的两台氧机!
  
      结果嘛,自然都是骗子,氧机也是用不了多久就坏,他不死心,请了个修氧机的来,一看就说:你也被骗了啊!这机器成本最多不超过三百,这几个镇上被骗的有十好几户呢!而且都是被骗了好几次,钱还越骗越多,厉害啊!
  
      这个故事是一个养殖场老板讲给我听的,就不知道故事中的那位老板是否就是他自己,但他最后一句令我印象深刻:浙江人非常善于做生意,同一台机器可以骗你一次二次,就还能骗你第三次,防不胜防呐!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7-11 14:15
  水产见闻录428-漂在水中-劣性厂家常毁诋,销售损人不利己
  
      昨天和徒弟聊起市场,惊讶他居然砍掉了去年一个销量近二十万的老客户。他解释了好一阵我们才恍然。
  
      这个经销商是他前年开的,店里有好几个牌子,各有所长,我这徒弟技术还行,自然就偶尔用那些牌子的产品来取长补短,这样大家的药品都有销量,相互补充一团和气,经销商的销量也是稳步增加的。
  
      好景不长,去年来了一家北方公司,派了个技术员驻店。这家公司销售策略有点不太厚道,总是贬低同行,不仅随便模仿修改其他几家公司的处理方案,还当着经销商甚至其他公司业务员的面向养殖户诋毁别家的产品。还搞出很多针对性的对比实验,当着别人的面做给养殖户看,这不是当面打脸么?所以慢慢的其他公司的业务员包括我徒弟也都不想再在那个店里呆了!
  
      到了年底结账时就有两家被打压得很惨的厂家不做该经销商了。而我徒弟一看,反正养殖户的认可度已经足够,开谁不是开啊,索性砍掉了这个销量已经近二十万的经销商,就在隔壁村又开了一家。用他话说就是:那家公司的技术员都不会出去跑塘,只知道挖同店厂家的墙角,只抢店里的销量份额,这有什么用,没有了其他几家公司产品的搭配他们产品效果一样出不来。原来我们虽然不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但相处久了关系都很好,都是各自出去挖其他药店的生意,回到自己店里从不内斗,所以那个经销商前年去年才能增长得最快。但现在不同了,那个老板的药被这家公司这样一臊,只会越卖越少。我虽然去年仍然有十好几万,但迟早要垮的经销商就没必要在他那里等死了,早点出来早发展。
  
      后来我们和其他经销商和厂家业务员了解了一下,那个经销商今年的销量果然少了很多,上他药店的人少了很多。看来,少了三个厂家的竞争,那个不厚道的厂家的销量一样没见增加,反而举步维艰,真是损人不利己啊!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7-11 14:16
  水产见闻录429-漂在水中-利欲熏心质不保,主推谁苗谁就倒
  
      昨天一个微友问起今年几家苗种的情况,其中问及一家有点政府背景的苗厂。我对那当地苗企真不熟,只得先帮他向当地朋友打听一下再说。打听过程中忽闻一个趣事:
  
      一个区域有很多高位池养殖场。由于当地水产技术推广站有个高位池补贴项目,所以大多数和当地水产技术推广站有点关系。当地技术站的站长,估计生意原因,每年都会组织一场苗种推广会。由于那补贴的关系,当地各个养殖场都必须给他面子,怎么都得去个把人参加,这样搞下来规模都挺大的,会议标准基本也是当地最高的,毕竟有苗企出钱,不花白不花嘛。
  
      第一年(算时间应该是2012年)他联系了一家苗企(或是苗企联系的他)来搞推广,做得有声有色的,活动完后看在他面子上确实订了大几个亿。一开始放的还不错,可是同时间要苗的订单实在是太多,凡事一多就忙,一忙就乱,这些个大单子一砸下来,苗企自然就有点接不住了,没过几批,这苗的品质就不行了(有几个老板估计是有掺苗)。就这样还没等到订单出完,那苗企自己就站不住脚了。那个牌子也就自己倒掉了。
  
      到了13年,站长又接了一个牌子,又是宣传吃饭的大搞一通。结果嘛,比头一个好点,毕竟这家稍微稳重了点,质量还行,当年早造口碑还不错。但好景不长,晚造订单一增加,那家苗厂给数九不足了,有个老板拿苗回养殖场一点,只有7成多点儿。后来又是几个老板也是点出不足8成的苗数,就这样一个晚造放苗季下来,那家苗企的声誉大跌,到了14年基本就没人放他的苗了。
  
      到了15年晚造,早造没搞个开门红,站长就想在晚造再换家苗,以求能挽回点损失。可惜好死不死介绍的苗企对当地情况不熟,加上本来就是养殖成功率偏低的晚造,所以这家苗整个晚造最后基本没一户赚钱的。就这样开门没红,还搞了个晚节不保。
  
      到了16年,他果然又忽悠来一家。宣传做得轰轰烈烈,可惜放苗没多久,就有几户发现生长不像一代那么快,单单这慢大的屁股他就擦得疲于奔命。搞得最后他自己就干脆关机不理了。名声自然也慢慢臭了。等我们去时聊起,一老板非常经典的总结了一句:这家伙利欲熏心,附带着推谁谁倒。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7-11 14:16
  水产见闻录430-漂在水中-泰国专家空自负,高产工厂令其怵
  
  那天在一客户处喝茶,他说起前段时间一公司请了个泰国专家过来拜访他(自然是忽悠他用药用料)。一开始大吹特吹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区域养虾技术多么厉害,产量多么多么庞大。还拿出微信上一家媒体做的报道来佐证。客户乍一看,确实牛逼,大几十万吨呢。再一算亩产,还行,一千多斤呢,都快两千斤的亩产了。咱这边土塘亩产也才几百斤而已 能上千斤的已经非常不错了。于是虚心耐心的听那泰国专家通过翻译慢慢洗脑。
  
  一开始还感觉不错,但听着听着,感觉就不对了。泰国佬说的这些非常基本,在这里基本属于常识,一点新意都没有。单从专家说的做法来看很难超过千斤亩产,能到六百斤就谢天谢地了,客户想来想去估计是泰国东南亚那边水源好吧。所以能多个五成产量出来也不稀奇。
  
  但随着泰国佬继续的大吹大擂,客户越听越不是味儿。想来也是,但凡一个懂养殖的,谁有那么多的耐性听别人大谈自己早就知道的知识啊?而且这货还是要经过翻译的。拖拖拉拉聊了半天,客户终于不耐烦的打断他的唠叨。问了他真正关心的话题:工厂化养殖技术。
  
  其实客户那个区域已有少数工厂化养殖在兴起,有的成功(但保密性极高,不给人进去看),有的失败。客户了解过情况,总体上来讲确实比普通养殖模式成功率高很多。泰国佬自然不清楚这边的情况,只能拿他东南亚的情况来讲,但没讲几句就又被客户打断了:什么?你们那边的工厂化才几斤一方?好的也才上十斤而已?这点儿产量叫什么工厂化啊?咱这里低于12斤一方的都不敢大声说话,高的能到2、30斤呢。
  
  泰国佬一听翻译,马上就急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知道15斤一方是什么概念么?那可是一万斤的亩产呢,这个数据对于世界对虾养殖界来讲还只是理论成立,还没人真正养出这个产量呢!客户一听就乐了:这样说来,我们这里还真的就是世界第一了哦!去年有几户最高都到30几斤一方了!15斤?那根本就不算什么不得了。那你还好意思说你们技术厉害?嗯,还年产量几十万吨呢,有没搞错啊,我再看看……原来这个面积是公顷啊!那这千斤亩产算下来也才两百来斤而已嘛!妈的,这算什么技术?两百斤在我们这里就要亏得脱底裤!去年有个报道说全国养殖最差的湛江区域平均亩产也最少有八百斤。是你这四倍了。难怪你会说万斤亩产不可能了。就你们这种水平看来,确实不可能,只相当于我们20年前养日本对虾的技术嘛。说罢,以自己有事就下了逐客令。
  
  其他养殖品种我不确定,但南美白对虾这个养殖品种,在我看来,最先进的技术始终都在中国,从未被其他任何国家地区超越过,无论哪种模式!那些经常出国考察的专家教授,包括一些媒体无论从国外学了半天拿回来所谓的先进技术,最后一实践都会漏出马脚。因为那些基本早都被善于学而赶超的国人试过了。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7-11 14:17
  水产见闻录431-漂在水中-真心为人人回馈,喝酒多到狗都醉
  
      话说一公司技术老师在一个区域培训刚出大学的几个学生。一次带队到一养殖户塘头处理问题,来来回回几天下来,问题也就处理好了,养殖户那个感谢啊,几次想请老师吃饭,都给拒绝了。老师想的是难得遇到这种比较忠实的客户,又正好在培训学生时遇到问题。检查、诊断、开药、处理以及继后处理这整个过程都被完完全全展现在这几个学生面前,养殖户也满意,学生学得也好,自己也倍儿有面子,一举多得啊,这样就足够了,所以也就拒绝了养殖户的邀请。
  
      养殖户又观察了一段时间,吃料越趋正常,对虾生长渐入佳境,自然欣喜若狂。心想不请不行,心里真的过意不去啊。于是买来好酒好肉,又在塘里捞了条大鱼,再让老婆做了几道菜,等到天色快黑这才电话技术老师,让他赶快来看。话说得支支吾吾,不明不白,声似出了紧急状况一般。
  
      老师一听,感觉不妙,于是带上学生马上往养户那儿赶。一会到了塘头,一通挨个儿检查个遍,水质底质都没问题啊,看虾也是能吃能跳嘛。养殖户这时才说,是想请他吃个便饭,表示一下感谢。怕他不来,这才假装虾塘有事。老师一看时间已晚,养户盛情实在难却,那就招呼学生们坦然坐下。
  
      这一开吃自然就免不了喝酒,反正离家不远,又难得的放松和高兴,养户买来的酒有白有啤,都还不错,不知不觉大家都喝多了。第二天,到了快中午几个家伙才酒醒过来,头天晚上怎么回到家的也没人说得清楚。到了院里一看,拴在院里平时活蹦乱跳的狗有气无力的趴着。老师过来,检查了半天,没什么问题啊,一看拴狗的树桩旁几大滩呕吐物,这才恍然:狗原来是吃醉了!后来这个趣事就慢慢传开了,那片儿一说喝酒都不是说把谁谁谁喝醉,而是要喝到谁家的狗醉为止!
  
      只要我们真心对养殖户好,真的能给养殖户处理好问题,很多时候都能得到养户真心的回馈和感谢。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7-11 14:18
  水产见闻录432-漂在水中-技术服务太功利,客户摒弃不再理
      昨天拜访一个搞工厂化养虾的客户。他是当地第一个从海参苗室转过来养虾的人。随着那几年海参的不景气和成功转型的养虾这块赚到了好几桶金。那块区域的海参苗池现在几乎有7、8成转过来养虾了(今年海参有回升了一些,养虾技术不行的还是有部分转回去养海参苗了)。随着客户养殖熟能生巧,他也开始顺带买些饲料和药品了。
  
      我们自然就是去聊药品销售的事情,他今年销量略有增长,虽不算太多,但按说他这模式销量基本很稳定,忽然同期对比有增加,可能是他有其他打算或变动,所以我们过来看看,是否需要配套跟上。聊了好一阵,发现似乎他的客户网络和生意范围都没有太大变化,我们也就主动问出销量增长的疑问,他这才慢慢说出原因。
  
      原来之前他这片主要是他和一家直销店在做市场。他嘛是养殖老大,很多养殖户都是跟风养殖的自然客户群体就比较稳定。而那厂家直销店这是几个技术员在跑市场,每天每个养殖户都会被扫好几遍。那个厂家的技术员有个特点:跑到养殖场里就看水看虾,然后就开单建议用什么什么药。这个套路一开始还能被很多养殖场接受,但时间一长很多养殖户就发现他们的套路就解毒、改底、营养这几招,用的药也是就那几种倒背如流的搭配,有些时候他们这样处理也解决不了养殖户想搞的问题。关键是养殖户们渐渐发现,若是连续三、四次不按他们开的药用的话,那家水平最好的技术员就不来了。
  
      就这样慢慢的,有些养殖场就干脆不让那家公司的技术员进去检查了。尤其渐渐的到了发病高峰期,养殖户们就以担心传染为借口拒绝那家店里的技术员进场了。
  
      客户最后说,他这几个月没增加新客户,但老客户每次要货的量都有明显增加。后来他问了一下,原来是几家已经没再用那直销店的药品了。他们感觉那家店不用药就不服务,这样做人太现实,人品不行,而客户不同,他是自己养殖顺带给其他养殖户一起拿药。虽然药品饲料价格没有优惠,但他所跑的养殖场,他都跟得很勤,没事都去看看。大家一起养得好生意才能长久。不像那家直销店,不到半年时间,客户就流失了大半,客户估计最多两年绝对倒闭。
  
      所以很多时候技术服务不能带太多的功利性,像客户那样多点真真实实的服务,才能被养殖户长期认可。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7-11 14:18
  水产见闻录433-漂在水中-无私为公谋福利,最终福利馈于己
  
      昨天和朋友说起其公司一项原本该有的福利居然被莫名其妙的取消了,朋友非常生气。安慰之余想起一个往事,遂与朋友分享,希望照葫芦画瓢说不定能起点效果。
  
      那往事有点儿年头了,也是另一朋友公司的事情。话说朋友负责一家公司的技术。那是一家私人小厂,他干了一年,由于认真负责技术尚可,整个公司的老同事都基本认可了他。他作为新人也提了很多好的建议,老板也越来越欣赏他了。不过,做技术的一般都比较直性子,这家伙也有个毛病,常常率性而为,遇到公司里不爽的看不惯的从不知隐晦。
  
      那时那家公司慢慢扩大发展,也招了好几个业务员,老板开始进行市场管理,他学其他一些公司那样,让市场业务员无论在哪里,到了月头都得回公司开会。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朋友发现每次开会都在3、4号,但业务员有的较远,3号开会只能提前一天出发才能到达公司。关键是国定假日好多都在1号!公司也放假,但一要赶路,二要准备开会资料,三要应付公司检查,很多时候(比如五一,十一)这假期就基本被开会给废了!所以一次开会之后老板问及有何合理建议时,朋友大声说出自己的不满,最终迫使老板将会议日期由月初改为月末。
  
      过了一段时间,这家伙又发现,公司虽默认业务员一个月有除了会议之外的两天假期,但并未在公司规定里写明,也就是说,这个业务员自己给自己放的空闲假日,实际上是并不合规定的。于是在一次会议里又给提了出来。最终迫使老板修改了公司放假规定,并注明允许业务员把一个月两天的带薪假存到最后,按累积假期总天数的一半一起集中请假(带薪假),这样很多业务员到了年底就能放到近一个月的带薪假了。
  
      这两个福利搞下来,老板虽然不爽,但整个公司的业务团队向心力更强了,大家都很感激朋友。好事也就自然而然的来了。到了第二年不知谁提起,技术员也应该放同样的假(不放假也是闲着无事嘛),最后大家一附议,老板也就同意了一年20天的技术长假。就这样朋友无心的为其他人谋得福利,最后其他人也同样将对等的福利回馈给他。
  
      所以,有时想要在一个公司长久做下去,不是眼红别人得到多少多少的福利,你得不到可能是自己没做好,当你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别人自然会给你争取相应的福利。先要我为人人才能轮得上人人为我。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7-11 14:19
  水产见闻录434-漂在水中-弊端说尽把价抻,炒塘老板套路深
  
      记得2010年时,遇一经销商开发了若干土塘准备出租。当时养虾的行情已不算太好,早已没有08-09年时炒塘那么火爆了。很多人也发现养虾并非人们所说那么一本万利包赚不赔,所以空塘率开始增加,塘租开始下跌。话是这么说,但还是有不少人仍然被忽悠过来养虾,虽然他们一点经验都没有。
  
      不久,就来了个养殖户询问塘租情况,经销商先跟养殖户简单的聊了一下池塘那里的大致情况,自然是稍微的夸大了一下池塘建设成本。然后带养殖户去池塘看看,指着一片空塘(还是放了几台氧机)说这里是谁订了,那里又是谁订了。同时在看塘时经销商通过聊天慢慢就搞清楚了养殖户的要求和条件。最后说:现在就只剩下哪里八十亩,哪里一百来亩还空着了(其实那些塘全都空着呢),塘租嘛,原来大概在一千五左右。但这段时间有几个老板来看过了,都还在考虑,所以这个价位也暂时没定下来。
  
      过了两天养殖户还在犹豫时,经销商就打来电话跟他说:那天带你去看的那片塘口现在有人要了,你看是不是换到另外一片塘,我看什么时候有空带你去看看。于是带着养殖户去到另外一片塘(这片塘其实不是他的,只是一些情况刚好与他自己那片各有优劣而已,这种专门选出来的塘自然是不会满足养殖户的需要喽),然后跟养殖户说:你看这片塘哪里哪里比原来那片好,哪里又怎么合适方便啊什么的。
  
      但既然是专门特意选出来的塘,经销商又完全清楚了养殖户的需求,那这片塘自然就不可能让养殖户满意。意料之中的养殖户还是会问起原来那片塘不给自己的原因。经销商自然就说一是有人定了,价格在一千六七。接着经销商就大谈那片塘的各种缺点:像进水不方便啊;电压不稳,老是短路啊;路不好走,收虾麻烦啊;有些池子有点渗漏,土质有点偏酸啊之类的一大堆。反正让养殖户感觉经销商就是在努力让他放弃那片塘,但养殖户对比下来始终感觉还是原来那片要好些。经销商越是贬低养殖户越是感到那片池塘可以入手,一千七虽然贵了点,但还是勉强能接受(这个价位也是经销商仔细计算出来养殖户可能的心理底限了),于是养殖户主动找到经销商提出自己比他定好那家(其实哪有什么另外的下家啊)看得早,这片塘一定要给自己,价格和他一样也没问题。条件嘛,签个五年也没问题(那时一般人也就最多签三年)。
  
      于是经销商就以比市场价贵两百的价格把塘租给了那苦逼的养殖户。而养殖户拿到池塘之后,没多久确实就发现了经销商之前所说的各种问题。但别人带他看塘时已全都一一说过了,现在出现问题,自己也无话可说了!
  
      当时我听完这事,佩服得五体投地。把各种弊端诸多问题全都实实在在的摆在你面前,还能骗得你主动加价。这些炒塘的老板的套路真是太深了。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7-11 14:19
  水产见闻录435-漂在水中-教授检查均排塘,留着照样也能养
  
      几天前一客户跟我说一专家到他塘里检查,说是有白斑病,建议排掉。他问我是否有方法处理,我就给他讲了个故事:
  
      那是一多年未见的朋友,他是一大型高位池养殖场的技术主管。前年一家研究所的知名教授带着大批研究生来到他们养殖场搞学术研究和实践。教授一开始选了一个场的几口池子一通检测。几天后结果出来,非常不好,几乎全都有问题!什么肝胰细小病毒三个加,肠胞虫三个加,白斑病毒三个加等等等等!就像研究所的病原库一样,什么乱七八糟的病原都被检测出来了。朋友一看,也是吓了一跳。这教授可是业界知名的专家,他的团队检测的结果自然不会出错。赶紧求教如何处理,教授毫不犹豫就来一句:还不排塘更待何时?朋友登时傻了眼,好吧,那就排掉!毕竟如此多的病原,估计很难养大吧,于是排掉三五个最严重教授都说无望的池子。
  
      随着之后三个场的检测,陆陆续续被教授建议排掉了近半的池子。最后教授看到排塘的太多,虽然硬着头皮咬死了说凡有病原都要排掉。但眼看着那么多看似没有问题,还活力很好的虾被自己一句话就排掉,无论是谁心里都会打堵。自然也就慢慢的话少了,专心去辅导他的学生去了。
  
      朋友一看几个场的检测结果,再看已按教授建议排掉好多池塘,心痛不已。排到后面,剩下两个场他都不敢带专家团队去了(怕去了又会大排特排)。心想,反正专家团队要在这边停留一段时间,找个人不多的时候,叫某个研究生帮忙暗中检测一下,知道结果就可以了。明明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常,以他以往的养殖经验和技术,养出来应该是不会有太大难度,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统统排掉实在有点舍不得。
  
      于是乎在教授不知的情况下,朋友偷偷保下两个养殖场继续按原来的管理养着。当然朋友也叫负责的技术员取了一些样,偷偷拿去检测一下,果然,都有严重的病毒和虫子。这下心里就有了个底,自然就是嘱咐技术员随时注意对虾情况,更为认真细致的管理,实在不行控制不住时,再排不迟。这样几个月下来那些肯定会被教授判死刑的塘几乎全部养出来了,产量还都不低。而之前检测没有问题池子,由于大家都以为没病,管理上相对就大意了些,反而有几口最终因严重偷死而全军覆没。
  
      最后朋友不无悔意的跟我说,那次粗略估计因为那教授的话纯亏了近一百万,还好之后剩下的养出来补了这个窟窿。从那次以后他就再也不听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的话了。那次经历证明病原再多也并非一定不能养。养虾关键还是要看如何管理,管理精细到位了,也一样能在病原环伺之下把虾给养出来。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7-11 14:21
  水产见闻录436-漂在水中-前辈交流新用药,忽悠新人去实操
  
      前段时间遇一朋友,聊天时聊及市场情况时他说他那片区域有家公司经常开技术交流会,他有次也旁听了一下,确实是在讲技术,每个技术员都会分享当月处理的案例,尤其是失败的案例。而老技术也会逐个点评,指出新人们失误在哪里,需要如何去注意。按说这样月月做的技术,应该很有用才对,但奇怪的是,开了这么多会,这个公司处理养殖问题的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新手们的技术似乎也没得到促进。他到这里让我想起很早以前的一些往事。
  
      那时我刚刚工作,我们是公司招的第一批对口专业的大学生。一到市场上就各自为政,一个技术员驻店服务一个经销商,一般会覆盖一到三四个镇的范围。到了月底公司会开一个区域总结会议。主要是交流一下如何处理养殖问题,有找到哪些新的产品卖点。那时基本没太多上网条件(其实就算能上网,但也基本查不到什么,那时网上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想要学技术除了多跑塘多看药厂资料,剩下的就是这类公司内部的技术交流会了。所以每次开会之前我们这些新手都提前好生准备了很多东西,难得一个月才有一次请教机会,不能错过啊。
  
      技术会议上前辈们自然也是知无不答,处理问题的手法各有所长,花样百出。我也认认真真做了笔记,准备回到自己地盘再去一试。但随着实践的次数增加,慢慢的,我才发现,这些处理方案不知为何,效果都不咋样,甚至有些方案一丁点儿效果都没有。当时以为只是地域差异或者我经验不足诊断不准。后来对产品了解多了,自己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案之后,反过来再印证那些前辈的方案,这才发现了很多问题。
  
      其中有些方案使用顺序有问题,有的用量用法不正确,有些搭配是矛盾的,甚至还有互相拮抗的。按说这些低级失误不可能发生在那些前辈身上,这方面我一直非常费解,所以渐渐的对那些前辈的出路方案产生了习惯性的怀疑,都是有所保留的尝试。
  
      直到后来离开了那家公司,一次遇到以前的老同事,酒后闲聊说起这事,他才跟我点明:原来那时那些前辈都是半路出身,所有产品的成分了解和用法理解上都还不如我们那批新人(当然是我们上岗半年之后)。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利用我们去试药。很多药品他们不知道如何使用,就在会上故意说一些新奇的用法,我们这些新人一听,当然以为是经验,自然而然的去尝试,效果好下个月开会自然会拿出来分享,效果不好也会说出来给他们点评。这样他们自然就知道哪个产品该怎么用了。
  
      听完他的话,我这才恍然大悟,这么多年的疑惑一朝解开,一种劫后余生的感叹也油然而生。作为搞技术的,那种到处是坑的情况下,还能固执而坚持的活下来,真是不易啊!


作者: 薄薄酒    时间: 2017-7-11 16:39
太好了,又能学习大师了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7-13 08:55
  水产见闻录437-漂在水中-一心一意养小虾,暂养轮放出好价
  
  那天看到如东同事发布养殖案例,一户16条的虾卖26。当时公司群里马上就沸腾了,各种比它高的价格就接二连三发布出来,当时我正在内地市场,随口问了一下客户虾价情况,60条大概是23、4,这个价格相比如东就非常好了。这让我想起以前一个很奇葩的客户。
  
  那是五年前的一个浙江客户,当地人称“小虾王”。为何这个外号呢,因为他只养小虾。当时的南美白对虾还算不太难养,很多人都在拼命的养大虾,养得越大越好。但那养户不同,他只把虾养到六十条就卖掉了。为何他只养这种小虾呢?其实这是和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关的。
  
  长三角区域四大城市(南京、上海、苏州、杭州,还包括周边一些小城镇)有个特别的吃法,即醉虾(又叫“炝虾”,就是用高度的黄酒直接把活虾醉晕或醉死之后再放佐料调合生吃),这个做法的取材就是80-60条一斤的小虾(这个大小的白虾,肉质最为细嫩,适合生吃)。有了饮食需求,自然就能推动不错的市场价格。所以长三角很多养殖户会在60-80条大小出一批活水虾,而这批虾虽然不大,但因为是活虾,又是缺货的季节,所以价格都不会差。很多人单靠这批虾就能把整造虾的全部成本给赚出来了,剩下的就是纯赚了。
  
  那老板也是发现了养殖中虾的商机,只要能顺利养出来,相比养大虾其中有很多优势:一是只养到60条左右时间会比较短,成功率自然会大大提高;二是前期水质好管理,技术难度不算太高,料比也非常低(经常能做到0.7~0.9),自然成本就比大虾低很多了;三是周期短,本来对虾就是水产养殖里短平快的品种了,这种模式在原有基础上又缩短了近一半时间。关键问题就是这种规格的虾在国内绝大多数区域卖不上价格,而这个问题在长三角不存在。全年里除了发病高峰期,小虾(只要是完全正常)的价格都还不错。
  
  于是那养户就专心致志的养小虾,从来没考虑过把虾养大。只要拼命冲到60条左右就卖掉。慢慢的他开始用人们养大虾的一些手法:暂养标粗分级养殖。用一口小塘把苗标到三四公分然后放到大塘里养。在大塘里的虾进入100条时,小塘里又继续放苗标粗,这样流水线式的不停养小虾卖,他的成功率比周边的人高出很多。一年下来能养最少四造!基本不会亏本(哪怕苗出问题也亏得很少)。
  
  周边的人不是没有按他的模式搞的,但往往出完一批之后看到剩下两三千斤非常正常的虾,难免有忍不住不往下养的!而在发病季节小虾价格低时更是基本没人愿意出小虾。但此人雷打不动,始终如一的出小虾(而且是没病的小虾),以致成了名,所有虾中都知道此人小虾质量好,价格上也不会低太多,所以他基本造造虾都能有个好价钱,赚钱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作者: 牛牛牧渔    时间: 2017-7-13 11:08
真的好东西
作者: 吴佳辉99    时间: 2017-7-17 10:58
本帖最后由 吴佳辉99 于 2017-7-17 11:06 编辑

水产见闻录438-漂在水中-一周一场交流宴,培养周边技术员
   
      这段时间很多养殖场老板都有问起有否技术员介绍。答复自然是没有。水产技术员实在是太紧缺了!这可是稀有资源呐,公司尚且不足,如何还能外供?遂只能建议那些老板,自己找几个忠实的年轻人或者去附近大学招一些学生,我们来帮他们培养也行。这样好过盲目的在外找个不信任又无法长久做下去的。
    一个多月前,我们走过一片高位池区域,去那边之前业务员曾介绍说那片养殖场,虽都不算太大规模,但这几年养殖成功率都不低,每年基本都有赚钱,而在三四年前,那片养殖场老板基本没几个能养成的。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所以他专门花了点心思和时间去了解。
    费了不少力气才发现,原来五六年前有个养殖场请了一个大学生做技术员,当年养得虽然还是不行,但好像没以前亏得多了。所以第二年那家老板就依然用那个学生做师傅。果然效果不错,居然就真赚钱了。而那年轻的师傅学得快,进步得也快,一年多点的时间里能让那养殖场赚钱,自然也就在当地一下子就传开了,于是与那老板相熟的养殖场就请那师傅帮忙介绍技术员。他自然是介绍自己的师兄弟喽,于是慢慢的那片区域好几个养殖场都是那学生介绍的了。
    既然都是师兄弟,自然平时吃喝玩乐不可少,闲暇之余都会想约一起吃饭喝酒什么的,渐渐的形成一个规律,就是每周必然聚餐一次。这群人聊天的同时自然也就会聊起养殖场遇到的问题,于是七嘴八舌就给出处理建议,这样慢慢的,这每周一宴变成了一个比较轻松自主的技术交流会了,尤其是那师傅开始应周边其他养殖场的要求,招的有一些应届大学生,趁着这种交流会就顺便一并把新人也给培训了。最关键的是这种交流会都是塘头遇到的实际问题,非常贴近养殖,有效就是有效,没效就是没效,所以一群人相互的进步都非常大。没两年下来,整体水平都提升得很高了,那些养殖场自然也都能赚钱了。就这样发展四五年下来,据说周边有十几个养殖场都是那师傅介绍的人,在附近大大小小养殖场里管理的大都是他们师兄弟,影响力非常大。
    由此看来,养殖场最好是多给点时间与那些新出道肯学习的学生或年轻人成长,他们一旦成长起来,还是能胜任技术员甚至是技术师傅这个岗位的。而养殖场技术员也不能故步自封,得多交流才能更上一层楼。


作者: 吴佳辉99    时间: 2017-7-17 11:05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7-7-17 15:58 编辑

水产见闻录439-漂在水中-手中炸瓶仍说好,商家解释含量高



       前段时间公司有款产品老是出现爆瓶投诉,新上任的老总不厌其烦,遂问我难道以前没有这类似情况么?回答自然是有,而且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笑话呢!

    那是前年光合菌的问题。由于培养基休眠问题没做好,很多光合菌在运输途中或仓储之时就会出现爆瓶现象。很多经销商都有投诉,我们也给予了换货和相应的补偿。但我们还是发现有些经销商哪怕一样出现爆瓶,却并没有要求换货或者补偿损失。这种情况直到后来业务员传回一个笑话这才给我们释了疑。


    话说一个养殖户跑去那经销商店里买活菌来用。经销商二话不说就拎起一瓶货架上的光合菌准备给他看:“喏,就是这种,这是……”话才说了一半,精彩就发生了。那瓶光合菌很给面子的响应了经销商一下:嘣的一声,就炸开了!那汹涌而出的菌液顿时喷了他一脸,直接把他后半句话给堵了回去。霎时,那光合菌闻似尿粪的胺臭熏得养殖户眼都泛绿。养殖户还没反应过来,经销商就话锋一转:“看见没?这活性多好,这才是真正的活菌!能炸瓶才说明含量高嘛。”不顾一脸恶臭,经销商就开始给养殖户介绍起这款产品的用法来了。最后,养殖户不知是真的相信了还是被经销商的诚意给打动了亦或是被这满屋的恶臭给熏得受不了,反正是小心翼翼的拿着一件随时会炸的光合菌忐忑的回去了。


    当然,那经销商也不知是真的完全相信公司产品(据他说即使爆瓶,那些光合菌还是很好用)还是自己放出去的话不好收回。反正一年下来不仅没退回那些爆瓶的货,销量还略有增长。


    得知这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这种情况居然还能这样处理!且不说那经销商的应急反应得有多快,单凭这份对公司的信任就值得我们尊重和倍加努力。



作者: 吴佳辉99    时间: 2017-7-23 09:03
本帖最后由 吴佳辉99 于 2017-7-23 09:04 编辑

水产见闻录440-漂在水中-鱼苗开口需虫养,批量培虫选旧塘

   
       前几天一个学生问我如何培虫。聊了半天,似乎越说越复杂,让我有种越来越无力的感觉,待很多问题不了了之后他才放过我。到了晚上我才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卖虫的养殖户,那位似乎并没我们聊的那么多问题,照样把虫子养得很好,卖得很好。
    那边是海水鱼养殖区域,每年放苗季节,总是很多养殖户为了让鱼苗的存活率高点或苗长快点,会自己培虫子来喂鱼苗,当然培不起或完全不会培虫子的自然就只能买虫子来喂鱼喽。在那边呆了一年多,早就听说有个农民每天都要卖至少三四百斤虫子,一个早春能赚不少钱。后来专门留意了一下,再经刻意多方打听,这才从他几个朋友那里打听到他的一些模糊的操作。
    此人操作看似比较简单:每年过完年才开始到处找塘,他卖虫自然会认识很多人,哪里养得好哪里养得不好都很清楚。这人只找那种头一年喂料很多又没养好的塘(这种塘一般年前没什么人要,很多都空在那里,所以并不难找),当然他也有一点要求:之前用药非常多的不在此列。后来仔细想来,这种塘养得不好,自然塘租不会太贵,而且他卖虫的时间并不太长,只有短短两三个月而已,最多只需要租半年就可以了,这样花钱就更少了(一般的池塘都是整年出租,但那种没人要的塘与其空在那里,还不如租两个月给他,至少多多少少有点闲钱可拿);喂料很多自然底泥够肥,池塘有足够的有机物供给虫子生长所需;加上用药不多,不会有太多抑制虫子生长的药残。可以说养虫子需要注意的一些因素,他在选塘时就考虑到了。
    之后剩下的就是培藻了。有厚厚的底泥,他只需要一开始培藻时把单胞藻培出来,之后剩下的事就是去搅底了。所以他经常和老婆一起拿根带几节短铁杆的绳子,站在池塘两头刮来刮去,还配合用一些药物(具体什么东西他朋友就不得而知了,我估计无非是增加矿物质和辅助分解底泥的产品)。
    那边的水质土质本身就很容易起“水蛛”(还都不小,甚至有直径超过3毫米的枝角类),他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虫子起得非常快,而且后续还能持续的繁殖很多出来,据说多时一天会出两百多斤虫子,两三口池塘一起生产,这样每天三五百斤的销量就完全不成问题了。据很多养殖户推算,一个不到三个月的放苗季节,他大致能赚不低于二十万,真是周期短来钱快啊。
    其实早在大学时,我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虫子(我最后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轮虫和枝角类的),作为最佳的生物开口饵料,这些虫子确实具有太多太多的好处。当时研究过之后认为想要批量生产有诸多困难无法解决,直到很多年之后才从养殖户这里听到居然还真有人靠这个赚钱养家,才发现哪里像以前想的那么复杂,所以养殖的很多事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还是要躬行啊!

作者: 吴佳辉99    时间: 2017-7-23 09:07
          水产见闻录441-漂在水中-新人开发新市场,培养养户成店商
   
       前段时间和一业务新手跑市场,慢慢发现他真的是一团乱麻毫无头绪,以致于让我们跟着他也跑得晕头转向的,经销商没拜访几个,走的基本都是稍大点的养殖户。虽然这些养殖户都挺认可他的勤劳,但这并不能带给他多少销量啊。到了最后领导自然是一通训斥,同时也给了一大堆建议,当然他也很委屈:对市场不了解,没有人脉资源,当地经销商数量又少,而且药店里的销售配套已然非常成熟,其他新来的厂家自然很难进的去。这苦逼的小业务员也一样没有一丝机会,只能去下面养殖户那里先混个脸熟,真的是从基层做起。
    到了领导训得差不多了。我才给他讲了个以前一个学生的案例:那人其实跟他一样,也是刚出大学的学生,也是一片相对那家公司来讲的陌生市场,没有资源没有交接没有朋友没有客户,完完全全得靠他自己开发。当时他的经理只给他说了一句,没有客户就去找客户。但他找了两个月客户确实有,但实力都不咋样,而且已经经销其他公司同类产品很多年了,人情关系,产品熟悉度,销售政策都是他不能比的,他一点优势都没有。
    最后没有办法他只能直接跑到塘头一包一瓶的销售。虽然量非常小,但好在他还算勤奋,慢慢的就有很多养殖户认可他了,自然也就认识了一些当地的养殖高手。一天他突发奇想,与其劝那些经销商销售他的产品,还不如直接自己就在这些有点号召力的养殖户里选一个来发展,说不定能培养出一个经销商呢。于是他开始有目的的去打探这些养殖高手们的个人意愿、经济实力、推销能力以及人脉关系。
    可谓是天道酬勤,也该当他辛苦勤劳得来的收获。还真就有个养殖高手(其实也不算太厉害,只是想法多些、能说会道而已)想要自己卖点药品和饲料,果然两人一拍即合,没多久就狼狈为奸偷偷的在塘头开了个药铺。有那养殖户的如簧巧舌,加上这学生的勤苦服务,这生意慢慢的就做得不小了。才不到一年时间,这家店就卖了三四十万。作为一家黑店而言肯定算是轻松的活下来了。第二年,那养殖户就在他劝说之下干脆在真是开了家堂而皇之的药店了,这下生意就更好了,又是一年时间,到了第二年年底那养殖户俨然已经成了当地排名前三的药品经销商了!
    关键的是由于这个是他一手培养扶植起来的经销商,哪怕再多的厂家进入,但他的产品始终都是店里占主要销量的品牌。加上随着对养殖户的服务,这学生的技术也提升得非常快,经销商还没坐到第三把交椅时,他就已经成为当地市场几乎家喻户晓的业务员了。这样下来,自然销量想不高都说不过去。
    一次公司开会时,那学生说了句话,让在座的的业务员们感悟良深:只有自己培养的经销商才是最忠实的客户,只有靠自己真真实实的技术和服务下养出虾来的养殖户才是最信任自己的粉丝。

作者: 吴佳辉99    时间: 2017-7-23 10:02
         水产见闻录442-漂在水中-教授纠结有病原,反复消杀不断绝

    这段时间老是有个家伙跟我纠结弧菌检测的问题。事因是褐斑、他检测了很多池塘有数量不少的弧菌,但却并没有发病的迹象,养殖户听他的预防消毒一次,但没两天再测,还是有,还好虾一直都正常,所以养殖户也没说什么,却再也不相信他弧菌危害一说了。
    这让我想起去年一个朋友的养殖场发生的事情。那时他刚准备消毒放苗,一切工作都按以前的套路来做,清塘洗塘,净水消毒,准备解毒培藻培菌时,老板请来一个教授参观指导养殖场的工作。教授据说这几年在华东区域有点名气,带来一组研究生和一些老板业已订购的研究器材,有了专业的团队,我那朋友自然就得退居二线,得让专家来指导不是么?
    经过一番检测,确定几池水有少量病毒(好像是白斑病毒、细小病毒、皮下造血病毒),好吧,那就排掉重新再加水处理。这次朋友先检测了一下蓄水池的水源,没有问题,这才加到养殖池里后续处理。这样完全按教授说的做下来总是没问题了吧,但朋友还是留了个心眼,第二天再检测了一次。结果,让那些研究生诧异不已:又测出病毒了。当然这次少些了,仅剩白斑和细小,但,这个结果照样不能让人放心,于是又排掉从来。
    第三次又是规范操作下来,最后检测水样,还是多少有点病毒。朋友一算时间,来来回回折腾了快十天了,实在不能拖了,于是干脆赌一把,冒险放了两池苗,剩下几口池子继续按教授的指导处理着。那边有专家指导着,朋友心想就省事了,于是专心去管理他冒险放苗的两口池去了。
    等朋友那边的虾都完成转肝了,他才放下心跑过来看看进度。没想到的是,教授这边依然还在处理检测排水重进,如此周而复始的反复转圈,而且似乎进入了死胡同,因为他们能想的到能处理病原的药物都用了个遍,但依然没什么效果。本来按照教授的意思,还得继续这样操作下去,直到完全没有病原微生物为止。还好这次科研团队的考察时间眼看就快临近了,教授只得下了个结论:水泥池孔隙里带有病原微生物。并着重叮嘱,必须要处理干净才能放苗!
    等教授一走,朋友就马上招呼工人放苗了。哪有他说的那么可怕?之前放的两池不一样正常转肝了么!照他说的这样,今年估计就会直接卡在清塘消毒这一环节过不去了。到了几个月后,事实证明朋友的做法是对的,那批虾基本都养出来了。当然,老板明面上也最终归功于教授的英明指导,毕竟如此强度反复的清消,即使始终检测为有,但想必也少之又少了吧!

作者: 盛盈汇    时间: 2017-7-26 11:55
盛盈汇邀请您访问中国水产频道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fromuid=81110
作者: 吴佳辉99    时间: 2017-7-30 09:07
本帖最后由 吴佳辉99 于 2017-7-30 09:10 编辑

          水产见闻录443-漂在水中-投资水产需谨慎,故步自封难学真

       一天遇一老板电话想投资养虾,听他叽叽呱呱说了半天外行话,才搞清楚原来是别人踢皮球,让他咨询我关于对虾养殖的事情。一番沟通之后,发现这老板还真是一问三不知,关键是他已物色好了一块两百多亩的地,而且也已筹备了三百来万准备投资了,这才发现很多需要了解的东西都一片茫然,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太令我佩服了!但,这种情况根本就是无从谈起,完全没法交流嘛!不得已,我只能随便给他一些网站、微信群、业界的公司技术资料、以及一些养殖场朋友,让他先花两个月时间了解一下,再行考虑是否入行。
       我这才想起以前一个朋友也是这种情况,但那家伙的就比这老板谨慎多了!那朋友是听到很多老乡养虾赚到钱了,加上被很多人洗脑,遂决定入行的。但他以前与这条虾唯一的接触估计就是在餐桌上了,毫无头绪的他并没有盲目的跟风,他继续这他的老本行,但却花了足够多的闲暇时间来了解养虾。
       我和他是由一个经销商介绍相识的。开始是经销商把公司技术资料给他看,他对比了很多业界公司的技术手册之后,选了几本,着重了解,并联系到这些公司里的技术主管,希望更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公司的产品和处理方案。所以电话找到了我。聊过几次之后就发现他对养殖技术理论和各家公司的使用套路都吃得很透,完全不像是没入行发新手,说起行话来一套一套的。后来问经销商才知道,这家伙就像是个上门挑战的武林高手,把每家药店都逛了一遍。很多养殖高手、业务员、技术员甚至是技术总监都给问住了,很少几个人能在他手底下走过三招。所幸,我勉强算是通过了考验。
       直到我和他电话信息交流一年多后,我们才相见。那天聊了很多,他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似乎无休无止一般,让我嗓子都快哑了。最后才了解到他居然花了整整两年半的时间,去了解养虾界三四十家药厂、二十余家苗企、十好几家饲料厂以及几乎所有常见的养殖模式。每年在外面跑近五个月时间,不仅仅是去观摩拜访养殖高手,取经学习,还包括各地市场的了解,土质水质的调查。与他一席话,我才发现,水产养殖里面居然还有很多是我以前都没关注过的东西。
       过了差不多半年时间,他才决定真正投资,自己去考察了很多地方,也在公司淡季时约我一起去看过几片他筛选下来的土地。又过了几个月他才在盐城南边定下养殖场址。一开始就还比较顺,一年两造下来还真赚了不少钱。逐渐还拉动了几个老乡随他一起到了当地去投资养殖。最后加上他自己的两三百亩,总共就有一千来亩了。他靠着全现金的操作,绕过经销商,自己向药厂苗企饲料厂直接谈采购。杜绝了经销商赚中间差价,所以一般的厂家也很难进得去他那片养殖区域。没有机会,那自然业务员技术员就渐渐的不再去跑了。
       又养了两年多,多少都有点赚,但情况越来越差。养殖这条路上,哪怕再有悟性再聪明,但一个人的智慧始终有限。他的养殖场以及周边一起的养殖户越来越举步维艰了,养殖似乎进行不下去了。和我聊过,我有介绍他一些比之前更为先进的理念和药物,但他只是口头上敷衍,并没有去尝试。后来,连我都不知道他是何时就不养卖塘回家了。据业务员了解说最后他是问题出在苗的质量上面。他代理了一家新建的苗企,一开始还不错,最多也就缺斤少两而已。但没两年那苗就不行了,但他以为是暂时性的批次问题,一直坚持养(作为代理商,自然是要硬着头皮养下去喽)。但连续三四造都失败,这个亏得就有点冤了,据我所知有两次是虾一两百条时出的问题,这可就是纯亏啊!再有钱也顶不住这样连续亏本啊。
       所以,作为外行想要进入水产养殖还是必须了解清楚再来投资。但了解得再清楚也不能故步自封,不然迟早还是失败的结局。

作者: 吴佳辉99    时间: 2017-7-30 09:10
           水产见闻录444-漂在水中-跟风放苗成功少,因地制宜是正道

       昨天一个浙南的朋友问我现在什么苗比较好,这类问题我真的是不想回答,而且他还问了具体几家苗企的情况,这就更不好回答了。他说一个养虾的老板(应该是苗中吧)介绍他某大牌苗种,但那个牌子早造几乎全军覆没,不知道该不该选。我想,一般的品牌苗品质多少会有些保证,早造不行,之后都会有明显的调整修正,应该是不会再出太大问题了,所以就建议他可以考虑再放来试试,但他语气中的不情愿让我感到非常怪异。
       后来就这个苗的事情聊了好半天,得知一件事情这才释了我疑惑:他说是年头时这个苗的铁杆大户放了一千二百万,没想到几天后就出了问题,看似没救了,正好剩下的池塘水已调好,索性把前面放的全部排掉后又进了一批。这次原计划准备放的加上前面全数排掉的,总共两千八百万(估计里面有些是他客户或亲戚要的苗,但据说都是他先付的钱)。但运气似乎非常不好,这大两千万又出问题了,于是又是排掉重放。
       第三次,他直接要了三千万。可惜的是,那看似各方面都正常的苗也是没到十天就又出现大量损耗死亡。没办法,只得再次排掉。这时的他已经完全不敢再建议自己的客户和亲戚拿这种苗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他放苗失败的事情。连他自己也在犹豫不决,这个苗种到底是怎么了?明明这么多年都养得很好,从来没出现过今年这种情况。来来回回一个月过去了,他的池塘还空空如也,单单这里的损失就是近五百万,这还不算他耽搁养殖季节造成的损失呢。据说去年这老板养这种苗纯赚六百万,而就是因为这个消息,今年放这苗的客户多得不得了。没想到今年一个放苗季就把去年赚的差不多全都给赔进去了。有这个前车之鉴,自然没几个还敢再放这家的苗了喽,这才有朋友的这番询问。
       后来我们又聊了半天,我问了往年这种苗的养殖情况,说了半天其实和今年都差不多嘛。也都是前期不行后期不错。区别只在由于去年这家苗企的宣传运作,今年放这种苗的人比往年足足多了五六倍。那自然出问题的人就看起来多得多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今年前期水温实在是太低了,而那片很多厂家(包括药厂苗厂饲料厂)都在宣传提前放苗,以小冬棚渡过前期的低温,以提前放苗渡过雨季的发病高峰期。只是没想到今年早春温度实在太低了,放苗存活率大受影响。而少数几个人推迟到水温20度以上放苗就养得还算正常。
       所以,养虾切忌跟风,跟得好不一定赚,跟得不好铁定亏本。根据自己池塘情况来养才是正道。


作者: mytx520    时间: 2017-8-1 11: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吴佳辉99    时间: 2017-8-2 14:25
           水产见闻录445-漂在水中-客户唠叨不要紧,有所期待要求勤

       干水产久了,跑的地方多了,就多少会发现不同省份的人还真的有些不同。另外一方面,虽说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不同,但同个地方的人却总有那么一些相同的特征。那天和一个业务员电话里聊着聊着就知道说起这个话题,事后一想,还真是没错。
       两个月前,和一个实习期的新人以及带他的业务员闲聊时,听那新人抱怨说他接触服务的一个客户要求非常多。每次去都是这样不爽那样不好,总是乱七八糟的各种找茬。几乎每个产品都被他说过有不同的小毛病,感觉公司的产品就像没有一样是没毛病似的。好不容易遇到几个产品确实在质量、效果上无可挑剔,那客户又说价格太贵了!小伙子本来就是新手,对于这种唠唠叨叨的抱怨完全没有招架能力,每次那客户一有投诉与不满,那家伙还就真的以为是什么大问题发生,屁颠屁颠就跑去查看,结果每次都是被说得灰溜溜的,搞得越来越没自信,越来越胆小,他自己说,到后来甚至产生来心理阴影,一有那客户电话就莫名的紧张,说起话来连舌头都捋不直了。
       听了这些,我已经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那老手也笑着说,其实那个客户没你说的那么可怕!他用公司产品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若是真的不爽不满意的话,早就不用了。他也就是看着你好说话,没经验,菜鸟一只好欺负,所以才是斤斤计较的提提要求。若你反应上去公司没动静,他也无所谓,若是运气好,公司答应了他的要求,那不就捡了个便宜呗。
       业务员又说之前他服务时那边好几个客户也都是这样,时间一长,习惯了就好。其实这边的人都是这样,总是锱铢计较,什么都算得很精,能挑毛病的时候,绝不手软,巴不得挑多点毛病来跟厂家药店讨价还价。但他们只有用着满意的产品才会跟你叽歪啰嗦,若是产品真的不好没有效果的话,他们早就不跟你说话了。没见这几户其他公司的技术员业务员过去都是一句话都没有么?
       所以说,客户态度冷漠才是真正的没机会,只要他们有要求就说明他们有期待有需要,而也正是这种客户才是需要加强服务和沟通的。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8-4 08:44
好久没更新了,本来想今天好好编辑更新一下,谁知有很多美女帮忙了,谢谢!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8-4 08:44
我接着来哈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8-4 08:51
水产见闻录441-漂在水中-新人开发新市场,培养养户成店商


        前段时间和一业务新手跑市场,慢慢发现他真的是一团乱麻毫无头绪,以致于让我们跟着他也跑得晕头转向的,经销商没拜访几个,走的基本都是稍大点的养殖户。虽然这些养殖户都挺认可他的勤劳,但这并不能带给他多少销量啊。到了最后领导自然是一通训斥,同时也给了一大堆建议,当然他也很委屈:对市场不了解,没有人脉资源,当地经销商数量又少,而且药店里的销售配套已然非常成熟,其他新来的厂家自然很难进的去。这苦逼的小业务员也一样没有一丝机会,只能去下面养殖户那里先混个脸熟,真的是从基层做起。

       到了领导训得差不多了。我才给他讲了个以前一个学生的案例:那人其实跟他一样,也是刚出大学的学生,也是一片相对那家公司来讲的陌生市场,没有资源没有交接没有朋友没有客户,完完全全得靠他自己开发。当时他的经理只给他说了一句,没有客户就去找客户。但他找了两个月客户确实有,但实力都不咋样,而且已经经销其他公司同类产品很多年了,人情关系,产品熟悉度,销售政策都是他不能比的,他一点优势都没有。

       最后没有办法他只能直接跑到塘头一包一瓶的销售。虽然量非常小,但好在他还算勤奋,慢慢的就有很多养殖户认可他了,自然也就认识了一些当地的养殖高手。一天他突发奇想,与其劝那些经销商销售他的产品,还不如直接自己就在这些有点号召力的养殖户里选一个来发展,说不定能培养出一个经销商呢。于是他开始有目的的去打探这些养殖高手们的个人意愿、经济实力、推销能力以及人脉关系。

       可谓是天道酬勤,也该当他辛苦勤劳得来的收获。还真就有个养殖高手(其实也不算太厉害,只是想法多些、能说会道而已)想要自己卖点药品和饲料,果然两人一拍即合,没多久就狼狈为奸偷偷的在塘头开了个药铺。有那养殖户的如簧巧舌,加上这学生的勤苦服务,这生意慢慢的就做得不小了。才不到一年时间,这家店就卖了三四十万。作为一家黑店而言肯定算是轻松的活下来了。第二年,那养殖户就在他劝说之下干脆在真是开了家堂而皇之的药店了,这下生意就更好了,又是一年时间,到了第二年年底那养殖户俨然已经成了当地排名前三的药品经销商了!

       关键的是由于这个是他一手培养扶植起来的经销商,哪怕再多的厂家进入,但他的产品始终都是店里占主要销量的品牌。加上随着对养殖户的服务,这学生的技术也提升得非常快,经销商还没坐到第三把交椅时,他就已经成为当地市场几乎家喻户晓的业务员了。这样下来,自然销量想不高都说不过去。

       一次公司开会时,那学生说了句话,让在座的的业务员们感悟良深:只有自己培养的经销商才是最忠实的客户,只有靠自己真真实实的技术和服务下养出虾来的养殖户才是最信任自己的粉丝。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8-4 08:53
水产见闻录442-漂在水中-教授纠结有病原,反复消杀不断绝


        这段时间老是有个家伙跟我纠结弧菌检测的问题。事因是褐斑、他检测了很多池塘有数量不少的弧菌,但却并没有发病的迹象,养殖户听他的预防消毒一次,但没两天再测,还是有,还好虾一直都正常,所以养殖户也没说什么,却再也不相信他弧菌危害一说了。

       这让我想起去年一个朋友的养殖场发生的事情。那时他刚准备消毒放苗,一切工作都按以前的套路来做,清塘洗塘,净水消毒,准备解毒培藻培菌时,老板请来一个教授参观指导养殖场的工作。教授据说这几年在华东区域有点名气,带来一组研究生和一些老板业已订购的研究器材,有了专业的团队,我那朋友自然就得退居二线,得让专家来指导不是么?

       经过一番检测,确定几池水有少量病毒(好像是白斑病毒、细小病毒、皮下造血病毒),好吧,那就排掉重新再加水处理。这次朋友先检测了一下蓄水池的水源,没有问题,这才加到养殖池里后续处理。这样完全按教授说的做下来总是没问题了吧,但朋友还是留了个心眼,第二天再检测了一次。结果,让那些研究生诧异不已:又测出病毒了。当然这次少些了,仅剩白斑和细小,但,这个结果照样不能让人放心,于是又排掉从来。

       第三次又是规范操作下来,最后检测水样,还是多少有点病毒。朋友一算时间,来来回回折腾了快十天了,实在不能拖了,于是干脆赌一把,冒险放了两池苗,剩下几口池子继续按教授的指导处理着。那边有专家指导着,朋友心想就省事了,于是专心去管理他冒险放苗的两口池去了。

       等朋友那边的虾都完成转肝了,他才放下心跑过来看看进度。没想到的是,教授这边依然还在处理检测排水重进,如此周而复始的反复转圈,而且似乎进入了死胡同,因为他们能想的到能处理病原的药物都用了个遍,但依然没什么效果。本来按照教授的意思,还得继续这样操作下去,直到完全没有病原微生物为止。还好这次科研团队的考察时间眼看就快临近了,教授只得下了个结论:水泥池孔隙里带有病原微生物。并着重叮嘱,必须要处理干净才能放苗!

       等教授一走,朋友就马上招呼工人放苗了。哪有他说的那么可怕?之前放的两池不一样正常转肝了么!照他说的这样,今年估计就会直接卡在清塘消毒这一环节过不去了。到了几个月后,事实证明朋友的做法是对的,那批虾基本都养出来了。当然,老板明面上也最终归功于教授的英明指导,毕竟如此强度反复的清消,即使始终检测为有,但想必也少之又少了吧!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8-4 08:55
水产见闻录443-漂在水中-投资水产需谨慎,固步自封难学真


        一天遇一老板电话想投资养虾,听他叽叽呱呱说了半天外行话,才搞清楚原来是别人踢皮球,让他咨询我关于对虾养殖的事情。一番沟通之后,发现这老板还真是一问三不知,关键是他已物色好了一块两百多亩的地,而且也已筹备了三百来万准备投资了,这才发现很多需要了解的东西都一片茫然,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太令我佩服了!但,这种情况根本就是无从谈起,完全没法交流嘛!不得已,我只能随便给他一些网站、微信群、业界的公司技术资料、以及一些养殖场朋友,让他先花两个月时间了解一下,再行考虑是否入行。

       我这才想起以前一个朋友也是这种情况,但那家伙的就比这老板谨慎多了!那朋友是听到很多老乡养虾赚到钱了,加上被很多人洗脑,遂决定入行的。但他以前与这条虾唯一的接触估计就是在餐桌上了,毫无头绪的他并没有盲目的跟风,他继续这他的老本行,但却花了足够多的闲暇时间来了解养虾。

       我和他是由一个经销商介绍相识的。开始是经销商把公司技术资料给他看,他对比了很多业界公司的技术手册之后,选了几本,着重了解,并联系到这些公司里的技术主管,希望更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公司的产品和处理方案。所以电话找到了我。聊过几次之后就发现他对养殖技术理论和各家公司的使用套路都吃得很透,完全不像是没入行发新手,说起行话来一套一套的。后来问经销商才知道,这家伙就像是个上门挑战的武林高手,把每家药店都逛了一遍。很多养殖高手、业务员、技术员甚至是技术总监都给问住了,很少几个人能在他手底下走过三招。所幸,我勉强算是通过了考验。

       直到我和他电话信息交流一年多后,我们才相见。那天聊了很多,他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似乎无休无止一般,让我嗓子都快哑了。最后才了解到他居然花了整整两年半的时间,去了解养虾界三四十家药厂、二十余家苗企、十好几家饲料厂以及几乎所有常见的养殖模式。每年在外面跑近五个月时间,不仅仅是去观摩拜访养殖高手,取经学习,还包括各地市场的了解,土质水质的调查。与他一席话,我才发现,水产养殖里面居然还有很多是我以前都没关注过的东西。

       过了差不多半年时间,他才决定真正投资,自己去考察了很多地方,也在公司淡季时约我一起去看过几片他筛选下来的土地。又过了几个月他才在盐城南边定下养殖场址。一开始就还比较顺,一年两造下来还真赚了不少钱。逐渐还拉动了几个老乡随他一起到了当地去投资养殖。最后加上他自己的两三百亩,总共就有一千来亩了。他靠着全现金的操作,绕过经销商,自己向药厂苗企饲料厂直接谈采购。杜绝了经销商赚中间差价,所以一般的厂家也很难进得去他那片养殖区域。没有机会,那自然业务员技术员就渐渐的不再去跑了。

       又养了两年多,多少都有点赚,但情况越来越差。养殖这条路上,哪怕再有悟性再聪明,但一个人的智慧始终有限。他的养殖场以及周边一起的养殖户越来越举步维艰了,养殖似乎进行不下去了。和我聊过,我有介绍他一些比之前更为先进的理念和药物,但他只是口头上敷衍,并没有去尝试。后来,连我都不知道他是何时就不养卖塘回家了。据业务员了解说最后他是问题出在苗的质量上面。他代理了一家新建的苗企,一开始还不错,最多也就缺斤少两而已。但没两年那苗就不行了,但他以为是暂时性的批次问题,一直坚持养(作为代理商,自然是要硬着头皮养下去喽)。但连续三四造都失败,这个亏得就有点冤了,据我所知有两次是虾一两百条时出的问题,这可就是纯亏啊!再有钱也顶不住这样连续亏本啊。

       所以,作为外行想要进入水产养殖还是必须了解清楚再来投资。但了解得再清楚也不能故步自封,不然迟早还是失败的结局。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8-4 08:56
水产见闻录444-漂在水中-跟风放苗成功少,因地制宜是正道


        昨天一个浙南的朋友问我现在什么苗比较好,这类问题我真的是不想回答,而且他还问了具体几家苗企的情况,这就更不好回答了。他说一个养虾的老板(应该是苗中吧)介绍他某大牌苗种,但那个牌子早造几乎全军覆没,不知道该不该选。我想,一般的品牌苗品质多少会有些保证,早造不行,之后都会有明显的调整修正,应该是不会再出太大问题了,所以就建议他可以考虑再放来试试,但他语气中的不情愿让我感到非常怪异。

       后来就这个苗的事情聊了好半天,得知一件事情这才释了我疑惑:他说是年头时这个苗的铁杆大户放了一千二百万,没想到几天后就出了问题,看似没救了,正好剩下的池塘水已调好,索性把前面放的全部排掉后又进了一批。这次原计划准备放的加上前面全数排掉的,总共两千八百万(估计里面有些是他客户或亲戚要的苗,但据说都是他先付的钱)。但运气似乎非常不好,这大两千万又出问题了,于是又是排掉重放。

       第三次,他直接要了三千万。可惜的是,那看似各方面都正常的苗也是没到十天就又出现大量损耗死亡。没办法,只得再次排掉。这时的他已经完全不敢再建议自己的客户和亲戚拿这种苗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他放苗失败的事情。连他自己也在犹豫不决,这个苗种到底是怎么了?明明这么多年都养得很好,从来没出现过今年这种情况。来来回回一个月过去了,他的池塘还空空如也,单单这里的损失就是近五百万,这还不算他耽搁养殖季节造成的损失呢。据说去年这老板养这种苗纯赚六百万,而就是因为这个消息,今年放这苗的客户多得不得了。没想到今年一个放苗季就把去年赚的差不多全都给赔进去了。有这个前车之鉴,自然没几个还敢再放这家的苗了喽,这才有朋友的这番询问。

       后来我们又聊了半天,我问了往年这种苗的养殖情况,说了半天其实和今年都差不多嘛。也都是前期不行后期不错。区别只在由于去年这家苗企的宣传运作,今年放这种苗的人比往年足足多了五六倍。那自然出问题的人就看起来多得多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今年前期水温实在是太低了,而那片很多厂家(包括药厂苗厂饲料厂)都在宣传提前放苗,以小冬棚渡过前期的低温,以提前放苗渡过雨季的发病高峰期。只是没想到今年早春温度实在太低了,放苗存活率大受影响。而少数几个人推迟到水温20度以上放苗就养得还算正常。

       所以,养虾切忌跟风,跟得好不一定赚,跟得不好铁定亏本。根据自己池塘情况来养才是正道。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8-4 08:59
水产见闻录445-漂在水中-客户唠叨不要紧,有所期待要求勤


        干水产久了,跑的地方多了,就多少会发现不同省份的人还真的有些不同。另外一方面,虽说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不同,但同个地方的人却总有那么一些相同的特征。那天和一个业务员电话里聊着聊着就知道说起这个话题,事后一想,还真是没错。

       两个月前,和一个实习期的新人以及带他的业务员闲聊时,听那新人抱怨说他接触服务的一个客户要求非常多。每次去都是这样不爽那样不好,总是乱七八糟的各种找茬。几乎每个产品都被他说过有不同的小毛病,感觉公司的产品就像没有一样是没毛病似的。好不容易遇到几个产品确实在质量、效果上无可挑剔,那客户又说价格太贵了!小伙子本来就是新手,对于这种唠唠叨叨的抱怨完全没有招架能力,每次那客户一有投诉与不满,那家伙还就真的以为是什么大问题发生,屁颠屁颠就跑去查看,结果每次都是被说得灰溜溜的,搞得越来越没自信,越来越胆小,他自己说,到后来甚至产生来心理阴影,一有那客户电话就莫名的紧张,说起话来连舌头都捋不直了。

       听了这些,我已经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那老手也笑着说,其实那个客户没你说的那么可怕!他用公司产品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若是真的不爽不满意的话,早就不用了。他也就是看着你好说话,没经验,菜鸟一只好欺负,所以才是斤斤计较的提提要求。若你反应上去公司没动静,他也无所谓,若是运气好,公司答应了他的要求,那不就捡了个便宜呗。

       业务员又说之前他服务时那边好几个客户也都是这样,时间一长,习惯了就好。其实这边的人都是这样,总是锱铢计较,什么都算得很精,能挑毛病的时候,绝不手软,巴不得挑多点毛病来跟厂家药店讨价还价。但他们只有用着满意的产品才会跟你叽歪啰嗦,若是产品真的不好没有效果的话,他们早就不跟你说话了。没见这几户其他公司的技术员业务员过去都是一句话都没有么?

       所以说,客户态度冷漠才是真正的没机会,只要他们有要求就说明他们有期待有需要,而也正是这种客户才是需要加强服务和沟通的。


作者: 吴佳辉99    时间: 2017-8-7 17:41
           水产见闻录446-漂在水中-坏天放苗似儿戏,优胜劣汰非运气


       台风还有三四天就要来了,一个闽东的客户问我能否马上放苗,或者是等到台风之后再说。这种时候最常规最保险的方案当然是推迟放苗,先进满水,等台风过后重新消毒处理,之后再试水放苗。
       我给他分析了这样处理的原因:台风之后整个海区(他是海水养殖高位池)会有各种生物包括微生物大量死亡,加上搅动海底之后各种污染和富营养化的物质上泛,这种水对于苗种而言毒性较大,即使短时间不会死苗,养殖过程中也难保不会出现以为,所以必须在台风之前进满池水,既可提前进到稍好品质的水,又可不用担心雨水下太多导致盐度水化等出现大幅变化。当然这样一等时间就会变得不确定了,而且附近区域经过台风之后的苗也会相对差一些。所谓有得有失,利弊权衡全在养殖者自己。
       我忽然想起年头遇到的一个老虾农。那天也是天气很差,大雨滂沱。我们刚好到了公司苗厂,茶还没喝几口苗厂经理就说没空陪我们了,因为有人来拿苗!这种天气居然还有人来拿苗。经理说这是个高手,也是老客户,反正说了不听,他一定要拿,责任尽到了,没办法只能给他,话没说完,那老虾农就进到屋里喝起茶来。
      边喝茶我们边和老伯聊了起来,他是公司多年的忠实客户,所以相互介绍之后,居然一点生疏感都没有,很自然的就聊开了。我问起老伯为何这种恶劣的天气还赶着放苗,按说他这样忠实的客户,又是养殖高手,公司一般都会先保证他的苗数。哪怕多等几天都没事的。老伯却说,他和别人不一样,他只要试水可以,还就专门挑不好的天气放苗。什么低温啊,什么大风大雨啊他都不怕,今年整块区域就是他第一个放苗,当时水温也才17度而已,很多人是他放苗半个月后才开始试水的。
      他又说,这样放苗有个好处,体质差的会很快被淘汰掉。他认为凡是完全正常的苗是不怕风雨低温的,禁不住恶劣天气的苗迟早也会提前发病而死的,所以与其之后浪费饲料还不如放苗阶段就干掉它们,这样活下来的虾才能养得更顺。
       他这一席话,听得我们目瞪口呆。能像他这样似儿戏一般玩儿的人可真的不多,但恰恰就是这种不按规则出牌的人却年年都能养出大虾赚大钱。关键的问题是我们都知道,如他所说优胜劣汰的道理确定管用,但试问又有几人会他那将恶劣天气下受了严重影响的苗给救回来并养出来这套本事呢?


作者: 吴佳辉99    时间: 2017-8-14 08:54
水产见闻录447-漂在水中-用药安全须用心,处理问题话说尽

       最近老是看到药店用药事故引发养殖户要么打砸,要么把死鱼死虾死蟹拉去堵店门。其实这种事情每年总会有个几起,只是去年至今越来越多了而已。以前我在一块市场做技术时,也常遇到类似情况。那个地区民风强悍,药店给养殖户开药之后,但凡有点慢料游塘之类的异常,马上就会被问责,轻则免单,重则索赔。若是出现死亡,哪怕是和之前差不多,只要没有缓解减少,养殖户都会赖账!最怕的当然是用药之后死虾变多的,那可就是大事了!好说话的也就叫你赔死掉的虾钱,之前的药钱自然是不会再给了(除非服务很好,最后又能大赚的,还能多少打打折扣要回一点);野蛮点的怎么都会跟你纠缠个万八千。
       我刚到那里没多久就遇到一起用药事故,其实准确来讲那根本不算事故。起因很简单,药店开给养殖户的药用出了一点小问题(好像只是水色变了,虾一下子不吃料了,养殖户第二天就带人去药店闹事。当时闹得轰轰烈烈的,一条街都听得见。老板看过之后就说最近天气异常,养殖容易出问题,闹事的也就比较多,叫我小心点,不熟的人不要随便给建议,开药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后来时间长了,和附近药店老板渐渐熟络了,才发现原来几乎每家药店多少都遇到过这种“医闹”。
       本来以为这是普遍现象,但后来慢慢才听说镇上有一家药店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而且那家还是一个外地人开的!并不是他技术有多好,也不是他武功高强镇得住场子,更不是他背景有多牛逼。他的诀窍在于马前炮打得很好:每次给养殖户检查问题,他都会刻意把最坏的情况跟养殖户分析清楚。什么原因,什么原理,该用哪些药,如何使用,具体的用法用量用时,用了之后什么时候会出效果,哪些效果是好的,哪些效果是负面的,又是哪些原因造成那些负面效果。另外若是多长时间没出该有的效果就说明这次用药无效了,同时又可能会有哪些原因会导致使用这种药物失效。林林总总一大堆,说得一清二楚,几乎他自己能想到的可能性,都跟养殖户分析了个透。单单能受得了这份啰嗦,最后还把药品买回去用的人,估计都不会再找麻烦了(是我的话早就有多远躲多远了)。
       当然,肯定还是会有些胡搅蛮缠的,这家伙照样是一通啰里吧嗦的解释,之后通过观察养殖户听他说话的态度神情就能判断这个虾农是否属于那种专心养殖的。若是那种明显心不在焉爱理不理的,他就会在沟通解释过程中慢慢引导那个养殖户去其他药店拿“更加适合的药”,或者直接建议他回去再多观察几天。这样就尽可能的减少与那些“医闹”有所交集了,自然风险就小了很多。
       后来我卖药时也经常用这方法,尤其后来跑的市场大了,到过很多并不熟悉的地方,见过各种各样的养殖户都是先把话说尽,能想到的可能性都说一遍。这样养成习惯之后,分析养殖问题起来也越来越有调理,即使遇到用药效果不好,也基本没有养殖户找我麻烦。毕竟我已经把那些无效的可能性说到前面了,养殖户回想起来,就能第一时间找到用药失效的原因,自己就能及时补救处理。
       后来我培训技术员时,也是教他们尽量能养成这种习惯。水产技术员淘汰率太高存活率太低,几次用药失误就可能导致他们失去继续干下去的信心,若是遇到养殖户闹事这种大事,对他们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所以我认为对于药品销售的业务员、技术员自身来讲,要用药安全是必须放到第一位的,自己谨慎小心的同时,必须时时提醒自己的客户,如何才能安全用药,这样于己于人都有好处。


作者: 薄薄酒    时间: 2017-8-15 09:17
这么彪悍的民风啊
作者: 吴佳辉99    时间: 2017-8-23 09:49
      水产见闻录448-漂在水中-指导他人都能成,自己养殖总亏本


       今天有个养殖场老板问我介绍技术员,这种拜托真的是不好答应,连公司都缺技术员,如何还能有多余的介绍于他?我一如既往按去前年的操作,建议他选两三个信得过的年轻人(最好是自己的亲戚或者养殖场附近村镇县城相关专业的应届大学生),先在养殖场养一造,等到休养期方便时可到公司经营的区域去由公司的技术员带带,和每个区域里养殖技术最好的养殖户多交流一下,我们技术老师若是有空的话出差那些区域也会帮他带一下,加强一下培训。到了年底还可参加公司的技术培训,这样一年下来应该就能基本熟悉常规操作和一些常见养殖问题的原理和处理。再有个两三年时间应该就能胜任养殖场技术员的这份工作。若是真的有心学技术,悟性好的最多四年时间就可以完全掌握养殖场的管理了,悟性差点的,五六年时间也差不太多了。
       在我看来,在养殖场搞技术的必须自己完完全全跟至少一造虾。否则很多具体的问题了解不到,就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在屋里些处理方案和养殖管理很多时候都是有差异的。
       以前遇到的一个技术员就是这样。说起来那个技术员也算是厉害的了,他是一家药厂的技术员,所驻点服务的店是他们公司最大的经销商,客户很多,这家伙技术还不错,又了解公司产品,所以给的处理方案还都算是对症。年复一年,慢慢的他对当地情况可以说是游刃有余了,信手拈来就能处理绝大多数的养殖问题,在当地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稍微有点类似工作经历的都知道,像这样时间一长,人就没了动力,也没了追求,因为没了挑战,加上公司因为经销商的销量不小,也没考虑过让他调换市场,这样一直千篇一律的做下去,他就越来越有种大材小用的感觉。加上经他指导的养殖户基本都能赚钱,有些一造虾赚的,轻轻松松就超过他的年薪,这种不平衡的想法一天强过一天。
       终于,有个老板请他合伙养殖,先搞二三十亩小试一下水,他只负责技术指导,第一造下来不错,成本全都捞回来了,第二造下来就纯赚了近三十万。老板这时想,不愧是公认的高手,正想扩大规模,还没开口,技术员就不干了,没多久就知道了原委:原来他要单干。估计嫌合伙养殖分赃不均赚钱太慢。
        那技术员自己也找三十来亩,一开始不敢太过托大,放了一半,但运气不好,放的苗飘了三天,估计成活率偏低,于是第二批放苗时多要了些,在前面放的几个池子里顺便补了点。虽然以前很少建议养殖户这样做,但轮到自己就顾不了那么多了。这次是自己亲力亲为在养殖,技术员赤膊上阵之后才发现,很多以前以为很简单的操作到了自己做时才知道原来真不容易,更没想到的是,看似简单的养殖过程,居然突然之间多了太多以前从没考虑过的问题!关键是这些细小的问题,他还必须去处理,不理不行!
        这家伙不愧是有点技术的,在这纷繁众多闻所未闻的细节问题里,他居然硬生生冲了出来。第一造一半成功,一半(就是补苗的那些池子)失败,好在虾价不差,总算有赚。但废了不少人力物力脑力精力,不巧又被公司知道,把他给辞退了,他自己酒后一算明细,得不偿失啊!但是,势成骑虎,只得继续养下去。他心想把虾养出来,名号打响了,照样有老板高薪请他。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第二造放苗就失败了(晚造本来放苗失败率就高)。第三造他又遇到料峭春寒,苗的成数极低,他又想起第一造补苗的失败,没敢补苗进去,结果养了两个半月,饲料喂了不少,虾倒是不小,就是没产量。至于第四造,他变得和大多数连年亏本的养殖户一样,斤斤计较精打细算,不舍得放苗,不舍得投料,不舍得开机,不舍得用药。最后的结果,自然和大多数人一样,老天爷也不舍得给他机会赚钱!那造养完,就再也没人见过他了。
       就这样,一个好好的技术员就给几造虾给养废了。所以,后来但凡想做技术员的,我都建议他们有机会去一下养殖场好好体会一番真正的养殖操作,免得说起话来不切实际。


作者: a965186598    时间: 2017-8-24 00:17
学习到了,谢谢你
作者: 见猎心喜    时间: 2017-8-29 01:41
写一本教程可以。
作者: 吴佳辉99    时间: 2017-8-29 10:37
         水产见闻录449-漂在水中-杂鱼杂虾吃藻类,持续浑浊水难培


       前段时间有个养殖户跟我说池水老是浑浊,用了很多药,但如何处理都还是依旧,总是不见效。仔细的问了半天,各种可能性都想了个遍,都没找到原因。只能叫他干脆注意改底培菌,维持水质正常,同时注意调理肠胃和营养添加即可。事后隔了好几天,我突然想起一个在河蟹市场遇到的案例,这才恍然:估计当时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原因。
      话说那是两个多月前的事情了,当时我也就是陪领导走访公司经销商而已。那经销商正好有个客户的蟹塘浑浊半个多月了,懂养蟹的应该都知道,池水浑浊时间太长的话,水草就会大量死亡,那这塘河蟹也就很难养成功了。所以客户非常着急,经销商也处理了半个月一直效果不好,所以就干脆约上我们一起去看看,虽然我们几人里面没一个真正懂行的。
       到达之前我详细问了业务员池塘的情况、河蟹养殖所需的一些基本条件以及养殖户已用药物的用法用量。用排除法大概定位了几个最可能的原因,以待到了塘头检查印证。不曾想,到了之后,经一番检查询问,居然把我之前想到的那几个原因全都给排除掉了!这下就只能再围着池塘多看看,检查水草水化底泥,问询用药饲喂情况了。
       当时他的工人正在泼药,另几个池子也有一两个工人在捞死掉的水草。我们看的那个池子刚用完药,相对比较平静。慢慢走到池脚,走着走着,突然我们发现水面很多小小的涟漪,就像蒙蒙细雨一般,但正值太阳高照,一点都没有下雨的迹象。所以这种情况应该是有一些虫子或很小的杂鱼杂虾在顶水。我们马上问那客户是否杀过鱼,他说很早之前杀过,当时确实杀死很多杂鱼,随后的肥水也很漂亮。但再后来差不多半个多月后才慢慢变浑浊多,所以就没往这个方向去想了。与此同时也没人叫他杀鱼,倒是很多药店都说有虫子,杀了好多次,连续处理很久都依然浑浊,他也不是没想过杂鱼这个原因,但他想既然虫子杀了很多遍,那杂鱼估计也会跟着被杀死一些吧,所以最终还是没考虑过另外专门去杀鱼。
       我们叫来工人询问水里是否有杂鱼杂虾,都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原来,这家的工人基本都是五六十岁的农民老伯,眼睛基本都有老花,居然没一个说有发现杂鱼杂虾(估计都看不清楚)。没办法只得叫他们拿细网捞一下看看,一捞之下,还真不少!这下终于找到池水连续浑浊的原因了!有那么多的小杂鱼不停吃藻类,这水不浑才怪喽。之后的处理就不用我们多说了,那边的养殖户处理起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熟能生巧了。
       思绪回来,我马上电话那养殖户。叫他马上抄网检查一下,若有小杂鱼,赶紧泼洒茶麸杀一下。杀了之后改改底换点新水,才有可能把浑浊水处理好。所以,对于一些长期浑浊又时不时换水的池塘,我们最好检查一下是否有小型野杂生物,否则用再多的药物都是徒劳。


作者: wsh6658627    时间: 2017-8-30 18:09
机缘巧合之下,看到了水产见闻录第一部这个帖子,于是乎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全篇通读,受益匪浅。到目前449篇,感慨于王老师资深的阅历和经验,以及通俗易懂的文章形式,能够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无私奉献!实乃大德之人!同时也给版主,楼主,渔歌子,一片云和吴佳辉99 辛勤码字点个赞!辛苦你们了!
本人是行业小白,第一部中有一个问题一直不明白,想寻求一下答案,就是“盐+小苏打”的使用原理?可否告知一下。另外,对于“科环养虾百科”这本书也是向往已久,实在是很想拜读一番!能不能寄一本给我!有偿购买亦可!如果楼主有的话,麻烦辛苦给我寄一本:
地址:福建省龙海市颜厝镇路边村下庄聚善堂药店    吴松辉    15280633285
万分感谢!!!
作者: 随心所寓    时间: 2017-9-7 13:57
卖个药 容易吗? 要会十八般兵器啊,致敬!!!作为水产人,佩服了,学习了。
作者: 薄薄酒    时间: 2017-9-8 09:16
谢谢老师和版主的无私,谢谢
作者: kuper1984    时间: 2017-9-12 17:40
好东西,谢谢分享小
作者: 薄薄酒    时间: 2017-9-13 08:10
好期待啊!!!!!!!!!!!!!!
作者: 薄薄酒    时间: 2017-9-14 10:40
万分感谢!!!
作者: apldwf    时间: 2017-9-15 16:54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9-16 12:19
随心所寓 发表于 2017-9-7 13:57
卖个药 容易吗? 要会十八般兵器啊,致敬!!!作为水产人,佩服了,学习了。

不容易,尤其是一心想帮助养殖户成功的卖药的
作者: 薄薄酒    时间: 2017-9-30 11:04

作者: 橙子嘻    时间: 2017-10-10 09:39
666666666666666666
作者: Yummy    时间: 2017-11-9 15:58
可以出本书了吧!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11-21 09:26
wsh6658627 发表于 2017-8-30 18:09
机缘巧合之下,看到了水产见闻录第一部这个帖子,于是乎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全篇通读,受益匪浅。到目前449篇 ...

你好!由于工作原因,久不来论坛,今日才看到你的请求,我帮转达给王维老师的。感谢你支持中国水产频道。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11-21 09:30
wsh6658627 发表于 2017-8-30 18:09
机缘巧合之下,看到了水产见闻录第一部这个帖子,于是乎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全篇通读,受益匪浅。到目前449篇 ...

刚才联系王老师了。他是这样回答:科环养虾百科的第二版正在编辑中,预计年后才能印刷出来。到时候统一寄出。

盐+小苏打是用于排毒的,通过离子通道加速,加快新陈代谢速度,从而促进排毒。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11-21 09:36
水产见闻录450-漂在水中-专用池育试水苗,试水良好养不好


        那天和一经销商朋友交流放苗试水的一些问题,他跟我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个客户到一家苗厂去拿试水苗,看到师傅叫了一个工人在正出苗的大桶里随便一捞就装了一小袋给他,当时他只是隐约感到似乎哪里不对,没马上意识到异常之处。等他到了另一家苗厂,再要了一袋试水苗时他才发现差异所在。


       原来第二家的师傅是进车间里面去装的试水苗,养殖户也就自然而然的跟进去看看(能随便进车间的苗厂估计也不太规范吧)。养殖户见他走到一口池边拿起小网兜捞了两下,但捞出来的苗似乎并不多,打出来之后仔细一看,发现这个苗虽比第一家的小一些,但要整齐得多,活力体色都要漂亮很多。养殖户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个苗不错。回到塘头,两家的苗试了一夜,到早上一看,果然,第二家的是几乎百分之百存活,不仅没见到死的,桶里的试水苗活力都还不差,而那第一家的也就只剩个七八成,简直是天壤之别。之后放苗的选择自是不用多说了。


       可是谁都想不到,还不到一个月养殖户就跟经销商说,那批苗已经发病排掉了!养户问了一下同一批拿苗的好几个人,基本都出问题了,他感到非常奇怪,所以连续几天到经销商处了解市场养殖信息,当然也准备顺便再订一批苗。三四天了解下来,忽然发现,之前他试得差的那家苗厂,连续好长一段时间的苗现在养殖情况居然都还不错。带着疑惑和后悔,他又刻意了解了几天,果然没错,于是才去问经销商那家苗厂的情况。并问出自己的疑惑:明明试水存活率不高,为何养殖效果却在这片是最好的呢?


       经销商一点都不奇怪他会问这个问题,他说:你上次拿苗的那个厂,是用一个专门的池子来暂养试水苗的。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通过特殊的用药调理把试水苗调得比出厂的苗的品质好得多,这样无论是打出来的直观品相、专业机构的检测通过率还是试水之后的存活率都要比大多数竞争厂家的要好。而没有经验的养殖户一看到这些良好的表现,自然认为苗的质量良好,苗厂的生意自然就不会差喽。这边附近几个镇的小苗厂基本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你会发现那些品牌大厂的苗反而试水表现比那些小厂的差了不止一点半点。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些规范的厂家用的试水苗一般都是马上要卖出的苗,没有经过特别的强化调理过,自然抵抗力方面就会比小厂差很多喽。


       真是开眼呐!本来拿苗试水是检验苗种质量最好的实操方式,我万万没想到苗厂居然能针对这个好习惯做出相应的对策,让养殖户再次进入经验的误区。朋友接着又说:其实也不是没有应对手法,劣质苗始终是劣质苗,再怎么调理,也就只能顶得住试水那24小时而已,最多不超过两天两夜就肯定会原形毕露,所以我现在一般都叫那些拿小厂苗的养殖户多试一天半天,若是还不错,那放这个苗应该也不会差,若是一两天后试出问题了,养殖户也自然不会去放了。


       养殖户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只要是作假,不管做得多像真的,肯定有人会找到方法来鉴别出它的问题所在。


作者: 锦笛儿    时间: 2017-11-27 00:02
真是有心人,实践出真知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7-11-27 20:43
锦笛儿 发表于 2017-11-27 00:02
真是有心人,实践出真知


作者: 阿李    时间: 2018-1-11 19:23
这个要顶,比专业的技术书强多了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8-1-15 09:22
阿李 发表于 2018-1-11 19:23
这个要顶,比专业的技术书强多了

这个正是专业人士的作品哦
作者: 阿李    时间: 2018-1-20 20:57
感谢王老师的无私奉献,还有编辑的辛劳。科环养虾百科不知道出了没有,能不能发一本来呢,购买也可以我是收件地址是:广东省饶平县海山镇隆北,李加俊,18025717108,再次感谢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