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谁是赊销的万恶之源?人性的贪婪!!! [打印本页]
作者: 令狐冲 时间: 2011-2-25 19:12
标题: 谁是赊销的万恶之源?人性的贪婪!!!
本帖最后由 令狐冲 于 2011-3-6 11:11 编辑
也论“谁是赊销的万恶之源?”
这段时间上网,看到少数派在某网站上发的帖:“谁是赊销的万恶之源?”
我很欣赏少数派的文笔,但其结论,或者说观点值得商榷。
我们先看看少数派的观点:
我们痛恨赊销吗??
不,至少我是不痛恨。我是赊销的得益者,蒙大家信任,单是药品,我年度最高赊帐(欠厂商货款)曾达二百多万元。
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得益赊销政策,成了一个可以解决温饱的人。
我只不过是一个缩影,无数的从业者与我一样,是行业的得益者。
赊销并不是罪,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个最佳经营者,他的欠帐率占他的资产70%左右。高于或低于这个欠帐率,均为不良。
。。。。。。
现在的问题是,现在的赊销已经不是合情合理了-----它已经成为下线转移风险的方式。早在2009年,很多大经销商的利润开始经成为下线转移风险的方向。赚的钱,只是一个数字,真正的钱在别人手里。
这样的赊销,当然要痛恨。
。。。。
现在我们来说说,谁是这个赊销的万恶之源??
行业最早的赊销应是现在饲料的龙头大哥,是它首先开创这个方式,并在短短的时间里,得到极大的发展,与之相伴的是整个产业勃勃生机。这后,药品开始跟进,赊销大行其道。常见的现象是,一辆广东车,车上是满载的药品-----它跟本不知把货发给谁,看着办吧,谁愿意接收,就把货放给谁。反正当天得把这车货送出去。
看起来,应是企业???
我们赚不到钱,看起来更应该是我们的下线,毕竟是他们不还钱???
我的思考是,真正的万恶之源,是政府的放任与惰性。
如果他们严格执行技术监督,很多没有技术内容的厂家根本不能生产,行业就不会有低价的劣产品,好的产品好的厂家才能继续有能力进行技术开发,而不是恶性竟争。
如果当地兽药监督部门严格执法,大量的村级店就不会存在----这些不懂技术不懂服务没有资金的人根本就不能开店,有能力有水平的兽药店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而不是把货推下去,拼价格拼赊销。
新年之际,我最大的希望是有行政执法能力政府机构,真正地负起责任,监督整个市场的运作,而不是搞一个GSP就完了,你得严格执法。
说真的,就赊销这点事,还轮不到要政府管起来。
我们像一个断不了奶的孩子,遇到一点问题,就要政府管起来。真要有人管起来,又说人家腐败,乱来。
无数实事证明,市场的混乱,光靠政府管起来解决不了问题。比如房价,比如食品安全。
我认为,真正的万恶之源,是你内心的贪婪。
大家都痛恨赊销,你可以不赊啊!
你去问下,海大赊不赊?海大太大了?那你去问下利洋的药店赊不赊?
2011年,海大水改的产品做了5000多万,利洋做了8000多万。
你还可以去问问渔经赊不赊?芳草赊不赊?
你想赊,是因为你想赚更多。你痛恨,是因为最后没赚到。
这就是市场经济,这就是江湖规则,你得为你的决定买单。
说实在的,就赊销而言,还真不关政府什么事!!!
如果你觉得不赊,东西卖不动了,那将只能接受一点,你其实是要被淘汰的。
(特别说明:这个“你”不是特指某个人,只是为了让表达更有力)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2-25 23:34
赞同楼上的观点
因为之所以想赊销,说明人性里都在乎得到短暂的满足,而不考虑后果
如果有一天这个行业再不赊销了,我想大家才能都有钱赚
这个是市场中的经济行业,的确与政府无关
而只有当这种行为越来越乱的时候
政府为了表达他的存在,不得不在一些草民的呼吁下出台这样那样的条文
其实,治标不治本
作者: zyp10 时间: 2011-2-26 14:07

作者: 关注水产 时间: 2011-2-26 14:28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啥也不说
作者: 浪花一朵 时间: 2011-2-26 23:02
饲料行业的进入壁垒很低,只有能有个几百万,谁都能建个饲料厂,饲料质量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饲料行业的激烈竞争,也使得不少饲料企业本身有惰性来为养殖户提供饲料。如果说饲料厂少,或某个饲料厂竞争优势明显,议价能力强,赊销还会存在吗?
作者: 浪花一朵 时间: 2011-2-26 23:07
养户的赊销很早就开始有了,这能否说是养户的劣根性?作为中国特色的农民,本身就缺乏资本,从事风险较大的养殖业时,有限的资本会使他们将其用在刀刃上。即时资本越来越多,他们同样也不愿意提前承受风险
作者: kook 时间: 2011-2-27 11:33
过去可能真的是很多养殖者没什么资本,要依靠赊销做起来,但如果是在养殖成功率很高的时候这是互利的事情。但是到了现在,很多养殖者并不一定是没有钱,而是很多人都是有一块钱就想做两块钱或者更大的买卖,看到了有利可图,都想大跃进。从这个角度来说,支持LZ的观点。贪婪。
作者: 寻欢 时间: 2011-2-28 09:54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一个开头.
这个开头用一个字不定期表达就是:乱.
因为利润太高了,门槛又太低了,做的人会非常多.恶性竟争开始了.
这样行业的管理也要同样进步,把这个市场有序地发展,键康地发展.
中国有其特殊之处,就是有政府无协会.政府机构必须负起市场监管的职责,而不是放任自流.
如果说,所有的一切都让市场来自动调节------楼主老兄,可能你的小孩,还在吃三聚氰铵的牛奶.春节,你还在吃有毒饺子,你的洗头水可能还是强烈地致癌........
作者: 寻欢 时间: 2011-2-28 09:57
我仔细地看了少数派的文章,文章并没有要求政府出面管理赊销.而是要求政府机构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
如果他们严格执行技术监督,很多没有技术内容的厂家根本不能生产,行业就不会有低价的劣产品,好的产品好的厂家才能继续有能力进行技术开发,而不是恶性竟争。
如果当地兽药监督部门严格执法,大量的村级店就不会存在----这些不懂技术不懂服务没有资金的人根本就不能开店,有能力有水平的兽药店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而不是把货推下去,拼价格拼赊销。
新年之际,我最大的希望是有行政执法能力政府机构,真正地负起责任,监督整个市场的运作,而不是搞一个GSP就完了,你得严格执法。
作者: 寻欢 时间: 2011-2-28 10:02
以前,听一位老教授上课,他说:书上、历史上都告诉我们,中国人勤劳、诚实、礼义。但现在到了国际上,即使是非洲,一说到假冒劣产品、垃圾工程、言而无信、危险不安全用品,不用问,肯定是中国人做的。
作者: goodfish 时间: 2011-2-28 18: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玉。 时间: 2011-2-28 23:40
养户的赊销很早就开始有了,这能否说是养户的劣根性?作为中国特色的农民,本身就缺乏资本,从事风险较大的 ...
浪花一朵 发表于 2011-2-26 23:07 
我觉得这不是养户的劣根性,至少一大部分不是的。因为现在钱都是掌握在越有钱的人手上,而养户就只能利用手上仅有的一点钱来做生意,买苗都已经用了一大半了,手中也没有多少闲钱来买饲料和药了,所以赊销也就存在了。但是,这也不称乏故意赊帐的人,这些人应该是“被痛恨”的。
作者: 浪漫小子 时间: 2011-3-3 15:47
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很难不赊账,
除非有人制定新的规则!
作者: 新南美白 时间: 2011-3-4 21:15
爱也赊账,恨也赊账啊!
作者: xiaolianyu 时间: 2011-3-4 23:44
基本同意。本来不管什么政府的事情。
作者: 令狐冲 时间: 2011-3-6 11:09
当我没实力的时候,欢迎赊销,欢迎混乱,因为我可以借鸡生蛋混水摸鱼。当我有了基础,看到无数人重复我的老路,比我更勤奋,更大胆时,我希望政府"严格执法",干掉他们。
作者: 令狐冲 时间: 2011-3-6 11:22
本帖最后由 令狐冲 于 2011-3-6 11:25 编辑
我仔细地看了少数派的文章,文章并没有要求政府出面管理赊销.而是要求政府机构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
...
寻欢 发表于 2011-2-28 09:57 
兄弟,那不是救世主!大家是不是自由烦了,请个爷来尝尝孙子的滋味?
作者: XIEQUANZHONGXIA 时间: 2011-3-6 12:12
回复 9# 寻欢
句句入心,政府抓好企业质量,企业做好服务。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优胜劣汰,何须赊账。但中国现状不赊账是不可能的,问题是如何赊,和如何收?
作者: 聂晓 时间: 2011-3-8 15: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嘛!市场经济、宏观调控。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如果回到计划经济,相信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问题了。。
赞同其万恶之源是“人性的贪婪”一说!!!
作者: 水中鱼 时间: 2011-3-15 09:38
赊欠模式是由来已久了,想要打破非一时能够的~但现在已经就有企业行动起来了,说明大家已经发现了这个模式的弊端,想要试图扭转了,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作者: 泉逸 时间: 2011-4-16 14:00

作者: 北京正坤 时间: 2011-4-18 14:25
我只能说:赊销很正常.因为这是就是规矩.或者说这就是生意.
作者: 小马鱼药 时间: 2011-5-15 21:15
错了,饲料的龙头老大是赊销的最大受害者,最先赊销的一般是当地的二三流企业为了抢老大的市场
作者: 小鳝子 时间: 2011-8-7 12:02
赊销是一种方式,你不能一概而论的把他打死,也并不能说赊销的就一定有多少利润,老板有多坏多坏,收不回来钱活该之类的。有时候也是一种江湖救急,也是一种道义,这只是一种工具,用的好坏还是要看用他的人和用他的方法。
这个世界除了垄断没有赊欠,其他哪个行业全是现金操作的呢?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8-7 13:25
不同意楼主房价、食品安全不用ZF管起来的观点,这两个事件里,政府的责任很大。
仔细看少数派的观点:ZF执法不严,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像,最终推动赊销盛行。这个应该是实事。
赊销是一个市场行为,是一个帐期的问题。是否运用,如何运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看法。有很成功的赊销企业,也有被拖垮的。
赊销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企业有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策略性地运用赊销,也不失为攻城略地的利器。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赊不赊,都会出问题。
个人观点,请拍砖!
作者: llltttqqq007 时间: 2011-8-17 13:10
中国特色,保障不行,行业不作为,协会很烂就是这样子。不当竞争,产业链条短,与民夺利,没什么办法,办法在民间呀。
作者: sdlqw 时间: 2011-8-17 15:02

作者: 渔民黄小弟 时间: 2011-8-23 12:50
回复 1# 令狐冲
赊销···主要还是养殖过程中资金链拉得太长了~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1-8-27 20:23
赊销带富养大了多少原本贫穷的一代经销商啊!但是这些经销商又是最开始慢慢减少赊销量的一代人!靠厂家的赊销政策进货回来,又近全现金的卖给客户,从中赚取客观的利润差价。这个已经是这个水产药品行业的不宣之秘了!谁都不会拒绝没本的生意。但谁都不会愿意负担赊销产生的风险!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不能原谅!
作者: karry 时间: 2011-10-12 19:41
回复 1# 令狐冲
作为一个养殖户,塘租、水电、药费、饲料费用,每亩养殖费用没有5K下不来,100亩就得50万,这个还是低得,作为普通养殖户,普通农户,哪里有这么多现金来支持,而且养殖周期长,还有风险问题。在如今精养、大量投喂饲料追求效益的情况下,不赊欠没有几个养殖户能够撑下去,银行贷款更是难。民间赊欠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是否能否正常还款。
个人觉得:国家对养殖的扶持力度不够,和发达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我们国家有相当的路要走。就如同现在的中小企业生存困境是一样的。养殖产业链的不健全,导致整个行业呈现现在格局。养殖户要学会的太多:苗种的辨别,药品的质量辨别,饲料好坏的辨别,养殖用材料和工具好坏的识别,这些都需要养殖户自己来识别,很多养殖户都付出血淋淋的代价。这些环节的监管都是需要有作为的政府做的,还有特种养殖盲目的大上、快上,老百姓没有宏观的市场判断能力,这些都需要政府进行宏观性的指导。
赊销只是目前养殖环节表现出得特征之一,本质还是整个产业链和系统本身有问题,需要从业人员和政府共同努力。希望政府不要搞一些虚假项目,骗取国家财政支持,而真正需要扶持和指导的养殖户且得不到。为广大养殖户办点实事,我们广大养殖户感激不尽,希望在有生之年这不是个梦想。
作者: 令狐冲 时间: 2011-10-15 14:52
回复 30# karry
我很赞同兄台的意见!
作者: antheny 时间: 2011-11-10 00:09
赊销的本质是由于养殖业的不稳定性与高风险所致,
当大部分资金掌握在饲料厂手上时,没有养户有资金,有胆识去搏那未知的利润,
饲料卖不出去,连最基本的生存也保不住.饲料厂于是说,你们养吧,反正卖货了我再来收钱.
于是养殖业从单纯的买卖业摇身一变,变成风险摇资业.赊销当然就是其中的产物了.
作者: 钟宏欣 时间: 2012-3-4 20:47
其实少数的虾农也是没有办法,现在的虾不好养了,有很多赔钱的,手里没有现钱,只能先赊账
作者: 奋斗有意义 时间: 2012-3-15 23:41
利润和竞争
作者: haidjun 时间: 2012-3-22 21:03
海大的海联科产品是不赊销的
作者: 紫龙袍 时间: 2012-3-25 20:39
最后结果还是要靠个人去解决,这世界没人能去拯救你!
作者: 虾兵鱼将 时间: 2012-4-18 01:20
海大的海联科产品是不赊销的
haidjun 发表于 2012-3-22 21:03 
卖的怎么样啊 不赊账的话 市场竞争力怎样
作者: chengdunykjxy 时间: 2012-4-18 09:50
不赊销肯定有一天的,就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了。
作者: haidjun 时间: 2012-4-18 20:31
回复 37# 虾兵鱼将
卖得很好啊 我现在已经卖了10万
作者: 水滴石穿 时间: 2012-5-19 20:46
赊销不是解决养殖户资金周转不灵吗
作者: LENGYUYE420 时间: 2012-5-26 11:26
赊销这种事正说明的农民的老是本分,那些经销商才敢把饲料赊给农民 经销商知道那些赊的帐要得回来他才敢赊
要是和城市的小商贩做生意你敢赊给他们么?
农民也蛮幸苦 啊 他的投资回报个人感觉也不是很高啊 大水 等等自然灾害你投资的钱几年都搞不回来
还有翻塘 鱼病 风险也很大啊 你说农民伤得起么
作者: 僅乗芐偲淰 时间: 2012-5-29 10:57
现金交易,绝不赊欠,这点学学无锡中顺······
作者: qinghua357 时间: 2012-7-9 16:35
赊账,由如银行贷款,民间贷款,朋友借款
如果什么都靠现金交易,有那么多现金吗,目前只要发展顺利,资金流不断,行业还是会蓬勃发展的。
赊账是难免的,何况也不是每个人想赊就能赊的,要考虑好经销商,养殖户的信誉,背景了,毕竟大家都不愿意做亏本的生意。
超市实行现金流操作,但是做工程,做项目,相比都是定金模式,最后收钱吧。
现在只能期待,赊账的过程,越来越合理,养殖越来越顺利。{:soso_e100:}
作者: 新南美白 时间: 2012-7-12 07:49
在广西走市场时,常听见有些“忘恩负义”的虾农说,是某某经销商(料和药)惯坏了我,也是说害了我。呵呵
作者: 先知 时间: 2012-7-13 09:17
看到lz的观点不禁想起了一个品牌--德国拜耳,现在它也做水产保护产品了,重点是不赊账
作者: 新南美白 时间: 2012-7-13 14:56
先知 发表于 2012-7-13 09:17 
看到lz的观点不禁想起了一个品牌--德国拜耳,现在它也做水产保护产品了,重点是不赊账
真希望不赊账的企业越来越多,行业越来越规范!
作者: 苦行者 时间: 2012-9-16 20:21
赊销把行业外的资金带给了本行业,在客观上繁荣了本行业的发展,但是在赊销的过程中存在赊销风险;资本是具有逐利性,有利润就有市场;
所以对于二者的观点进行统一就非常好了:1、行业赊销者继续赊销,但对恶意欠款者政府进行严厉的打击,要他永世不得翻身(有人就是靠恶意欠款致富);2、政府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防止劣币驱良币,让即使赊销者也是一个合理的利润(一般来说就是有了伪劣产品,有超高的利润才会超风险的赊销)。
作者: QQ_F098F6 时间: 2013-10-6 11:02
牢骚可以在网上发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引导信用体系才是根本。有空来珠海我公司学习,看看我是如何管理、引导600多名农户
作者: xidong7312 时间: 2013-12-23 10:12
第一、养殖业是个高投入的产业,饲料厂或药厂或经销商起到一个垫资的作用,做了政府或银行的工作,否则普通农民很难从事这个工作。
第二、竞争无序,监管不力,不少不具备技术实力的企业生产一些产品不具备竞争力,只能靠赊欠。
作者: 刘阿逗 时间: 2013-12-23 10:47
先知 发表于 2012-7-13 09:17 
看到lz的观点不禁想起了一个品牌--德国拜耳,现在它也做水产保护产品了,重点是不赊账
瞎扯,我这里就是赊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