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4-8-20 15:25 编辑
平凡的世界 学校:中国农业大学(烟台) 学院:海洋学院 班级水产112班 姓名:韩雪峰 电话:18561631459 指导老师:许乐乐 通信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2006号,邮编264670
由于帖子长度限制,本文接上篇《平凡的世界(上)》
......
......
((四)囚徒1)我住的地方是个仓库,阴暗、不透风,到了晚上蚊子没命的想跟你亲热。没有枕头,一整袋的大米便作了与周公见面的信使。这个很结实的枕头必然也很硬实,半夜里后脑勺儿常常被硌的生疼,醒来翻个身,赶走几只饱餐鲜血的蚊子,依旧接着睡。这里的蚊子又多又毒,实习的这段时间,总是一腿的红疙瘩,刺痒入骨。 第一个夜,感觉很长,从来没有过这么长的夜晚。夜长了,梦就自然地多了起来。梦见了学校的晚会,塑胶的跑道,灯火通明的宿舍楼。人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当初的美好。心里好像有一种声音对我说:你总看到别人的容光焕发却不晓得他一个人在黑夜里的怯懦。一个人,若不凭外力能够战胜孤独,他也就战胜了自我,试想,此世间还有什么不可战胜? 第二天起的很早,被4点半的闹钟喊醒。这时的天空,像一张脏兮兮的镜子,被一点一点的擦亮。响水县的清晨,很静也很热闹。推开门看到的是燕子,这么多的燕子!挤在院子里的玉兰树上。没有活动的人,除了睡眼惺忪的我,只有沉睡着的人。 以后的几天里,都跟着这个节奏入睡、按照这个节奏醒来,踏着同样的步调去塘口测水、打样、寻塘看鱼病。休息的时候坐在塘埂上看着远处的风车不转了,抬头看看天上的云好像也不动了,我就像被时间囚禁在这岁月的洪荒里,脱逃不掉。 (五)囚徒2 鱼在水里游,鸟在天空飞,我坐在塘埂,望着水面发呆。我在想,如果变成鱼会怎么样?虽然只有七秒钟的记忆,可以无忧无虑没有烦恼,可是,虽然自由自在却也逃不出这二百亩的池塘。我也在想,如果变成鸟会好一点。天空没有栅栏,也许会飞的更远。 ——题记 和我一样被囚禁的还有这四千亩池塘里被豢养的鱼。它们的状况更糟。 养殖场目前总面积是四千亩,一共50个池塘,还在扩建中。每个池塘大小有差异,平均水深在1.5米。池塘分为8排,每两排作为一个分厂,每个厂有一个厂长作为负责人,下设一名副厂长,其余为工人。这些工人每个人负责一个池塘,大多数是夫妻俩人负责两个池塘,住在池塘边的集装箱里。 养殖场是在原来废弃的盐场上改建的,据工人讲,池塘挖好后底层晒出厚厚的一层盐。合理的做法是先灌水,泡一遍池塘,放掉水,再进水,之后才可以进行养殖。实际情况是,早春的时候从附近的河道里抢水,灌满池塘。由于是新塘,存在漏水的问题,就只好把排水口堵死了。这样就成了一塘一塘的死水,而且底质还是盐碱地。 这里面有7个塘只养草鱼、12个塘单养鲫鱼、9个塘单养鲤鱼,有10个塘是鲤鱼和虾混养,剩下的几个塘是草鱼和鲫鱼混养、草鱼和虾混养。所有的池塘都混养少量鲢鱼,起到防治蓝藻的作用。 由于盐碱的底质,所有池塘的水很瘦,大部分水体呈黄色。公司为了抓住7、8、9三个月的生长旺季,从6月中旬开始就拼命肥水。为了多快好省的生产,公司以成本较低的磷肥等化肥为主,兼施生物肥。 盐碱地的Ph较高,这些池塘的Ph均在7.6—9.0之间。个别Ph偏高的池塘在投入化肥过后,磷元素迅速升高,当时地面温度为34度左右,并且全是静水,这样非常容易爆发蓝藻。养殖场有五分之一的池塘正在爆发蓝藻,爆发蓝藻的鲫鱼塘每天死200—500条,草鱼以及鲢鱼由于个体较大、抗逆性较好,死亡较少。 经过取水样镜检发现,罪魁祸首是微囊藻。它的危害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1)分泌有毒物质抑制其他藻类生长,(2)在水面形成薄膜阻挡光照、阻止气体交换,(3)藻体死亡后分解产生毒素,并且分解耗氧。通常的治理措施有以下几种:杀藻、注入新水、开增氧机、解毒、降低Ph、施肥并培养有益藻类形成优势种。 江苏农垦金鲤有限公司养殖厂由于底质的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调低Ph,并且排水口堵死,不能注入新水,而且塘里水很瘦藻类较少。只能从杀藻、解毒、增氧这几个方面入手。杀藻使用漂白粉,既便宜而且效果也不错,只是在泼洒漂白粉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会导致养殖鱼种因吞噬漂白粉而死亡。了解到北京某淡水池塘爆发蓝藻时,抽取表层水20-30公分,然后在加入蓝藻清和解毒灵。这种方法适合于面积较小的池塘,在本公司不实用。 都知道养鱼先养水的道理,像这种企业赶进度似的养殖,反而会欲速则不达。看着塘里日益严重伤亡,站在岸边却无能为力。在工作手册上写了四句打油诗:
骑车跑塘口,忽闻爆蓝藻。 死鱼一大片,每天要起早。 此外,另一个严重的灾难就是养殖的鲫鱼因为肝胆综合症而大量死亡。早晨4点多寻塘的时候,由于缺氧,多数生病的鱼会表现反常。捞出奄奄一息的病鱼,观察发现:鲫鱼背鳍、尾鳍的鳍条末端发白,体表发黑、色泽发暗,腮部有大量粘液,腮丝充血,鳍条和腮部轻轻触摸就会出血。解剖发现:肝胰脏肿大,发白,个别出现红白相间的“花肝”。 肝胆综合症发病爆发的时间一般为6月份至10月份。探究并寻找发病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养殖密度过高导致氨氮以及亚硝酸盐超标,引起肝中毒,由此引发免疫下降,受感染而死。事实上,进行水质测量时发现,发病池塘的氨氮含量为0.5mg/L,亚硝酸盐含量接近0.15mg/L。(2)过量投喂饲料,或者饲料脂肪含量较高,再或者投喂劣质饲料都能够引起肝胆综合症。根据调查发现,本公司饲料的投喂量是各个分厂统一规定的,这种大锅饭式的做法导致了有些鱼塘投喂量不足,而有些鱼塘投喂过量。(3)大量或者长期使用杀虫药。据了解,发病前几天使用过拜特公司的“水毒克”进行杀虫,使用剂量偏高。总之,肝胆综合症往往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常的治疗措施为:(1)内服抗菌药(多用诺氟沙星等)和维生素C,外用消毒药。注意使用抗生素一定要6天作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应当停药,以免大量死亡。(2)在发病期间应当减少投喂量或者不喂。(3)辅助的方法为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改良底质。公司采用的药品配方是绿科公司生产的“应激宁”、拜特的“三黄散”、拜特的“肝胆宁”以及无锡正太的“氟苯尼考”,治疗效果较好。 养殖过程中往往以预防为主,在6月份左右温度升高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肝胆综合症的发生。(1)水温到达病虫害发生时应当采用多次少量的用药方法使用杀虫药和消毒剂,注意要有针对性的杀虫。(2)适量投饵。(3)如果有细菌性疾病,可以使用中草药代替抗生素。 除此之外,鲫鱼和草鱼还出现过轻微的锚头蚤,因为发现及时,并未造成危害。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只有用心才能做得好,而从事养殖行业来说,更应该精心呵护养殖的对象。 在休息的时候,喜欢坐在塘埂上胡思乱想。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有时候不得不选,就像来到一个转弯口,要么向左要么向右,或者退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姿态,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选择,就像白鲢生活在水上层,草鱼选择了中下层。但有时候,我们却按照别人意愿被迫选择。尽管许许多多的不尽如人意,最后你还是你,你有自己的生活姿态。把一个救生圈按倒水面不管多深,只要放开手,它便会不遗余力的往上浮。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顺其自然。 实习是一种绝望,是断绝一切浮躁的欲望,也是寻找新生的渴望。 (五)劳动人民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题记《蚕妇》 一直认为,最卑微、最渺小的是农民。我生活在农民家庭,父母没有可以翻云覆雨的权力,也没有能够雇得起鬼推磨的财富,有的只是起早贪黑的劳作,既要照料那几分土地又要到处打工赚钱养家。 或许因为我生于农民家庭,对别人的疾苦可以感同身受,对那些劳动人民总感觉特别的亲切。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接触最多的还是养殖场的老农民。 他们住在池塘边的集装箱里,一个人照看一个池塘,往往是夫妻两人一起,负责两个池塘。平时的工作涉及到养殖中的方方面面:按时投喂饲料,中午、半夜寻塘开增氧机,施肥,杀虫,消毒等等。盐城的夏天地面很热,集装箱里如同蒸笼一样。一张床,一台小电扇,一个大桶水,一张桌子,几件衣服,这些就是全部的家当。 在塘边测水工作的时候,见到他们或在劳作或在休息,总会喊一声叔叔阿姨,有时候会向他们询问一些鱼塘的情况。他们是父亲那个年龄段的人,甚至还要更年长些。在我看来对他们尊敬是很自然的事情,而这些老人却像乍看到亲人一样的既惶恐又惊喜。 在一个下雨天,有一个安徽的大叔在扛着饲料倒进投饵机。我想问他下雨天投几包料,先说了一句“叔叔好”,老人激动的拉着我的手说了好多话。从他每天的工作到这几天食堂的伙食又说到他负责的这个池塘,甚至又气愤的说起年轻的厂长不讲道理地骂了他。我在旁边耐心的听着,有时候安慰他几句,有时候替他说一句公道话,有时候对他笑一笑。我能感觉得到,他在这个社会上被冷落了好久。 徐达然说“远方的漫游,虽然掺着乡愁,却一直在开展人们的胸怀,成熟人们的思想。”看到那些老人,想到了我的父母不也一样吗?在外面工作也不知道受到了多少冷落,回到家里对着自己的孩子却还要表现出若无其事来。在每位父母高大的身影后,又有谁知道藏着多少的奚落讽刺? 他们为了每个月养家糊口的两千块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做着这样繁琐又沉重的工作,他们又是那么老了。看到他们步履蹒跚的走在塘埂上,我能做的,只是简单的问候一句,多给他们一些关注。 在实习后的日子里,又到过了别的地方,看到了更多的劳动人民。立秋前的那一天青岛温度很高,半夜里想起这个假期的见闻,作了两首诗。 暑悼难二首 甲午年立秋前,天热只增不减,夜思所闻难眠,胡诌两首首打油诗。
夜半鼓蝉噪,坐卧皆不适。 遥说此夏热,今年最难熬。 村夫挥汗雨,公子把扇摇。 劝说且乘凉,却道养家劳。
(二)后羿 夜半无风躁难当,坐卧均汗皆不适。 苍生罹难苦断肠,存志挽弓斩九日。
后记:这次短暂的实习并没有想象中结束的那么迅速。从大一开始,假期里就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也做过短期工作,单对于这次实习本身来说,它只是一次锻炼、一次不同于以往的经历。万没想到的是,这次的实习就像一双厚重的手,抚响了心底的那根弦,此后的时间里一直回响不绝。让我不断的反思,活着的意义,我活着不仅仅是我活着。 由这次实习引发的链式反应,引爆了内心的责任感。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向往的那个繁荣安逸又平静的世界难道别人不在向往吗?(本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