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海大集团: 饲料业“白龙马”由田间驰向蓝海

2019-9-18 09:07|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157304| 评论: 0|来自: 上海证券报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再过2个多月,海大集团将迎来上市10周年。十年风云激荡、气势如虹,海大集团的市值从上市时的63亿元,增长至目前550亿元左右,增幅接近8倍,书写了一道美丽的发展曲线。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记者 朱文彬

  再过2个多月,海大集团将迎来上市10周年。十年风云激荡、气势如虹,海大集团的市值从上市时的63亿元,增长至目前550亿元左右,增幅接近8倍,书写了一道美丽的发展曲线。

  1998年,薛华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与伙伴们在一个小作坊中起步,开始创业历程。海大一经创立,便以“黑马”的姿态起跑,20年间,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农牧行业增长速度最快、技术能力最强、服务水平最好的企业之一,饲料销量已经跻身世界前十、全国前三。

  登陆资本市场10年间,海大集团凭借稳定的业绩增长和高质量的发展模式,赢得了市场青睐,成为市场中一只优质“白马”股。

  “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中国水产饲料的起步,海大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和贡献。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中国饲料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海大必将成为中流砥柱。”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信心十足。

  下海试水

  近日,广州番禺海大集团总部,在结束一个重要的办公会议后,薛华接受了上证报记者的专访。

  “刚开始创业,我们没有什么资本,手里只有技术。”出生于陕西汉中的薛华,带着北方人直爽的性格。薛华先后在华中农大和中山大学求学,研究生毕业之后分配至广东农科院工作,一直与饲料行业结缘。

  1998年,28岁的薛华决定从广东农科院辞职“下海”,筹集到18万元,与几个志同道合者在简陋的仓库中,凭借简单的两台搅拌机,以赊欠原料的方式,筚路蓝缕建立了海大。

  饲料行业是个高资本投入的行业,18万元相对而言就是杯水车薪。资本不够,只能扬长避短,发挥技术优势。薛华告诉记者,自己水产专业科班出身,此前一直学习研究的就是饲料配方,技术方面根本不用发愁。

  彼时,饲料行业已经开始快速发展,新希望、正大饲料已经建立了市场优势。市场眼光敏锐的薛华看到,中国饲料市场主要集中在猪、鸡、鸭等畜禽饲料领域,而在水产饲料方面刚刚起步,市场是一片蓝海。

  由此,海大就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从一开始,海大就从水产饲料的预混料入手,不仅可以解决资本投入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发挥自身专长。

  “预混料在饲料中占比很小,每1000公斤饲料成品中只需要添加不到10公斤的预混料。”薛华说,由于技术含量高、水产饲料市场需求大,海大很快成为了该领域的细分龙头。

  创业3年后,2001年,海大在水产预混料市场占比就到了全国第一,站稳脚跟。此后近20年,海大一直将此作为核心业务之一,持续保持领先,甚至有些竞争对手也会使用海大的水产预混料。

  在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后,海大开始向水产全价料市场进军。2002年左右,海大在湖北租赁了厂房,深入田间地头,在通往养户和养殖区域的小路上,调研市场、建立销售渠道。与此同时,通过技术培训改变农民传统养殖观念,并主攻核心市场,建立重点户,将服务做到田间塘头。

  在找到方法和打开局面之后,薛华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广东,分别在广州和佛山建立了两个工厂,加码发展预混料和全价料。

  到2006年,海大就有10家饲料厂,年销售就达到三四亿元,海大在饲料领域的优势得以建立,雪球开始越滚越大。

  劈波斩浪

  通过10年快速的发展,到2008年,海大集团已经跻身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成为一件水到渠成之事。

  2009年11月,海大集团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为公司快速发展打通了融资通道,进一步发挥出海大在技术方面的优势。

  “上市解决了此前融资不足、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薛华说,上市后,海大借助资本平台,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一方面丰富了自身的产品,从鱼饲料,到虾饲料,到禽饲料,再到猪饲料,产品线不断延伸;另一方面打通了产业链的整个环节,从饲料领域向上下游两个方向不断延伸,向上拓展种苗、动保(动物保健)领域,向下拓展养殖和食品领域。

  薛华告诉记者,目前,在水产饲料上,海大已经占据了全球领先的地位;在水产动保上,取得了中国领先。

  同时,海大集团步步为营在产业链上下游的5个领域进行了精心布局,而每个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这个行业是没有天花板的。”薛华说,海大之所以能发展如此迅速,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饲料市场规模在1万亿元,种苗市场是几千亿元,动保市场也是几千亿元,养殖市场几万亿元,食品市场更是达到10万亿元。

  从起步开始,海大集团就偏好于技术创新,从而避开了行业早期同质化竞争的陷阱,在一片红海中劈波斩浪,找到了通往蓝海的航道。

  薛华告诉记者,由于早期缺少农业方面的人才,同时饲料行业技术横跨多个学科门类,门槛较高,但市场规模特别大,导致很多饲料厂家对技术并不太重视,在1万多家饲料企业中,真正拥有技术含量的并不多,同质化发展明显。

  “事实上,农牧业是高度依赖技术的行业,技术进步是产业升级的最大驱动力。”薛华说,正是因为技术,海大能在行业危机来临之际发展更快,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薛华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案例。2004年开始,海大涉足对虾饲料领域,但一开始只是一个追随者。2010年,虾瘟突然蔓延,虾苗养殖存活率大幅下降。而海大在跟随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在种苗、动保、饲料产业链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使得在虾瘟爆发的背景下,这些专业能力就转变为特别明显的优势。海大因此迅猛爆发,到2012年在对虾饲料领域的市场占率大幅升至30%左右。

  海大集团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饲料销量437万吨,同比增长29%,在养殖业的低谷中逆势增长,实现弯道超车。后来,薛华还发表了《2012,逆境中的成长——2012年的回顾和反思》一文,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

  上市10年来,海大集团从大海中的一块“小舢板”,在风浪搏击中迅速成长为一艘“巨轮”。

  10年间,海大集团的饲料销量从2009年的176.13万吨,到如今超过1000万吨;营业收入从52亿元,到如今逼近500亿元;净利润从1.55亿元,到如今逼近15亿元,增幅喜人。

  驶向蔚蓝

  薛华展望,未来10年,我国农业将快速进入资本化、规模化阶段,养殖业的升级,叠加需求端的消费升级,行业集中度将快速集中,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现象将非常明显,头部企业也将在此过程中逐渐成形、稳定。

  今年以来,国内饲料行业呈现整体下滑趋势,目前预计整个行业下滑20%至30%,然而海大仍然在逆势中获得较快增长。

  不久前,海大集团发布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海大集团实现营收210.64亿元,同比增长19.14%;实现净利润6.74亿元,同比增长12.24%。

  农牧行业被看作是“看天吃饭”的大周期行业,海大为何能屡屡穿越周期?

  对此,薛华向上证报记者解释称,首先,行业整体规模很大,市场高度分散,在行业整体不利的情况下,海大仍然能够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抢占市场来提高市场占有率。

  其次,海大很早就在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上进行了准备。目前,海大是国内唯一一家在水产、猪和禽饲料都进行布局的综合型头部企业,产品线丰富,抗风险能力强。在今年猪饲料出现销量下滑的背景下,鱼虾饲料、鸡鸭饲料等则出现大幅增长。同时,海大的业务范围遍及海内外,整体区域布局也有效弥补了局部地区销量下滑的影响。

  未来,海大还将在全产业链上进行布局和培育,形成多点支撑,整体发展,从而能实现抗周期、乃至逆周期成长的良性发展。

  比如,在养殖领域,2018年,海大已经拿下50多块地,准备大规模进入生猪养殖领域,但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疫情,延缓了这一进程。

  不过,薛华告诉记者:“我们躲过了非洲猪瘟疫情,是一次幸运。但这次猪瘟疫情,也将是海大的一次机遇。”海大将利用自身在动保方面积累的技术优势,快速反应,调整原先建厂计划,优化厂址,提高防疫标准,建设高标准的生猪养殖场地,从而建立更大的发展优势。

  “在无数的奔流中,我们结成了自己的海;在伟大的时代面前,海大书写自己的篇章。”面向未来,薛华相信,海大将以健康的理念谱写未来之蓝,终将走向无限蔚蓝。(本文转自【上海证券报】。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海大  饲料  企业  农牧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