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吃料少就一定生病?不,还有这几种情况

2019-11-21 14:23|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55882| 评论: 0|来自: 绿陇生物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在集约化渔业生产过程中,饲料投喂的管理是整个生产管理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在饲料投喂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现象。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在集约化渔业生产过程中,饲料投喂的管理是整个生产管理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在饲料投喂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现象。

  小编根据生产中的不同情况,将养殖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的原因分述如下。

  第一种情况:鱼正在生疾病或即将发疾病,引起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

  如鲫鱼内孢子虫疾病、草鱼三疾病、斑点叉尾鱼回出血疾病、肠炎等疾病发生时,鱼的摄食量显着减少。

  当草鱼种、鲫鱼有大量车轮虫寄生时会发生在饲料台前打转狂游的现象,影响摄食,摄食量减少。

  这种情况发生于发疾病初期,一旦出现摄食量减少,要引起重视,马上对鱼体进行检查,针对具体情况,对疾病害进行预防和治疗,鱼体恢复健康后,摄食量可恢复正常。

  第二种情况:水质调节不良,引起鱼类摄食饲料量减少

  当水体中溶解氧不足,水质调节老化,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超标严重,水体受到高铜污染时,均会引起鱼类摄食量下降。

  如果鱼类早上摄食差,中午和晚上摄食好,主要原因是水体中溶解氧不足,水质调节老化,或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超标。针对这种情况,主要是进行水质调节调控。老话说,养好一塘鱼,先养好一塘水。水质调节调控是科学养殖的重要环节,养殖过程中注意保持养殖水体的肥、活、嫩、爽。

  肥:透明度30厘米~40厘米,嫩绿色,浮游动植物有适当数量,水体可为鱼类提供较为丰富的天然饵料。

  活:藻相优良,透明度、酸碱度有规律性地日变化、周期变化,氨氮、钙、磷等浓度有规律性变化。

  嫩:水色嫩绿,新生浮游植物多,利生素多,利于鱼类的生长。

  爽:水质调节无油性滑腻感,死亡藻类少。

  优良水质调节:

  调控方法主要是每天及时开增氧机,要经常加注新水,加高水位,提倡用有益生物制剂,改良底质和水质调节,高温期间,经常换去部分老水。

  第三种情况:由于水中三毛金藻大量繁殖

  三毛金藻产生大量鱼毒素、细胞毒素、溶血毒素、神经毒素等,藻类毒素被激活且达到一定浓度,引起鱼类摄食量减少。

  水中总氨含量超过0.25毫克/升时,三毛金藻就不能成为优势种。因此定期(少量多次)向池中施氨盐类化肥、尿素、氮磷复合肥,以及有机肥,使总氨稳定在0.25毫克/升~1毫克/升,即可达到预防效果。大量换水是有效的方法。

  第四种情况:药物影响,引起鱼类摄食量减少

  平常应少用或不用毒性强的药物,可采用高效低毒水产用药物,以减少因用药对鱼类的影响。鱼体恢复健康后要及时换水或对鱼进行解毒。

  第五种情况:温度的骤然变化引起鱼类摄食量减少

  当冷空气突然来临时,鱼类比如乌鱼、甲鱼的摄食量可减少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高温闷热天气,鱼类摄食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可通过温度调节消除影响,如:遮阴或加保温棚或加注冬天仍保持高于池塘水温的地下水来升高温度或防止降温;加注地下水或低温水予以降温。

  第六种情况:鱼类在繁殖季节

  鱼类在繁殖季节会发生减少摄食或者停止摄食的情况,所以商品鱼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鲤、鲫鱼养殖过程中,繁殖季节应停止向渔塘冲水以免刺激产卵,减少开启或停开增氧机以适当降低水中溶解氧在每升2-3毫克,在适度低溶氧的情况下,会自繁的鲤、鲫鱼大多是不会自行产卵的,这是有效防止因繁殖影响生长的方法。

  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有效措施,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本文转自【绿陇生物】。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鱼类  摄食  病害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