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水产人都要懂!鱼身上的这个部位千万别吃

2020-1-18 15:29| 发布者: 缘木鱼| 查看: 66757| 评论: 0|来自: 科普中国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水产人更加要懂,众多鱼类中,鲫鱼的胆最毒!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刘晶晶
  本文专家:刘晶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博士,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食品技术系讲师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还有7天,倒数着日子准备过年了!

  过年当然少不了鱼,小时候常听老人说“吃鱼聪明”,鱼确实营养非常丰富,几乎全身是宝。

  不仅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易于吸收的蛋白质,高蛋白低脂肪具有健脑强身的功效;

  而且,鱼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是有好处的。

  但是!注意!鱼身上有一个部位千万别吃!

  它就是鱼胆,即便吃下去少量也可能引起中毒


  基本上每年都会有因不知道鱼胆有毒,而导致中毒的事件。

  但是,为什么我们前文说的鱼“几乎全身是宝”,而偏偏鱼胆就会有毒呢?


  鱼胆为什么有毒?

  关于鱼胆的致毒机理,有学者研究过:

  草鱼胆汁中有一种提取物叫鲤醇硫酸酯钠,喂给小鼠发现,小鼠出现呕吐、卷缩、松毛等不良反应。

  鲤醇硫酸酯钠进机体后,会损害肾小管线粒体,进而引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且这种有毒物质热稳定性很高,也就是说无论直接生吞,还是煮熟了服用,均不能降低鲤醇硫酸酯钠的毒性。

  鱼胆汁中还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组胺、氢氰酸、胆酸等。这些物质经过人体器官肝、肾代谢后进入血液,会导致肾脏组织和心肌损伤。

  氢氰酸能抑制多种酶反应,中断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进而引发细胞变性、坏死;

  胆酸可破坏细胞膜;

  组胺刺激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增加脏器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血浆大量进入组织。

  哪些鱼胆有毒?

  已经曝出的鱼类导致的水产品安全事件中,鱼胆毒素亦为首要中毒因素,主要是草鱼、青鱼和鲫鱼。市场上常见的青鱼、草鱼、鲤鱼及鲢鱼,其鱼胆毒性都相对较强。

  为了弄清鱼胆胆汁毒性与鱼种类的关系,有学者采集了21种鱼类的胆汁进行动物实验,发现鱼胆的毒性跟鱼的种类相关性很大。

  实验结果显示鳗鲡、海鲶、乌鳢、胡鲶、石斑鱼、黄鳝、海鳗、艾氏蛇鳗、真鲷、黄颡鱼类胆汁无毒。

  根据小鼠死亡时间长短判断其他鱼类鱼胆毒性大小发现,鲫鱼>团头鲂>青鱼>鲮鱼>鲢鱼>鳙鱼>翘嘴鱼>鲤鱼>草鱼。

  所以,不是所有的鱼胆都有毒,但如果不确定的话最好全都不要吃。

  鱼胆中毒有哪些现象?

  进食鱼胆后0.5-3小时左右,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症状,腹部以上腹痛为主,腹泻呈稀水样便或糊状,每日数次至十余次。

  急性鱼胆中毒者在2-3天左右,会出现少尿、全身浮肿、血压升高,严重者出现无尿、尿毒症等急性肾衰竭的表现。

  鱼胆中毒后,患者首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随着疾病进展,会引起肾脏、肝脏、心脏、凝血紊乱、脑组织等多器官功能累计受损,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简称MODS)和休克。

  由于鱼胆代谢与人体肾脏器官紧密相关,鱼胆中毒导致肾脏功能衰竭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万一吃了鱼胆怎么办?

  鱼胆中毒后,发病快,身体器官受损比较大,且无特效解毒药,即使误食少量也可能引起中毒。

  所以,在宰杀时,一定要注意将鱼胆清理干净。

  如果不小心弄破了鱼胆,就要注意把沾染胆汁的鱼肉切掉,避免中毒,如果鱼胆污染鱼肉范围较大,安全起见,可以把鱼丢掉。

  一旦误食,尽快就医,彻底洗胃或催吐,清除毒物;


  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喝点鸡蛋清、牛奶,保护胃黏膜、延缓胆汁吸收。

  如若出现肾功能不全时,宜尽早接受血液净化治疗。

  重度鱼胆中毒患者如尽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清理其体内的毒素,且可纠正其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情况,顺利地将毒素排泄出体外,减轻毒素对其器官造成的损伤。

所以
鱼胆是不能吃的
宰杀鱼的时候
一定要小心将鱼胆清除掉
也别相信
“鱼胆明目”这样的偏方
鱼胆是有毒的

  【关键字】:   鱼胆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