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独家报道,蝌蚪养殖早期的常见问题 文/ 兴牧威 林武平 清明节后,天气越来越暖和。蝌蚪的放苗季节来临,受限于疫情对于运输的影响,苗价也是上涨很快,市场报价65-70元/万尾左右,养殖朋友们的心态也如同蝌蚪报价一样热情高涨。 近日来,养殖朋友们也经常给兴牧威牛蛙大保健技术中心来电反映蝌蚪早期养殖的一些问题,我们总结了一下,大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肥水放苗与清水放苗 正季节的苗种投放,无论是从流水养殖蝌蚪还是换水养殖蝌蚪的角度而言,还是以清水放苗为好。蝌蚪池的水体较小,池水的缓冲能力弱,加上清明这个节气,早晚温差过大,肥水要不就起不来,一起来水就容易发绿发浓,对于蝌蚪早期生长不好,且非常容易导致蝌蚪全军覆没。清水放苗对于蝌蚪入池后的状态看得比较清楚,便于后续的操作,且可以通过投喂和水质调节来平衡整池的水质。 二、青苔滋生 挺多养殖朋友也在咨询:如果水质偏清,怕青苔滋生,也确实挺多池子出现此类情况。这个时候就有养殖朋友反映,是否能杀? 建议在蝌蚪放苗前需要去杀死青苔孢子的,可以去尝试一下,但等到蝌蚪苗已经入池后,就不要去杀了,太多的例子都是杀青苔后,隔了几天苗就发病了,不见了。 这点我们建议还是采用生物处理和物理方式相结合来处理:一是青苔需要遮光,可以考虑在白天持续光照强的阶段,拉上遮阳网;二是通过以生物处理的方式来分解和处理青苔。 三、放养密度 在之前的技术文章中,我们提到过,蝌蚪的放苗密度以小圆头2000-3000只/平方,这个数据是经过我们多年验证的,一是便于早期开口的饲料投喂,也容易提高蝌蚪的成活率;二是投喂方便后,蝌蚪不容易大小差异化明,对于中期的投料乃至后期的集中变态帮助很大;三是成活率上来后,有利于在蝌蚪的养殖早期到养殖中期的分苗,而且不需要拉网,直接用软的密网就可以分池,操作也简单,也不容易导致蝌蚪内鳃堵塞。 四、大小差异 同样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又提到过重料开口,这个也是多年验证的,尤其是针对清水放苗的蝌蚪,无论从基础营养方面还是水体的平衡性方面、乃至蝌蚪中后期的生长整齐度上都是有非常大的帮助;大小差异明显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的基础营养不足;而影响呢,就是对于中后期的生长以及加料乃至变态都有较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蝌蚪虽然存在,但无法一顺到底。 五、铁钉尾、三角头 一是基础营养不够,蝌蚪摄食有限导致蝌蚪容易趴底摄食较多的腐殖质、死藻类,造成消化不良;二是同时感染了寄生虫,例如纤毛虫或车轮虫;也正是因为营养不好,容易被寄生虫感染且超过一定的数量倍数,所以我们这边提倡杀虫一定要确诊,而不是定期杀虫,有时刚杀完虫了还是有出现虫感染的现象,另外就是定期杀虫容易使虫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该使用的时候没有效果。 当然,蝌蚪早期可能大家还会碰到不同的情况,总结起来就是两点:一是水质的调理和平衡;二是充足的营养。牛蛙大保健专家提出的重料开口、发酵液搭配、放苗指导以及营养的补充,都是经过众多养殖朋友现场验证的,无论是从南方到海南省到靠北的安徽、湖北市场,都有相当多的成功案例。 本文转自【兴牧威一新海水产技术中心】。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 fishfirst.cn。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水产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水产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水产频道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