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在水产养殖中,鱼虾蟹都是好氧生物,在RAS系统中处于好氧生物链顶层。水体生态平衡点出现失衡时,首先出现的问题是底层好氧生物。当检测水质发生变化时,失衡早已开始,当鱼出现症状时,表明水体已经恶化到一定程度了,厌氧菌已经开始大量繁衍并营造适合繁衍的水环境,仅仅施加药物治疗鱼病只会让水环境进一步恶化,导致后续的鱼大量死亡。
RAS系统高密度养殖,实际是一种一开始就打破自然生态平衡的方式。如何维持一个高密度养殖的生态平衡点,需要额外增加人为措施,养殖密度要逐步增加,而不是一开始就以远远超过水体生物承载量的方式投放鱼苗。水产养殖是一个长期投资,并不是简单的用超高养殖密度多少年就能收回投资成本,如果不考虑水体生物自然承载量与额外增量的关系,失败几率非常高。人为营造适合鱼虾蟹生存的生态圈,新水体也需要给生物逐步登场时间,如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生物膜的形成需要2周或以上才能逐步繁衍到人通过眼或触觉感受得到的程度。生物悉数登场后,新的生态平衡点才能形成,有时会出现水体太瘦,有益微生物量太少,鱼生长过慢,有时又会出现水太肥,有害微生物量过多,鱼得病。这时,需要来回调节,才能达到稳定的生态平衡点。如果来回调节措施不当,水体发生急剧恶化,生态平衡点变化过大,鱼大量死亡,损失更惨重。水生态与我们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近似。RAS养殖就像在地铁高峰期时车厢里塞满了人,如果长期生存在这样的空间,只要有人得病很快传染到其他人,各人受到病害的程度有深浅。如果往空间中喷洒药物,稀释了药量,患病重的人药效不够,而没病的人却会受到伤害;如果喂药丸,病毒已弥漫到空间的其他地方,人吃药好了,但环境没有治理好,反复感染患病又治疗,病毒病菌出现抗药性,最后无药可治,这个过程就像目前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问题。当鱼发生病害时,对水体撒药剂或用药饵,鱼是游动的,在水里基本无法做到及时发现隔离和靶向喂药,只要是传染性强的病害很难挽救,在这个微观生态圈里的鱼,最后全部无一幸免。值得注意,RAS系统中过滤生化设备将各个鱼池通过水循环联接在一起,共同形成一个相对大的水生态圈,而不仅仅是一个鱼池。当某一个鱼池生态出现崩溃时,会快速的影响到其他鱼池。所以过滤生化设备配置要考虑生物安全性,不能一味降低成本。
共同探讨联系:13128283393 骆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广告业务|加入我们|联系方式|免责声明|水产前沿网
( 粤ICP备10068752号 )
GMT+8, 2025-4-30 13:40 , Processed in 0.0592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Copyright © 2008-2012 Design: Comii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