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返回首页

淘宝网~众诚渔药的个人空间 http://www.fishfirst.cn/?576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综述概术

热度 1已有 2119 次阅读2014-3-29 14:44 | 南美白对虾, 养殖技术

(一)南美白对虾的分类与形态

南美白对虾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开放型亚属。与南美白对虾同属于亚属的虾种有:蓝对虾、白对虾、南方白对虾及西方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的外形及体色酷似中国对虾,最大体长可达23cm。南美白对虾正常体色为白色而透亮,大触须青灰色,步足常为白垩色,全身不具斑纹。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南美白对虾的外壳密布许多细小斑点,尤其在2-5厘米之间的幼虾身上更为明显。
(二)南美白对虾的生态习性

1、生活习性

在天然水域,南美.白对虾为夜间行性动物,夜间活动频繁,白天则相对安静,有时甚至将身体腹部或全身潜藏在泥沙中。亦不主动搜寻进食。蜕皮多在上半夜,成虾脱皮间隔的时间为14天左右。幼苗阶段于28℃水温时,约30—40小时脱皮一次,1—5克的幼虾约4—6天脱壳一次。
2、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1)对盐度的适应:南美白对虾对海水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其生存盐度为0.5-40‰(渐变幅度)。最适应盐度范围为10—30‰,在盐度适宜范围内,盐度愈低则生长愈快。根据美国夏威夷水产大学之研究报告指示,南美白对虾对盐分需求为300ppm南美白对虾对盐分的最低忍受浓度为3-10ppm。如果南美白对虾在全淡水情况下超过20天,其自主神经系统会失去平衡而出现晕眩现象(即俗称“开飞机”),并激发潜在于体内的病毒发作。
(3)溶氧:白对虾抗低溶氧能力较强,2厘米以下幼虾能耐受溶氧值为1.05mg/L,2-4厘米小虾能耐受溶氧值为2.0mg/L。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池水最低溶氧值不低于3.0mg/L。4)对PH值的要求:最适PH值范围7.8—8.6pH值的波动范围应小于0.5。

(5)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为宜,要求池水有一定肥度。

(6)氨氮(NH4+—N):不超过0.1mg/L。

(7)亚硝酸盐(NO2—N):不超过0.1mg/L。

(8)硫化氢(H2S):0.01mg/L。

(9)有机物含量:不超过5mg/L。
 
7、使用水质、底质改良剂

在放养密度较高或换水量不大时,通常每10—15天应施改良剂一次。在养殖后期水温高、投饵量大,应加大使用频率。

常用改良剂介绍如下:

(1)过氧化钙(Ca02):为增氧剂,迅速缓解对虾缺氧浮头,同时具体改良底质,促进藻类繁殖作用。

(2)生石灰:池水低于7.0时,用量5—10 ppm:当池水高于7.5时,不使用。

(3)熟石灰:15—20ppm。

(4)白云石粉(25公斤/亩)、麦饭石粉、沸石粉(10—20公斤/亩):主要通过物理吸附作用降低水体中有害物质浓度,对促进藻类繁殖有一定作用。

(5)海中宝:2—3ppm,迅速去除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

(6)pH值稳定剂:能增强PH系统缓冲容量,稳定PH值。同时,具有改良底质,促进藻类繁殖的作用。

(7)EM、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爱迪康等生物制剂。

(8)及时补充盐:在兑淡养殖中,随池水盐度的降低,在养殖中后期,应及时补充农用盐,使池水盐度保持在1%o以上。
 
七、病害防治

1、切实做好白对虾病害预防工作

(1)放养前须彻底清塘:首先清淤、晒塘,然后采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综合法清塘,将池水放到20厘米左右,全池泼洒虾池专用清塘消毒剂一“特消灵”(含有效溴氯24%)1 ppm(130—140克/亩),7天后进水至养殖所需水位,全池泼洒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含有效溴8%)0.2ppm,间隔48小时,全池泼洒清水素(枯草杆菌)0.3-0.4 ppm。老塘应同时泼洒25公斤/亩白云粉或沸石粉。最后试水安全后投苗。

(2)日常水质及底质管理:虾苗入池后,须泼洒活水素生物肥料,每亩用量为2公斤。20天后,泼洒过氧化酰胺0.5ppm及平炉渣2.0—3.Oppm,同时每10天泼洒光合细菌2.0—5.0ppm或清水素(枯草杆菌)0.25ppm。同时,每10千15天泼洒沸石粉10—20公斤/亩。

(3)苗种放养前须消灭携带病原(主要是传染性病源),苗种入池前,采用强克101(超碘季胺盐)2ppm浸泡30分钟才入池。

(4)增强白对虾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在苗种运输时,可用500升水加100克免疫多塘溶液装苗,充气打氧运输,可大幅度提高种苗入池成活率。在日常饲养管理时,定期在饲料内添加功能添加剂:如每千克饲料添加维生素B1 0.1克,维生素C1.0—3.0克,免疫多糖2.0克,人参皂甙1.0克,连续投喂3—5天。
 
2、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控制

(1)病毒性疾病    

(1)Taura综合症(桃拉病毒病)

①病原:Taura病毒(TSV),为RNA病毒

②流行情况和发病规律:该病为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病,台湾地区自1999年大规模爆发该病后,致使台湾地区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业刚刚起步就受到严重挫折,至今无法恢复;我国自2000年下半年起,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地区时有发生该病,2001年起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日益普及,除广东、广西及海南地区外,在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辽宁等地区开始规模爆发,严重影响白对虾养殖成功率,死亡率高达40—60%,该病有如下发病规律及特点:发病白虾规格以6—9厘米居多:发病时间一般在养殖后的30—60天:发病池底老化,氨氮及亚硝酸盐过高,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下:一般天气剧变后的1--2天内,尤其水温升至28~C后,易发此病。

③发病症状及危害情况绝大部分病虾红须、红尾、体色变成茶红色;病虾不摄食或少量吸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即死亡: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易分离;久病不愈的病体虾壳上有不规则黑斑。对虾发病后病程极短,从发现病虾到病虾拒食仅仅5—7天,而后转入大批死亡,通常在10天左右,大部分对虾死亡,尔后症状有所减缓转入慢性死亡阶段,时有死虾发现,一般幼虾易发生急性感染,死亡率较高,而成虾则易发生慢性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
 
④主要控制措施:

a 预防:放养前采取综合清塘法彻底清塘,在整个养殖阶段,尤其在白对虾养殖的1个月后,应经常采用光合细菌2—5 ppm或清水素(枯草杆菌)0.25 ppm全池泼洒,以改良虾池水环境,同时每15天投喂2至4餐含抗病毒药物饲料,通常每千克饲料内添加免疫多糖2克、人参皂甙1克及白虾红体消(植物抗病毒蛋白)5克。

b治疗:外用药物方面是首先全池泼洒强克101(超碘季胺盐)0.2—0.3ppm,连续泼洒两天,第三天再次泼洒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0.2pp—次,间隔2天后、全池泼洒清水素(枯草杆菌)0.3 ppm及活性炭过氧化钙及平炉渣合剂(比例为10%:20%:70%)5 ppm;在外用药物的同时,给病虾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内添加白虾红体消(植物抗病毒蛋白)15—20克、人参皂甙1—2克、稳定型VC(含量33%)2—3克及鱼油10—20克,每天投喂二餐,连续投喂3—5天即可。
 
(2)白斑病

①病原:WSSV病毒

②流行情况及发病规律:天气闷热、连续阴天、暴雨、虾池中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池水变水及底质恶化均易发生此病,发病适宜温度为24—28℃。

③发病症状及情况:病虾反应迟钝,不摄食,空胃:病虾甲壳上有白色的圆点,以头胸甲处最为明显,严重者白点边成白斑;病虾鳃丝发黄,肝胰腺肿大,糜烂,通常在几天内便可发生大贯死亡,若水质稳市秆养全面,则可维持1个月左右,死亡进程随着体长的增加而缩短,即大虾死亡速度高于小虾。
 
④主要控制措施:

a 预防:每10天左右采用清水素(枯草杆菌)0.25 ppm及过敏化酰胺0.5 ppm全池泼洒,彻底改良水质及底质环境,同时每10天投喂含有中草药及抗菌药的饵料1—2餐,在每千克饲料添加穿心莲、辣蓼、大青叶、葫芦茶等(等份比例)共10—15克及氟苯尼考(10%)0.5克。

b 治疗:全池连续二天泼洒二溴海因复合消毒0.2ppm,同时喂服中草药复合制剂对虾病毒净,每公斤饲料添加该药10克,连续投喂5—7天,每天2餐。

 

(2)肠炎病

①病原:嗜水气单胞菌

②发病症状及危害:病虾游动缓慢,在低倍镜下检查可见胃部有淡黄色的菌落,病虾摄食不振,该病在对虾幼体阶段极易发生,死亡率极高,在2—3天内可达95%。

③主要控制措施:

a预防:饲料内常年添加免疫多糖,有助于改善白虾肠道微生态环境,可大幅度减少肠炎发病率,在每千克饲料内添加免疫多糖2克和大蒜素5克,通常连续投喂5天后,间隔7天重复投喂5天,以此类推。

b治疗:需泼洒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0.2 ppm或溴氯海因复合消毒剂0.5ppm一次,同时每千克饲料内添加由多种中草药复合而成的中草药肠炎消2克或对虾根莲解毒散10克,连续投喂5天。

 

(3)烂鳃病

①病原:柱状曲绕杆菌

②发病症状及危害情况:病虾鳃丝呈灰色,肿胀,鳃丝溃烂,病虾呼吸困难摄食不振。

③主要控制措施:

a预防:平时提高水位,稳定水位,经常采用清水素(枯草杆菌)0.25 ppm及沸石粉10—20ppm改良养殖环境;尽量避免环境条件突变,定期泼洒二溴海因0.2ppm;高温季节,适当泼洒生石灰,通常泼洒用量为5-10ppm。

b治疗:全池泼洒治鳃灵0.2ppm,通常需连续泼洒二天(泼洒时应将主剂和助效剂同时溶解),间隔2天后,全池泼洒清水素(枯草杆菌)0.25ppm或光合细菌5ppm一次,适当内服一些符合健康安全要求的抗菌药(如:每公斤饲料添加氟苯尼考1克)。

 

(4)褐斑病

①病原:属于弧菌或气单胞菌属。

②发病症状及危害情况:病虾的体表甲壳和附肢上有黑褐色或黑色的斑点状溃疡,斑点的边缘较浅,中间部颜色稍深,病情严重则溃疡初迅速扩在形成黑斑,造成成白虾陆续死亡。   

④主要控制措施:

a预防:疾病流行期间,经常投喂药饵,每千克饲料内添加氟苯尼考(10%)0.2g,通常每月投喂l—2次,每10天左右采用水产用双季铵碘消毒剂(10%)0.25ppm一次。

 

(5)丝状细菌病

①病原:毛霉亮发菌

②发病症状及危害情况:病虾鳃部为黑色或褐色,附肢似有棉絮状附着物,鳃丝变成黄色或褐色,附有丝状物,病虾呼吸困难,有一定的死亡率,治愈有些困难,通常在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易诱发该病。

③主要控制措施:

a 预防:切勿超常投喂饲料,以免污染养殖水体,经常采用全池泼洒清水索(枯草杆菌)0.25ppm或光合细菌5ppm以及沸石粉10ppm改良水质。

b治疗:外用,全池泼洒一次氟苯尼考(10%)0.5 ppm,同时内服抗菌药,每千克饲料内添加氟苯尼考(10%)0.5克,连续投喂3天.



b治疗:连续水产用双季铵碘消毒剂(10%)0.3—0.5 ppm二天一次,同时每千克饲料内添加氟苯尼考(10%)0.5克,连续投喂5天即可。

 

(6)烂眼病

①病原:非01型霍乱弧菌

②发病症状及危害情况:病虾漂浮于水面翻滚,眼球肿胀,由黑色变成褐色,进而溃烂,有的只剩下眼柄,一般在高温季节常见,病虾大都在1周内死亡,死亡率在30%左右,养殖密度高,有机质丰富及盐度低的水域容易发生。

③主要控制措施: 

a 预防:彻底清塘,保持合理养殖密度,经常采用生物和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改良养殖环境。

b 治疗:全池泼洒二溴海因消毒剂0.2 ppm,连续泼洒2天,同时内服抗菌药,每千克饲料内添加氟苯尼考(10%)0.5克,连续投喂3天即可。

 

(3)寄生虫性疾病

(1)固着纤毛虫病

①病原:钟型虫、聚缩虫、单缩虫及累枝虫等

②发病症状及危害情况:病虾鳃部变成黑色,附肢眼及体表呈灰黑色绒毛状,病虾离群独游,摄食不振,蜕皮困难,呼吸困难,底质含有大量腐植质且老化的池塘易发生此病,且容易引起细菌性感染而发生大量死亡。

③主要控制措施:

a 预防:经常采用沸石粉10—20ppm泼洒水体,有效改良养殖环境,每半个月全池泼洒甲壳净0.2ppm。

    b  治疗:可全池泼洒一次工业级硫磺锌3—4ppm,,次日全池泼洒0.4ppm甲壳净(三氯异氰尿酸)或者可全池泼洒纤虫净1ppm,次日全池泼洒0.4 ppm溴氯海因复合消毒剂,间隔10日后,全池泼洒一次茶粕10ppm即可。

(2)柱轮虫病

①病原:柱轮虫

②发病症状及危害情况:病原固着于白虾体上,致使产生溃疡症状,食欲大大减退,游动迟缓,不久就会出现批量死亡,同时往往伴随黑鳃病或烂鳃病的发生,通常死亡率高达40-60%,镜检可见该虫的头部有盘状纤毛环二个,似车轮不断旋转以进食物,寄生多会操作虾体肤及游动困难,通过分离发现该虫体上带有弧菌及嗜水气单胞菌,因此往往会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形成烂鳃或导致对虾大量死亡;该虫喜栖于略肥水体及底泥过多的池塘,氨氮高及透明低的水域,尤其在食场周围容易孳生及繁殖。③主要控制措施:

a 预防:养殖前须彻底清塘,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使用单一的生石灰清塘效果不佳,杀菌效果不甚理想,对细菌的芽孢、病及虫卵杀灭困难,因此若需采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此法的清塘效力和生石灰消毒,隔2日后采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消毒,此法的清塘效力要比常规方法高数倍以上,同时可同时杀灭多种病原。

b 治疗:首先采用鱼虫克星复合中草药杀虫剂0.5—0.6 ppm杀灭轮虫(备注:此种轮虫用硫酸铜、硫酸锌杀灭无效)此类中草药杀虫剂毒性低效率高,间隔24小时后,全池泼洒一次二溴海因0.2ppm,间隔48小时以后,全池泼洒“清水素(枯草杆菌)”0.25ppm一次即可。

 

(4)其他疾病:

(1)软壳病

①病因:投饵不足或饲料内营养不健全,白对虾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池水PH升高及有机质下降,使水体形成不溶性磷酸钙沉淀,白虾不能利用磷。

②症状:白虾体色变暗,甲壳变薄发软、摄食少、生长缓慢。

③主要控制措施:

a 适当加大换水量,改善养殖水质。定期在池塘内投放清水素(枯草杆菌)0.25ppm。

b 饲料内补充添加磷酸二氢钙,其添加量为1%。

c多投喂些鲜活饵料。

(2)痉孪病

①病因:缺乏病、磷、镁、及B族维生素等,透明度高,水中的钙磷比失调。

②症状:病虾躯干部弯曲,腹部想背部弓起,僵硬,无弹跳力,不久死亡,死亡率在5—10%

③主要控制措施:

a  高温季节加大换水量,提高水位,调整好水中藻相,将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

b 饲料内补充钙、磷、镁、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等。

(3)肌肉坏死病

①病因:主要内环境造成,并非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有的因盐度、水温剧变引起,有的因放养密度过大、溶氧低、水质变化或污染所致。

②症状:病虾腹部肌肉为白色而不透明,通常在腹部第4—6节,有时在附肢。

③防治: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在于预防

a 保持一定水位(最适1.2—2米);

b 增加溶解氧;

c 控制放养密度;

d 对发生二次感染的易感染病原对症下药。


鸡蛋

雷人

漂亮

酷毙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广告业务|加入我们|联系方式|免责声明|水产前沿网 ( 粤ICP备10068752号  

GMT+8, 2024-5-17 21:51 , Processed in 0.0470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Copyright © 2008-2012 Design: Comiis.Com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