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交流】放苗后第一餐,你知道该怎么投喂吗?(持续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4-5-5 23:35
标题: 【交流】放苗后第一餐,你知道该怎么投喂吗?(持续更新)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4-9-9 11:49 编辑

到了5月,华南地区投苗也放得七七八八了,接下来的3个多月,也是考验各位养虾人的耐心、细心及爱心的时期。养殖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欢迎留言给小编,小编将挑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邀请虾友们一起来交流。

今天的问题是:放苗后第一餐,你是怎么来投喂的?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但其实对整个养殖来说,是你开始的第一步,做得不好,也将影响后面的养殖。你是怎么做的?做得到底对不对?看完高手们的介绍,也赶紧来分享一下吧{:soso_e113:}

如果觉得内容很棒,别忘了分享和点赞啊!{:soso_e165:}{:soso_e165:}

诚意征集第二个交流话题,欢迎站内短信或直接回复本贴告诉小编!

这两天大家的交流,出现了2个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前期要少投料,投料多并不是好事;一方认为前期要保证虾的摄食需求,投料不能太晚太少。你怎么看?


如何确定投喂第一餐,先看看咱们养虾人都如何说:

A(土塘):开口料30万尾一斤+诱食酵母半斤+进口多维3两\每顿,一天两顿

B(土塘):土池5万一亩下有点水色或水蛛的,2公分才投料

C:这边多数十天半个月不喂,水温低如此,水温高亦如此

D(土塘):40万苗开口料5斤一餐起步,一日两餐

E(高位):投料个人理解不同,前期喂多一点也浪费不了什么料。我还是喜欢前期少喂一点。以前高位池都是第二天就开始喂料的。

F(高位):水好每万苗我喂300克,水不好500克,我一亩50万苗,一天10斤料。

G:水肥可以一星期后先喂,清水,长速快个滴苗10万苗5斤料一日

H:土塘早期的饵料足,高位池,有的当天就开始喂了,有的第二天喂

I(土塘):放苗第二天就喂,我一天两顿

J(土塘):我的也是第二天就喂,45万,第二天一顿丢2斤开口料下去,一天一顿,每天加一斤,投开口料一周左右兼1号料投四五天,就净喂1号,十天-十五天这样上料台就看料台判断投喂量了

K(土塘):20天喂。

M(土塘):每万苗一斤

……

从上述养虾人的分享可以看出,这第一餐料,什么时间投,投多少,还真是不好说,不同的人获得的经验数值也不太一样:同样是土塘,有的每万苗一天喂一斤,也有人只喂0.04斤。有的放苗第二天就开始喂料,有的等上20天才喂。

究竟怎么样做好第一餐的投喂工作?水产频道小编特意咨询了中国水产频道资深网友海上积雨云——厦门是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维技术总监。

王维认为,对下投饵第一餐之前,首先需确定虾苗状况是否适合投料,如果虾的体色漂亮,没有出现应激反应,说明虾已经适应了新环境,而且塘底没有问题;其次看虾苗是否需要投料,放苗后虾苗一般完全沉到池底,如果虾苗需要摄食时会游到透明度附近,逆水游塘,此时随便投一点料虾苗就下沉摄食,说明虾苗需要摄食了。一般放苗后1天到2天时间就可以投料了。

确定投喂量的多少还得根据虾苗的密度来确定。按一天投喂两到三餐来算,虾苗养殖前期的投料最大饲喂量是:每十万苗,体长1厘米的一餐100克;2厘米的一餐200克;3厘米的一餐300克。标准的是体长1厘米的一天100g。密度越小,按此标准投喂量就要越大,如果密度越大,越要按计量标准投喂。一般而言,5-8万/亩的池塘按100g/餐,淡水苗按150g/餐。达到4厘米的虾就在之前料量的基础上,按池中对虾体重总数计算日饵量。体长4厘米的虾日饵量占总体重的5-6%,5厘米占4.5%,8厘米占4%,9厘米占3.6-3.4%,10厘米占3%,12厘米占2.0-2.5%。

其他一些注意事项:藻相正常,少喂,藻相不正常,要多喂,让虾尽量少吃不正常的藻。倒藻时要多喂。
下雨、低温也要少喂。

投喂技巧方面:倒藻时靠边喂,不要投喂在池塘中间;pH高时往中间喂,氨氮高往边上喂;缺钙网边上喂;低温往深处喂,高温靠边喂。(注:投喂不能喂在透明度以上)

看看其他高手如何投喂:

国家的虾农(陈敏):高位池,40-50万/亩,水比较肥。我一般都是多少天喂多少斤。放苗后第一天喂1斤一餐,第二天喂2餐共2斤,第三天喂3餐3共3斤,第四天喂4餐共4斤,第5天4餐共5斤,以后依次加到13斤,上缯网后就根据情况投喂。

落后分子(韦泽富):两亩水面,40万苗。投苗后第二天每天两餐,每餐一斤,隔两天,每餐加0.5斤,也是一天两餐。直到第十一天,改投三餐。跟着先别加料,也别加餐。把料台放下去,投多少斤料就按1%的量放料台,直到十五天以上,虾能把料台里的料吃完了,转投四餐。我的目的为了不过度投料,还有水体不过肥,pH波动就不大,苗就不会应激反应。弧菌也相对好控些。安全度过EMS这个关口。保苗至四十天,每斤两百条左右的规格。

晓仲(梁建新):水温在26-28℃时,一般按照10万苗一天共投一公斤,每天加200g,投到20天。遇到下雨或者阴雨情况,不投料或者只投一餐料(如果每天投三餐,就按之前的三分之一的量投)。详见下图:

水产前沿网

大威(梁振威):40万苗来算,在正常的水温水质水色下,放苗后两天虾片2斤一顿七天3斤一顿八天O号开口料3斤一顿十天4斤一顿十二天0号料5斤一顿一十天7斤二十天10斤|号二十五天1号15到20斤一顿。一天喂四顿。

论坛网友回复:

@梁友:早期投料少点,但水要做足功夫,维稳,藻菌要平衡。少量施有机肥,少量补充乳酸菌与酵母菌,补充少量糖源即碳源,会发现水很稳定,不管阴天,雨天,艳阳天,ph在7.8~8.4之间

@虫子的悲哀:早期投料不足,易产生虾苗营养跟不上,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差,规格不齐,易吃池底杂质碎屑,易染病
我这边有两个村,早期操作截然不同,一个村早期不投料或投料很少;一个村投料足,长得快
早期料不足的村,整个县养殖最差,投料足的村,养殖很好


一般建议:
20-25度水温,10万苗,虾苗1cm,放苗第一天投喂1斤/天,每天增加10%,与活菌发酵后投喂。
25-30度水温,10万苗,虾苗1cm,放苗第一天投喂2斤/天,每天增加20%,与活菌发酵后投喂。
不管水瘦水肥都这样喂。
水温低,虾苗小,酌情减量。

@daoming4:还没正式进入这行,不知道别人事咋做的,之前我在论坛看过刘涛博士分享过的东西:
第一天1~1.5kg,后面是每周内在前一天的基础上增加的量(10万苗)。
第一天         1~1.5kg
第二至七天     100g/day
第8~14            200g/day
第15~30          300g/day
之后就按照虾体重来投喂。


我个人认为前期对于虾体重不好估算,最好以体长来估算虾投喂量。


@水中作乐:我放苗第二天投喂!第一餐五十万苗一斤开口料+em菌泡水投喂!


@梁志翔:我土塘是放苗前2个小时投第一餐料的,这一餐主要不是给虾吃的,而是给小虾的天敌吃的,先让水里的小鱼小虱等“地头虫”吃饱,就不至于一放苗脱壳被吃掉,如果上一塘剩下些大料就加些芽孢菌提前浸溶,喂几斤就第二天才正式喂开口料。


@中山虾多:密度:过10万一亩第二天投料.微囊饲料最好.10万苗3两一餐,28度上一天4餐.22-27度三餐.22度下两餐。5万一亩下有点水色2公分开始投料.10万苗一斤一餐。餐数也按温度而定,看水温估计清料台10万苗3斤一餐,不吃也要投。高,位池最好是10万苗3斤半一餐下不看料台。

@liaowang738:我的观点,土塘:1-3公分,尽量超过虾本身的摄食量,3-6公分,基本满足需求,6厘米以上满足7-8成就好,要注意自己水质的情况,给大家一个参考(不一定准确),1CM,3.3万尾/斤,2cm,1万尾/斤,3cm,4500尾每斤,4cm,1300尾每斤,5cm,300尾每斤,6cm,170尾每斤,7cm,110尾每斤,8cm,75尾每斤,9cm,55尾每斤,10cm,38尾每斤,体长指眼柄到尾巴尖的长度,这个数据做个参考就好,早季虾会偏瘦,晚季虾会偏重,摄食,1厘米,10-20%,2厘米,10-12%,3厘米,8%,4厘米以上看料台


@渔人自娱:前期投料多少并非影响虾摄食的关键因素,其实前期投料更多的作用应该是培水(藻和浮游动物)。国外包括白鹤、艾比科等生物公司提倡的都是前期清水放苗、早期投喂发酵饲料(富含有益菌及初步分解的营养物质)。投喂量可以视池塘水体条件来定。因此如果能够投喂生物饲料或者同期培育天然饵料的话是最好的了。如果是投喂虾料的话,考虑10万苗0.8-1斤/餐应该差不多了。
前期投料多其实并非好事,前期虾的摄食能力以及水体的自净能力都不强,过多高蛋白料投进去只会加快池塘底部恶化,最终影响虾的养成。

@岱石:这个还真五花八门。有些人放苗几天都不投喂,我认为不可取。
有些虾农,大多是赚了钱的虾农,前期很合得投喂营养类产品。除非投喂不见摄食,否则证明虾有投料需求。投苗初期虾有能力摄食开口料甚至0号料。
“有人认为,虾苗最好能摄食池塘里的浮游生物”这种微观的分析素来莫衷一是。但如虾摄食浮游生物不足时,会影响生长,或饥不择食,摄食一些池塘里的“不洁食品”。我也只是一家之言。如考虑到浮游生物的益处,是否限制性投喂会好一些呢?



PS:诚意征集对虾养殖问题,欢迎各位童鞋跟帖一起来交流!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4-5-5 23:36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4-5-10 10:56 编辑

第一楼已经放不下了,只能在第二楼继续更新:


@韦林生
:前几年放苗后喂料足是有明显效果的,促使虾保持吃料多的习惯,但现在不同了,因为因为现在的虾苗先天质量比以前差,需要在放苗后加强营养,而天然饵料就显得很必要了,尤其是水蛛和红虫,可大幅提高前期的成活率和成功率,而天然饵料的培养很讲究,也不能全靠天然饵料,因为一般是不够的,而且刚放的虾苗摄食天然饵料的能力还不够强。

经过去年一年的验证,虾农通过芽孢菌和乳酸菌来发酵所投喂的虾料既能解决藻相问题,又能解决水蛛问题,关键还有促进对虾料营养的吸收,我们基地已经组织过上百客户参观效果,虾质和水色都非常好,客户很认可。

@金海:浙江人前期投料少,很多以鸡粪肥塘,提高生物量提供虾摄食。而本地人多以清水放苗,微生物缺乏,以投料为主


请问如何发酵?发酵多久才投喂?
@韦林生:发酵时间为1到3天,最佳是两天,所以可以提前把未来三天要喂的饲料一次发酵,按照每10斤料用1包芽孢菌,1斤糖,7斤水和1升乳酸菌,先水最好是自来水,太阳下晒半个钟或阴凉处放1个钟,加入芽孢菌和糖活化2个钟,再加乳酸菌拌匀,加料拌匀,敞开放置一个晚上,第二天装到饲料袋里密封,第二天开始喂,连喂3天,土塘按照每10万每天1斤,放苗10天内只喂下午餐 早餐不喂料,不要加料,10后喂2餐,每天加料。


先用酵母菌密封发酵,芽孢苗活化2小时后和发酵菌投喂,效果更好。


酵母菌如何发酵,要多久


同上密封,3天以上。谢谢!


是和饲料一起发酵的吧,喂时才加活化好的芽孢菌?
对。


虾工:其实难肥水的塘用这招辅助肥水也相当不错的,另添加点水溶性强的肥和糖,效果耿耿的少用只是那些卖虾药和肥的想推药都是抱着“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的心态


李悦悦:用EM是可以的,好的真的EM,有实验
很多人用微生物,很多人问我哪个最好?其实EM被日本比嘉照夫教授发明之后,还没有出现更好的复合菌配方。EM就是乳酸菌,光和菌,酵母菌等按照各自的特性组合在一起,到达最佳作用,这个配方把每种菌的优点缺点都考虑到,互相配合,是非常复杂的配方。把EM比喻成常规交警维持次序,而其它单一菌种就是特种部队了。在平时的常规调水,浸泡饲料,内服改善,EM都非常好,但是如果水出现问题,用一些单一菌种产品会更快。酵素菌也是组合配方,在日语里面就是酶的作用,用于农业肥料生产替代化肥。了解产品,才能用好产品。

@can:我觉得:虾是个馋嘴猫 只要有食物 就会不停的吃 把食物吃完还在吃泥土 直到把消化系统吃坏 我觉得如何保护好虾儿消化系统 比投料多一点少一点更重要  有没有发现虾的消化系统比较容易出问题  以上纯属个人感觉

@冰山:投不投,看水看塘看虾。我这边大都是沙底老塘,抽水三五天,藻类轮虫,桡足类,摇蚊幼虫都起来了,虾有天然的适口饵料,不用投料的,投了虾也不吃,只是肥水。吃不完的料在塘底可能经有益微生物发酵变成好东西,虾大就会吃,也可没被有害微生物发酵,变成有害的东西,导致发病。投料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因地制宜,灵活应变!每口塘都有自己的特点,选择符合自己池塘的模式,时刻留意池塘的变化,以应变。养虾玩的是脑筋急转弯,转得慢的要做好迎接失败的准备!

@lingze313:把所有回复都看了一遍,个人比较赞同40楼的观点,尤其是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投颗粒料之前,不管你是投什么发酵的东西还是虾片等等,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肥水。至于投喂量的大小,不应随着放苗时间的延长而盲目加大(这里是说投颗粒料之前),应根据水质而定。水质清瘦,适当多投,水质较肥,一定要少投。个人认为,决定小虾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不是投料,而是水质;营养对小虾来讲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小虾摄取营养的主要途径不是料,而是从水中获得

@octopusking:个人感觉,高位池,适量即可,不宜过量投喂,底坏掉,弧菌滋生容易出问题

@无影八卦掌:虾苗第一餐,就像婴儿吃初乳一样重要。建议以黄豆浆为主(每十万尾0.5斤),拌以VC+蛋黄+乳酸菌+糖。

@虫子的悲哀:1、为什么放苗后看见料台粪便是绿色的?
2、为什么养殖中后期经常有瘦弱的虾靠边吃池边杂质,高位池特别严重?

早期料不足,虾苗饥不择食,选择吃青苔杂藻,长期习惯吃青苔杂藻后已不再摄食人工饲料,导致中后期看见很多虾靠边吃杂藻。

举个例子: 东山某养殖户,46口水泥池,26平方/口,每口放苗1万尾,放苗第二天全部池子投喂1斤(46万苗),连续一星期投喂一斤/天,一星期后到20天,每天投喂1.5斤.30天时,无奈排塘。排塘原因:虾苗一个月(有温棚)才2公分左右,每时每刻趴在墙壁啃青苔,这时加大投料并拌诱食酵母,虾苗也不再摄食人工饲料。
重新放苗46万,按照建议放苗第二天从6斤开口粉料起,每日增加20%,到25天已投料12斤/餐,一日4餐,虾苗规格4-6公分。与上一批比较:一天比之前多喂46.5斤。
养殖户之前养殖鲍鱼苗,没接触过白虾养殖,导致这种惨状发生,同时与饲料经销商的建议有关,饲料经销商建议46万苗,一天喂2两就行了。   

@白卿:前期投喂量不大,而且本身土塘有泥底,(高位池有排污就更不怕了)水体自净能力是可以接纳前期的投喂的,不足以造成坏底。所以我是认为前期要足料投喂,至于投喂发酵料或者拌菌的就更好了。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4-5-7 16:56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4-5-26 14:39 编辑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科学投料是养殖南美白对虾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主要是因为饲料是整个池塘环境中主要的外源输入。在高产池塘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45~50%;在产量低的池塘中饲料成本也不会低于40%。投料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虾可持续养殖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饲料的投喂一旦控制不好,就会很容易导致池塘环境的变化及有害菌爆发而导致的病害。

  一、料台放置及管理

  料台在科学投饵中是非常关键的。它们可以起到指示吃料情况的信息,以及虾的健康程度、成活率及底质等情况。料台应该放置在底质干净的吃料区域,避免放置在塘边有坡度的地方。
  

  二、料台的数量与池塘面积的关系


  三、影响料台判断的因素

  料台观察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饵料系数,如何观察料台和对料台的判断有很多因素。其中,水质指标、饲料品质及疾病等因素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1、水质恶化

  (1)倒藻后溶氧低并且死藻降解后产生有毒物质;过度投饵引起倒藻。

  (2)养殖周期过长的水质

  (3)暴雨导致的水质浑浊或pH下降

  (4)阴雨天气导致的溶氧低、藻类光合作用差

  2、底质恶化

  底质恶化的池塘,一旦放入干净的料台,虾会本能到干净的区域摄食,导致料台中的料很快吃完,很多虾农误以为虾吃料旺盛,甚至继续加料,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给出了错误的指示。

  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料台放置在底质严重恶化的区域,虾甚至不会靠近料台去吃料。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表象去判断底质的恶化状况,比如说鳃的颜色异常,体表很脏,尾扇肿大,互相残杀等等。一旦怀疑底质恶化,可以下塘用脚感受底部污泥的量及所分布的区域。

  底质恶化时严格控制投料

  3、疾病

  疾病的爆发一般伴随着水质和底质的恶化。绝大多数情况下病虾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比如靠边、游塘等。通过减料、改良水质等方法可以缓解这些症状。

  4、敌害生物

  池塘中的野杂鱼、虾、蟹等及软体动物会摄食料台中的饲料,导致引起误判而过量投喂,同时这些动物也可能摄食小虾,影响成活率。

  5、饲料的品质

  饲料的品质也是影响观察料台的因素。比如换料后,虾一般要几天的时间去适应摄食新的饲料。如果饲料的稳定性差,水中溶失快,观察料台只会更加引起误判。如果饲料没有足量的诱食剂,也可能会影响虾的摄食。

  6、蜕壳

  蜕壳期间虾会显著的减料。虾一般不会在同一时间大规模进行蜕壳,但个别情况下也会发生(换水后)。在出现蜕壳情况时,一般按照正常投喂量的60%来投喂,具体投料量也须参考料台的情况。

  7、温度

  水温也是影响摄食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如果水温高过32~33°C,或者低于25°C,投喂量较正常情况下要减少30~50%。在水温剧烈变化时虾的吃料量变化更明显。

  四、饵料系数分析
  

  图中给出的数据告诉我们,假定饵料系数为1时,投饵量为100公斤,虾只会吸收其中的30公斤,剩余的70公斤为排泄物和残饵,因此严格控制和管理饵料投喂,对降低养殖成本、减少对水体和底质的污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观察料台的时间
  

  六、控料的基本原则

  投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要遵循“快减慢增”的基本原则,根据极端天气、降雨、生理阶段及水质指标的变化要随时作出调整。




另外参考这篇文章: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投料管理小贴士http://www.fishfirst.cn/article-34710-1.html
作者: sdhuang    时间: 2014-5-7 17:10
不懂养虾,来学习的。
作者: 魚蝦蟹    时间: 2014-5-7 17:17
精华帖子要值得学习学习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4-5-7 17:51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4-5-8 14:46 编辑

早期投料不足,易产生虾苗营养跟不上,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差,规格不齐,易吃池底杂质碎屑,易染病


我这边有两个村,早期操作截然不同,一个村早期不投料或投料很少;一个村投料足,长得快


早期料不足的村,整个县养殖最差,投料足的村,养殖很好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4-5-7 18:02
本帖最后由 虫子的悲哀 于 2014-5-7 18:03 编辑

海上积云雨“每十万苗,体长1厘米的一餐100克;2厘米的一餐200克;3厘米的一餐300克。” 那也太少了,虾苗会饿坏肚子的。 10万苗,长到3cm,我们这边一般都喂到3斤/餐,一天2餐,共六斤
按他的比例一天才吃一斤多。
体长与体重的比例系数应该是按 x[sup]3[/sup]来算的呀,那投料也是按x[sup]3[/sup]来算呀。
作者: ........    时间: 2014-5-7 19:26
学习了
作者: ♂世.鈊鎖mǐn    时间: 2014-5-7 21:27
学习,学习,学习
作者: 艾五毛/    时间: 2014-5-7 21:42
【- -根据放养多少,鱼的规格,天气,水质条件。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4-5-7 22:53
........ 发表于 2014-5-7 19:26
学习了

欢迎分享你的经验啊~不要客气,大声说出来啊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4-5-7 22:53
♂世.鈊鎖mǐn 发表于 2014-5-7 21:27
学习,学习,学习

欢迎分享你的经验啊,好兄弟!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4-5-7 22:54
艾五毛/ 发表于 2014-5-7 21:42
【- -根据放养多少,鱼的规格,天气,水质条件。

你还放鱼了啊~小编考虑的都是精养的,对混养的还真没考虑,多谢提醒!
可以举例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吗?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4-5-8 07:37
一般建议:
20-25度水温,10万苗,虾苗1cm,放苗第一天投喂1斤/天,每天增加10%,与活菌发酵后投喂。
25-30度水温,10万苗,虾苗1cm,放苗第一天投喂2斤/天,每天增加20%,与活菌发酵后投喂。
不管水瘦水肥都这样喂。
水温低,虾苗小,酌情减量。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4-5-8 07:40
3公分的虾苗体重与1公分的虾苗体重不是简单的成3倍关系,所以投喂量也不可能是3倍关系。
3公分的虾苗体重应该是1公分虾苗体重的20-30倍,所以投喂量应该也是20-30倍。
你觉得呢?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4-5-8 08:23
虫子的悲哀 发表于 2014-5-8 07:40
3公分的虾苗体重与1公分的虾苗体重不是简单的成3倍关系,所以投喂量也不可能是3倍关系。
3公分的虾苗体重应 ...

@海上积雨云 快来看看~
作者: fengye203    时间: 2014-5-8 10:09
顶顶是必须的
作者: ㄑ′夜戀↘…    时间: 2014-5-8 10:14
---------------
作者: amilyli    时间: 2014-5-8 10:29
期待高手的回复!!!
作者: 白慕水    时间: 2014-5-8 11:49
回帖瞄瞄(~ o ~)~zZ
作者: 郑淅心    时间: 2014-5-8 12:02
我是来学习的{:soso_e133:}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4-5-8 12:09
先看看,有哪些方式
作者: 厦海东林    时间: 2014-5-8 12:26
{:soso_e100:}
作者: 安迪哥    时间: 2014-5-8 13:05
來參觀一下
作者: 多余的回忆    时间: 2014-5-8 14:33
养殖这块不太懂  哪天搞个机械方面的大讨论啊
作者: 白慕水    时间: 2014-5-8 14:34
顶贴~~~~~~~~~~~~~~~~~~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4-5-8 14:44
@梁友:早期投料少点,但水要做足功夫,维稳,藻菌要平衡。少量施有机肥,少量补充乳酸菌与酵母菌,补充少量糖源即碳源,会发现水很稳定,不管阴天,雨天,艳阳天,ph在7.8~8.4之间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4-5-8 14:47
虫子的悲哀 发表于 2014-5-7 17:51
早期投料不足,易产生虾苗营养跟不上,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差,规格不齐,易吃池底杂质碎屑,易染病

怎么样能看出是早期投料不足啊?

感觉大家都会在早期少投料呢。
作者: daoming4    时间: 2014-5-8 14:53
还没正式进入这行,不知道别人事咋做的,之前我在论坛看过刘涛博士分享过的东西:
第一天1~1.5kg,后面是每周内在前一天的基础上增加的量(10万苗)。
第一天         1~1.5kg
第二至七天     100g/day
第8~14            200g/day
第15~30          300g/day
之后就按照虾体重来投喂。

我个人认为前期对于虾体重不好估算,最好以体长来估算虾投喂量。
作者: 绿色华瑞    时间: 2014-5-8 14:57
我是来学习的
作者: 陈健强    时间: 2014-5-8 15:34
学习来了,应该投喂好的开中料。养鱼就像养小孩一样,前期投喂不好,后期营养根不上
作者: 水中作乐    时间: 2014-5-8 16:16
我放苗第二天投喂!第一餐五十万苗一斤开口料+em菌泡水投喂!
作者: 梁志翔    时间: 2014-5-8 16:29
我土塘是放苗前2个小时投第一餐料的,这一餐主要不是给虾吃的,而是给小虾的天敌吃的,先让水里的小鱼小虱等“地头虫”吃饱,就不至于一放苗脱壳被吃掉,如果上一塘剩下些大料就加些芽孢菌提前浸溶,喂几斤就第二天才正式喂开口料。
作者: 新南美白    时间: 2014-5-8 18:03
对虾投喂量的操作,今年参考了养鱼的方法,即按体重的百分比,相对对照塘,有点小发现。不过是投一代苗,生长速度和摄食强度都正常。更多发现中…………。

作者: 苦行者    时间: 2014-5-8 18:43
我对养虾不懂。来学习学习!不过参照生物的一般规律,开始一定要投足料,投好料;有的不投也能长的很好,那一定是水中培育了很多天然饵料。就像小孩要吃奶粉一样。至于投多少,需要向大虾们学习。
作者: 成长中的丑小鸭    时间: 2014-5-8 18:52
还需要回复才能看,估计有料,学习一下。
作者: finly    时间: 2014-5-8 18:52
一般而言要看水培育得如何,如果水肥且嫩爽,可以少喂一点,喂料一定要饲喂好饲料,易消化吸收为首选
作者: 华'    时间: 2014-5-8 18:53
看看要学习
作者: 公子小丑    时间: 2014-5-8 19:27
不懂养虾技术
作者: 渔人自娱    时间: 2014-5-8 20:08
前期投料多少并非影响虾摄食的关键因素,其实前期投料更多的作用应该是培水(藻和浮游动物)。国外包括白鹤、艾比科等生物公司提倡的都是前期清水放苗、早期投喂发酵饲料(富含有益菌及初步分解的营养物质)。投喂量可以视池塘水体条件来定。因此如果能够投喂生物饲料或者同期培育天然饵料的话是最好的了。如果是投喂虾料的话,考虑10万苗0.8-1斤/餐应该差不多了。
前期投料多其实并非好事,前期虾的摄食能力以及水体的自净能力都不强,过多高蛋白料投进去只会加快池塘底部恶化,最终影响虾的养成。
作者: mwzhang886    时间: 2014-5-8 20:17
想知道,放苗后是个关键阶段
作者: 卩卟灬氶    时间: 2014-5-8 20:18
来看看~~~~~~~~~
作者: 小小小鱼儿    时间: 2014-5-8 20:30
精华帖子要值得学习学习
作者: 豪情壮志    时间: 2014-5-8 20:34
我觉得早期还是严格控制投喂量比较好!
作者: 辰空若梦    时间: 2014-5-8 20:57
我也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办的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4-5-8 21:02
赶紧回复一下,看看大神们在说些什么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4-5-8 21:11
虫子的悲哀 发表于 2014-5-7 18:02
海上积云雨“每十万苗,体长1厘米的一餐100克;2厘米的一餐200克;3厘米的一餐300克。” 那也太少了,虾苗会 ...

虾的体重和体长基本符合X3次方,但摄食量会随体重逐渐减下来,由开始虾体重的10-20%减到2-3%
作者: wavegjl    时间: 2014-5-8 21:25
顶40楼的。投料量要视池塘条件、水体的肥瘦状况和天然饵料而定,如果水体中天然饵料丰富的话,虾料可以不投甚至不投,在天津部分地区养殖白对虾前期基本不投料。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4-5-8 21:27
liaowang738 发表于 2014-5-8 21:11
虾的体重和体长基本符合X3次方,但摄食量会随体重逐渐减下来,由开始虾体重的10-20%减到2-3%

10-20%减到2-3%,那是1公分——10多公分呀。3公分的虾摄食量才3%吗?
1cm的虾苗与3cm的虾苗摄食量绝对不是简单的3倍关系啊。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4-5-8 21:27
我的观点,土塘:1-3公分,尽量超过虾本身的摄食量,3-6公分,基本满足需求,6厘米以上满足7-8成就好,要注意自己水质的情况,给大家一个参考(不一定准确),1CM,3.3万尾/斤,2cm,1万尾/斤,3cm,4500尾每斤,4cm,1300尾每斤,5cm,300尾每斤,6cm,170尾每斤,7cm,110尾每斤,8cm,75尾每斤,9cm,55尾每斤,10cm,38尾每斤,体长指眼柄到尾巴尖的长度,这个数据做个参考就好,早季虾会偏瘦,晚季虾会偏重,摄食,1厘米,10-20%,2厘米,10-12%,3厘米,8%,4厘米以上看料台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4-5-8 21:30
虫子的悲哀 发表于 2014-5-8 21:27
10-20%减到2-3%,那是1公分——10多公分呀。3公分的虾摄食量才3%吗?
1cm的虾苗与3cm的虾苗摄食量绝对不 ...

10-20%减到2-3%,那是1公分——10多公分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4-5-8 21:36
wavegjl 发表于 2014-5-8 21:25
顶40楼的。投料量要视池塘条件、水体的肥瘦状况和天然饵料而定,如果水体中天然饵料丰富的话,虾料可以不投 ...

前期不投料,养殖结果怎样? 成活率多少?整齐度多少?周期多长?与早期足料相比较
作者: 左___手    时间: 2014-5-8 21:52
这应该不是根据你想喂多少决定的 应该根据上一餐及现在的天气 水环境 虾的实时情况决定  
作者: 某某人    时间: 2014-5-8 22:02
不懂养虾,学习学习
作者: 得体    时间: 2014-5-8 22:26
学习学习    。。。。。。。
作者: Can    时间: 2014-5-9 07:29
这是个迟来的重要话题 看见过很多理论数据 执行有点困难 养虾就像养孩子 喂少了 担心它饿了 喂多了担心它撑了 水体容易变坏 我们这边通常是前20天基本不喂 后面几乎是饥饿游塘再喂 呵呵。。。。长得有点慢了
作者: 流氓状元    时间: 2014-5-9 08:06
这个第一口难道很多人啊!
作者: 神秘人    时间: 2014-5-9 09:19
学习~吸收经验...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4-5-9 09:32
不懂养虾,过来学习!!!
作者: cuiluosheng    时间: 2014-5-9 10:00
看看有何惊喜?

作者: XingTao    时间: 2014-5-9 10:51
看看看看路过
作者: 白卿    时间: 2014-5-9 11:30
虫子的悲哀 发表于 2014-5-7 17:51
早期投料不足,易产生虾苗营养跟不上,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差,规格不齐,易吃池底杂质碎屑,易染病

有切身体会,的确是前期投料不足的虾慢大不均匀。
作者: 白卿    时间: 2014-5-9 11:34
前期投喂量不大,而且本身土塘有泥底,(高位池有排污就更不怕了)水体自净能力是可以接纳前期的投喂的,不足以造成坏底。所以我是认为前期要足料投喂,至于投喂发酵料或者拌菌的就更好了。
作者: 叶仕根    时间: 2014-5-9 12:18
想知道!真的想知道!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4-5-9 12:27
1、为什么放苗后看见料台粪便是绿色的?
2、为什么养殖中后期经常有瘦弱的虾靠边吃池边杂质,高位池特别严重?

早期料不足,虾苗饥不择食,选择吃青苔杂藻,长期习惯吃青苔杂藻后已不再摄食人工饲料,导致中后期看见很多虾靠边吃杂藻。

举个例子: 东山某养殖户,46口水泥池,26平方/口,每口放苗1万尾,放苗第二天全部池子投喂1斤(46万苗),连续一星期投喂一斤/天,一星期后到20天,每天投喂1.5斤.30天时,无奈排塘。排塘原因:虾苗一个月(有温棚)才2公分左右,每时每刻趴在墙壁啃青苔,这时加大投料并拌诱食酵母,虾苗也不再摄食人工饲料。
重新放苗46万,按照建议放苗第二天从6斤开口粉料起,每日增加20%,到25天已投料12斤/餐,一日4餐,虾苗规格4-6公分。与上一批比较:一天比之前多喂46.5斤。
养殖户之前养殖鲍鱼苗,没接触过白虾养殖,导致这种惨状发生,同时与饲料经销商的建议有关,饲料经销商建议46万苗,一天喂2两就行了。
作者: QQ_D46A33    时间: 2014-5-9 15:21
天天向上,好好学习

作者: Endure    时间: 2014-5-9 16:07
看看看卡可那块
作者: Endure    时间: 2014-5-9 16:07
看看看。。。。。。。。。。。
作者: 较真的水货    时间: 2014-5-9 16:33
什么内容那么神秘?需要回复才能查看。
作者: vince    时间: 2014-5-9 16:47
好好学习哈!!!!!!!!!!!!
作者: 新南美白    时间: 2014-5-9 20:07
新南美白 发表于 2014-5-8 18:03
对虾投喂量的操作,今年参考了养鱼的方法,即按体重的百分比,相对对照塘,有点小发现。不过是投一代苗,生 ...

正在记录数据,高位 池和土池各一个,总结出来后再与大家分享,因为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作者: QQ_1E784A    时间: 2014-5-9 20:45
看看再说!!
作者: QQ_1E784A    时间: 2014-5-9 20:47
怎么看不到啊
作者: 无影八卦掌    时间: 2014-5-9 21:20
虾苗第一餐,就像婴儿吃初乳一样重要。建议以黄豆浆为主(每十万尾0.5斤),拌以VC+蛋黄+乳酸菌+糖。
作者: octopusking    时间: 2014-5-9 21:26
个人感觉,高位池,适量即可,不宜过量投喂,底坏掉,弧菌滋生容易出问题
作者: 八爪章鱼小    时间: 2014-5-9 21:56
放苗不是要给虾片么/?
作者: lingze313    时间: 2014-5-9 22:40
本帖最后由 lingze313 于 2014-5-9 22:42 编辑

把所有回复都看了一遍,个人比较赞同40楼的观点,尤其是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投颗粒料之前,不管你是投什么发酵的东西还是虾片等等,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肥水。至于投喂量的大小,不应随着放苗时间的延长而盲目加大(这里是说投颗粒料之前),应根据水质而定。水质清瘦,适当多投,水质较肥,一定要少投。个人认为,决定小虾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不是投料,而是水质;营养对小虾来讲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小虾摄取营养的主要途径不是料,而是从水中获得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4-5-9 22:51
投不投,看水看塘看虾。我这边大都是沙底老塘,抽水三五天,藻类轮虫,桡足类,摇蚊幼虫都起来了,虾有天然的适口饵料,不用投料的,投了虾也不吃,只是肥水。吃不完的料在塘底可能经有益微生物发酵变成好东西,虾大就会吃,也可没被有害微生物发酵,变成有害的东西,导致发病。投料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作者: 晓仲    时间: 2014-5-9 22:53
同样来学习
作者: QQ_107400    时间: 2014-5-9 22:55
学习看看如何投喂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4-5-9 23:08
因地制宜,灵活应变!每口塘都有自己的特点,选择符合自己池塘的模式,时刻留意池塘的变化,以应变。养虾玩的是脑筋急转弯,转得慢的要做好迎接失败的准备!
作者: Can    时间: 2014-5-9 23:51
我觉得:虾是个馋嘴猫 只要有食物 就会不停的吃 把食物吃完还在吃泥土 直到把消化系统吃坏 我觉得如何保护好虾儿消化系统 比投料多一点少一点更重要  有没有发现虾的消化系统比较容易出问题  以上纯属个人感觉
作者: QQ_EC9E56    时间: 2014-5-10 09:50
前期为了保证成活率还是要适当投料。今年我准备放苗当天投料。
作者: 小杨168    时间: 2014-5-10 13:16
好贴子!学习学习
作者: 沉默的羔羊    时间: 2014-5-10 14:10
过来学习 一直也是很模糊
作者: 珠海    时间: 2014-5-10 14:37
顶顶是必须的
作者: 无影八卦掌    时间: 2014-5-10 15:57
无影八卦掌 发表于 2014-5-9 21:20
虾苗第一餐,就像婴儿吃初乳一样重要。建议以黄豆浆为主(每十万尾0.5斤),拌以VC+蛋黄+乳酸菌+糖。

私聊吧,我正在研究絮团,过段时间才有感悟。
作者: 小鱼小虾.。    时间: 2014-5-10 23:13
学习ing。。。。
作者: 白卿    时间: 2014-5-10 23:16
虫子的悲哀 发表于 2014-5-9 12:27
1、为什么放苗后看见料台粪便是绿色的?
2、为什么养殖中后期经常有瘦弱的虾靠边吃池边杂质,高位池特别严 ...

很认同你的观点,有实例就更能说明情况了。
作者: 學會堅強    时间: 2014-5-11 08:06
献丑啦,放苗后第一餐要在投苗后5小时才可以投料,等虾苗适应下摄食环境后才好。
作者: 安康鱼    时间: 2014-5-11 09:04
水要浅,保证没有残料,可以投。第一餐试水少投。
作者: 言行好修意念难    时间: 2014-5-11 10:01
有经验的同仁出来交流交流。
作者: hxb    时间: 2014-5-11 10:14
这个问题确实很关键,看看。
作者: zqx123    时间: 2014-5-11 10:52
学习了,我认为应该根据放养密度,池塘情况,水质情况综合分析,我是天津的,我这一般放养密度10万左右,成活率低,水质较差,水中浮游生物较丰富,前期几乎不投料,一般在10——15天开始用料缯试料,有吃的了,开始投喂用菌浸泡过的破碎料,投喂约一星期逐渐改投破碎料。
作者: ningb302    时间: 2014-5-11 16:47
术业有专攻,可惜不是对虾类的,海水鱼可以参考
作者: 你是小王吧    时间: 2014-5-11 17:27
好贴,学习了!
作者: 建凡    时间: 2014-5-11 17:48
浙江人,很多人养虾是投资行为。一切为了利益最大化。
作者: 建凡    时间: 2014-5-11 17:57
虫子的悲哀 发表于 2014-5-8 07:37
一般建议:
20-25度水温,10万苗,虾苗1cm,放苗第一天投喂1斤/天,每天增加10%,与活菌发酵后投喂。
25- ...

虫子,你在哪里工作呢?
作者: wavegjl    时间: 2014-5-11 22:19
wavegjl 发表于 2014-5-8 21:25
顶40楼的。投料量要视池塘条件、水体的肥瘦状况和天然饵料而定,如果水体中天然饵料丰富的话,虾料可以不投 ...

主要原因是老塘池底淤泥较厚,有机物较多,容易发塘,温度合适的话进水一两天后即有轮虫出来,接着几天计入高峰期,然后出现枝角类等,这些都是幼苗很好的天然饵料。而新塘池底淤泥和有机物较少,不容易做发塘,因此新塘前期不喂料就不容易成功了。
作者: QQ_32E85E    时间: 2014-5-12 08:53
如果觉得内容很棒,别忘了分享和点赞啊!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