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在线交流: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病害应急防控与生物安全管理 [打印本页]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2 11:39
标题: 在线交流: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病害应急防控与生物安全管理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27 12:01 编辑

独家重磅推荐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病害应急防控与生物安全管理

     ——马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动物疫苗工程中心临床示范成员,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疾病防控岗位专家成员

水产前沿网


时间:727日(周五)晚19:30

地点:     1、本期课程采用在线直播形式

             2、并于中国水产频道  【在线交流】栏目直播


嘉宾简介:  
水产前沿网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动物疫苗工程中心临床示范成员,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疾病防控岗位专家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控与疫苗临床示范应用,在鱼类工厂化养殖生物安全与免疫防治领域积累了大量丰富临床实践经验,近年来为天津、山东、辽宁、河北等我国鲆鲽养殖主产区多家大型养殖企业成功处置数起重大疫情并挽回大量经济损失。

讲课内容提纲提前知:

病害防控——鱼类养殖生产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生产管理内容

1、病害从何而来——鱼类养殖生产中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2、如何确诊病害——病害临床诊断流程

3、病害防控困局——从水产品安全现状看目前药物防控手段的局限性

生物安全管理——鱼类养殖病害风险有效管控中生产者的关键职责

1、什么是生物安全管理

2、鱼类养殖生产中生物安全管控措施制订原则与主要内容

3、工厂化健康养殖管理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工厂化养殖生产中的病害应急防控——典型病害防治介绍
免疫接种——鱼类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产业支撑

1、国际上水产疫苗的产业应用现状与经济效益分析

2、我国水产疫苗的产业研发进展与应用前景

水产前沿网


报名方法:

水产前沿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发送“005”报名

报名方式:

  1、水产前沿微信公众号(fishfirst)中发送“005”

  2、课程一般开课前2小时截止报名

  3、已经添加小助手(zhang_hong3)的可直接跟小助手报名

  上课时间:

  1、课程将于7月27日(周三)晚19:30准时直播

  2、每次课程时间持续1-2个小时左右

  3、课程可重复听多次,报名后也可以以后再听

  课程形式:

  1、报名成功后小助手24小时内拉你进微信群

  2、课程以语音+图片+文字形式在直播间内直播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2 15:50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22 17:28 编辑

我先弱弱地问一下:多宝鱼的病害主要有什么?其实我真心觉得多宝鱼好吃,比石斑、黄丝立于好吃得多。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6 09:09
对于多宝鱼的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这里提问。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7-26 17:40
期待嘉宾的分享
作者: lanlingshuizu    时间: 2016-7-27 15:52
搬个板凳前排就坐。坐等专家开讲。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7 19:30
lanlingshuizu 发表于 2016-7-27 15:52
搬个板凳前排就坐。坐等专家开讲。

美女,可以点击:http://m.qlchat.com/live/entity/list.htm?qlfrom=qledu,到现场听课,马上开始!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7 19:32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27 20:06 编辑

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的课程马上开始了哦,大家准备好了吗?
由马悦博士、刘晓红博士来共同完成!
在此,感谢两位博士支持我们的工作!也感谢200多名网友朋友们准时来听课!!!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7 19:34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28 15:31 编辑

马悦博士讲课的PPT分享:

水产前沿网
主持人好,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今天晚上应中国水产频道的邀请,跟大家有一个交流的机会。


水产前沿网
今天跟大家交流的是关于水产养殖中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就是病害的防控以及生物安全管理。那么大家也知道,在生产中病害一直是困扰大家正常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我也想就自己工作给大家在这里一个交流的机会,希望我的这些交流能给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水产前沿网
首先我们知道,实际上在生产中那么作为一个生产的体系,实际上主要是由养殖品种、养殖设施和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组成的三类一体的丰闭系统,或者开放系统,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生产面对的一个环境,那么在这个生产中。实际上我们生产中的任何活动,无论是正确的操作或者一些无法控制的操作都可能会影响这三者之间的平衡,那么三者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实际上就会对我们病害的发生带来一个风险。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7 19:35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7-27 20:25 编辑

水产前沿网
大家看我刚才发的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到,实际上我们每一天的生产养殖活动中主要有4个部分,那么会被我们的潜在的病害带来隐患,那么一个是苗种,大家也经常遇到的各种的标粗阶段的幼鱼的引入,那么这个,由于它的品质,或者育种过程中,都可能携带动员你入到养殖车间和养殖区域,那么第二部分是了饲料和饵料的投喂,那么如果您采用了新鲜饵料都会有都会有病原的携带,另外一方面是关于我们的水源,大家知道养殖都需要水,无论是地下水源还是自然界的其它的水源都不可能是无菌状态,这也会对我们的养殖系统不断地输入一些病原体,而且在每天的养殖过程中,随着养殖水体代谢的排放也会使水环境恶化。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7 19:55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7 20:01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7 20:05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27 20:16 编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7 20:17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7 20:37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27 20:40 编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7 20:44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7 20:50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27 21:00 编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7 21:02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27 21:06 编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8 08:31
更多精彩内容稍后整理再呈现给大家,请大家一定记得来哦。
作者: 海蜘蛛    时间: 2016-7-28 10:38
坐等整理……
作者: 0928    时间: 2016-7-29 00:02
太感激了!真精彩的内容!谢谢!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08:31
0928 发表于 2016-7-29 00:02
太感激了!真精彩的内容!谢谢!

这位小哥是从哪里看出内容真精彩呀?
多谢你的支持哦!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08:34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8-6 12:41 编辑

水产前沿网

大家从图3中看出,实际上在我们每一天的养殖活动中,主要有四个部分可以给潜在的病害带来隐患:


  第一部分:苗种或标粗阶段幼鱼,通过可能携带病原引入养殖车间和养殖区域。


  第二部分:饲料、饵料的投喂。如果采用了生鲜饵料,都会有病原的携带。


  第三部分:水源。不管是地下水还是经过自然界其他水源,都不可能是无菌状态,都可能对我们的养殖系统不断的输入病原体,随着养殖鱼体代谢不断的排放,也会使水体的环境恶化。水质每天变化会产生一种缺氧状态,有利于水体的微生物尤其是病原体的大量滋生蔓延。


  第四部分:我们的生产操作,在养殖过程中经常有一个常见的操作,就是会把鱼从一个池倒入另一个池,或者由于其它原因,把鱼从一个车间倒入另一个车间(称为“倒池”)这个过程,实际是对鱼的应激反应,那么也会导致鱼体的免疫产生波动,使它成为易感状态。


  所以说养殖生产系统中的任何波动和改变,都可能会对鱼群产生不良压力,都会导致易感增加,各种病害的爆发和蔓延,随时有发病的背景,这就是病害产生的四大原因。


  实际上大家在养殖生产中,一旦遇到病害,会令大家的心情变得很焦急,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讲,面对病害发生时,我们首先要迅速判断病害的属性,因为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包括一些重大危害中,发现很多病害不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而是由非病原导致的病害。


  很多养殖企业或养殖户一旦遇到病害第一反应就是要找到所谓用药去处理。但我个人不赞成这样处置,我始终认为作为养殖者,在任何情况下,不到万不得已最后一个才选择用药而不是首先选择用药。


  作为我们对于病害的应急处置,看图4,我们首先向养殖户了解有几个指标,可作为生产第一线人员包括有化验条件的实验室,可以提供基本参数,从参数可以了解到病害到底是怎样发展状态,以及为确诊病害提供最快速的应急处置方案。


  比如说是鱼患病是否是缺氧引起的,可能通过溶氧水平检测,包括养殖水温状态等,通过生产一线可以了解的信息,使我们能够迅速判定病害的基本情况。另外有化验室的养殖企业或养殖户,也可以进行氨氮、亚硝酸盐、PH值、水硬度等参数的检测。


  另一方面,我们也向养殖户了解鱼异常游动的行为以及鱼体表状况可确诊是否感染病原性的病害。


  应急处置:


  当我们面对病害的时候,如果没有专业设备的时候,我们是很难确诊病害病因,这时候更多考虑是应急处置,就是将很多生产中的明显养殖参数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减少病害发展,不致恶化,这才是我们要采取的措施。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08:34
水产前沿网

5、实际上在专业上病原鉴定和病因确诊,这个过程非常复杂,那么在生产过程中,有时病害一旦来临,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在最短时间里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等我们的检测结果出来时,实际上病害损失已经产生。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08:35
水产前沿网

6、从图中可以看到,我们知道专业的临床诊断,包括个体的总体临床体征、解剖过程中内部异常症状、患病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的微生物学检验及分子鉴定等一系列的几个步骤。这需要专业人员与设备,并且存在病原鉴定容易但真正病害元凶不易确诊,要做一个动物感染时间,要重复病害发生,才能确诊你所检测的病原是不是真是这个病害的病因,这就导致专业诊断难以满足生产病害防控快速响应的需求。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08:38
水产前沿网

7中发现:我们发现,即使是经过了一系列的专业检测,包括临床解剖、生化检测、病理切片、显微观察、分析诊断...我们发现病害的诊断是非常复杂的,同一个疾病可以由不同的病原引发,同一个病原可引发不同的疾病,同一病原在不同鱼种临床症状不同等等。这为我们确诊病害带来非常复杂的干扰信号。
大家了解以上作为专业诊断过程的流程,可以看出,实际上这样的诊断过程,很难满足生产管理中对鱼病害应急处置一个实际需求,即使我们对病害有了确诊,但实际上也会发现现在病害防控也会产生很多困局。如大菱鲆,它的很多新型病原会产生,而且例行诊断和防控非常复杂,比图8中看出,我们从患病的大菱鲆中分离中大量的病原,但哪一个才是发病的真正病因,这在短时间内很难确诊。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09:40
水产前沿网
图8另一个病害防控的困局,大家也有切身体会,就是很多药物似乎没有效果,这主要是由于病原体大量产生和蔓延导致的,从表中可以看中,我们分离出的很多病原菌来看对现在的抗生素都产生了抗药性,导致很多药物不如以前。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09:41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29 09:47 编辑

水产前沿网

从图9中,以鲆鲽养殖为例,现在很多企业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实际上这个生产体系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但是它对于病害防控尤其是药物防控产生矛盾。循环水养殖系统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它的生物滤床,但是由于它的水体是循环封闭的,一旦把药物倒入水体中,就会破坏生物滤床,导致对生产设施的损伤,得不偿失。

水产前沿网

  另一方面,虽然循环水养殖系统里有臭氧发生器或紫外杀菌装置,但在实际生产中,还是发现循环水养殖系统依然有很多病害,一旦爆发比开放式养殖流水系统病害更严重,这是因为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紫外线和臭氧是无法杀灭和消除鱼的体表所携带的病原,包括孢内病原。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09:42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29 09:48 编辑

水产前沿网


    图11,现在很多用药物防治,其失效不仅仅是正确用药与否的问题,从临床调研来看,很多方面采用药物防治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的原因。这是因为很多病害是由非病原(黄色区)引发的,使用药物肯定是本末倒置。


  还有由于养殖企业缺乏专业诊断技术和专业诊断人员,无法对病原进行正确的诊断。


  如果我们仅仅依靠药物防治措施也会导致很多病害不能有效控制。


  还有在不确诊病原的情况下,提前使用预防性剂量,还有用药周期不当,使用伪劣药物产品等,这些都会导致药物防治措施失效,所以不是说你确诊了病因买到了适用的药物,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12:46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30 12:01 编辑

    作为业内人士不要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一旦病害发生时由于焦急往往很多养殖户凭经验盲目普遍乱用药物。从我与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接触过程中还发现的一个不好的用药习惯就是见好就收,因为药物使用见好就收,实际上会给没有完全杀灭的病原有一个喘息的机会,导致了药物抗药病原的蔓延,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我们发现很多养殖者还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过度偏好和依赖广谱药物,那么一旦病原对广谱的药物生产了抗药性,就会导致广谱抗药,大家买了很多的抗生素但基本都失效了,说明这个病原产生了广谱抗药性,使得我们对药物防控越发艰难。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水产养殖领域盲目和滥用抗生素是比较普遍的,这样会导致抗药病原快速蔓延。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药物残留导致水产品安全问题极其严重,大家也都深有体会。这种药残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给我们养殖生产带来极大的挫败,也影响我们很多养殖生产效益的保证。水产品安全问题和养殖污染不仅是我们在关注,也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12:47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29 15:44 编辑

水产前沿网

    在2014年3月1日和2015年10月1日,我国分别颁布了史上最严的抗生素健康法规和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两个法规颁布都对于食用农产品中致病性的微生物和兽药残留有了更加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监管。按照国家的规定,市面上销售抗生素都是处方药,必然有兽医的处方才可以采购,大家不可以随便到药店或者找到所谓的专业人士来购买抗生素。


  从以上两个法规的颁布看出,药物防治的方法是以前和现在依然普遍采用的方式,但是在今后的发展中它的使用会越来越受到局限,抗生素的限用和禁用已经是水产养殖业不可逆转的产业管控政策和发展趋势。大家今后药物使用一定要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12:49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29 12:50 编辑



     前面介绍关于病害发生和用药方法和困局。对于养殖户来说一个很现实问题产生了:既然药物防控既复杂又面临水产品安全隐患和不确定性,那么今后在面对病害的时候,到底怎样去管控病害风险,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养殖是健康的、水产品是安全的。


  实际上,我和大家交流一个体会,在我国重大疫情包括最终成功处置的病害,我可以负责任对大家讲,很多重大病害基本上都没有采用药物防治的手段。原因来源于,很多病害只要我们是第一时间发现、准确判定病害的属性,以及生产指标变化,就可以采取生物安全管理的应急措施来迅速遏制和降低病害的风险。



水产前沿网

  什么是生物安全管理?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就是防止生产养殖操作过程中,传染性疫病的传送方法和管理措施。


  我们知道,很多疫情病害就是外来的病原感染导致的,如水产养殖过程中,购买的鱼卵、鱼苗携带的病原,就有可能从一个地区传入另一个地区。


  我们如果要有效地阻止病原的传入,就希望采取生物安全管理的措施能够管控本地区域以保证健康鱼种,减少养殖系统发生病害的风险显得非常重要。


  同样,对于一个养殖场或养殖车间来讲,生物安全管理对于防止车间和养殖区域病原传播十分重要,避免邻近的养殖场、养殖户受到影响。

水产前沿网

  举个例子,大家看这个图,是一个养殖场一个养殖车间平面布置图。所谓的生物安全管控措施主要有两个原则:建立养殖区域的外部壁垒和内部壁垒。


  外部壁垒很容易理解,一个养殖区域首先要建立一个围墙或护栏(隔离栏)的物理隔离,使养殖区域与外部区域形成一个隔离状态。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7-29 15:08
版主辛苦,内容很多,收获很多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15:43
海蜘蛛 发表于 2016-7-28 10:38
坐等整理……

我的整理来了,你...来了吗?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15:50
一片云 发表于 2016-7-29 15:08
版主辛苦,内容很多,收获很多

谢谢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15:51
      外部屏障主要是用于防止病原在养殖场内外蔓延、传播和扩散,主要包括:


  1、如有可能使用不含有特定病原的养殖水源;


  2、从不从其他养殖场引入新鱼或不健康的鱼;


  3、严格限制同一车间内不同养殖池内鱼的翻动或者“倒池”;


  4、严格所有进出养殖区域人员卫生状况;


  5、限制养殖场内某些区域的出入,如亲鱼车间;


  6、良好的饲料和饲喂管理。


  内部屏障主要防止病原在养殖场区内的传播。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要在养殖区养殖场内划分隔离单元;


  2、用物理屏障隔离每一个生产操作单元,并保证每一个独立单元之间相互隔离一定距离,车间之间相互隔离一定距离。3、不同亲鱼、鱼苗、养成车间等都要形成单独的独立操作车间,不能混在同一个车间。但实际上我们发现很多养殖场同一个区域养殖不同鱼类,这是不利于生物安全防控的。


  4、在养殖场内建立专门的鱼或者生产材料,在场区内移动式的卫生防护措施,很多养殖企业养殖场在这方面应该说做得不是特别到位,大家很疏忽这方面,认为我只是从一车间运饲料或者鱼到另一个车间,殊不知这个可能就是病原蔓延的重要途径。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15:52
        上面只是给大家讲了一下制定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的原则,但由于不同的养殖生产过程和操作,如鱼的大小、品种、病原来源、病原的差异等,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会有所变化,但是基本的原则和策略是通用的,养殖者应该根据自身养殖生产具体和设施情况,根据上面的原则基础上,来制定自己的生产管理措施和生产计划。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15:52
 生物安全的常用原则主要有两点:


  1、对生产中的一切生产用具、设施包括引进的鱼种进行病原灭活和消毒;


  2、约束在养殖区域内养殖鱼群及物料间输送(隔离)。

水产前沿网

  大家看这张图的培养皿,是我们从参观养殖企业进行调研时采样他们的养殖用具、生产用具,发现上面大量的微生物滋生,实际上里面一定有很多病原菌。但如果我们经常地、规范地,按照严格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定期严格消毒,会使很多病原大大地降低滋生和蔓延,并且会隔离在各个养殖车间和养殖区域的传播。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29 16:15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7-29 17:32 编辑

我举个工厂化养殖车间的例子来向大家介绍生物安全从何入手。

水产前沿网

图中所示养殖系统里面形成两大部分:

一、养殖水系统,这是养殖健康生产支撑的基本面;

二、病原侵入养殖生产系统的主要风险在于鱼苗、幼鱼的输入以及饲料、饲喂管理卫生,还有生产人员进出会导致病原的携带风险。


    我们如何对养殖水系统进行生物安全防控,重要方面就是对养殖水系统的溶解气体的监控。

  我们知道,海水鱼类养殖的海水中主要溶解存在4种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氩气。每一种气体都有不同的溶解度,水的压力、盐度、温度决定了每一种气体在水中的浓度,一些气体出现不饱和状态。


  无论水源怎样,为了确保生产安全脱气装置是必须的,对于深井水更是如此。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鱼的死亡是由于鳃部产生了气泡症,这是由于鱼的生长环境氮气过饱和,导致了鱼鳃功能紊乱。

       另一方面,水里面会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很难脱掉,如果二氧化碳一旦超标,往往会导致鱼类中毒。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养殖企业的鱼发生病害时,解剖鱼类的发现肠和胃出现那种(音:肉芽油),当时很多人认为是细菌或者病毒,实际上检测出来发现是由二氧化碳中毒引起,并且二氧化碳中毒的鱼在外观上往往出现严重的溃疡。


  有时候我们会收到养殖者送来的病样,向我们反映他们的鱼出现溃烂。这时我们就会首先询问,溃烂的部位是在鱼尾、鱼体或者背鳍?如果溃烂是在背鳍部,我们就会很谨慎说服这个道理,有无可能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并建议他们进行二氧化碳脱气。以前在天津遇到这样的病倒证明由二氧化碳超标引起的,后来采取二氧化碳的脱气的措施后,病情很快就被控制住了。

作者: 海蜘蛛    时间: 2016-7-30 14:44
跟帖是必须的,辛苦楼主了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7-30 21:31
海蜘蛛 发表于 2016-7-30 14:44
跟帖是必须的,辛苦楼主了

还有下半部分,敬请留意哦。最好发表一下看贴感想了,或者嘉宾讲课对你有何启发吗?
作者: 海蜘蛛    时间: 2016-8-1 09:31
呃,不知道如果用所谓的纳米气泡机之类的增加水体中气体的溶解度会不会容易造成气泡病?
我觉得养鱼首先就防病,楼主已经说得很详细了(受教了……)。其次就是氧气和温度了。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1 09:49
海蜘蛛 发表于 2016-8-1 09:31
呃,不知道如果用所谓的纳米气泡机之类的增加水体中气体的溶解度会不会容易造成气泡病?
我觉得养鱼首先就 ...

嗯,这位小帅一看就知道是善于学习和总结聪明仔哦,祝你好运!多来探讨!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5 00:24
        养殖的一个基本参数是对养殖水温的控制,那么养殖水温决定了鱼类代谢过程的(数理?)严格上应该持续水温在养殖品种及发育生长阶段最适宜的范围内,但我们知道,在幼鱼和成鱼对温度的变化要求有差异,一般而言幼鱼的温度变化不宜超过0.5度,成鱼阶段的温度变化可以大些,但也不宜超过1度以上。


  对于水温不正常波动,使得流行病害暴发的不利因素,特别在春夏和夏秋季节交替阶段,水温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各种病害的暴发和流利。在这些时期,作为养殖户和生产者,应该要花费更大的精力严密监控养殖系统中的异常情况。


  另外关于生物安全把控的重要内容,我想做一个实际体会和交流:在鱼苗引进和计划筛选的时候,我们都会认真进行生产养殖设施的消毒、清洁,但是一旦生产计划开始以后,很多人都忽略关于清洁消毒的规范,这就往往为很多病害的滋生蔓延创造了机会。所以,一个好的生物安全管理,应该是将清洁消毒措施贯穿整个生产全过程的例行规范,因为任何一个养殖系统,包括生产人员、参观者、任何输入养殖车间的物品,都应该被视为正在被污染因素。工厂化一般采用连续的水流,而连续的水流会为很多藻类、原生动物、细菌创造适宜的环境,它们能够在养殖场的养殖系统和养殖实际中大量的滋生蔓延,我们每天还要进行饲料的投喂,饲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还有从外源的水中引入很多即将死亡的细小轮虫,它们就为病原的生长和扩散提供非常理想的条件。特别是养殖池底部每天都在通过排污管道集诸粪便、饲料和有机残渣,这个必须要仔细彻底进行清洁和消毒,包括管理和各种生产用具如工作服、鞋帽等。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5 00:25
  
水产前沿网

      在生产管控中,我觉得很多养殖企业可以监控养殖水体中细菌的含量,它对于预防病害的暴发非常有帮助。从我的预防经验发现,当水体中的养殖总菌落超过10的5次方/毫升时,那么显示病害风险在急剧上升。同样,水体中的弧菌总菌落应该控制在10的3次方/毫升以内,这项检测在有检验室的养殖场,我认为是一个比较容易建立和实施非常关键的措施。


  在养殖过程中,以鲆鲽为代表的一些常见的病害,希望为大家在生产管理中提供如何判定或采取应急措施的经验的交流。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5 00:26
水产前沿网

        弧菌病:弧菌病不仅体现在牙鲆、大菱鲆的鲆鲽鱼类身上,几乎所有养殖鱼类,弧菌病都是一个非常常见且贯穿始终的重大病害,如果能采取很好的防控措施,将会使很多病害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如有条件,市场上我们都可能买到专用的弧菌培养基,当养殖鱼产生病害的时候,第一时间去取病鱼的的病灶部分进行弧菌平板涂布,大家看这张照片,在弧菌墨绿色的平板上,如果找出了黄色的菌落,表示鱼很可能感染了弧菌病。弧菌病另一个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全身性出血,且伴随烂身烂尾现象。弧菌对于不同的鱼不同的生产阶段,它的临床症状会有一些差异,大家在对弧菌病判定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在发现有大量的弧菌频繁长出病来以后,可以按弧菌方式进行相应应急处理,同时尽快送样到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5 00:28
  腹水病:作为鲆鲽养殖平时遇到比较头痛的常见的病害就是腹水病,这里向大家重点介绍一下,我们在做临床诊断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大家看这张图,腹部隆起是最明显的腹水病,大家可以看到鱼的腹部浮起肿大,故将此病害称为腹水病。解剖开腹部往往会流出大量的液体。但作为专业人员来讲,腹水病的诊断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很多病原都可以引起腹水病。这样一旦我们对腹水病的病原没有确诊,就会对我们的病害防治措施产生误导,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水产前沿网
        大家看下这张图,腹水病。我们在不同的养殖区或养殖场包括在鱼的养殖阶段,腹水病体现的临床症状也会有所差异。这是由爱德华细菌引起的腹水病,这是大菱鲆比较严重的重要病原,它的主要症状,除了腹部的腹腔有腹水外,还有体表多侧红肿,还有里面的肝脏肿大等。如果仅凭外观的临床症状是很难确诊它到底是由哪一个病原引起的腹水。如果是爱德华细菌引起的,那么可以推荐一个专业的鉴定,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也很便宜,叫THL培养基。我们将腹水涂到这个平板以后,长出了黑色的菌落,基本上可以确诊这个腹水病就是由爱德华细菌引起的。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5 00:30
水产前沿网

       大家再看这张图:大家再看这张图:是牙鲆的腹水病。大家可以看到它的腹腔也明显地肿起,当我们解剖的时候,一个重要的特点,发现大量的血水,另外还一个症状,就是脱肛,就是肠道直接从肛门处脱落出来。我们见过很多牙鲆的腹水,后来发现牙鲆的腹水主要是由弧菌和气单孢菌引起的,而不是爱德华细菌。说明了如果我们仅凭腹腔的隆起就判断它是不是爱德华细菌,这会对用药和防治措施产生错误的判定。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5 00:31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8-6 11:11 编辑

        肾杆菌病:我们经常在舌鳎养殖发现的目前比较流行的病害,尽管死亡率不是特别高,但从苗期开始一直到2-3斤的成鱼,都会经常性的出现这样的症状,为养殖和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
水产前沿网
  主要的特点:1、体表脱鳞溃疡、烂边料尾。在幼鱼阶段(几公分),体表没有发现有外伤,主要是出现垂直下游或激烈游动然后迅速下沉。


  2、鱼的鳃丝产生糜烂。


  大家都认为把焦点集中在分离体表的病原,我们也经常分离到弧菌、芽孢杆菌、气单孢菌,但实际上,经过我们反复大量的临床诊断发现,真正的病因是一种从鱼卵上携带的肾杆菌,鱼卵孵化以后,在生产过程中全程携带,一旦养殖环境产生变化,就会导致病原的蔓延。致死率倒不高,主要导致舌鳎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原来没办法感染舌鳎的病原也能够迅速的感染了舌鳎。

  如果我们发现舌鳎脱鳞、溃烂,包括鳃部感染,实际上都是一些次生的病原引起的次生的病害,并不是就要引起舌鳎主要病害发生。所以我们的防治重点不应该是针对体表溃疡的这些病原,而针对体内含有的肾杆菌病。


作者: 蔡林宏    时间: 2016-8-5 15:42
感觉多宝鱼确实是很有故事的一条鱼,不乏各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技术甚至爆炸性新闻,我也爱吃多宝鱼嘻嘻。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6 11:13
大家看图片:


水产前沿网
  中间,我们解剖了它的肾脏,检查出很多白色的肉芽小点,这种病害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它是一个低温菌。实际上舌鳎溃疡病主要发生秋冬季节,夏季时此病比较少见,当水温超过23℃以上以后,这个病就少见了。从此处看出这个病原是怕高温的,所以在实际养殖舌鳎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病害的苗头,控制养殖水温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调控措施。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6 11:14
    在山东、河北、辽宁大菱鲆养殖区的养殖场养殖池里面,经常发现的一个病害,叫红鳍?或者有人称为红边。从图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在养殖池里面鱼表本身非常完整,没有烂边烂鳍的所谓的病症现象,当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鱼边出现若有若无的红色出血症状,但又不是特别清晰,包括鱼的腹鳍、胸鳍也是红的,但其他地方没有明显的病灶现象,此时我们就要特别小心,大部分病原是由病毒引起的而不是细菌。病毒的防控措施和病菌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出现这种病害以后,大家按照红体病、出血病等药物治疗的时候,发现效果很差基本上没有效果。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很多的抗菌药物对病毒是没有杀灭效果的,一旦鱼得了病毒病,在国际上,重要的防控措施就是隔离。另外病毒的发作与养殖水温有很大的关系,出现比较强的季节特性,此时需要专业的判定,一旦判定是病毒病害,我们会根据病毒鉴定的总属来决定相应的生物安全调控措施,比起药物对病毒是没有效果的,甚至很多病毒病,当你越用药发病越厉害的时候,可以更加坚定就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害。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6 11:15
  病毒的发作与养殖水温有很大的关系,出现比较强的季节特性,此时需要专业的判定,一旦判定是病毒病害,我们会根据病毒鉴定的总属来决定相应的生物安全调控措施,比起药物对病毒是没有效果的,甚至很多病毒病,当你越用药发病越厉害的时候,可以更加坚定就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害。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6 11:16
水产前沿网

    下面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如何面对今天的水产品安全越来越引起消费者关注,药物防治已经受到局限性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将我们的养殖生产上升到新的台阶,如何更好地轻松地去完成生产计划和生产经济效益的追求。


  国际方面关于病害防控产业发展的趋势,在国际上,无论从经济性或者是环境友好的角度,病害防控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头重要和极具有决定影响的。目前在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取免疫防控病害的策略,主要以疫苗接种为核心的预防性的经常管理措施。而实践证明,这个病害防控措施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易感病害的爆发和蔓延,并且可以做到大幅度地减少。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6 11:18
水产前沿网

       从我们最新获取的信息来看,挪威的三文鱼养殖产量达到了120万吨/斤,但一年使用的抗生素不超过50斤。其实能够做到这一点,最核心的一个措施,就是每养殖一条三文鱼都进行了疫苗注射。智利这个国家的养殖地理环境、养殖海域的水质与挪威几乎是一样的,但在早期的时候,智利采用了抗生素来进行预防控制病害的措施,导致了在2008年病害大爆发,导致养殖产量从原来的40万吨,下降到不足10万吨,智利看到了药物防控的弊端以后,从2011年起,规模化地运用疫苗,后来它的三文鱼产量也逐渐开始复苏和回升。这样的产业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疫苗接种对于健康养殖产生极大的生产促进作用。在国外,主要的养殖鱼类品种的主要病害已经有了相应的商品化疫苗上市,而且疫苗接种已经现在成为了世界上水产养殖一个安全规范生产的标准,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导致了抗生素在许多国家实际上停用了。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6 11:20
水产前沿网

        大家可能很关心如果养殖鱼打疫苗的成本,能不能接受以及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我给大家看一下,我根据国外的很多生产数据进行一个统计表,会发现接种疫苗它带来的附加值不仅仅是健康,而且市场价格、饲料转化率、平均鱼体的规格和体重、平均的市场价格、疫苗保护率、打针成本,全部因素考虑进来后发现,打了疫苗以后,不仅没有增加养殖成本,相反会产生非常大的经济收益。

水产前沿网

  从这张表中大家可以粗略看出,病害越严重,进行疫苗带来的收益就越大,这里需要给大家解释的是,进行疫苗以后的收益和没有打疫苗的企业相比较,这个收益是它的净收益,我们看到,即使在死亡率5%的情况下,同时鱼价卖到1.5美元/公斤,仍然产生净收益。我们取一个中间值,如果病害死亡率为20%,如果三文鱼的出厂价格5美元/公斤,那么我们看到每养殖100万尾/份,它的净收益将会达到200万美元,这是一个非常在大的经济收益。这样不仅保证了水产品食品安全,还可以把疫苗成本忽略的同时,还增加了大量的净收益,在市场上具有强的竞争力。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8-6 11:21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6-8-6 11:28 编辑

水产前沿网


       以上是国际上关于病害疫苗防控的信息,那么大家是否关心我国有没有水产疫苗?鲆鲽类有没有专用的水产疫苗?华东理工大学国家鲆鲽体系岗位所作的工作,给大家作个简单的介绍: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针对大菱鲆一个重大病害—爱德华引起的腹水病,经过长期的大量的临床实践、研发,我们在2015年6月份,我们获得了国家第一个大菱鲆爱德华细菌疫苗药证,为了更好地让这个产品尽快地为广大的养殖户、养殖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病害防控而应用,目前这个疫苗主要在我们鲆鲽生产区来进行示范和生产应用推广。如果对疫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今后的交流中进行规划和联系。我们也希望研发的这个疫苗能够在生产中发挥应有的病害防控的价值。另一方面,针对大家比较关注的另一个重大疾病—弧菌病,也进行了疫苗的研制,目前已经完成了活疫苗临床实验,去年已经向农业部提交申请,今年底或明年初,疫苗可以有望上市,届时大家就可以采用疫苗来进行弧菌的防控。

水产前沿网

  随着很多疫苗产品重视上市,将来我们的养殖生产、病害防控就会变得更加轻松一些,水产品质量就会有明显的提升,将会彻底地摆脱抗生素、药残给水产品安全所带来的诟病以及产业的消极影响。我们期待与在座养殖界朋友一起合作和交流,共同把我们的养殖产业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 饲料鱼经销商    时间: 2016-8-14 01:00
常年供应大闸蟹,鲈鱼,黑鱼,多宝鱼,貂狐等,养殖用海水饲料鱼,原料鱼,经济鱼;
            供应品种:鯷鱼 出水蓝, 青占 鮐鲅鱼,黄花鱼 大头宝,沙里钻 面条鱼,凤尾鱼 皮条鱼,竹甲鱼 黄占,带鱼刀鱼等;
          真诚合作,非诚勿扰
             电话(微信同号)13561887155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