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在线交流】怎样防治草鱼“肝胆综合症” [打印本页]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0 08:55
标题: 【在线交流】怎样防治草鱼“肝胆综合症”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9-29 16:19 编辑
独家重磅推荐
怎样防治草鱼“肝胆综合症”
—— 周鑫军
时间:9月22日20:00
地点:中国水产频道公开课 中国水产频道 【在线交流】栏目同步直播
草鱼是我国常规养殖品种之一,最近几年养殖水产品的价格总体比较低迷,而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趋势相对较好,因而成为广大养殖户比较关注的品种。
草鱼养殖一般分为套养和精养,精养草鱼因为生长比较快,同时养殖密度比较大,因此肝胆综合症的发病比较多,已经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而且从鱼种到成鱼都有可能发病。
因草鱼肝胆综合症一般伴有并发症,所以在外观上与烂腮病、肠炎、赤皮病有近似之处,极易被渔民误诊为传统的草鱼三病,导致错误用药,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耽误了鱼病的治疗,给渔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中国水产频道力邀嘉宾在9月22日晚20:00与我们分享怎样防治草鱼“肝胆综合症”。
嘉宾介绍
周鑫军,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师,武汉鑫华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老师
课程提纲:
1、草鱼肝胆综合症表现和临床症状
2、高脂肪高蛋白的饲料不同生长周期的草鱼是否需要?
3、肝胆关系解析
4、绿肝形成的主要原因
5、出血和充血解析
6、肝胆综合征发病原因
7、肝胆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8、肝胆综合征的重点要领
9、肝胆综合症的预防方法及其原理
10、肝胆综合症总结
直播间课程录音
http://www.tudou.com/v/hVNwvSSU8fI/&rpid=536160155&resourceId=536160155_04_05_99/v.swf
如果您也遇到过类似问题,也有一些体会心得,诚邀您一起分享参与讨论 !
怎样上课
作者: 翱翔之鹰 时间: 2016-9-21 08:30
012我需要学习怎样防治肝胆综合症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2 18:56
直播间链接:
http://m.qlchat.com/topic/230000152180997.htm?isGuide=Y
这个是要在微信上面才可以打开的,所以建议大家将网址复制到微信上面再进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3 10:58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9-23 11:06 编辑
周鑫军老师:
这次以吃食鱼(草鱼)为代表浅析水产养殖动物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目的,是希望业内人士充分认识到营养代谢性疾病对养殖对象造成的不被大部分养殖户了解和重视的危害。因此,包括所有的全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水产养殖对象(鱼、虾、蟹、鳖、蛙等)都可能会因为患营养代谢性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继发性感染细菌性、病毒性等疾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在这里,我只用养殖量较大的草鱼作为代表,其它的养殖品种可借鉴本课件中的基础原理作为参考。
营养代谢性疾病对于现在养殖全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鱼类,包括养殖量大的和养殖量小的品种例如相对单一的三文鱼,同样也有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也包括所有的养殖虾类,只要是全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所有的养殖动物,包括了畜禽养殖动物,都会有这个毛病。
把这个话题延伸一点讲就是我们人类的自身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的东西档次越来越高,高脂肪、高蛋白的摄入品越来越多,所有人类的营养代谢性疾病目前也是非常普遍的,在普通人当中,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已经非常高,不是10%-20%,而是很大一部分人都有这样的问题了,咱们经常可以看到,学校跑出来的孩子们,其中有很多小胖墩,也有很多瘦得像皮包骨头似的,我们开玩笑的说你是不是才从非洲回来的呀,并不是因为他长得黑,而是因为他长得太别瘦,太胖太瘦都是不正常的,这是说人类自己,如果说营养代谢性疾病。
对于水生养殖动物造成什么危害,可能还不能够让我们广大的养殖户非常明确的感受到,或者说一部分养殖户可能还不能够理解营养代谢性疾病对于他所造成的危害,对于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多大,今天就聊一下这个话题。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3 11:19
以草鱼为例,以前我们曾发现过有很多地方养殖出来的草鱼体长比较短,长得很粗很肥,这种又短又粗又肥的鱼不耐运输,打网的过程当中也容易掉鳞片,容易出现死亡,在运输过程中死亡率还比较高,这样的鱼即便是生长速度快,在销售的过程中也会造成价格卖不上去,甚至滞销,最后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之前我们以为是病了或者别的,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病,现在就说我们来研究一下。
在养殖草鱼的过程中尤其是到了草鱼的2两以上的苗种,包括后面所有的成鱼的养殖阶段。
当我们发现主养草鱼的池塘当中,出现了草鱼的死亡,通常是在每年夏季和秋季,初期发生死鱼的时候都是个体长得很大、生长速度快、摄食量大这样的鱼先死。而且体表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些时候有些养殖户发现池塘里面偶然死了几条鱼之后就会使用杀虫药物、消毒剂去消毒,甚至用生石灰,用了之后经常会在第二天出现草鱼的大量死亡,死的鱼也都是和刚才说的症状一样,体表没有明显症状,甚至看上去非常鲜活的一条鱼,它就死掉了,当然我们所说的用药之后出现这样的死亡量突然增加的情况不是说100%,而是占到一定的比例,包括使用生石灰,可能有的人会说我就是用了生石灰之后这个鱼就不死了,之前用其它的药它还在死,死了很久没办法我才用了生石灰,一用就不死了,这个里头还有窍门,那么在前期低温、阴雨之后,天气放晴,温度迅速上升,尤其是持续高温,刚开始的3-5天,温度一起来,死亡量也会有一个明显的增加,如果碰到的是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就必须要怀疑这些鱼就是否有代谢性疾病,无论这些鱼是长得体态匀称还是长得比较短肥,现在我们看到长得比较短肥的草鱼相对来说少了,前十年左右是比较多的,那么目前的鱼种也在选育过程中,体长更加合适,更像野生草鱼。
有些养殖户是全程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无论是沉性的颗粒饲料还是浮性的膨化料,在养殖过程当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吃食的草鱼早期出现少量的死亡,外表没有明显症状,中期死亡量增加,有轻微的烂鳃、赤皮、肠炎等症状,到了后期,如果进行解剖那么几乎可以看到所有的病鱼都有空肠的现象,肠道内没有食物,严重的时候,死亡量就增加,而且体表有了明显的类似于出血病的症状。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3 14:14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鱼从体态上来讲还是比较匀称的,体表也没有明显的症状,只能看到尾鳍有点分叉,从外表上来讲大家可能觉得这是一条比较正常的鱼,可是就是这样一条看上去正常的鱼,我们把它解剖之后就可以看到有什么问题了。
解剖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条鱼的肝脏,从这条鱼来看,它的肠道内是有食物的,而且很明显的可以看到食物有黄色的,类似于颗粒饲料的颜色,这就是颗粒饲料的颜色,剪开肠道的这一段还有草类的残渣,因此这条鱼可以说是投喂青饲料和人工配合饲料相辅进行养殖的,即便是这样的养殖模式,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条鱼的肝脏在我们面对图片的左边它的肝脏的末端很明显的发白,类似于透明状,很明显的出现了大量的油脂,它的肝脏发白变硬、体积肿大增生、肝细胞里面的脂肪油滴非常多,这样一个状况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类的脂肪肝,如果人类肝细胞的鉴定也是取肝细胞来进行镜检来看肝细胞里面的脂肪油滴是否非常多,那么这条鱼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脂肪肝。可能会有人问既然这个养殖户的模式既喂人工种植的草(这个季节是苏丹草)又喂了颗粒饲料是不是能够更好的有效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呢?按道理来讲应该是,如果不是的话很可能死鱼的时间会提前,死亡量也会比现在更大。
我们把图片放大一点看,第一胆囊、第二肠道剪开后的景象。胆囊我们可以看到胆汁非常的稀薄,胆汁稀薄和它肠道内有大量的食物有密切的关系,胆汁在动物体摄入之后它会回流到消化道当中参与消化作用,所以当消化内大量食物存在时胆汁相对来说变得稀薄一些是正常的。我们之所以说它肝功能障碍也很简单,因为放大后的图片大家可以看到,它肝脏的周边脂肪样的变性已经非常明显了,脂肪沉积也非常多。
从这条鱼解剖之后的情况来看,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人工配合的颗粒饲料和青草混合投喂的模式下虽然已经形成了脂肪肝,但是由于肝脏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非常强大,我们举个例子讲,咱们有听说过的人类有些人的肝脏发生了病变,那么我们可以做手术切掉一部分肝脏,剩下来的肝脏会继续增生,细胞增生之后又能够恢复一定的功能。单就这一条鱼来讲,那么它的肝脏功能虽然出现了一定的障碍,障碍的原因是因为很多肝细胞里面脂肪的沉积造成肝脏分泌消化液下降以及解毒功能的下降,最终导致消化吸收率低下,也导致了鱼体的免疫力会下降。换到其他的养殖对象,包括广东地区养得比较多的生鱼,我们称之为乌鳢,如果肝脏也产生脂肪样变性那么也可以认为就是脂肪肝,因为肝功能障碍肯定是有了。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3 14:54
这个图片换了一条鱼了,这条鱼的肝脏明显有炎症,炎症是动物机体对某些刺激源包括致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很多因素的刺激发生的反应。炎症的具体表现就是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
红,我们可以看得见,肝脏是发红的;
肿,肝脏水肿很明显,体积也在增加;
热,只要是有炎症的区域局部的温度都会上升;
痛,人发炎知道哪儿哪儿痛,但是鱼它不会告诉我们。
也就是讲所有的炎症的表现都是这五种: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
机能障碍实际上是可以理解为指原有的功能发生了下降甚至缺失,比如坏死掉了,那就是完全没有了。
这个障碍是渐变的,它的功能是逐步丧失的,所以鱼的炎症造成的死亡不是说易感染马上就会死亡,它也有一个病例过程,等到病入膏肓我们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症状,但是我们在表面没有看到明显症状的前提下它可能已经出现了炎症。
这些炎症只有通过解剖我们观察内脏,有经验的从业人员才有可能发现是哪个有胀气、有炎症、有感染了,可能是细菌感染、也可能是病毒或者是寄生虫等等,我们再去找原因,但是只要有炎症,切记我们首要做的是消炎。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3 14:56
这又是另外一条病鱼,解剖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脾脏也就是镊子夹住了鱼鳔下方深紫色的区域。脾脏上面有一些浅色的,颜色相对较浅的病变区域,位于脾脏的中间部位,咱们可以看得到,那么正常来讲它应该是整个颜色一致的,都是深紫色,有的是深红色。如果发黑也不正常。
再看一下这张图片,肝炎的症状,很明显手术剪所指的地方肝脏纤维化病变,我们用肉眼可以看到肝脏上有一些条纹,这都是极不正常的,一定是有问题了。准确得说像这种有条纹像这种纤维化的病变基本上可以告诉我们这条鱼很难治了,它基本上不会再吃食了。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3 15:05
刚才看到的都是个体相对较大的草鱼,现在看到的这张图片三条草鱼的鱼种,这三条鱼种是我们在武汉一个养殖池塘去给人家看病的时候现场发现的。
我介绍一下他的地理环境:它是一个武汉的城中村,有一个小型的池塘,业主养鱼养了很多很多年,是一个老养殖户,按照现在年纪算应该有70岁了,当年我们去的时候大概就是60多岁,他养得池塘的地方很特别,池塘旁边就是村里面大型垃圾的堆放点。
当我去池塘上,用撒网找到这些样品之后,我们就发现它很有特点,这几条鱼的下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组织增生。这几条鱼都不大,有多大可以在下张图片上可以看得出来。下颚的组织增生就代表它们生活的水体处于长期低氧状态,池塘旁边是一个面积巨大的垃圾堆放点,当下雨的时候雨水就把垃圾当中的很多污水带进来了,所以这个池塘的水质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
我首先并没有去检测它的氨氮、亚硝酸盐多少、pH值是高了还是低了,或者硫化氢有多高,这些我放在第二步,第一步我们首先关注溶氧。
如果没有溶氧,那么一切需要在水中生活的水生动物,除了龟鳖蛙(成蛙)等的两栖动物,只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这些的养殖对象在没有溶氧的前提下面,即便是没有氨氮、没有硫化氢、没有亚硝酸盐等我们认为的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即便pH值再正常,也难以生存。
一谈到检测水质大家首先是氨氮、亚硝酸、硫化氢、pH值把这些放在第一位,很少有人把溶氧放在第一位,也有很多一线的技术服务人员去给养殖户做渔病的检测,初步的诊断,包括水质的检测,在水质检测的过程当中不太重视溶氧,甚至连溶氧都不检测,只去测氨氮、亚硝酸、硫化氢、pH值,这个做法附带的提一下,希望我们包括养殖户在内主要是水产一线的技术服务人员一定要关注溶氧。
如果说你看到我刚才发的那张图片,下颚组织增生,无论是什么养殖鱼类只要是下颚组织增生,那么他基本上是因为处于长期的低氧状态下,这样的鱼身体是不太可能健康的。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6-9-23 16:59
楼主威武,整理了这么多好内容。
作者: 龚益专 时间: 2016-9-26 12:33
辛苦啦,以后多组织些,很有帮助
作者: QQ_1534F9 时间: 2016-9-28 16:16
谢谢楼主,受教了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16:41
现在看到的这张图片就是刚才三条当中的一条相对大一点的鱼,解剖之后,可以看得很明显,靠右侧的这一部分肝脏的组织炎症很明显,上面有一些出血点。其肠道通红,外观就可以初步判断有肠炎。
另外一点就是肠道外面包裹着厚厚的脂肪,大家可以通过解剖人的手和鱼的比例就可以看出,这么小的鱼就这么肥,相当是我们人类的小胖墩。
这是上图的第三条鱼中个体最小的一条,解剖之后可以看到脂肪包裹着肠道,肠道要仔细看才能看到段落。
经过对养殖户的了解,池塘几乎每天都有浮头的现象,但是早上开动增氧机之后浮头的现象基本上都能缓解,在这样的水体当中养殖的草鱼的鱼种才会出现下颚组织增生的状况,其鱼种进的寸片,从开口料一直喂到解剖的时间段,连续的投喂高脂肪、高蛋白的饲料,所以造成它的所有的养殖鱼类几乎都满是脂肪的状况。大量的脂肪堆积,并不见得是好事,这种状况最后可能会导致养殖鱼类出现营养性代谢疾病,加上水环境又恶劣,溶氧又低,这样会迅速的降低所有养殖动物的免疫力,从而继发性的感染细菌性或者病毒性或者其他疾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这是上图的第三条鱼,可以明显的看到肝脏的局部到头,靠近心脏的这一块有炎症,然后肠道几乎是很难发现了,外面全是脂肪裹着。
现在看到的这张图片从外观上、体表这条鱼也没有明显的发病的症状,解剖之后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也觉得没有太大的发病的症状,但是明显的一点就是脂肪太多太多,几乎遮住了所有的肠道,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一定会导致继发性的感染其他的疾病。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21:45
高脂肪、高蛋白的饲料在不同生长周期的草鱼是否都需要?
我们现在提出一个问题,高脂肪、高蛋白的饲料在不同生长周期的草鱼是否都需要?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养殖户在不同阶段投喂不同蛋白含量的饲料?
营养代谢性疾病到底什么呢?我们认为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平衡都属于营养代谢性疾病,比如营养不足、营养不良或者营养缺失。
打个比方,天天给草鱼吃鱼粉,草鱼一定会生病,原因很简单,如同你天天给老鼠吃白菜一样的道理。
草鱼有其自身的对营养需求的特点,在天然状态下草鱼以草食性为主,并不是说一定只吃草,它有时候也会吃一些动物性的饵料,这就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猫,大家可能都知道猫是以肉食性为主的,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家养的猫有时候会主动去吃一些青菜或者草,其他一些食肉性的动物也会有这种情况。简单的讲动物对营养的需求有它自身的特性,有时候它会自己去平衡,这是在它有足够的自由度以及它能找到相对它所需要的食物的前提下。
人工养殖的状态下它就没有那么多的选择了,它只有吃人工配合饲料和水体中的天然饵料或者牧草,如同我们每天只喂鱼粉给草鱼吃这个既可以认为是营养过剩也可以认为营养不平衡。如果说我们养的老鼠每天只给它吃白菜,一点肉都不喂,那么这就属于营养缺失或者认为是营养不足,打这个比方是让大家大体上明白我们所说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我想通过这种打比方的方式让不同教育层次的从业人员都明白。老鼠天天吃白菜不行,草鱼天天吃肉也不行。
这张图片是一条鲫鱼,肝炎的症状也是非常明显,整个肝脏几乎都出血了。所有的养殖动物,一旦患了营养代谢性疾病之后都会在肝脏上容易找到一些明显的特征。
这张图片是一条草鱼的,从肉眼上观察,肠道上面有肠炎,肠道剪开之后明显的发红,这个肠道的机能障碍体现在:1、消化吸收功能基本上停止了,2它也没有吃食了,这条鱼可以说是病入膏肓,其肝脏出血,然后肝脏的末端靠近肛门的那一段纤维化病变很明显,还有就是这条鱼我们把它肚子解剖打开之后有很多的腹水,图片的右下角肚皮里面红色的液体,这是胀气的炎症所造成的。
这些图片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都是肠道外的脂肪累积较多,肝脏都有炎症。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这些鱼都是吃得相当好,吃得肉多,青菜少。
刚刚看到草鱼的症状我们可以同细菌性肠炎做一下联系,草鱼的细菌性肠炎发展到中后期的时候通常在我们剪开肠道以后,肉眼可以明显的看到有一些粘稠的黄色的脓液(有时候是黄红色),这是有细菌感染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于体长小于14cm的一龄草鱼鱼种,在由于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病毒性的出血病,在没有和细菌共同感染的前提下,通常肠道内是不会有脓液产生的。
这张图片可以看到一个硕大的胆囊以及纤维化病变的肝脏(肝胆相照在这张图片上可以准确的体现出来),肝脏几乎把胆囊包裹起来了,我们是把它剥离了之后才能看到胆囊的一部分。
胆囊的肿大和胆汁很粘稠及胆汁的颜色很深,这和这条鱼肠道内没有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没有参与消化过程,所以它储存在胆囊当中造成了胆囊的颜色比较深,粘稠度比较大。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21:50
肝胆关系解析
我们一直在说肝胆综合症这个病,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是太科学,我们先来说一下肝和胆的关系:
肝脏的主要作用:
①分泌消化液,经过肝胆管储存于胆囊;
②解毒,还有就是药物要通过肝脏的转化。
胆囊的主要作用:
①储存肝脏分泌的消化液
②摄食之后通过肝胆管输送胆汁回流到消化道,参与消化。
胆囊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我们就不细说。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22:00
绿肝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剖之后经常可以看到肝脏有一些绿色的区域,绿肝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
①有寄生虫寄生在肝细管中或者胆管中,堵塞了肝脏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囊的通道,导致肝脏变绿。
②管道本身即管道入口附近区域性的发生病变,主要是炎症造成管道变细或者堵塞。
这都会造成肝脏局部的发绿的现象。
这里我们还要说一个概念,输送回流障碍,也有两种:
①管道堵塞伴随着胆囊的肿大,胆汁的粘稠,颜色呈墨绿色;
②肝脏分泌的胆汁无法进入肝胆总管,无法进入胆囊,胆汁也不能流入消化道,参与消化过程。
对于草鱼来讲,它的胆囊和肠道之间还有通道能够让消化液进入肠道参与消化过程,如果这个通道堵住了,也会产生胆囊炎这样的病症。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22:02
这张图片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个肝脏肝炎是毫无疑问的,肝脏的上面还有很多类似于松花皮蛋病变的组织,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纤维化病变。
另外一点肝脏下面的脂肪都有一点点发红了,正常是白色,这个说明炎症在脂肪组织里面也体现出来了,因此当所谓的草鱼肝胆综合征发生的程度较为严重的时候体内大部分有胀气,炎症,甚至我们在体表看到类似于出血病的病症,这就不难理解了。
这是一条鳊鱼,它的肝脏脂肪样变性,可以初步症断它是细菌性的败血症,也就是由嗜水性单胞菌感染的一个细菌性疾病。可以看到这条鱼是多器官出现炎症,几乎肉眼看得到的器官包括皮肤都有炎症,体表出血的症状,鳍的基部也是充血的。
这张鳊鱼的图片,可以更清晰的看到,体表比如鳍条的基部出血,肌肉、肠道、脂肪、肝脏等我们看得见的都有出血的症状;另外可以看到鳃弓颜色相对浅了一些。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22:06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9-28 22:18 编辑
出血和充血
充血:部分机体或脏器的局部血液流量增大。特点:血液未流出血管。
出血:血液流出了血管。其中又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
内出血:血液只是流出血管但是没有流出机体的体外。
外出血:就是皮肤破了,血液不仅流出血管而且还流出了体外。
这张图片我们可以见到鲫鱼的脏器的出血或者充血,这两种都有,因为它的腹水已经流出体外,内出血的状况是有的。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22:20
现在这两条鱼是一龄的草鱼鱼种,都不大,他们的肚子吃得圆圆的,甚至你轻轻一捏就有排泄物从肛门流出来了,这种过量摄食是随着肝组织的增生而产生的。它不断的吃,肝脏细胞当中就会产生增生(肝脏细胞增生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去消化更多的食物),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种草鱼长到最后就有可能变成又短、又粗、又肥、不耐运输、容易得病、免疫力低下的、卖不出价钱的草鱼。
当营养代谢性疾病在鱼身上刚发生时,我们用肉眼从体表是很难发现的,只有在出现了死鱼,游塘的鱼的情况下,通过解剖,才能准确判断是否有营养代谢性疾病,每当这个时候鱼塘里面的鱼这种情况已经比较普遍了,就已经晚了。只有在还没有死鱼,游塘鱼的情况下定期撒网捞部分鱼上来观察,才能够及时的发现预防它的发生。
当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养殖对象的机体免疫力开始下降,如果这个时候外环境(水环境)又出现水质恶化等不利因素,那么就会更近一步导致养殖对象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很容易继发性感染的细菌性疾病。通常来说肝胆综合症是营养代谢性疾病和细菌性感染以及可能有寄生虫感染等综合因素造就了死亡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①原本草鱼的密度没有现在这么大,在天然的水域里面草鱼密度很小,和我们人工养殖的密度不能比;
②鱼的活动范围比现在要大得多,他们可以游得很远去找食;
③它们吃的食物是天然的,水草或者水里面其它的食物,在那样的情况下它吃的食物营养比较平均,然后又有适度的运动,因此他们的身体相对来说比较健康。
由于密度低,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率也低,所以危害也相对较低。
但人工养殖就不一样了,运动场小了,吃的东西太好了,运动得又少,然后水环境由于密度过大,水环境的质量比较差,所以容易导致细菌性感染的发生,一但有细菌感染,传播速度也快,感染率就越高,最后的结果是种种不利因素加在一起,就容易出现大量死亡,所以草鱼养殖过程当中,当出现初期体表无症状的个体较大的鱼死亡,这通常可以作为一线的水产技术服务人员初诊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可以定性为一定有营养代谢性疾病,当然也要经过后续解剖,进一步确认。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22:20
这张图片是养殖户的饲料堆放的仓库里面可以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墙壁约1米左右,都长满了青苔类的苔藓植物,说明这个墙壁比较潮湿,然后这种储存的条件空间比较小,相对来说不通风,湿度大,夏季温度较高的前提下,容易造成饲料的霉变。
饲料的霉变或者变质是导致养殖对象患肝胆综合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个里面霉变到底会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最常见的比如讲黄曲霉素,它产生的毒素尤其是黄曲霉毒素B1可严重的损害肝脏。因此,如果养殖动物长期摄食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就可发生中毒性肝炎,导致免疫力低下,而继发细菌感染。有些养殖户开春之后用头一年剩下的饲料去喂鱼,通常在7-10左右就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吃食鱼的死亡,体表没有什么症状,而且死亡量还不是两条三条,慢慢增加几十条,再到几百条,甚至突然上升到上千条,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基本上确定是过期的饲料导致的急性的中毒。有一些发病比较缓的,这就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了,发病较缓的通常是夏秋季发生的肝胆综合征。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22:22
症状总结: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解剖之后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一些症状,鱼的肝脏有出血发炎、肿大、有的伴有腹水、严重的时候出现了红肝、白肝、绿肝,花肝,肝脏变硬或者(融化),(融化)在鲫鱼的肝脏上面经常看到,它是弥散性的像狗洞的状况,给它起了名字叫(融化)。胆汁变成黄色的稀薄状,这个也和吃不吃食有关系,如果吃了食之后相对来说稀薄一点也算正常,发病到中后期,草鱼的肠道内完全没有食物。
发生这个病的池塘是普遍使用颗粒饲料或者还有浸泡后的大麦小麦,或者湿度饼粕类,一般很少投喂或者不喂青饲料,肝脏和肠道的状况与投喂的饲料密切相关,浸泡后的大麦、小麦有一个要命的问题:用大麦或者小麦浸泡之后去喂草鱼,在大麦和小麦没有处理的前提下它的麦芒是得长锋利的,就如同我们吃鱼不小心把鱼刺吃到肚子里面,有可能卡主喉咙,有可能划伤肠道。对于泡制的大麦或者小麦一般有两个问题:第一麦芒有可能对消化道造成划伤;第二麦子到底泡多久再去喂鱼我们必须要考虑,有的养殖户在盛夏季节泡麦子的时间很长,结果麦子已经有明显的酸味了再去喂鱼,这个要出问题了。很简单它已经开始变质了,鱼吃下去这些食物很容易导致肠炎。麦芒也可能划伤消化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不能单一的去喂没有磨碎的麦子。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22:26
治疗方法:
所谓的肝胆综合症发生之后治疗的方法,我个人认为:
①先停喂颗粒饲料或者膨化饲料。
②然后按照下午正常的投喂量等量使用新鲜的麸皮,实在不行还是用等量的新鲜饲料去喂。用合适的抗生素加上K3粉,拌料连续投喂5-7天。
有条件的可以用2天时间来做药敏实验,看哪一种抗生素最敏感,确定抗生素的种类。
视严重程度还可以延长投喂时间。
治疗过程中不要使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在这期间最好也不要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其它的肥料。如果水太瘦一定要施肥,那么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减少水环境的剧烈变化对已经患病的养殖对象的刺激。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22:29
预防的方法
①发病季节每10-15天用中草药配合维生素C拌料投喂3天,同时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消毒;
②防止饲料的霉变。饲料发生霉变的三个条件,第一,要有必要的湿度,第二个要有相应的适宜的温度,第三个要有霉菌的孢子,阻断了任何一个条件它都不会发霉。我们现在提供的只是一种思路,比如讲储存饲料的时候用塑料膜将饲料盖起来,然后用二氧化氯的溶液在盖住区域内对空气消毒杀死霉菌,另外还有通风,干燥,阴凉处保存等。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22:30
防治草鱼肝胆综合症的原理
对症、适量、足疗程的科学使用内服药是我们的统一原则,并且只对开口吃食的病鱼或者健康鱼有效,所以投喂药物之后可能2-3天才能出现明显的死亡量下降,或者死亡停止这么一个状况。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22:36
用药的重点和要领
①按照吃食鱼的总体重来配置抗生素的用量;
②必要时加量使用抗生素;
③谨慎联合用药,
④要遵循先内服,有虫杀虫,后消毒,适时调水这样的原则。
对于市面上流传的这样一个说法:患了肝胆综合症,鱼已经如此脆弱了你还给他喂抗生素那不是要把这个鱼整死吗?因为抗生素都得通过肝脏代谢,会加重肝脏负担,所以我们只能喂中草药,中草药难道就不增加肝脏负担?很简单的道理,任何药物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得经过肝脏的转化,所以你喂什么从这个道理上来讲是一样的。另外这时候肝脏都有炎症,首要的是消炎,我们要把肝脏的炎症和体内其他脏器的炎症控制住这才是最关键的。
通过这么多年实践得到的数据:投喂恩诺杀星这样的抗生素根据吃食鱼的总体重,目前我们在国标说明书的基础上按照其使用量的上限还加了20-30%的用量都不会造成鱼类的死亡,反而只有这样才可以迅速的将把患有肝胆综合症的鱼救回来。
对于谨慎联合用药:平时有这么一个现象,喂内服药的时候都喜欢复配几种药一起,除非是得到了生产厂家的配方师的允许才是可以的,否则把任何两个生产厂家的药物混合在一起是有风险的。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8 22:37
草鱼肝胆综合症与乌头瘟的区别
在早春和春夏之交的季节我们容易看到草鱼的乌头瘟,它的特征和我们所谓的肝胆综合症是不一样的。
草鱼乌头瘟的症状:草鱼头背部发黑,有的是通体发黑,这个是很明显的。在发病之初可以看到明显的烂鳃,赤皮,肠炎,离群独游,这是病鱼通常的一个特征,另外它是春季发病,多为原发性的细菌感染。
所谓的肝胆综合症通常是夏秋季发得更多一些,准确的说多数是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继发感染细菌导致死亡,这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
结语
所谓患肝胆综合症的草鱼群体发病病鱼基本上患有营养代谢性疾病,并且大部分病鱼继发性细菌感染并最终死亡。所以肝胆综合症只是一个症状的描述,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病。我们其他的畜禽养殖动物都没有这个说法,要么就是肝的疾病,要么就是胆的疾病,或者说肝和胆都有疾病和其他脏器都有疾病,是细菌感染还是寄生虫还是病毒等等原因,没有一个把症状作为病名,比如我得了咳嗽病,但是感冒可能咳嗽,其它的也可能造成咳嗽,说的就是同样的道理。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9 16:10
互动交流:
1、吴钊:肝胆问题:药物中毒引起的肝胆问题怎么解毒?比如养殖户敌百虫用多了伤肝
①如果用的是外用药,这里面提到的是敌百虫。实际上外用的所有的消毒剂或者杀虫剂等一般不会造成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加深的,因为外用药物基本上无法通过皮肤进入到鱼体内部。
鱼虾蟹在摄食的过程中可能会随之带入一些外环境中的水,但是量不大,大家不用担心。鱼虾蟹尤其是鱼一辈子是不喝水的,淡水鱼是不喝淡水的。淡水鱼是通过渗透压来调节体内水分,即肾脏吸收或者排泄水分是由渗透压进行调节的。
肠道里面有大量的水分,包括了天然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里面的水分。既然鱼不喝水,水体里面的药物溶解在水中,就不大可能进入鱼体内部,所以我们不要担心用了外用药物以后鱼喝到肚子里面去。
②内服药会不会伤肝?长期大量的、超剂量的服用,无论是中草药还是抗生素对于肝脏来讲都会加重它的负担,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只要是鱼虾蟹发生了所谓的肝胆综合症之后我们要停喂人工配合的全价饲料,而用等量的麸皮替换下午这一顿。
原因很简单,打个比方:鱼的肝脏功能已经减退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给患病的鱼高脂肪高蛋白的人工配合的全价饲料,那么毫无疑问肝脏的负担会更重。因为药物的量相对于鱼吃进去的饲料的量算少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停掉前面几顿的配合饲料,而只用等量的麸皮来替代最后一顿的饲料的量来拌药。实际上这样做是降低了营养的摄入水平,目的是为了减少肝脏的负担,让肝脏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药物的转化过程中,因此拌内服药物治疗养殖对象的所谓的肝胆综合症实际上是把新鲜的麸皮当做药物的载体,这样同时也保证养殖对象最基础的生理需求(不能让它太过于饿肚子)。
因为大家提的很多问题都类似,所以我想在这里统一把服用什么药物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①药物的用量,按照恩诺沙星国标说明书的上限,比如讲10%含量的100g一袋的恩诺沙星制剂,先调查养殖户之前是否使用过恩诺沙星,或者周边发生这个疾病是否都在用恩诺沙星,如果是,很可能还需要加20%的量。
②可能大家担心说用这么大的量会不会对肝脏造成更大的损伤?我可以这样讲,我们将高脂肪高蛋白的饲料换成脂肪和蛋白质相对较低的麸皮拌药来投喂鱼实际上给肝脏腾出更多空间进行药物的快速转化。换句话说降低已患肝胆综合症病鱼的食物摄入量,降低营养水平,以换取更多的空间让肝脏迅速的转化我们所需要的药物。
③到底是使用中草药还是使用抗生素?我个人的意见,无论是中草药还是抗生素都是必须通过肝脏的代谢转化,所以用哪一种都是可以的,关键是有没有条件做药敏试验。中草药的纯药和恩诺沙星制剂同时做药敏试验,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判断用哪一种药最好。
药敏试验是让大家有条件的去对比自己可以选择的对药物对当前细菌性感染的致病菌哪一个药物是更敏感,然后再选择最好的药物。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9 16:10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9-29 17:04 编辑
2、龚益专:关于麦芒一般怎么处理?或者说用什么药物消除麦芒的危害?麦子一般泡到什么程度好?
说实话没有太好的办法去处理,就像我们吃鱼似的,你不可能只吃没有肌尖刺的鱼。怎样让麦芒不存在呢?一般是把麦芒的壳或者稻谷的壳去掉,光用米粒是可以的,纤维素就浪费掉了,但是这做法要脱一道壳,成本会上升。
泡麦子真的是个技术活,在什么样的水温下泡多久才能够达到把麦子泡软,能够有利于促进摄食和消化吸收,又不让它产生酸败,这个还真不太好处理。因为咱们用的塘水或者天然的水里面本身就含有很多的土著微生物,它们在泡麦子的过程中到底是如何作用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研究清楚。因为每一个水体里面的土著微生物的构成可能都有区别,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用泡麦子来喂草鱼的方法我觉得是要考虑的,有条件的前提下我宁愿用新鲜的三等粉(即麸皮),不能霉变的这样的办法来处理的话效果可能要稍微好一点。能够用全价饲料配上粗饲料,再加上一部分青饲料那当然更好一些。
3、龚益专:一般预防肝胆综合症有哪些中草药?哪一种中草药效果会比较显著些?一般喂多少个疗程能起到治疗修复的作用?
对于用什么中草药效果好?我还答不上来,原因很简单,因为生产的厂家太多,中草药国标说明书虽然就那么多种,但是人家里面到底用了什么东西是否添加了抗生素我们都没有办法给你一个个检测,所以我们这里不能随便给你推荐用哪个厂家的中草药,但是据我们的经验一般厂家生产的所谓的肝胆康、健胃宝等类似名字的商品名的中草药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至于多长时间,多大的量能够把问题解决掉我就无从回答了。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9 16:11
4、大? 自然::肝胆综合征后,用药辅助治疗多久肝脏细胞可以修复?
实际上促进肝细胞修复的药在人类的医疗范畴类是有的,但是鱼用是不太可能用得起的,一般来说肝脏都有强大的修复能力,你只要把炎症给消除了,都会慢慢的复原,所以一般用不着用额外的手段添加药物促进它的修复。当然你可以在短期内,比如连续投喂3天的维生素C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5、響::现在有人用胆汁酸盐辅助治疗肝胆问题,请问周老师会不会有实质的帮助?
所谓的吃食鱼的肝胆综合症实际上是营养代谢性疾病加上可能发生的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性感染或者寄生虫感染等等,包括水质问题。很多营养代谢性疾病加上细菌感染加上水质问题糅合在一起的,有时候也会发生寄生虫,那么病毒性的疾病如果真的感染了那么它的死亡率会非常高,死亡速度也会很快,我们基本上没办法救。
如果是营养代谢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加上水质恶化这个问题的话我给大家说一个建议:
①首先我们要知道引发鱼类肝胆综合症死亡的根本原因是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继发感染,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首要任务是消除已经发生的炎症或者预防即将发生的炎症,这是最关键的。
②同时要降低池塘里面所有鱼的营养摄入的水平,停喂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或者减量或者把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降低,这也是最关键的。
③然后找合适的时机调节水质或者稳定水质,不让水质朝着更坏的方向去发展,这是关键。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9 16:12
6、通威卢家奇:老师好,我想提问:肝胆综合症是不是有一定的发病规律,比如草鱼种一般到了12朝(约40-60尾/斤)和接近1两大时这两个阶段就很容易发生肝胆问题而大量死亡?
肝胆综合征要说有规律也是有的,就是在鱼的摄食量比较大、生长速度比较快、投喂颗粒饲料很猛的时间段容易发生肝胆综合征,说白了就是病从口入。营养代谢性疾病目前可能还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你喂得太多了它容易发病,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足,出现了营养代谢性疾病,目前来讲,恐怕只有不断的更换不同的饲料,才有可能把这个问题缓解一下。
7、通威卢家奇:老师好:肝胆综合症应该如何判断,其并发细菌性疾病如赤皮烂鳃肠炎等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判断是细菌性疾病引起肝胆病变还是肝胆病变从而引起细菌性疾病?
有关烂鳃赤皮肠炎和所谓的肝胆综合征混在一起如何去判断的问题,那就得经常去塘边通过把吃食鱼打上来,定期的检查做解剖。
如果说体表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出现烂鳃,还没有肠炎发生,已经发现肝脏有病变了,虽然鱼还在吃食,这种情况下,把肝细胞在显微镜下面镜检发现有大量的油滴存在,那么这就说明肝脏的脂肪样变性已经开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是营养代谢性疾病出现了。
如果说肝细胞正常,而出现了体表明显的症状,有烂鳃、有赤皮、有肠炎,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是细菌感染。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9 16:13
8、龚益专:麸皮拌药,会不会由于花白鲢抢食,吃食鱼摄入率变低了,影响治疗效果,要不要加大剂量?
没关系的,本身我们要加一部分的量,这个量指的是药物的浓度,不是指的载体的多少。用麸皮代替全价的人工配合饲料,目的就是把麸皮做载体,不希望给鱼提供高能量的物质。
①那么既然是载体,你只要按照吃食鱼的总体重把药物的用量加足了,然后疗程加足了,那么即便它今天没有吃到,它明天也会吃到,所以不用担心花白鲢抢掉了一部分的饲料。
②用麸皮拌药之后要加水,不能干的撒在水面上,加水把麸皮弄到半干不湿的状态,然后用瓢或者其他容器投入到食场内,也是按照你喂食的时间段,最后一顿喂食的时间段,这样花白鲢吃掉的这一部分是很少的。
9、通威卢家奇:老师好,像我们广东中山这边,养殖苗种一般都要注射疫苗,养殖户形成了一种习惯:一大量死鱼就选择注射疫苗,但是通过我们检测判断其死鱼病因应该属于肝胆综合症,但奇怪的是,大部分实践证明,常规的保肝护胆方案根本止不住死鱼,不注射疫苗就很大可能会全塘死亡,这当中会不会存在什么误区?
草鱼的疫苗我认为我们国家还没有科学的对待这个问题,因为我国真的是面积太大了,草鱼都处都有,细致研究起来草鱼的品种在各个地方也会有不同的品种。既然如此,应该是允许以省为单位的疫苗生产企业生产本地疫苗,供应给本省这样应该更有效。现在的状况是几家疫苗生产企业取得了合法的生产资格,供应给全国,这样可能会由于菌株群的不同而导致注射疫苗以后也起不到效果。
肝胆综合症治疗的关键点
另外肝胆综合症患病之后很难治愈,实际上你仔细看一下课件里面,有一些重点要领。关键①选择最敏感的药物②按照所有吃食鱼的总体重科学计算药物的用量,③疗程要足,要喂5-7天。
肝胆综合症治不好的原因:
①有些养殖户一个药物喂下去3天,死亡量降了一半了或者更少了,他觉得有效了就停了,不愿意再投入了。
②死亡量降下来了,但是降得不是很明显,然后立马就换别的药物了,这是治不好的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对待任何细菌性感染的疾病要做到足量的药物、足够长的疗程和科学的投喂方式。这是三个最关键的。
比如说足量的药物和足量的疗程你做到了,但是投喂的方式不科学。
有些养殖户比较懒,选择早上饲料拌上药物,然后他觉得我让药物在饲料里面多(水溶性的药物)吸附一下能够减少损失,因为泼到水面可能会有损失,那么我早上拌好,下午再喂,其实这都是错误的,因为药物会氧化。
还有些养殖户为了省事,本来他可以用营养价值更低的麸皮等作为载体,结果他觉得麻烦,就用配合饲料。因为他考虑到鱼还要长,但实际上鱼由于吃了不太合适的颗粒饲料,导致了营养代谢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还投入大量的颗粒饲料,①会增加肝脏的负担,②这个时候的消化吸收率实际上比较低,③它会影响到药物的吸收,所以即便你把药物选对了,疗程也足够长,但由于依旧投入大量的颗粒饲料导致药物的效果就变得更差了。因为需要的浓度达不到,效果就比较差。
相对较好的治疗方法:
如果你觉得有必要的前提下,你可以用一下外用的消毒剂全池泼洒,外消结合内服来治疗细菌性疾病相对来说效果会更好一些。当然外用消毒剂的使用也是有讲究的:
①如果水比较肥你可以加大消毒剂的用量,也可以选用相对来说可能刺激性大一点的消毒剂。
②如果水相对比较瘦,那么你就要谨慎,你使用的消毒剂量不要过大,以免对已经患病的鱼造成更强的刺激,第二尽量选用平和一点的消毒剂,比如像二氧化氯这样的产品,或者碘制剂。
另外我还要说一下,碘的挥发速度相当的快,我们使用碘制剂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避免阳光直射,溶解之后尽快的贴近水面把它泼洒掉,如果在晚上使用你得到的效果可能更好多一点。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9 16:16
10、人生如梦:老师我的鱼就因打了敌百虫就一直死了很多鱼,怎么办用什么药?
如果你已经判断你的草鱼有肝胆综合症了,你在使用外用的敌百虫制剂的时候一定是你认为它身上有虫或者你已经确诊了它体表有寄生虫才会去使用敌百虫。
如果你没有确诊只是按照经验说先杀虫后杀菌然后加上内服用这种套路治疗渔病的话那首先我只能说这是不科学的,没有虫肯定不去杀虫,因为在这个情况下你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它到底是什么导致鱼生病,从而导致鱼死亡的,找到病因之后对症下药,否则这个情况用敌百虫用多了那肯定会刺激鱼的死亡量增加。
11、李忠:用敌百虫的量过多会使鱼中毒是怎么回事?
我不清楚你是内服还是外用,如果是外用,敌百虫你泼洒到水体中以后,由于它的比重大于水,它首先是在表层水中,然后缓慢的往下沉。如果你的用量过大,沉到底部,积聚在底部,导致底部的底层水当中的局部药物浓度过高有可能造成底层鱼的中毒。
但是一般来说我们不会把敌百虫内服,除非你确诊了体内有寄生虫才会做这样的事情,因为我们在畜禽养殖上有时候也会采取敌百虫内服的方法,但是水生动物类我们一般不建议用敌百虫内服。
12、人生如梦:老师内服用什么药比较好?
我们在课件里面也说过了,最近几年我们通过药敏试验,水生动物致病菌的药敏试验得到的结论依旧还是恩诺沙星制剂比较合适,除了它之外还有氟苯尼考,这些药物我们认为对于我们目前水生动物的细菌性感染导致的疾病有比较好的效果,他们的抑菌圈也是最大的,所以我建议大家在碰到水生动物的细菌性感染的情况下,当然有一些特定的病不大好治,像爱德华氏菌我们恐怕没有太有效的办法,除此之外的细菌感染都建议大家使用恩诺沙星或者氟苯尼考。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9 16:17
13、农民:周老师中草药用开水泡下冷却后再伴饲料药效是否会好一些?
有关科学使用中草药的问题可能大家有点误区,我个人并不觉得在水生动物上使用中草药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为什么呢?
你想我们人类吃的中草药,去医院开中药制剂,他有中药材和中成药的区分,中成药通常都已经做出颗粒或者胶囊,你直接用开水吞服就可以了。真正的重要原药可能你去医院都是大包小包,很大一包拎回来,然后要用开水煮很长时间,根据不同的方子,有可能要煮一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所谓的鱼用的中药如果是原药的话想想看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煮很长时间。所以我对水生动物用的中草药的原药这一块我不太赞同生产企业去做,但是如果做成中药的提取物还是可以的,但如果已经做成中药的提取物,我们就不能再用开水去浸泡或者用开水煮了之后再去喂鱼,所以这个问题你得去问生产企业他到底是用的原药还是提取物。
14、遇见:问老师,诺卡、立克、加州鲈烂身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我只能这样回答你,有些病我们治疗起来还很困难,不太好治,但是基础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有一些致病微生物现在是叫做细胞内的寄生物,对于细胞内的致病微生物我们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手段去对付它,因为我们的药物都不能进入到细胞内部,这也是我们目前包括人类在内的病毒病我们都无法治疗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有些水生动物的疾病还真的是不太好治。
当然有一些可防可治的细菌性疾病出现了很难治疗的情况,那也是我们自身造成,①之前用药的方式方法不对,比如说用量不足,没有按照吃食鱼的总体重来计算总用药量,②另外没有考虑到按照上限来使用或者要加一点量来使用,③不科学的投喂方式,比如刚才我说的早上拌好了药,下午才喂,实际上药物已经氧化掉很大一部分了,药物的有效性下降了,你之前算得再准的剂量由于氧化之后它也不够了。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9-29 16:18
15、人生如梦:谢谢老师,就恩洛沙星吗?还掺入别的药吗?
我们的用药原则是用一种药能够解决的我就不会用两种药,我尽可能的会给自己留很多张底牌,将来应付更难对付的局面,因此我们现在如果确诊了这个鱼就是细菌感染,通过我们最近几年药敏试验得到的结果用恩诺沙星制剂比较有效的,我就用它就够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会根据不同的病例过程或者病症确定是否添加辅助的药物,这个辅助的药物主要用的是维生素C或者维生素K3。
我们也不能否认已经使用过的很多厂家包括中草药在内的一些特别有效的药物,那些特别有效的药物你之前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比说说池塘发生了同样的病症,你还可以用你之前很有效的方法去治疗,一般来讲,只要你判断的是准确的,也是会很有效的,我并不是说只能用恩诺沙星,不是这个意思。
16、人生如梦:恩洛沙星和肝胆利康散一起可以吗?
由于我不清楚你提到的肝胆利康散是什么成分,所以我没有办法回答你的问题,因为内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你需要向生产厂家了解有没有这个禁忌,如果没有禁忌或者说加在一起有促进作用,那当然是可以用的。
作者: vanadis 时间: 2016-10-9 13:29
减料,换换饲料试试看
作者: 和气生财 时间: 2016-10-18 20:06
请教防治用药中提到的K3粉是什么垣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0-19 15:03
和气生财 发表于 2016-10-18 20:06 
请教防治用药中提到的K3粉是什么垣
维生素的一种
作者: man 时间: 2016-11-8 15:02
不错!看完确实是有用
作者: 在路上... 时间: 2016-11-10 19:52
非常女孩,谢谢
作者: 15759321497 时间: 2017-1-5 10:07
大黄鱼也一样吗
作者: 你好在路上 时间: 2017-4-14 08:17
讲的非常好,学习了
作者: 你好在路上 时间: 2017-4-14 08:49
不错,值得学习,一课顶上好多经验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4-14 09:32
你好在路上 发表于 2017-4-14 08:49 
不错,值得学习,一课顶上好多经验
我们已经开了很多这样的课了,你可以在【在线交流】栏目里面直接找哦
作者: 关中水产客 时间: 2017-6-8 14:42
网箱养殖草鱼,如何解决?网箱养殖户基本不用药,所以发生肝胆情况死鱼,以及卖鱼时的草鱼的应激比较大,容易引起大量死鱼,如何解决。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6-9 14:27
关中水产客 发表于 2017-6-8 14:42 
网箱养殖草鱼,如何解决?网箱养殖户基本不用药,所以发生肝胆情况死鱼,以及卖鱼时的草鱼的应激比较大,容 ...
【9月10日20:00QQ群交流会】网箱养殖简介及当下管理措施
看看这个帖子对你有没有用吧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