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在线交流】聚焦淡水鱼,华扬药业研发服务团队谈当前渔病(243楼问答整理) [打印本页]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13 17:21
标题: 【在线交流】聚焦淡水鱼,华扬药业研发服务团队谈当前渔病(243楼问答整理)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3-2-17 14:33 编辑
聚焦淡水鱼 华扬药业研发服务团队在线交流
时间:9月16日下午2点 地点:中国水产频道 www.fishfirst.cn
团队简介:
王伟俊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华扬药物研究所所长
●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研究室主任
●中国水产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鱼病研究会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理事长)
●中国科协“全国农业病虫害灾情预测与防治”第一、二、三届专家组专家
●中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网络第一届网络委员会主任等
●1992年获国务院科学技术政府特殊津贴
●1990—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
●1999年进入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水产药物研究和开发及病害防治咨询工作
朱心玲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华扬药物研究所专家
●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药理病理学科组组长
●中国兽药典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兽药评审委员会第二届委员
●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
●1986年—1992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
●1993年获国务院科学技术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9年进入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水产药物研究和开发工作
吴建军老师
●华扬药物研究所专家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水产事业部总经理
●全国国标渔药使用咨询指导员
●2003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获硕士学位
●1998年——2003年,曾在多家公司从事名特优水产养殖、技术管理与服务等工作
●2004年——2006年,任一大型集团任水产技术总监、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中心主任
●曾参与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在《淡水渔业》《中国水产》《饲料工业》等多家杂志发表有学术论文
赵宇江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水产事业部技术服务经理
●2005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8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8-2010年,曾在华扬药业水产事业部江西、福建等市场负责渔药销售和技术服务;
●曾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
华扬简介: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兽药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六条生产线、八种剂型(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口服溶液剂、中药散剂、粉剂、预混剂、液体消毒剂、液体杀虫水剂、液体杀虫乳剂)于二00五年全面通过国家兽药GMP认证,成为华中地区最知名的专家型兽药企业之一。
经过华扬药物研究所多年的努力及市场的考验,在水产药品方面,华扬药业逐步形成了以"达克菌”、“应激宁”、 “板蓝息毒敏”为主的产品系列,销售网络覆盖全国。所有技术服务专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为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自2005年起,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了"华扬药业班"。
公司连续3年顺利通过农业部兽药GMP检查以及湖北省畜牧局医政药政处的检查。
===========================================================
此次在线交流问题整理版:243楼--263楼
http://www.fishfirst.cn/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7807&pid=122557&fromuid=17
(感谢syusuke辛苦整理!)
作者: 百灵水产 时间: 2011-9-14 07:24
期待 关注华扬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9-14 12:15
能否介绍下,华扬药业在水产领域,解决哪些问题比较得心应手?
作者: 吴建军 时间: 2011-9-14 17:17
水产动物细菌性、病毒性疾病
代谢障碍综合症
功能性添加剂
作者: 专注于水产 时间: 2011-9-15 10:55
这么牛!病毒疾病也能治,是神吧!哈哈哈!
作者: water 时间: 2011-9-15 12:00
病毒病为什么不能治?呵呵!
作者: zxwan789 时间: 2011-9-15 13:32
很期待 ,,,
作者: 浪漫小子 时间: 2011-9-15 14:23
先顶了,稍后提问
作者: seafish 时间: 2011-9-15 17:20
为什么关注的人这么少?难道今年的鱼病不流行吗?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15 17:28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1-9-15 17:30 编辑
回复 9# seafish
可能大伙都在围观吧,嘻嘻。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15 17:31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1-9-15 17:38 编辑
看的人多,提问的少,是不是对华扬不太熟悉啊?
小编我再发几张照片,让大家多了解下他们。
作者: sdhuang 时间: 2011-9-15 18:23
现在鲫鱼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是孢子虫,大红腮,肝胆病,出血病。请教,这些病如何治疗啊?还有,水产药物品种太少,几乎就是那几种药,消炎的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等。杀虫的阿维菌素,辛硫磷,菊酯,敌百虫等。鱼容易产生抗药性,如何避免这种现象。还有,现在有很多药按说明剂量根本没有作用,是药假还是鱼抗药性强啊
作者: xiaoshede 时间: 2011-9-16 07:57
楼主,您好!
我在湖南地区做技术服务,请教问题如下:
1.黄颡鱼的出血性水肿。一点红、裂头病病因及有效预防方案。黄颡鱼大小车轮虫病。黄颡鱼肝脏长期红点、红斑。
2.湖南草、青鱼春片预防方案。5、6、7月为主
3.老口青鱼鱼病,摄食量大,间断拌内服药预防、改水、杀菌杀虫。请教预防方案。
4.鲢鳙鱼、鳊鱼如何抗应激,当有拉网或天气突变大量死亡时,如何应对?有人用辛硫磷做鲢鱼应激药物,什么原理?
5.微生态改水、肥水的一般步骤和速效方案。
期待您的回答!
作者: yulee 时间: 2011-9-16 08:41
本帖最后由 yulee 于 2011-9-16 08:42 编辑
请问:北方地区--山东、天津
1、对虾的白便如何治疗和预防?
2、对虾的纤毛虫病治疗有没有好的办法?
3、对虾池塘蓝藻爆发如何来处理?
4、对虾的肝胰脏出现问题如何来调养和治疗?
谢谢
作者: yulee 时间: 2011-9-16 08:45
鲫鱼养殖中孢子虫病比较严重,养殖户多用氯苯胍等的原粉药或者地克珠利,但效果都不好,如何治疗鳃孢子和脑孢子呢?特别是大面积池塘(100-200亩)。谢谢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16 08:52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1-9-16 08:54 编辑
回复 15# yulee
李博果然是有备而来,一点也不客气啊,(*^__^*) 嘻嘻……,华扬欢迎你来交流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16 09:01
昨晚小编下载了几篇专家的论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长江中游鱼类的复殖吸虫__鲟拟动殖吸虫_动殖科_新属_新种的描述.pdf
(257.66 KB, 下载次数: 43)
黄颡鱼寄生三代虫的新发现.pdf
(78.43 KB, 下载次数: 36)
鲢指环虫病病原小鞘指环虫的存活时间.pdf
(148.13 KB, 下载次数: 32)
我国鱼类病原_嗜水气单胞的耐药性研究.pdf
(350.56 KB, 下载次数: 57)
细菌性败血症引起鲫凝血障碍的研究.pdf
(2.38 MB, 下载次数: 94)
亚硒酸钠对四氯化碳损伤草鱼肝原代细胞与肝组织的保护作用.pdf
(2.4 MB, 下载次数: 60)
鱼类代谢障碍综合症的诊断与防治.pdf
(82.84 KB, 下载次数: 68)
鱼类代谢障碍综合症及发病原因分析.pdf
(89.65 KB, 下载次数: 126)
鱼用饲料与鱼类健康.pdf
(853.26 KB, 下载次数: 51)
草鱼出血病潜伏期和发展期的血液病理研究.pdf
(2.55 MB, 下载次数: 106)
作者: 白自在 时间: 2011-9-16 09:02
楼主您好!
我想请教下罗非鱼链球菌病得治疗?
作者: 白自在 时间: 2011-9-16 09:06
对虾肝萎缩,镜检肝胰腺脂肪滴少;近期的对虾白便,粪便中脂肪很多;对此,我曾推想:是否脂肪代谢紊乱,不知前辈们有何指教?
作者: 白自在 时间: 2011-9-16 09:19
回复 14# yulee
对于对虾白便我曾用以下方法处理过,有成功案例。
防治方法:
法一:用硝化灵500克和萄糖1000克泼水,同时用虾健清0.8%+氟苯尼考(10%含量)0.6%拌料投喂,每天2餐,连用4天。
法二:每亩米用超级降解灵500克和安泰宁500克泼水,同时每40斤料(1包)用虾健清1包和鱼虾丰1瓶拌料投喂,每天2餐,连用4天。
法三:用甘草、黄芪、陈皮等量打粉,按总量0.4%和护肝免疫素0.6%和大泡王0.3%拌料,每天2餐,连用4天。
其中法三在天津地区用过,效果还可以。
不知有否参考意义?
作者: 勇往直前 时间: 2011-9-16 09:43
请教4#
加州鲈的虹彩病毒有好方法治?
作者: maomao_80 时间: 2011-9-16 09:53
今年鱼病比较多,且容易反复。比如:指环虫等寄生虫病,使用以前的方法或用量都比较难以杀尽。想问一下,现在对于指环虫病,哪种药物,多大的剂量比较好
作者: 白自在 时间: 2011-9-16 10:14
前辈、专家都去哪啦?
我等很久啦!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16 10:41
回复 23# 白自在
专家们下午才来,别急哈,
作者: 白自在 时间: 2011-9-16 10:47
原来如此,看来我在瞎等!
呵呵!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16 11:16
回复 25# 白自在
他们上午一直在开会,所以上午没有来,白兄再韵量下,多准备些问题呗。
作者: 赵宇江 时间: 2011-9-16 11:29
本帖最后由 赵宇江 于 2011-9-16 13:23 编辑
大家好,这是公司江苏的技术员写的文章!
浅谈鲫鱼的一种代谢障碍综合症“大红鳃”的防与治(见科学养鱼第9期)
唐大水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盐城是国内鲫鱼养殖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随着鲫鱼密度的增加、水质的恶化,鲫鱼的疾病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而鲫鱼的“大红鳃”是继暴发性出血病、孢子虫后鲫鱼的又一“新”病。从近几年发病情况来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于盐城区域内养殖情况复杂,该病在防治方面遇到了困难,出现了反复用药难断根和治疗易反弹的情况,下面笔者就这种疾病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1 疾病流行情况
该病流行的时间是5月下旬到6月下旬,也有少量发生在9到10月。发病对象为50克~150克的2龄鲫鱼。发病的症状是:前期鱼体体色发黑,少量病鱼在塘边漫游,前期病鱼死亡量少,且鳃丝肿胀。如果未及时进行药物控制,到发病中期,病鱼鳃部通红,揭开鳃盖,可见明显的鳃丝渗血,解剖鱼体可见肝胆病变,即肝肿大,肝组织充血,胆囊变大等。此阶段死亡量剧增,是前期的10-50倍,到后期,该病又表现为鳃丝发白,内胀器官萎缩,并伴有腹水。感染该病后,镜检发现鳃部也常有较多指环虫寄生,鳃丝黏液也较多。整个发病期长达15天左右。
2 病因分析
2.1 水质恶化
对于发病的鱼塘进行水质检测,各项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发病前,60%的池塘进新水,进水后3天内表现出该病的前期状况,由于该养殖区域属于滩涂养殖,盐度较内陆淡水偏高,所以认为该病可能与水体盐度变化有关。
2.2 杀虫药的大量使用
由于有些“大红鳃”的鲫鱼鳃部常有寄生虫寄生,故而在治疗时有常采用杀虫药。但杀虫药的使用后,仅能治疗痊愈少部分“大红鳃”。今年发生的“大红鳃”大多未能通过杀灭指环虫而痊愈。同时大剂量使用一些杀虫药物对鲫鱼鳃部、肝胆肾等代谢器官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甚至会加重疾病的发生。
2.3 营养方面
发病前期,病鱼摄食量并未象其他疾病一样出现摄食量下降。同时,大多养殖户反映摄食量大的鱼塘,发病的概率更大。由于这个时期的的池塘水温是成逐步上升的,温度增加,摄食增加,器官代谢加快,而当鱼体代谢器官(如肝、胆、肾、鳃等)出现病变受损时,则引起鱼体的代谢障碍,最后导致发病。
2.4 抗生素等原料药滥用
该病发生对象为50克~150克的2龄鲫鱼,在鱼种养殖阶段,普遍使用预防孢子虫类原药,长期大量使用这些药物(特别是原药)对鱼体代谢器官的损伤更大。
3 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本病如能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疾病发生率。预防措施包括:①鱼种下塘前,应提前将塘内水位提高,5月后避免大量进水;②使用杀虫药(主要是驱杀孢子虫和指环虫的药品)后,及时内服调理内脏器官的产品(如应激宁Ⅲ型、护肝素等),对器官进行修复和调节,也是就是通常所说的“病后护理保健”。③饲料的投喂不可波动太大,在加料的过程中要缓加料,慢投料。切忌加料过快、过急。
该病发生后并没有特效药,不可把偶然用药成功当成惯用处方。根据笔者在一线的调查和用药,现将治疗方案总结如下:①发病后停止一切抗生素类治疗药物,先用消炎药和器官修复剂。具体用药为:每1800~2000斤鱼体重,用应激宁Ⅲ型150g(或者用护肝素200g)拌料内服,连用3天。②内服药饵的同时,进行水质调节,主要使用解毒产品,如水质保护解毒剂或爽水解毒剂(500~1000 kg/亩•米)或净水解毒剂(350~450 ml/亩•米),切忌使用刺激大的消毒药和杀虫药。③用药第四天配合抗生素和肝胆治疗剂、维生素C进行混饲投喂,具体用药为:每1800~2000斤鱼体重,用达克菌200g+应激宁Ⅲ型150g(或者用护肝素200g)+强稳西25g拌料内服,连喂5天。病情可明显控制。④第五天使用碘制剂(如菌毒消,每500ml全池泼洒3到4亩/米水深)进行消毒,视病情可隔一天再使用一次。
任何一种新病的出现,必先能够掌握其发病周期和症状,以及在实际用药中总结的经典处方,找到发病原因,从根本解决问题上每个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综上所述,爆发这种区域性的病情,要对可能引发该病的因子进行分析,那么这种病其实就是一种应激性代谢障碍综合症,其表现在鳃部,根源却在鱼体本身。所以不管预防还是治疗,应抓住根本,用对药才是关键。之所以这种病难治,是由于用药方向不对,延误治疗时机,导致越来越严重。总之,这种代谢障碍导致的大红鳃,应该引起重视,也要积极去预防和控制,让养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
作者: 白自在 时间: 2011-9-16 11:41
请问专家:
对于鱼类寄生虫,传统的方法是水体泼洒杀虫剂,虽能杀灭水体的虫体,但对体内的虫体几乎没有作用;而不少寄生虫又是经口传播。
作为体内“杀虫药”不知研究进展和前景如何?
作者: myfish 时间: 2011-9-16 11:54
想问几个问题:
1、之前,听说华扬在做减法,不断减少产品,不知效果如何?
2、饲料中添加药物,国家好像管得很严,华扬在水产饲料领域,有哪些突破?
3、现在国标药很多渔病都没办法治,比如链球菌、海水小瓜虫、对虾偷死,华扬对此有何见解?
作者: 吴建军 时间: 2011-9-16 12:22
各位大家中午好,不好意思,上午开了一上午会,大家久等了!
作者: 吴建军 时间: 2011-9-16 12:26
请问专家:
对于鱼类寄生虫,传统的方法是水体泼洒杀虫剂,虽能杀灭水体的虫体,但对体内的虫体几乎没有作用;而不少寄生虫又是经口传播。
作为体内“杀虫药”不知研究进展和前景如何?
关于外虫内杀得问题,我们公司王教授、朱教授早在上世纪末就进行过深入研究,还获得了汕头市科技进步奖
作者: 吴建军 时间: 2011-9-16 12:32
想问几个问题:
1、之前,听说华扬在做减法,不断减少产品,不知效果如何?
我们公司的营销策略是聚焦与坐庄,每年都在淘汰一些销售得不是太好的产品,聚集公司的重点产品,经过几年的积累,现在公司的采购压力、生产压力都得到大幅度减少,同时重点产品的销量也得到迅速提升,特别是达克菌,已经销售10多年了销量依然在上升
作者: 吴建军 时间: 2011-9-16 12:35
饲料中添加药物,国家好像管得很严,华扬在水产饲料领域,有哪些突破?
我们目前在饲料领域主要销售一些功能性的添加剂,目前的突破有促生长和缓解代谢障碍的一些添加剂
作者: 吴建军 时间: 2011-9-16 12:40
本帖最后由 吴建军 于 2011-9-16 13:07 编辑
3、现在国标药很多渔病都没办法治,比如链球菌、海水小瓜虫、对虾偷死,华扬对此有何见解?
关于链球菌,现在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罗非鱼病=链球菌病,如果确诊是罗非鱼链球菌病,是又办法治的,关键是要选准药、用足药;
关于海水小瓜虫和对虾偷死的问题,目前我们还在研究之中
作者: 赵宇江 时间: 2011-9-16 12:40
回复5# 专注于水产
这么牛!病毒疾病也能治,是神吧!哈哈哈!
您好,关于病毒性疾病治疗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在于水产动物的疾病发生,是水产动物发生死亡后,才进行治疗,多数是在发病后期的治疗。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水产动物治疗都比较困难。
而关于病毒性的疾病,是公司朱心玲教授带领自己的研发团队,经过近10年的研究(尤其是草鱼出血病,包括疾病的发生、病原分离、流行情况、药物筛选与复配等)才开发出的产品。
公司的板蓝息毒敏在治疗病毒性疾病上有很好的效果。
除了草鱼出血病,对于虾的白斑病毒病已证实有明显效果。
作者: 吴建军 时间: 2011-9-16 12:43
楼主,您好!
我在湖南地区做技术服务,请教问题如下:
1.黄颡鱼的出血性水肿。一点红、裂头病病因及有效预防方案。黄颡鱼大小车轮虫病。黄颡鱼肝脏长期红点、红斑。
黄颡鱼暴头病及其防治
吴建军
武汉华扬集团药物研究所
黄颡鱼又名黄嘎子、黄腊丁、黄骨鱼,其肉质鲜滑脆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成为近年来首屈一指的养殖新品,然而由于其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改变,黄颡鱼的病害也越来越多,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对黄颡鱼健康养殖危害最大是一种被称之为“暴头病”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同时病程也较长,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就结合近几年在黄颡鱼暴头病防治方面的一些实践,与各位读者朋友做一探讨。
一 主要症状
1.外部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食欲减退,离群独游,但外表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病鱼头顶部出现充血点,并不断扩大,最后在两眼之间的头颅形成以似“马鞍”状的病灶,,严重时头顶穿孔,头盖骨裂开,甚至露出脑组织。因此养殖户常称该病为“暴头病”、“裂头病”、“红头病”等。病鱼临死前失去平衡,悬垂在水中,呈“吊水”状,受到刺激时,即作螺旋状快速翻转或不规则游动,继而发生死亡。
2.内部症状
解剖病鱼,常见肌肉充血、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腹水,肠胃内无食物,肠道充血、发炎 , 胃腔内充满气体和浅黄色水样液体。肝肿大有出血斑点,或肝脏土黄色,脾脏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鳃丝淡白、失血。
二 流行情况
1.危害对象
该病在黄颡鱼整个养殖过程中都有发生,但对鱼苗培育和成鱼养殖的危害最大,有时可见部分病鱼在水体中不停旋转,不久即死亡。尤其在鱼苗培育过程中较为流行,死亡率可高达80%-90%。。在成鱼养殖过程中,该病多呈散发性,少数也有急性暴发。
2.流行季节
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10月是其流行季节,6-8月为其流行高峰期,流行水温为20℃-30℃,在25—28℃发病较严重。在高温季节暴发,来势猛,蔓延快,当水温在25℃-30℃时会出现病鱼的大量死亡现象。
三 致病病原
自2000年黄颡鱼暴头病首次发生以来,国内很多学者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邓先余等(2008)报道流行于湖南一些区域的黄颡鱼“红头病”病原为迟钝爱德华氏菌;徐进等(2009)报道流行于湖北荆州等地的黄颡鱼头顶溃疡病的病原为迟钝爱德华氏菌;耿毅等(2010)报道流行于四川眉山与新津两地的黄颡鱼“红头病”病原为鮰爱德华氏菌。因此,引起黄颡鱼暴头病的病原为爱德华氏菌属的两种细菌。
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在苗种阶段的黄颡鱼暴头病,通常会有车轮虫、斜管虫、半眉虫等纤毛虫类的并发感染,所以在进行诊断时一定要全面,不能漏诊。
四 防治措施
由于黄颡鱼爱德华氏菌病严重的危害性, 在养殖生产中应贯彻健康养殖、 合理用药的理念开展综合防治。
1.选择健壮的苗种
黄颡鱼暴头病的病原很多都来源于亲鱼和种苗场水源,所以,选择种苗前要对种苗场的技术力量和场部亲鱼和种苗的发病情况做充分了解,选择优质种苗,把好种苗质量关。
2.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
黄颡鱼鱼苗鱼种放养前最好将池底过多的淤泥清除,然后每亩用100k克的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暴晒后再注入未受污染的江河之水。
在养殖中后期,定期使用洁水灵、底毒消、底垢净等水质及底质改良剂进行水质调节。一般在养殖中后期,由于排泄物和残饵等废物的积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质恶化和底质恶化,氨氮和亚硝酸也有了一定的积累,而黄颡鱼属于底栖鱼类,极易受到恶化的水质和底质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水质和底质的监测,定期进行调节和改良。
2.加强饲养管理
(1)把好饲料关,选择营养全面的优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饲料是鱼类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之一,在其选择过程中,不能以价取之,必须以质取之。每天的投喂量以八成抱为标准,尽量做到不留残饵,在必要时可减少投喂量甚至停食,以免过多的残饵造成水质污染。同时根据黄颡鱼的生长情况和天气的变化,及时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及其投饲量,做好“五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人)”投饲工作,确保黄颡鱼每天都能吃饱吃好,切记不能在投饲前将饲料倒入投料桶中曝晒。此外还要做到不投喂劣质、变质和任何霉变饲料。
(2)定期保健。在密集养殖的情况下,黄颡鱼的抗病力极易受各种不利因子的影响而降低,所以必须定期内服鱼用多维、助长素、强稳西、应激宁等功能性添加剂来提高抵抗力,促进生长。
(3)每天坚持进行三次巡塘,仔细观察黄颡鱼的吃食和其它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池塘的清洁卫生工作,及时清理池塘中的残渣剩饵,及时捞出病、死鱼,减少病原菌的传播,为黄颡鱼的健康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药物防治
(1)预防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养殖水体的定期消毒和药物饲料的定期投喂,以减少水体中病原菌的数量和增强黄颡鱼抗病能力。水体消毒药物要选用高效的温和性消毒剂,如菌毒消(复合碘溶液)、沐菌消(戊二醛溶液)等。药物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应以中草药和维生素为主,如三黄克菌素、应激宁、鱼用多维等,尽量避免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的添加,以免引起要害,为后续的治疗增加难度。
(2)治疗
①有寄生虫感染时的治疗
第一步:停食,杀虫
对于5厘米以下苗种:每亩•米用1包克孢素+1包三黄克菌素(500克)用开水浸泡本品3—5小时后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次。
对于5厘米以上苗种:每2亩•米用虫菌消1瓶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次。
第二步:内服抗菌药物药物(本病主要为神经系统的感染,因此必须选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进行内服,而且用药疗程必须延长)
每千克鱼每天用0.2~0.4克达克菌(恩诺沙星粉)+ 0.15克应激宁Ⅲ型,制成药饵投喂,连用7~10天为一疗程,病情严重时,停药2天,再单独投喂应激宁Ⅲ型药饵一疗程。
每千克鱼每天用0.1~0.2克倍达克菌(恩诺沙星粉)+ 0.15克应激宁Ⅲ型,制成药饵投喂,连用7~10天为一疗程,病情严重时,停药2天,再单独投喂应激宁Ⅲ型药饵一疗程。
②无寄生虫感染,出现大量死亡时的治疗
外用药物及使用方法?
菌毒消溶液(复合碘溶液)全池泼洒,使水体中浓度达到0.1~0.3 mL /米3,即每667米3用药66.7~200 mL;
沐菌消溶液(20%戊二醛)全池遍洒,使水体中浓度达到0.2克/米3,即每667米3用药133克;
内服药物及使用方法同有寄生虫感染时。
③无寄生虫感染,出现零星死亡时的治疗
外用药物及使用方法?
洁水灵全池抛撒,使水体中浓度达到0.25~0.4 克 /米3,即每667米3用药166.7~250克;
底毒消全池抛撒,使水体中浓度达到0.25~0.4 克 /米3,即每667米3用药166.7~250克;
内服药物及使用方法
每千克鱼每天用0.25克三黄克菌素+ 0.15克应激宁Ⅲ型+0.1克鱼用多维,制成药饵投喂,连用7~10天为一疗程。
每千克鱼每天用0.1克克菌素+ 0.15克应激宁Ⅲ型+0.1克鱼用多维,制成药饵投喂,连用7~10天为一疗程。
(3)注意事项:
1、若病情较严重,一定要选择对鱼体刺激性较小的碘制剂、戊二醛制剂进行消毒。
2、开始治疗的1-3天内,死亡可能会出现进一步增加的情况,属正常现象。
3、池鱼基本停止死亡,须抽样检查2-4尾鱼,解剖后,检查肝、胆、肾症状,若症状减轻,可继续投喂三黄克菌素、克菌素等中草药进行巩固治疗。
作者: 赵宇江 时间: 2011-9-16 13:17
本帖最后由 赵宇江 于 2011-9-16 13:23 编辑
回复 12# sdhuang
您好!个人认为,江苏鲫鱼孢子虫、大红鳃等其实都是我们“人为”造成这些疾病。不仅是单个疾病的问题,而是整个养殖的问题(包括管理、种苗、用药)。而就具体用药而言,江苏恐怕是中国最喜欢用原粉的养殖区域。
原粉不是不能用,而是我们的养殖业者在滥用,乱用。过多、过频的用药,不对症用药,这些都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关于江苏鲫鱼的孢子虫,公司在江苏的技术员总结如下:
现在鲫鱼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是孢子虫,大红腮,肝胆病,出血病。请教,这些病如何治疗啊?还有,水产药物品种太少,几乎就是那几种药,消炎的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等。杀虫的阿维菌素,辛硫磷,菊酯,敌百虫等。鱼容易产生抗药性,如何避免这种现象。还有,现在有很多药按说明剂量根本没有作用,是药假还是鱼抗药性强啊
根据寄生部位与变现症状区分,常见的有咽喉碘泡虫、圆形碘孢虫、鳃上碘泡虫、肤孢虫,肠道球孢虫、肌肉碘泡虫,近又发现肝脏寄生孢子虫案例。
鲫鱼养殖危害最大的为咽喉碘泡虫,下面主要就谈一谈咽喉碘泡虫。
1 发病症状
感染初期鳃上有白色孢囊,咽喉无任何症状;感染中期,寄生鳃部的伴有黏液增多、鳃丝腐烂肿胀。病鱼常伴有在下风处非缺氧性集群浮头现象,出现少量死亡;感染后期,咽喉肿胀或溃烂,有大量孢子虫孢囊,死亡量急剧增加。
3 预防
孢子虫的孢囊在鱼体器官组织中分布广泛,彻底清除极为不易,且孢子外面的几丁质孢壳可以抵御外界环境的侵袭,一般药物无法渗透到虫体内部而起作用,所以杀灭孢子虫比较困难。正因为对孢子虫的认识不足和孢子虫虫体构造的特殊性,因此对孢子虫的预防和治疗变得格外困难。
? 孢子虫病是一种典型的鱼类流行性疾病,因此,采取科学措施,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染鱼类等方面入手,可以预防该病的发生。
3.1 彻底清塘: 鱼苗放养前需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淤,去除表面的淤泥。每亩水面采用150千克的生石灰进行清塘,以杀灭池中可能存在的孢子。
3.2 严格检疫: 注意不从疫区进苗种,在选择苗种时,应对苗种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一旦发现有孢子或营养体的存在应重新选择鱼种,防止带入病原体。
3.3 鱼种消毒:从外地引进的亲鱼、鱼卵或鱼苗,在入池前用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进行浸泡消毒,下塘后用复合碘溶液(菌毒消)消毒。
3.4 加强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需加强养殖管理,一旦发现病死鱼,及时捞除,并将其深埋或焚烧处理,严禁乱扔病鱼、死鱼,防止感染其它健康鱼。
3.5 定期改底、消毒:每半月使用一次“底垢净Ⅱ型”,消除底泥有机物,改善水体环境,破坏孢子虫生存环境;每半月使用复合碘溶液(菌毒消)或“洁水灵”一次,可杀灭部分处于营养体时期孢子幼体。
3.6增强免疫力:可以在饵料中添加一些能够增强鱼类机体免疫力的物质,如“鱼用多维”、“应激宁Ⅲ型”等,以增强鱼体对外来异体物质的适应力和抵抗力。
3.7 定期投喂孢子虫药饵:从吃食正常开始,每月1次;对于有过发病史的池塘在发病高峰期应每半个月喂一次药饵。用法用量为:克孢素500g/克孢灵500g+应激宁150g拌40kg饲料,每天1次,连喂五天,7天后再重复一次。
3.8 不用或少用未经发酵高温处理过的有机粪肥,以免带入孢子。
4 治疗
???由于孢子虫的孢子具有坚固的胞囊外壳,一般的药物比较难渗透进去,所以已经形成胞囊的粘孢子虫很难用药物将其杀死。当发现感染有粘孢子虫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采用内服和外泼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具体方法如下:
4.1 外用:成鱼用菌毒消(复合碘)2亩•米/瓶 或鱼苗用1亩•米水体用克孢素1000g+克菌素200g各用开水闷泡三个小时以上后混合泼洒。
内服:克孢素500g+克孢灵500g+应激宁Ⅲ型150g+食盐50g拌40kg饲料,一天一次,连喂5~7天。
4.2 间隔一周,以上方法再用一次,巩固疗效。
4.3 使用复合碘溶液(菌毒消)3天后使用“底垢净”10亩/瓶。
很多都是老生常谈,但是真正把预防做好的少之又少,而且我们不提倡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关于用药的问题,其实现在水产药品的研发本身就比较落好,而国标渔药就是那么多。其实,现在市场很多产品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同时,渔药市场上的药品的质量,其实大家都知道。
很多药品不是没效,而是不会用。这也是为什么水产行业需要大量技术人员的原因。
作者: slx_wj 时间: 2011-9-16 13:26
鲫鱼作为鳜鱼饵料鱼,鱼卵孵化很容易发霉,不知有何好办法?谢谢!
作者: 闵洋 时间: 2011-9-16 13:31
等就一个字。。。。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16 13:37
回复 30# 吴建军
吴老师、赵经理刚开完会就上线解答,谢谢啦!
作者: 华扬药业 时间: 2011-9-16 13:37
回复 22#
今年鱼病比较多,且容易反复。比如:指环虫等寄生虫病,使用以前的方法或用量都比较难以杀尽。想问一下,现在对于指环虫病,哪种药物,多大的剂量比较好
关于指环虫,据我们了解今年发生的并不多。同时,我们并未发现很难治疗。
寄生虫的治疗,有机质含量高时,一方面对药物的效果影响很大,一方面也会促进寄生虫的大量繁殖;所以,我们在杀灭寄生虫时,需要先进行水质改良,才能有效杀虫!
作者: 水产小喽啰 时间: 2011-9-16 13:38
闵洋,稍等片刻。华扬技术团队去吃饭了,一会就来。
作者: 张玉华 时间: 2011-9-16 13:43
回复 41# 华扬药业
关于指环冲虫,广东这边有些地方是草鱼和虾混养,发生指环虫,不敢用甲苯咪唑,就采用内服的方式,效果也不错,可以试一试华扬驱蠕净
作者: 吴建军 时间: 2011-9-16 13:46
回复21#
加州鲈的虹彩病毒有好方法治?
加州鲈的虹彩病毒我在市场曾碰到有用利巴韦林治的,有一定效果,但药物不是国标的
我们目前主要是采用碘制剂或戊二醛消毒,内服板蓝息毒敏+三黄克菌素+应激宁,在广东效果还比较不错
作者: 赵宇江 时间: 2011-9-16 13:50
回复12#
2.湖南草、青鱼春片预防方案。5、6、7月为主
您好!关于,草鱼、青鱼,我只能在这里做个广告,是公司的技术文章,望对您能有一定的帮助!
一、常规的预防杀虫杀菌
预防杀虫:
锚头鳋中华鳋:使用倍虫净3—5亩\瓶,阿维菌素2.5¬—4亩\瓶,
车轮虫、斜管虫等原虫类:虫菌消1-2亩\瓶,内服纳虫爽1包拌一包料
指环虫、三代虫等单殖类:内服用驱蠕净每包2000斤鱼,连用3天。
预防杀菌:
菌毒消(适用各类水体,PH<7.5效果更好):3—5亩\瓶
沐菌消(适用于弱碱性水体PH>7.5)3—4亩\瓶
藻菌消(具有杀藻作用,可以PH<7.5效果好)3—4亩\瓶
出血宁(苯扎溴铵溶液)使用2—3亩
二、草鱼的烂鳃 注意区分不同的情况来处理
A原虫等寄生虫感染
原生类的车轮虫、半眉虫、杯体虫等
使用虫菌消2亩/瓶,配合使用4两“中或高铜”
内服纳虫爽每包拌80斤料
单殖类蠕虫指环虫、三代虫等
内服用驱蠕净每包2000斤鱼,连用3天,配合指静2亩\瓶
B细菌性烂鳃
“菌毒消”适用于任何水体4亩/瓶。
水质偏肥,中午使用“藻菌消”2—3亩/瓶;
水质偏瘦,中午使用“沐菌消Ⅱ”3亩/瓶;
同时内服“达克菌”+应激宁Ⅲ,也可以用奥克菌+应激宁Ⅲ。
C水质恶化型
氨氮超标 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1—1.5亩/包。
亚硝酸盐态氮超标 ① 急性超标使用“净水解毒剂Ⅲ”3亩/瓶
水质较瘦使用净水解毒剂Ⅲ+洁水灵一组用3亩水面
② 慢性超标使用底垢净
三、红水的治疗
A、水体刚刚发红,可以使用“洁水灵”1—2亩/袋,
第二天,用底垢净6-8亩配合磷肥8—10斤/亩,化水均匀泼洒。
B、水体发红时间较长,发红较狠,使用藻菌消化水泼洒;
使用半天到一天后,使用水立净,
次日用底垢净6-8亩配合磷肥8—10斤/亩(注意天气情况,密切关注鱼池的情况)。
四、鱼吃食不凶 主要有以下几种
A、水质原因
厌食、长期暗浮头等,治疗用底毒消2亩\包,
氨氮超标 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1—1.5亩/包。
亚硝酸盐态氮超标 ① 急性超标使用“净水解毒剂Ⅲ”3亩/瓶
水质较瘦使用净水解毒剂Ⅲ+洁水灵一组用3亩水面
② 慢性超标使用底垢净6—8亩
B、寄生虫原因
原虫类可以影响到草鱼的吃食,使用虫菌消2亩/瓶,然后使用“倍虫净”4亩/瓶或者“阿维菌素”3亩/瓶,再用菌毒消每瓶用4亩
C、药物使用过量的情况,如敌百虫等,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每袋用一亩。
五、肠炎类死亡(顽固性要配合使用克孢素每包饲料用1—2包)
病毒型:(肠道内容物较少,弹性好)
添加抗病毒的“板蓝息毒敏” 或者“三黄克菌素”和其他药物一起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5—7天;
细菌型:(肠道内容物较多,弹性差)
添加抗细菌的“制菌灵”和其他药物一起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5—7天;
六、肝胆、肾脏、脾脏等问题
1. 其他鱼类使用“应激宁Ⅲ”+护肝素,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5—7天;
2. 草鱼使用“应激宁Ⅲ”+板蓝息毒敏,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5—7天;
七、针对零星死亡
在四月份及以后,经常可以遇到有持续时间较长的零星死亡,每天死亡2——5条,难以断根。这种原因比较复杂,大量药在经济上难以接受。
去年以来我们使用以下方案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1. 每半月使用 “三黄克菌素”+应激宁Ⅲ拌饲5天,每天一餐。
在4—9月份,坚持使用。
2.每半月使用 “护肝素”+应激宁Ⅲ拌饲3-5天,每天一餐。
在4—9月份,坚持使用。
八、治疗小草鱼(二龄草鱼种)等死亡的方子:
A.经典配方:达克菌(或者倍达克菌)2袋+板蓝息毒敏(500g)1袋+制菌灵1袋,拌饲1袋,连用3-5天,治疗效果明显。
B.达克菌1袋+制菌灵1袋+鱼用多维1袋+应激宁Ⅲ,拌饲1袋,连用3-5天,治疗细菌性疾病效果明显。
C.达克菌2袋+板蓝息毒敏(500g)1袋+应激宁Ⅲ1袋,拌饲40斤,连用3-5天,治疗3斤以下的草鱼,效果明显。
九、吃食后浮头久不下去
1、检查鱼鳃,水质,肝胆原因
鱼鳃有车轮虫、斜管虫等原虫类:虫菌消1—1.5亩\瓶或者纳虫爽1包/40kg饲料
有指环虫、三代虫等单殖类:指静2亩\瓶 或者驱蠕净1包治疗2000斤鱼。
烂鳃症状的使用菌毒消3-5亩/瓶同时内服达克菌+应激宁
2、水质问题
氨氮超标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1—1.5亩\袋
亚硝酸盐超标使用净水解毒剂”3-5亩/瓶
3,肝胆病变的
使用应激宁+板兰息毒敏或者护肝素+应激宁
青鱼疑难病症治疗方案
青鱼居四大“家鱼”之首,饲养难度可见一般。青鱼是肉食性鱼类,饲养效益较高,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常规养殖品种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饲养青鱼的养殖户(单养的养殖户)都取得了不错得收益,故而现在单养或者主养青鱼的养殖户逐年在增多。随着养殖的深入,养殖的难度在逐步增大,常规疾病和不明症状死亡等屡见不鲜。
一、不明症状的死亡
去年的四五月份,大多数地区在主养青鱼的池子出现了大量死亡0.8斤—3斤青鱼的现象。从死亡症状上看,没有特别明显的征兆。在死亡的青鱼中,少量鳃部发白,多数肠道发红,很大一部分的肝胆出现肿胀变色。仅从肉眼鉴别无法确定此类青鱼死亡的真正原因。
经大量取证分离、培养、化验认为是爱德华氏菌的混合感染,在治疗中我们坚持以内服为主,辅以调水和坚持无病预防原则取得了接近90%的治愈和预防效果,给青鱼养殖户减少了损失。
治疗方案:
A.注重水质的调控:
使用“爽水解毒剂”1—1.5亩/包,间隔一天使用“净水解毒剂Ⅲ型”3--4亩/瓶。“洁水灵”2—3亩/包
B.内服治疗方案
1.发病早期:使用“达克菌”1袋+“舒肝素”1袋,拌饲料管2000斤吃饲料的鱼,连用3—5天。
2.发病中后期,出现大量死亡后:使用“奥克菌”1袋+“舒肝素”1袋+“板蓝息毒敏”1袋,拌饲料管2000斤吃饲料的鱼,连用3—5天。
C. 内服预防方案
以下两个方案对长期不断零星死亡的情况,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1.每周使用 “三黄克菌素”拌饲两天,每天一餐。在4—9月份每周坚持使用;
2.每周使用 “克菌素”拌饲两天,每天一餐。在4—9月份每周坚持使用。
二、烂鳃型死亡
目检部分死亡的青鱼,经常发现鳃丝苍白,有的出现“花瓣鳃”,有的出现鳃丝边缘 “镶边”,少量出现 “开天窗”等明显的烂鳃症状。此类情况比较好治疗,借助镜检针对发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明显。
1. 原虫类寄生虫感染
在寄生虫中,主要有车轮虫为代表的原生虫和指环虫为代表的蠕虫。
对于前者使用“虫菌消”2亩/瓶或者“车轮净”2亩/瓶。
对于后者使用“指静”2亩/瓶。
2. 细菌性烂鳃
根据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治疗。水质偏肥,PH值偏低时使用“藻菌消”3—4亩/瓶;水质偏瘦,PH值在7.0—8.5时,使用“沐菌消Ⅲ型”3—4亩/瓶;“菌毒消”适用于任何水体5亩/瓶。
3. 水质恶化型
主要是水色以及水中的各类物理化学指标的处理。
如氨氮超标,使用“爽水解毒剂”1—1.5亩/包。
如亚硝酸盐超标,使用“净水解毒剂Ⅲ型”3亩/瓶。
三、 肠炎类死亡
死亡的青鱼中,绝大多数都有,肠道发红的症状。分清病毒性肠炎和细菌性肠炎比较关键,关于二者的科学分法比较烦琐,在这里只介绍一个简单的分法:病毒性肠炎主要是肠道分泌物较少,去掉肠道的黏液,轻扯肠壁弹性很好,不易断裂;而细菌性肠炎则恰恰相反,分泌物多,没有弹性,易断裂。
治疗方案:
病毒型:
1.“三黄克菌素”+“制菌灵”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5—7天;
2.“板蓝息毒敏”+“制菌灵”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5—7天。
细菌型:
1.“克菌素”+“制菌灵”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
2.“达克菌”+“制菌灵”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
四、 肝胆型
青鱼作为一种肉食性鱼类,在饲料的生产上,动物性蛋白的原料含量较充足,这就对饲料生产者和使用者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两者任意一方出现马虎大意,都会对最终饲料的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旦这种出现问题的饲料,投喂给鱼体进食,都会对青鱼的肝脏带来更大的负担,引起本来就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青鱼肝脏肿胀,颜色异常变化,对鱼体的死亡起到了催化作用。
治疗方案:
1. 使用“应激宁Ⅲ”+“强稳C”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5—7天;
2. 使用“舒肝素”+“强稳C”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5—7天;
3. 使用“护肝素”+“强稳C”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5—7天。
总之,青鱼的各类棘手疾病,都是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升而不断出现的。虽然有比较不错的治疗方案,但是给生产者带来的损失也是比较大的。因此,做好疾病预防工作,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越发显得重要了。在每年的4—9月份,坚持每周使用 “三黄克菌素”拌饲两天,每天一餐;或者坚持每周使用 “克菌素”拌饲两天,每天一餐,会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在去年的饲养过程中,按照我们的建议坚持使用的养殖户,平均收益比不使用的要高5%左右。发病率低,药品方面的平均用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作者: 吴建军 时间: 2011-9-16 13:52
回复18#
楼主您好!
我想请教下罗非鱼链球菌病得治疗?
我们目前治疗罗非鱼链球菌病主要使用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应激宁或盐酸多西环素+硫酸新霉素+应激宁,结合外面调水、消毒
作者: wdk25 时间: 2011-9-16 13:56
请问青鱼的肠道充血,怎样治疗
作者: 张玉华 时间: 2011-9-16 13:56
回复 21# 勇往直前
关于加州鲈的疾病(烂身、鼓血等)病因现在好像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是诺卡氏菌 ,有说是虹彩病毒,所以治疗方法大家都在摸索,不过我们在实践中用“板蓝息毒敏”+“多克菌”+“克菌素”+“应激宁”效果还不错,例如鼓血病,要加大中药的用量,效果好些!仅供参考
作者: 吴建军 时间: 2011-9-16 13:57
回复19#
对虾肝萎缩,镜检肝胰腺脂肪滴少;近期的对虾白便,粪便中脂肪很多;对此,我曾推想:是否脂肪代谢紊乱,不知前辈们有何指教?
这是由于肝脏病变引起的代谢障碍,包括蛋白质、脂肪等都可出现代谢失调的情况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16 13:57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1-9-16 13:59 编辑
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参与中国水产频道举办的专家在线交流活动。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武汉华扬药业研发服务团队与网友在线交流。他们是华扬药物研究所所长王伟俊教授、华扬药物研究所专家朱心玲教授、华扬药物研究所吴建军老师、武汉华扬水产事业部技术服务赵宇江经理、张玉华经理。欢迎华扬药业研发服务团队做客中国水产频道!
各位老师,和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作者: 朱心玲 时间: 2011-9-16 14:00
各位朋友,你们好!
作者: 水中游鱼 时间: 2011-9-16 14:03
既然华扬可以治疗链球菌,那么请问华扬有没有想过增加对罗非鱼链球菌病治疗这一块的人员投入,来为罗非鱼养殖保驾护航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16 14:03
回复 51# 朱心玲
朱老师好,欢迎您!
作者: 赵宇江 时间: 2011-9-16 14:06
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多交流!
作者: 朱心玲 时间: 2011-9-16 14:06
回复47#
请问青鱼的肠道充血,怎样治疗
青鱼肠道充血有几种情况
青鱼出血病、细菌性肠炎都可引起肠道充血,不同原因治疗措施不一样
作者: 陈攀 时间: 2011-9-16 14:08
加州鲈在越冬之前一般要做哪些准备?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16 14:08
前面很多网友已经就很多具体的病症向各位老师请教,我想问问各位老师,今年华扬在各个养殖品种中遇到的最多的病症是什么?针对这些病害,来年养殖户如何预防?
作者: 张波 时间: 2011-9-16 14:08
各位老师,下午好
作者: 王伟俊 时间: 2011-9-16 14:08
水产朋友,你们好!辛苦了!
作者: slx_wj 时间: 2011-9-16 14:09
各位老师,下午好!
作者: 水产小喽啰 时间: 2011-9-16 14:09
王教授,下午好!欢迎您。。。。
作者: 一鸣惊人 时间: 2011-9-16 14:10
华扬的“板蓝息毒敏”在病毒这块效果很不错,如果紧紧是板蓝根的话那么为什么大多数的板蓝根的效果不好呢?是不是有点夸大啊???、
作者: 陈攀 时间: 2011-9-16 14:10
各位老师下午好!
作者: 朱心玲 时间: 2011-9-16 14:10
回复52#
既然华扬可以治疗链球菌,那么请问华扬有没有想过增加对罗非鱼链球菌病治疗这一块的人员投入,来为罗非鱼养殖保驾护航
我们现在已从湖北抽调部分人员前往广东服务罗非鱼,也正在到处招聘
作者: 朱心玲 时间: 2011-9-16 14:12
回复53#
谢谢你们!
作者: slx_wj 时间: 2011-9-16 14:13
高密度池塘养殖品种,如南美白对虾、加州鲈鱼等等,8、9月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一直较高,难于降下。不知除了控制密度和饵料外,各位老师有好办法吗?
作者: 张玉华 时间: 2011-9-16 14:14
回复 18# 白自在
关于罗非鱼的链球菌,今年广东、广西、海南发生的非常厉害,养殖区域到处是死鱼,有些养殖户对治疗已经失去信心,直接亏本卖于鱼,关于这个病我们今年接触的较多,有些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1、治疗方案:华扬内服套餐,一套治疗6000斤鱼,结合消毒,效果明显,2--3天死亡量大幅度减少
2、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容易复发
原因:
1、内服药内服疗程不够,很多养殖户一看到鱼死少了就停药,导致很快复发-------------对策:坚持内服7--8天,考虑到成本,前4天按照治疗量,后四天按照预防量进行巩固
2、死亡量降低后,立刻加大投喂量,加重鱼体负担---------------------------------------对策:逐步加大投喂量
3、只用抗生素,不排毒保肝,很多经销商或养殖户为了降低用药成本,不添加排毒保肝产品,导致鱼体质差,很快复发--------对策:平常添加排毒保肝产品,作好预防
作者: 风路 时间: 2011-9-16 14:15
华扬的各位专家好
作者: 水产流浪人 时间: 2011-9-16 14:16
相对于往年,今年的草鱼出血性疾病出血时间长,每天都有几十尾死亡。在往年,用药后一个星期就可以停止死亡。但今年死亡时间比较长,出现不间断死亡。对这种情况是怎么看待的呢?
作者: 张波 时间: 2011-9-16 14:16
今年鳜鱼白鳃白肝比较严重,请问各位专家好的解决方案?
作者: 闵洋 时间: 2011-9-16 14:17
各位老师好!小闵在这里要多多向你们学习了!
作者: 一鸣惊人 时间: 2011-9-16 14:18
各位老师前辈,下午好!
作者: 王伟俊 时间: 2011-9-16 14:18
加州鲈在越冬之前一般要做哪些准备?
一:杀灭鱼体,水体的寄生虫
二:做好越冬前的水质和底质改良及改善,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二:做好越冬前的保健:内服一些促进代谢,排毒,提高鱼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药物。如华扬的应激宁,克菌素,三黄等
作者: 朱心玲 时间: 2011-9-16 14:19
回复62#
华扬的“板蓝息毒敏”在病毒这块效果很不错,如果紧紧是板蓝根的话那么为什么大多数的板蓝根的效果不好呢?是不是有点夸大啊???、
板蓝根是中药,药效与产地、采集季节和炮制方法等有很大关系,我从70年代开始就进行渔用中药的研究,做了很多筛选和提效的工作
作者: 闵洋 时间: 2011-9-16 14:19
我想问下,现在很多连锁企业,或者是直销企业的发展对你们有无大的影响,有无考虑模式上的改变。
作者: 张玉华 时间: 2011-9-16 14:19
回复 57# 水宝宝
针对今年的罗非鱼的疾病大量爆发,再结合我们的治疗心得,我们觉得平常的保健至关重要,等病来了,再好的方案都会有损失,所以明年我们计划在广东寻找饲料厂,进行深度合作,从平常入手,加大保健力度,提高鱼体体质。
作者: 江高水产 时间: 2011-9-16 14:19
大家下午好!
作者: 江西千永刚 时间: 2011-9-16 14:19
华扬药业在今年全面推广预防保健,并在局部市场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好评和实践效果,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作者: my_chb 时间: 2011-9-16 14:20
今年我一个朋友的加州鲈鱼苗约5-6厘米,第一天下午吃饵料相当积极、饱食,第二天有几个鱼体变暗红色,离群独游,第三天,就有30%,第四天以后就基本死光,水质正常,请问是何原因?谢谢
作者: shuimujie 时间: 2011-9-16 14:21
请各位专家、老师好!
请优先回答你们还没有来之前各位童鞋提的问题吧,
最好言简意赅,不要往上面堆“论文”,
宣传公司产品是可以理解的,但最好在解答防治方法是,公司产品后注上主要成分。
谢谢
作者: 陈攀 时间: 2011-9-16 14:21
回复 73# 王伟俊
感谢王老师指点!
作者: arin2008 时间: 2011-9-16 14:24
回复 66# slx_wj
今年我们在珠三角的方法是先解毒,再磷肥肥水加培菌,可将氨氮1.0ppm,亚硝酸盐0.6左右的池塘水搞下来。
作者: amilyli 时间: 2011-9-16 14:25
在往年,花白鲢爆发性出血病用药容易控制。但今年每天死亡量在30-40尾/天,用药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 福建水产药王 时间: 2011-9-16 14:25
我使用华扬公司水质处理的方案的一个案例:
-
1.JPG
(810.47 KB, 下载次数: 412)
1
-
3.JPG
(612.57 KB, 下载次数: 357)
3
-
4.JPG
(720.81 KB, 下载次数: 364)
4
-
5.JPG
(527.36 KB, 下载次数: 340)
5
-
6.JPG
(715.27 KB, 下载次数: 386)
6
-
2.JPG
(753.19 KB, 下载次数: 381)
2
-
7.JPG
(639.2 KB, 下载次数: 373)
7
作者: 张玉华 时间: 2011-9-16 14:25
回复 52# 水中游鱼
今年的罗非鱼疾病来的有点太凶猛,我们今年在广东的养殖区域都派驻了服务人员,例如湛江、茂名、广州白云、增城、惠州、江门等地,也取得了一定业绩,帮助养殖户减少了损失,明年我们计划在珠海、肇庆继续加大服务投入,且与饲料厂合作,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案!
作者: 赵宇江 时间: 2011-9-16 14:26
回复13#
3.老口青鱼鱼病,摄食量大,间断拌内服药预防、改水、杀菌杀虫。请教预防方案。
关于老口青鱼,其实病害已经较少。而青鱼是底层鱼类,所以改底对于青鱼养殖至关重要。过多的杀虫、杀菌对青鱼养殖无太大益处。
我们建议还是主要通过内服中药的方式进行疾病的预防,成本低,效果好!如用三黄、多维等!
作者: 阿托 时间: 2011-9-16 14:26
在今年8、9月份,草鱼翻塘现象比往年多。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
作者: clinxyan 时间: 2011-9-16 14:26
请教各位专家:一精养水体,上午看水一层红色的漂浮物在水面,而下午漂浮物变成了绿色,下了磷肥及磷酸二氢钾,而漂浮物却越来越多了,请问怎么处理?
作者: oscar 时间: 2011-9-16 14:27
老师下午好:
今年7月份以后,在洪湖。在用了调水、改底产品以后,草鱼在1~2斤规格仍然出现大批量死亡。出现烂腮症状,但镜检时未发现车轮虫,如何治疗呢?(2010年曾出现过。)谢谢。
作者: 福建水产药王 时间: 2011-9-16 14:27
回复 84# 福建水产药王
不会穿图片,大家不要说,图片的顺序看图片前面的数字,排好了的。
作者: hsmy2 时间: 2011-9-16 14:27
请问:调蓝藻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 一鸣惊人 时间: 2011-9-16 14:29
回复 84# 福建水产药王
请问下用的是什么产品和主要成分????
作者: 水产小喽啰 时间: 2011-9-16 14:29
代——陈兵:加州鲈鱼(QQ群网友)提问:
今年我一个朋友的加州鲈鱼苗约5-6厘米,第一天下午吃饵料相当积极、饱食,第二天有几个鱼体变暗红色,离群独游,第三天,就有30%,第四天以后就基本死光,水质正常,请问是何原因?谢谢
作者: 蟹后 时间: 2011-9-16 14:29
背部发黑,尾鳍发白,无其他异常情况。每天都有几十到上百条的死亡情况,在小规格草鱼中比较常见。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呢?
作者: 朱心玲 时间: 2011-9-16 14:29
回复83#
在往年,花白鲢爆发性出血病用药容易控制。但今年每天死亡量在30-40尾/天,用药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我们这几年都是用粉状药物饲料来治疗
作者: 风路 时间: 2011-9-16 14:30
本帖最后由 风路 于 2011-9-16 14:52 编辑
王教授您好! 我是在北方鸭绿江网箱模式养殖鲤鱼-框净的 。这几年每年到了8-9月份, 得病死亡量非常大, 请了不少专业的人士来看 分析结果是“疱疹病毒”。我想请教一下您,目前针对贵公司的产品,有什么好的防治方案吗?
病鱼症状:眼睛突出或凹陷、体表有局部脱皮现象、腮先出血 后 发白 最后开始 烂鳃 同时有黄色渗出物 ;內胀只有肾胀有出现糜烂、色泽褐色。死亡量3-5天可翻到40-50倍
作者: 阿托 时间: 2011-9-16 14:31
今年,目前海南,湛江,茂名等地育苗比较困难,很多场都没有苗卖。是技术的问题,还是种子的退化问题呢?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9-16 14:32
请问华扬团队
今年的出血病按照往年常规方法很难治好,有没有别其他见解?
作者: 张玉华 时间: 2011-9-16 14:32
回复 79# my_chb
今年我们在顺德的养殖区域也碰到这些问题,水质正常,没有虫,但就是打转、离群独游,死亡等,我们采用的方法:
外用:菌毒消(复合碘)消毒
内服:“板蓝息毒敏”(板蓝根)+“倍达克菌”(恩诺沙星)+“应激宁”(专利排毒护肝产品)内服3--5天
效果不错
作者: 朱心玲 时间: 2011-9-16 14:32
回复87#
在今年8、9月份,草鱼翻塘现象比往年多。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
据我们接到的电话,今年8、9月份泛塘的是很多,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有水质的问题,也有天气的原因,也不乏养殖管理的问题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