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微生态调控养健康虾 南海所李卓佳研究员与网友在线交流(问答整理156楼) [打印本页]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16 18:02
标题: 微生态调控养健康虾 南海所李卓佳研究员与网友在线交流(问答整理156楼)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3-1-31 16:22 编辑

微生态调控养健康虾
南海所李卓佳研究员与网友在线交流

时间:920日上午9点    地点:中国水产频道 www.fishfirst.cn


水产前沿网


个人简介:
李卓佳,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劳动模范、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第七届“丁颖科技奖”获得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突出贡献科学家。

研究方向:
从事海水养殖研究30年,近20年主要致力于对虾养殖技术、养殖水环境调控与修复、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创新地建立了以微生态调控为核心的健康、环保、节水、高效对虾养殖技术体系,研制了一系列微生态制剂产品和营养免疫调控剂,运用生态原理防治对虾养殖病害,通过调控养殖生态环境,减少因环境污染带来的病害隐患,并结合以免疫增强技术优化对虾机体内环境,有效提升了其抗病机能,提高了养殖综合效益。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渔业生态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和营养免疫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

学术成果:
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30多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20多项次,其中,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院级二等奖4项;省级推广一等奖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授权使用新型专利10项。正式出版专著4本,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出版技术专著7本。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被聘为国家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健康养殖岗位专家,担任养殖与环境调控功能研究室主任。同时,多年担任农业部和广东省渔业科技入户专家。

主要成果:“凡纳滨对虾工程化高效健康养殖技术”获201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大规格优质成品对虾养殖技术”获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水产养殖清洁剂及应用示范”获200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微生物改良养殖生态及防病研究”获2000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微生物工程技术在规模化养虾中的应用”获2005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主要专著:《轻轻松松学养对虾》,中国农业出版社;《微生物技术与对虾健康养殖》,海洋出版社;《南美白对虾高效健康养殖百问百答》,中国农业出版社;《对虾健康养殖学》,海洋出版社




===========================================================


此次在线交流问答易读版:156-165


(感谢syusuke辛苦整理!)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9-16 18:07
先放一个广告,给大伙看看。

水产前沿网
作者: 水调歌头    时间: 2011-9-16 18:22
终于盼来了李老师!先占个座,晚点提问!
作者: zxdhx    时间: 2011-9-17 00:12
搬凳子坐下来听
作者: yishengfengliu    时间: 2011-9-17 01:01
站个位置啊
作者: 勇往直前    时间: 2011-9-17 09:42
期待中啊。
作者: 力致小续    时间: 2011-9-17 09:51
有人可以把“轻轻松松学养虾”中的图片发上来吗?
作者: 一大黄鱼    时间: 2011-9-17 13:46
有幸学习。
作者: 涉水    时间: 2011-9-17 14:47
占个位先!期待!
作者: yishengfengliu    时间: 2011-9-17 16:10
本帖最后由 Say-say 于 2011-9-19 10:10 编辑

回复 7# 力致小续
                                                                                                                                                                                               
上面的书我几乎都有,正在学习中,哈哈

水产前沿网
作者: overtake    时间: 2011-9-17 21:51
很期待李老师来分享她的经验和观点。
作者: 540749772    时间: 2011-9-18 11:16
向李老师致敬!
作者: 我是大虾    时间: 2011-9-19 09:26
本帖最后由 我是大虾 于 2011-9-19 09:28 编辑

您好,李老师。大虾想请教您两个问题:

1、目前对虾养殖中南美白对虾是最受欢迎的养殖品种,您觉得什么时候白虾养殖会进入衰落期?即新的品种把它取代了?如果有的话,会是哪一种呢?

2、微生态调控比较玄乎,养殖水体中什么菌什么菌之类的肉眼看不到科研研究也不多,真较真去研究的话恐怕一个大学教授都无法百分百地去把握。。而虾农呢?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虾农素质并不算高。。如果他们用微生态调控养健康虾 的话,基本就是看看产品说明书然后凭借积累下来的经验去实践,这种做法风险是挺大的。因为目前国内微生态方面的研究不多也别谈什么普及,微生态试剂品种又杂乱繁多。基于这个现状,李老师有什么较为实用的建议吗?

O(∩_∩)O哈哈~问完了,祝李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作者: lzj    时间: 2011-9-19 15:24
目前对虾养殖中南美白对虾是最受欢迎的养殖品种,您觉得什么时候白虾养殖会进入衰落期?即新的品种把它取代了?如果有的话,会是哪一种呢?
南美白对虾具备很多优良性状,生命力是旺盛的,现在很多新品种其实也是南美白对虾。当然还有斑节对虾、中国明对虾、日本囊对虾以及新对虾类,各地可以根据地理环境和市场走向选择养殖,但一段时间内还是无法取代南美白对虾的位置的。
作者: lzj    时间: 2011-9-19 16:30
关于微生态制剂品种又杂乱繁多的问题,确实比较棘手。现在微生态产品的管理比较无序,有一些厂家走饲料添加剂或预混合饲料的管理渠道还比较好,至少菌株及含量明确,但还有一些产品走净水剂的渠道,没有监管部门,产品中含有什么菌?含量多少?都是模糊的。
    目前,研究比较全面、生产比较规范、可以长时间保活、使用比较成熟的有益菌就是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三类,而且光合细菌和乳酸菌要是液状的保活才比较可靠。
    有益菌施放在池塘中肉眼是看不到,但可以从水质、水色去判断,而且有一定使用规律。芽孢杆菌要在放苗前开始至养殖全程定期使用,以降解对虾粪便、残饵、浮游生物残体等有机物为主,不要平时不用,水质变坏了才用,也不要在低溶解氧时使用,因为它是耗氧的。而光合细菌和乳酸菌不耗氧,但作用时间较短,适宜在水质变坏时使用。
作者: kook    时间: 2011-9-19 17:14
李老师,很惭愧我没看过您的那本书,可否给我们介绍下那本书适看的人群是?看封面挺Q的呵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1-9-20 00:08
lilongluck 童鞋问了这么多问题,太贪心了。我看我还是赶紧问,免得没机会马上看到解答。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1-9-20 00:12
以前看过很多超级细菌的介绍,在日本似乎做了不少研究,也有一些公司在推广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想请教李老师对超级细菌的看法?因为宣传得挺神奇的,是否真有此好效果?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1-9-20 00:14
问题2:微生态制剂过期后那里面的菌液成分都有哪些?过期了菌液还能应用到别的地方吗?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1-9-20 00:17
问题3:李老师从事对虾养殖这块研究多年,应该对各地的养殖情况模式都比较熟悉,能否介绍下各个地区对虾养殖的情况?我们跑得地方少,一般也只看眼见得一亩三分地,希望有空的话,李老师能多介绍介绍,有好的经验,模式,我们也可以学习借鉴下。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1-9-20 00:20
问题4:再过一段时间福建马上就要放冬棚苗了,对于今天的冬棚养殖,您有何建议?

李老师,我是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问题比较杂哈,请您多多见谅,(*^__^*) 嘻嘻……,辛苦您了。
作者: Say-say    时间: 2011-9-20 08:47
各位网友早上好,马上就要到9:00了,李老师将准时来到中国水产频道!万分期待她的到来。
李老师是对虾养殖技术、养殖水环境调控、微生态调控方面的专家,大家抓紧时间提问吧,她将为大家详细解答。机不可失哦……


水产前沿网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8:49
大家好!我是李卓佳,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对虾养殖的心得,很高兴!
作者: L.C    时间: 2011-9-20 08:52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9-20 08:59 编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8:52
《轻轻松松学养对虾》这本书适合基层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看的,都是实用技术,简单明了。
作者: Say-say    时间: 2011-9-20 08:52
回复 27# lzj


    呵呵,欢迎李老师!
作者: L.C    时间: 2011-9-20 08:52
热烈欢迎李卓佳老师!
大家掌声响起来!
作者: L.C    时间: 2011-9-20 08:54
回复 27# lzj


    欢迎李老师!
作者: Say-say    时间: 2011-9-20 08:54
水产前沿网
作者: 黄爵    时间: 2011-9-20 08:58
本帖最后由 黄爵 于 2011-9-20 09:00 编辑

老师,您好。我想请教几个问题:
  1。我一直都在用南海所的肥水EM、光合菌、快速肥水素,这三种产品的质量确实很好。
    但,在EM菌的使用中,我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开桶后,若是当天不直接用完,就算当天就盖好盖,第二天打开时,都还是会发现菌液的表面有白色絮状物,请问这表面的物质是什么?
    发现这情况后,我担心是否是菌坏死,虽很多人都说EM菌开封后三天内都没事,但,我都是让工人当天用完。本来,还想用它来拌料的,发现这情况后,我就再也没用过。
2. 我本来也经常用南海所的利生素,但,有一天兴起,用市面上的一种芽孢杆菌和南海所的利生素做总菌培养对比时发现,南海所的利生素总菌量相对少很多,我当时还不信,连开封了二包,做对比测试,结果都是一样,所以,后来我就没在坚持用南海所的加强型利生素。
   但,老师您写的书我一直在追着看,在你的那本《。。。以对虾为实例》的书中,字里行间能看出南海所的利生素的活性总菌量应很多,利生素的效果应很好才对,所以,这是我的不解。

3.老师,那种三十头的南美白蜕壳后,一般要几天壳才能硬回来,在壳恢复的过程中,是否完全不吃东西,形成有胃空肠的软壳虾?

4.今年我遇到一个我到目前还没解惑的现象。
    高位池,一个料台放在水路上给水冲走后,我让工人又放了一个下去,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那料台不放料的时候,周围不会有虾跳,放了料后,那料台周围虾就会不断的跳,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水体中毒,泼了解毒和抗应激的东西,同时打开氧机,很快就平息下去了。
    但,到下午又下料时,又开始跳,这次,我就不认为是水体中毒,我就拉了那料台离开水面,那虾立刻就不跳,我再次放料台到水里时,它又跳,我又拉起来,它就不跳,我第三次放下去后,拉那料台绳在手上,感觉那虾踢料台使料台绳颤动,就像钓鱼时,鱼上钩后绳抖动的那感觉。
    通过反复测试,我知道是料台的缘故才导致虾跳,但,具体什么原因,我一直很困惑,毕竟全场都是使用同一种规格的料台。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08
养虾是一个技术活,但是很多人都在靠运气!
现在养殖现状是盲目用药,盲目施肥,盲目投饵!这必定给水产养殖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养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苗种、池塘生态、养殖管理、气候变化等等,由于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所以造成很多人似乎在靠运气。其实不然,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尽可能控制,养虾一直成功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在这里一时半会说不明,建议可以看看《轻轻松松学养对虾》等书籍以及一些技术手册,多和周边的人群交流、思考。
    盲目用药、施肥、投饵的问题的确在存在。其实对虾养殖并不需要多用药,应该注重优化环境,大约是清野消毒时用一些药,养殖过程间中消毒,饲喂一些中草药,其他的药用了也不起作用。至于施肥,重点放在放苗前以及养殖初期,注意:肥塘施无机复合肥,瘦塘施有机无机复合肥,泥底的池塘尽量少施带正电荷的氮肥(如尿素),放苗前施放两多一些,追肥时少施多次,养殖中后期一般不必施肥,遇倒藻时补肥应选择液体肥。投饵控制7-8分饱,尤其是养殖中后期,让对虾以池塘中的物质作为补充食物,既节省饲料有优化环境。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12
能做出高品质益生菌的公司
    我的意见,应该从品牌、使用人群的反应、质量检验单等方面去判断,建议可以要求公司提供检验单。
作者: 黄爵    时间: 2011-9-20 09:14
对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请问南海所的那个聚维酮碘的效果如何,我没用过。我目前用的那个碘效果很好,但,仅要同一个塘,用这个碘超过五次,就会产生很强的耐药性,几乎就杀不动(我有做弧菌检测),所以,我现想找一个替代品。
    而市面上的假药横行,我为了找到好用的消毒药,曾在几个药店里拿了八种消毒药回来,用八个塘试,发现有消毒作用的,仅有一种,但,那药的刺激性太大,两个工人都因为泼这药而去医院挂点滴,我就不敢再用了。我知道德国一消毒药不错,但,我这边没有经销点,买不到。所以,现想找一效果还不错的消毒药,可以的话,请老师帮我推荐一二。
    谢老师!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18
回复 17# lilongluck

养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苗种、池塘生态、养殖管理、气候变化等等,由于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所以造成很多人似乎在靠运气。其实不然,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尽可能控制,养虾一直成功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在这里一时半会说不明,建议可以看看《轻轻松松学养对虾》等书籍以及一些技术手册,多和周边的人群交流、思考。
    盲目用药、施肥、投饵的问题的确在存在。其实对虾养殖并不需要多用药,应该注重优化环境,大约是清野消毒时用一些药,养殖过程间中消毒,饲喂一些中草药,其他的药用了也不起作用。至于施肥,重点放在放苗前以及养殖初期,注意:肥塘施无机复合肥,瘦塘施有机无机复合肥,泥底的池塘尽量少施带正电荷的氮肥(如尿素),放苗前施放两多一些,追肥时少施多次,养殖中后期一般不必施肥,遇倒藻时补肥应选择液体肥。投饵控制7-8分饱,尤其是养殖中后期,让对虾以池塘中的物质作为补充食物,既节省饲料有优化环境。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20
回复 18# lilongluck


     我的意见,应该从品牌、使用人群的反应、质量检验单等方面去判断,建议可以要求公司提供检验单。
作者: 黄爵    时间: 2011-9-20 09:20
呵呵,不好意思,老师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请问,强氯精对十来天的小虾是否有一定的损伤,也就是说,用了这东西消毒后,是否会导致虾长得慢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21
回复 13# 我是大虾

南美白对虾具备很多优良性状,生命力是旺盛的,现在很多新品种其实也是南美白对虾。当然还有斑节对虾、中国明对虾、日本囊对虾以及新对虾类,各地可以根据地理环境和市场走向选择养殖,但一段时间内还是无法取代南美白对虾的位置的。
作者: ifish    时间: 2011-9-20 09:21
李老师,您好!
微生态调控养虾自10多年前,由南海所等一批单位推广以来,已经日益深入人心,很多虾农甚至达到迷信的程度,抗生素、消毒剂也不用了。
但现在有走回头路的趋势,现在很多虾药店都称卖得最好的,是救虾丹之类的,实际上就是抗生素。
在您看来,微生态调控养虾,在将来应如何发展呢?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27
回复 17# lilongluck

养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苗种、池塘生态、养殖管理、气候变化等等,由于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所以造成很多人似乎在靠运气。其实不然,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尽可能控制,养虾一直成功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在这里一时半会说不明,建议可以看看《轻轻松松学养对虾》等书籍以及一些技术手册,多和周边的人群交流、思考。
    盲目用药、施肥、投饵的问题的确在存在。其实对虾养殖并不需要多用药,应该注重优化环境,大约是清野消毒时用一些药,养殖过程间中消毒,饲喂一些中草药,其他的药用了也不起作用。至于施肥,重点放在放苗前以及养殖初期,注意:肥塘施无机复合肥,瘦塘施有机无机复合肥,泥底的池塘尽量少施带正电荷的氮肥(如尿素),放苗前施放两多一些,追肥时少施多次,养殖中后期一般不必施肥,遇倒藻时补肥应选择液体肥。投饵控制7-8分饱,尤其是养殖中后期,让对虾以池塘中的物质作为补充食物,既节省饲料有优化环境。
作者: 涉水    时间: 2011-9-20 09:29
李老师,您好!据我了解蛭弧菌宿主是多范围的,有害菌有益菌都是它的裂解对象,只是活性高低差别而已!还有它对枯草芽孢杆菌的裂解能力也是很强的,但很多人甚至药厂都建议蛭弧菌跟枯草芽孢杆菌合用,这合适吗?还有蛭弧菌可以长期的使用吗?个人觉得虽然蛭弧菌对弧菌的裂解活性比有益菌强!但在水质良好的情况下如果按照一些厂商的建议长期规率的使用蛭弧菌,这时弧菌少蛭弧菌会不会把池中的有益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给裂解了而破坏池塘的生态呢?很有理由相信这样蛭弧菌一旦衰弱水体缺少有益菌的抗衡有害菌而大量爆发起来!…所以本人现在对蛭弧菌的使用还存在疑虑!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29
回复 22# 水族馆妖精


    不要看超级细菌的提法,应该辨别细菌的名称,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功能。
作者: ifish    时间: 2011-9-20 09:29
还想提个问题:
各地的水文、土质、气候条件都不一样,微生态调控养虾有没有相应的模式?生产中,被证实有效的有哪些模式,能不能分享下?
谢谢您!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31
回复 23# 水族馆妖精


    菌液中有很多营养成分,有益菌的菌液过期了可以做肥料,但要确定没有滋生有害菌。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32
回复 24# 水族馆妖精


    建议浏览《水产前沿》、《海洋与渔业》、《农财宝典》等杂志,有很多及时介绍,还有就是有关养殖的书籍,都会有。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35
回复 25# 水族馆妖精


    冬棚养殖要注意气候变化无常,不要因为盖冬棚的操作引起水温、溶氧等水质因子的激烈变化,要有个过程,根据气候变化调整。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41
回复 34# 黄爵


    那一层东西可能是霉菌。EM菌主要是乳酸杆菌,在厌氧条件下保存能够保证纯度,开盖以后有空气容易长霉菌,但问题不大,对水体和对虾没有危害,也不影响使用效果,但不要拿来拌料,拌料要使用新鲜的菌液。
作者: hsmy2    时间: 2011-9-20 09:41
近来,对虾全国爆发空肠空胃,干胰脏坏死,相当部分人都觉得饲料是罪魁祸首,想听听李老师的高见,谢谢!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9-20 09:44
李老师,前几天有人说不能盲目微生物方面,您觉得要怎样对待微生物制剂呢?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45
回复 34# 黄爵


    南海所的利生素主要菌群是芽孢杆菌,含菌量控制在10亿/克,不是很高,市面上有比它高的。但是,使用效果并不是只看菌数,菌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才是最主要的。很多单位并不是不能生产出高菌量的产品,而是考虑到使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选择什么产品,关键看自己的体会。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9-20 09:46
今年去年排塘高,说真的,是什么原因养虾户不关心,大家关心的是怎么治?李老师支招吧!
作者: 涉水    时间: 2011-9-20 09:46
李老师难得来一回,那我就再问个问题吧,就是微生态制剂要不要根据水质情况来选择品种呢?比如倒藻后溶氧低下,这时是不是该选择有厌氧分解能力的光合细菌比较好呢?但坊间有个说法,就是光合细菌会跟藻类抢夺营养盐从而抑制了藻类的繁殖,不利于藻相的再次培养!这正确吗?但很多资料又说光合能促进有益菌、藻相繁殖的啊!是不是这里跟水体营养的多寡有关了?……还有倒藻后进行底部氧化然后再下微生物制剂,这样效果是不是更好点呢?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48
回复 34# 黄爵


    蜕壳的虾在回复阶段基本不摄食,或者摄食量很少。池塘中虾只的反应有很多有意思但不明了的情况,你摸索着解决。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51
回复 40# 黄爵


    用药量大,对虾只的健康和生长肯定有影响,所以,养殖过程还是要慎重,少消毒,多用有益菌,调控优良养殖环境。
作者: 潜伏    时间: 2011-9-20 09:54
李老师:您好!
我是广东的养殖户,最近我的虾腹部变白色,有些全身变白,这种现象很少见,听说是白浊病,这个病该如何预防?发生了怎么治疗?病源是怎么形成的?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09:58
回复 42# ifish


    养殖过程使用微生态调控,见效有一个过程,养殖户往往心急,等不得,总想马上见效,这就给一些推销化学药品甚至是抗生素留下空间。要继续推进微生态养虾,需要各方人员协力,抓好产品质量,制定使用规范,做好宣传,改变观念。微生态养虾发展前景肯定是光明的,但需要生产厂家、销售商、技术人员、养殖户一起努力。
作者: 涉水    时间: 2011-9-20 09:59
既然李老师来了,心中的疑问不吐不快啊!呵呵!李老师,我看过几篇实验论文,EM菌的激活一般是加红糖然后密封发酵来激活的,包括污水处理所用的EM菌也是这样,那么我就有个疑问了!EM菌进入虾塘后耗氧么?
作者: 水产小喽啰    时间: 2011-9-20 10:00
李老师好!
关于消毒的话题,有很多观点:
1,不消毒,在海南这种情况多
2,放苗前消毒,这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3,放苗前不消毒,中期才消毒
4,出了问题再消毒
您觉得那种观点比较合理呢?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9-20 10:00
我想问李老师,有没有比较好的养殖模式推荐?我知道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模式,微生态如何融入到不同的养殖模式当中?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0:04
回复 44# 涉水


    你的想法有道理。理论上来说,当水体中弧菌量高的时候,使用蛭弧菌降低弧菌量,是对的,但水体中弧菌量不高,应该不要用。
    蛭弧菌的研究时间不长,裂解弧菌的功能是肯定的,在育苗生产中得到一些应用,但在养殖水体中应用的研究尚弱。而且,大量生产、保活的技术尚未完善,能否成为流通的产品还有带证实,也就是说,养殖户拿到的产品中到底有多少蛭弧菌活菌还难说。
作者: L.C    时间: 2011-9-20 10:07
李老师好:
请问下如何判断虾肝胰脏的肿大和萎缩?
作者: 黄爵    时间: 2011-9-20 10:08
老师,请问,蛭弧菌是否可在弧菌培养基中检测得出来?
作者: 子皓    时间: 2011-9-20 10:14
现在南海所的利生素与两年前的使用效果相比差的多,请问是什么原因?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0:15
回复 46# ifish


    微生态养虾不受气候、土质制约,因为对虾能够生长的地方,微生物就能生长。但是不同密度、产量肯定有关,具体来说,应该以精养、半精养、混养来区分,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但基本的技术路线是相同的。这个有待研究完善。
作者: L.C    时间: 2011-9-20 10:15
李老师您好!
有网友说到:塘里半个塘水草上浮,前几天浇了保护草的药水,效果还行,再过段时间怎么办?  水草上有赃物黏在水草上,用杆子把水草一拨动 水草上全是灰尘一样的东西, 求解决办法 ? 到了晚上8-9点, 水面漂浮的水草上都是螃蟹,塘边上也有螃蟹在进食,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缺氧还是怎么回事?
作者: syl7388    时间: 2011-9-20 10:16
李老师,你好
曾经在书上见过,使用茶麸,能使虾长得均匀。不过这是使用在斑节对虾上,听说它对于茶麸适应性要好(相对于南美白对虾)
请问:
1 如果是南美白对虾,使用的安全用量是多少。
2 使用时间,是刚起潮就使用,还是初一或十五。
3 使用方法,是不是要加拌石灰,用量又是多少
作者: syusuke    时间: 2011-9-20 10:16
李老师,你好,我想请问一下作为养殖户,如何去判断微生态产品的好与坏?谢谢!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0:20
回复 51# hsmy2


    对虾爆发空肠空胃,干胰脏坏死,这个情况引起业内的高度重视,目前还没有定论,原因应该还未明。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0:23
回复 52# 蔓延


    微生态调控不仅是使用有益菌,还有施肥等其他调控,都属于这个范围。使用有益菌显然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但要规范使用,不要盲目使用,以免既达不到效果还浪费资金,有时还带来不良效果。
作者: Say-say    时间: 2011-9-20 10:32
给大家来两张李老师团队的照片!!和蔼可亲的李老师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0:35
回复 54# 蔓延


    这个问题很复杂。总体来说,要做好水、气候稳定才放苗。放苗后要保持水质稳定,尤其应关注藻相和菌相。具体来说,蓝藻、甲藻等不良藻要少,控制在10%以下;弧菌要少于1000个/毫升。所以,进水时要避免在有蓝藻、甲藻时进水,进水以后施有益菌和营养素让绿藻、硅藻等有益藻快速生长起来。池塘底质和水体要处理,避免弧菌繁生。还有就是苗种,除了不携带特异性病毒之外,还要关注其健康度,这两年发现有的虾苗携带高含量的弧菌。
作者: hsmy2    时间: 2011-9-20 10:41
现在非药品如调水等产品在投入品当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请问李老师如何看待国标药的发展?
作者: syl7388    时间: 2011-9-20 10:42
李老师,你好
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
土塘中后期,经常出现水分层。症状是ph上高下低,水色上绿下浊,开增氧机,水很是浑浊。如果听之任之,大概一个星期左右,虾基本都要出问题。
有人说是底脱肥,要追肥。事实上如果追施无机复合肥,很多时候能搞好,但是会出现亚硝酸盐很高的现象。
也有人说是底变坏,要先消毒。这个本人没有验证过。
请问,出现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处理更好。平时应该怎样预防这种症状出现。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0:46
回复 55# 涉水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肯定要根据水质情况选择品种。倒藻后溶氧低下,选择光合细菌或乳酸菌先净化水质是对的,光合细菌是会跟藻类抢夺营养盐从而对藻类起到抑制作用,但带入的液体中有很多营养物质可以被藻类利用,建议使用加肥型光合细菌或乳酸菌,这样又可以净化水质又不影响藻类的生长,也可以同时少量补充液体营养素。但是,之后还要使用芽孢杆菌,才能分解死藻。倒藻后加大增氧或者使用增氧剂再下微生物制剂效果更好。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9-20 10:49
李老师,您好!也想借此机会,问几个问题,
1、关于鱼虾混养模式的研究,现在进展如何?
2、一些跨国公司也推出了微生物产品,像拜耳、正大,这些产品的核心优势在哪呢?
3、水产微生物产业,未来的方向?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0:51
回复 58# 潜伏


    这种情况在不少地方有发现,具体病原尚未见有报道,你可以咨询病害防治专家。可以试试多使用有益菌优化养殖环境和饲喂中草药、维C增强对虾抵抗力。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0:53
回复 60# 涉水


    好的EM菌产品应该是以乳酸菌为主导菌群的,厌氧培养和保存,进入虾塘以后是不耗氧或者耗氧很低。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0:55
回复 61# 水产小喽啰


    放苗前消毒,养殖过程一般不消毒。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0:59
回复 62# 蔓延


    在虾池中混养少量鱼、贝、蟹、藻不失为一种防病、促进物质循环利用的模式,可以试试。但养殖过程的代谢产物还是需要微生物和微藻来降解转化的,所以,微生态调控一样必须。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1:00
回复 64# L.C


    多观察健康的虾只,进行对比,外观就可以判断。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1:03
回复 65# 黄爵


    弧菌培养基不能检测蛭弧菌,蛭弧菌有专用培养基的。
作者: 刀鱼    时间: 2011-9-20 11:04
李老师你好,我知道微生物制剂中友一类叫EM菌的,里面有很多菌种,它对生态养殖的效果很好。你能不能介绍一下里面各菌种的成分及作用。而且不同菌种混在一起会不会影响其各自效果。此产品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作者: 水产小喽啰    时间: 2011-9-20 11:07
斑节虾的养殖近年来在病害的侵袭下,存活率不到二成,有些更全军覆没,没有收成。混养可以提高其成活率吗?如果可以,同哪些品种混养呢?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1:07
回复 66# 子皓


    南海所的利生素产品一直保证质量。应该说,一个产品的使用效果不仅与产品质量有关,还与使用方法、养殖环境、密度、气候等相关,需要在使用中调整。
作者: 涉水    时间: 2011-9-20 11:08
回复 85# 刀鱼


    刀鱼兄,这个问题百度有啊!是比较普及的问题了,让李老师腾出时间回答其它网友的问题吧!呵!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1:09
回复 68# L.C


    是养蟹的朋友吗?请多看养蟹的技术资料,或者咨询养蟹的老师。
作者: 天涯游虾    时间: 2011-9-20 11:12
我也凑一下热闹,想请李老师介绍一下乳酸菌在对虾养殖中的作用机理,另外针对弧菌有哪些比较好的处理方法,辛苦李老师了。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1:13
回复 69# syl7388


    使用茶麸可以促进甲壳类蜕壳,以往养殖斑节对虾时有这样操作,但是对虾只健康也带来负面影响,会断须、触角、脚,影响生长。南美白对虾蜕壳不难,建议不要使用。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1:17
回复 70# syusuke


    应该从品牌、使用人群的反应、质量检验单还有自己的体会等方面去判断,建议可以要求公司提供检验单,一般来说,据规模生产能力的产品较有保障。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1:22
回复 75# hsmy2


    现在调水等投入品处于管理不规范的状态,当然是不对的,但是如果列入兽药管理也不合适,希望业内应该尽快有管理办法出来,以便规范管理。
作者: 涉水    时间: 2011-9-20 11:23
本帖最后由 涉水 于 2011-9-20 11:25 编辑

老师,您好!我想问问微生物的净水与肥水的作用机理!
因为市面上有些微生物是净水肥水分类开来的!是不是异养菌有肥水和净水作用,自养菌只有净水作用了?还是微生物的净水肥水机理都是一样的,只是看水体中有机质的多少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了?那种肥水型的活菌是在培养基中增加了多份量培养基的吗?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1:29
回复 76# syl7388


    出现这个状况时,要开增氧机,打破分层,是水体上下均衡,水体浑浊没关系。可以施放少量的无机复合肥或者液体有机肥,补充微藻营养。
     平时注意调节水体营养。建议不要消毒。
作者: 芝麻开花    时间: 2011-9-20 11:31
李老师你好,虾塘的水早上是茶褐色,下午变为红色,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要如何处理?
作者: 芝麻开花    时间: 2011-9-20 11:32
另外,我想养冬棚虾,但是不知道冬棚虾和白水虾养殖中有何不同?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作者: syusuke    时间: 2011-9-20 11:35
回复 92# lzj


    好的,谢谢李老师!
作者: Say-say    时间: 2011-9-20 11:40
还有20分钟就到12:00了,童鞋们要抓紧时间提问哦!
作者: 黄爵    时间: 2011-9-20 11:41
辛苦了,老师。
谢谢!
作者: syusuke    时间: 2011-9-20 11:42
抓紧时间问多一个问题先:
早上pH9.0,下午9.2.对虾苗有害吗?要降低用什么方法又安全又快?谢谢。
作者: lzj    时间: 2011-9-20 11:51
回复 78# thinkpad


      鱼虾混养,以前就有,但比较随意,没有在搭配品种、比例、容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目前,更热乎在虾塘中混养一些鱼类进行防病,如草鱼、罗非鱼、金鲳、胡子鲶、石斑鱼等,但只是初步的,还有待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密度等因素选择合适混养品种,研究混养比例、方式等。
      跨国公司推出微生物产品是件好事,他们在微生物领域有较强的基础,而且市场运作突出,但可能有的公司缺乏水产养殖的经验,其产品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可能还要一段时间修正。
     水产微生物产业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看好。未来的发展应该在开发更多更好的产品的同时,更注重使用规范的制定和技术措施的应用指导,紧密结合养殖模式和技术的发展,把微生物揉进养殖规程之中。同时,要提出的是,要筛选和利用土著菌,特别是从本土养殖池塘、海区等地筛选的有益菌。
作者: 等风    时间: 2011-9-20 11:54
李老师好!
塘中PH长期异常,应该怎样处理呢?(用醋酸,降不下来。而且是长期这样。)藻不浓,没用过生石灰,没用增氧剂,外源水PH正常。
作者: 涉水    时间: 2011-9-20 11:55
李老师辛苦了!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