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2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缅怀江山前辈

  [复制链接]

28

主题

3

听众

442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89
精华
5
经验
442 点
金币
597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荣誉贵宾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01:05:17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之风,山高江长——悼念奥尼罗非鱼先驱江山前辈(一)

本帖最后由 pcx003 于 2012-2-29 01:17 编辑

(前言:因帖子字数过长,分两篇发表)

一、惊闻噩耗

许久没有上水产网站了,今天在百无聊奈的会议期间,我登录中国水产频道打算随便看看新闻。然而,随着屏幕上文字图片的渐次展开,一个题为“缅怀江山前辈”的标题闪现在我眼前,让我无比地震惊:江山——我非常崇敬的罗非鱼行业前辈——逝世了?!打开帖子,是以前的同事“水煮鱼片”写的。原来,江山前辈,真的逝世了,在农历新年到来之前。

先生(身边的、熟悉的后辈大多称他“江伯”,我不曾直接受教于他,但还是以“先生”称呼之)一生坚持选育奥尼罗非鱼,孜孜不倦地注重鱼苗品质,对中国的罗非鱼产业做出了莫大的贡献。然而,先生不喜攀附、低调做人做事,生前便已受人冷落;而热热闹闹的春节、波荡起伏的罗非鱼产业,也从此与先生无缘了。很早前就采访过江山前辈、前些年一直有联系的我,却也是到现在才知道这个消息,怀念、伤感、敬重、惭愧的心情一拥而上……


二、我所知道的江山与江山苗

结识江山前辈,是因为在《水产前沿》工作的缘故。200511月,为了做杂志的人物报道,前同事L和我前往芳村花地湾采访江山,因为据说他是大陆最早选育奥尼罗非鱼(用奥利亚罗非做父本,尼罗罗非做母本杂交的后代,也叫“奥杂”)并推广成功的前辈之一。奥尼?奥尼是什么?现在吉富罗非几乎一统天下,人们对奥尼罗非鱼选育的历史意义可能淡忘了。然而,在江山以及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夏德全院士(20059月逝世,《水产前沿》曾刊登简要讣闻)等前辈成功推广奥尼罗非鱼之前,华夏大地养殖的罗非鱼主要是容易产仔、难以长大(据说最大不过五六两)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福寿鱼”),这个品种生长缓慢、规格不大,经济价值低下。然而,随着雄性率高、生长较快、抗逆性强的奥尼罗非鱼在九十年代初的成功推广,以及台湾罗非鱼产业转移大陆推动罗非鱼养殖和出口等因素的驱动,大陆罗非鱼产业飞速发展,巅峰时期产量曾经高达100万吨左右,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也解决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问题(自然,这受益人也包括曾在《水产前沿》报道罗非鱼产业的笔者)。虽然现在吉富罗非鱼因为生长更快而大行其道,但奥尼罗非鱼仍然有其优点和市场价值,我们更不可忘记江山等曾经对罗非鱼产业做出极大贡献的诸多有名、无名的前辈。

然而,先生让我敬佩的,不仅仅是他对罗非鱼产业的贡献,更因为他对技术、对鱼苗品质的执着——正如《水产前沿》200511月刊对先生的采访所说,“江山之道,二十四载一以贯之”。先生并无专业背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退伍后在海南国营农场从水产生产工作做起,因为对技术的钻研逐渐走上了水产育种的道路,在上世纪70年代调到广州市水产研究所(这个机构,现在似乎已经不存在了)工作。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封闭锁国的大门缓缓开启,先生得知台湾已经选育奥尼杂交罗非鱼并养殖成功的消息,但当时大陆和台湾并无直接交流,视为珍贵资源的罗非鱼亲本更难以引进到大陆。先生便通过香港友人的帮助,从台湾水产科研机构“引进”了数十尾罗非鱼亲本,装在充氧水袋里,偷偷地携带到大陆来(时间久远,也无从再向先生核对细节,但经过大概如此)。犹记得,先生讲起此事时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宛如纯真儿童。在当时知识产权并不严格以及并不涉及个人牟利的情况下,现在,我们应该不会苛求先生的行为吧。

有了奥利亚、尼罗亲本,经过34年的选育,以先生为首的团队终于在1984年左右得到了具有实际推广价值和批量生产的奥尼鱼苗,通过了农业部的鉴定并获得颁发相应证书。先生曾向我展示了这个证书,然而,惭愧的是,我忘记了证书内容。但我还记得,先生在将近80高龄的时候,还小跑到书房拿出证书向我展示的情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虽然大陆有几家科研机构从非洲、美国引进尼罗、奥利亚亲本进行杂交选育,但最早选育并推广成功的却是江山先生,这个从农场生产工人做起,并无水产专业背景的退伍军人,是一个缺乏雄厚科研实力的市级水产研究所。

然而,虽然奥尼罗非选育并养殖成功,但当时却没有产业发展的背景,优势明显的奥尼罗非鱼没有用武之地。而先生也因为不擅和领导搞好关系,在1988年左右一度被迫携带亲鱼在番禺农业科学研究所继续从事奥尼罗非的选育和推广工作(现在仍在业界颇有名气和口碑的“禺山”牌奥尼罗非苗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先生在番禺农科所的这段经历)。大概在1992年间,因为一些友人的投资,先生在家乡高明办起了罗非鱼苗场,开始了奥尼罗非鱼苗的产业化推广。然而,即使在是股份制、追求利润的苗场,先生也极力重视鱼苗选育和生产的品质:亲鱼一定要符合他育种的标准;苗场销售额(也许是利润,我不记得了)的10%15%要用于选育;差的苗要淘汰掉;等等……业内有口皆碑、众口称赞的“江山”奥尼罗非苗,不仅仅是因为其最早推广,更因为先生对品质的严格要求啊。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thinkpad + 20 + 20

总评分: 经验 + 20  金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3

听众

442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89
精华
5
经验
442 点
金币
597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荣誉贵宾

沙发
发表于 2012-2-29 01:06:56 |显示全部楼层
二维码

先生之风,山高江长——悼念奥尼罗非鱼先驱江山前辈(二)

本帖最后由 pcx003 于 2012-2-29 01:09 编辑

三、吉富奥尼更迭,前贤功勋依然

“江山”苗以及种源来源于先生的的一些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奥尼鱼苗,以及来源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直接从台湾引进种苗或者产业转移过来的一些苗场,这些不同品系的奥尼鱼苗借助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春风,以及台湾、大陆罗非鱼加工业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大陆罗非鱼产业的发展。然而,世易时移,随着2002年左右吉富罗非鱼的引进以及本土吉富的选育推广,吉富因为其生长速度更快的优势,在经过在五六年的缓慢推广后,终于借助2008年特大寒潮导致大量奥尼亲鱼冻死的契机,在短短的两年左右时间迅速扩张,现在已经在主产区华南占到主要的养殖比例,奥尼罗非鱼的江湖地位大不如前。而江山先生,江山苗的光芒,也渐渐蒙尘。

“江山”苗虽然在业内口碑很高,但产销量却一直不高,常常一苗难求,曾经卖到水花每尾0.1元(一般的奥尼水花在每尾0.020.07元左右)的“高价”。这一方面是因为先生对品质的严格要求,也因为苗场水质、底质等原因。但,我想,很大程度上,也因为先生对技术、质量的过于痴迷和对市场销售的不擅长吧。有时,我会忍不住想,先生的这种执着,对一个企业、行业来讲,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2005年时先生已经高龄77岁左右,还坚持参与亲鱼的选育;我只知道,20072009年间,80高龄的先生还不想放弃挚爱的罗非鱼,为了在广州看病方便而想将苗场从新会(离开高明后迁移到新会双水)搬迁到广州白云、花都苦苦寻觅鱼塘而不得,因为和政府部门关系不熟无法得到找鱼塘的支持;我只知道,曾有不少苗场想与先生合作育苗或者购买全部亲本而遭先生拒绝,因为担心对方不能坚持选育品质;我只知道,对罗非鱼产业做出了极大贡献的先生,却曾经在某行业协会举办的对罗非鱼有杰出贡献人物的评选中榜上无名……

虽然在先生生命的最后几年,因为年迈多病无法更多参与选育工作,江山苗的品质已经有所下降;虽然长江后浪推前浪,吉富占据了奥尼曾经的主导地位。但,这些,无损先生对行业的贡献,无损先生的历史地位。而且,虽然笔者见证了吉富的快速崛起,也曾经为吉富的生长优势大声叫好。但回头想想,快,就一定好吗?吉富替代奥尼,这是品种更新换代的必然,也是国人一味追求速度、追求产量的必然(不仅仅是养殖,不仅仅是水产,不仅仅是农业)。吉富生长快、产量高自然是优势,但养殖更加成功了吗?效益更高了吗?罗非鱼的口味和安全性更好了吗?仔细想来,答案恐怕是“未必”。这几年来,罗非鱼产量和养殖效益的徘徊不前甚至有所下降,罗非鱼养殖模式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能不让人深思、叹息。这,自然不能归咎于吉富罗非。但,我们也需谨记,奥尼仍然有其价值。在20072009年间,笔者多次就吉富与奥尼的比较采访先生时,他一直强调:吉富很好,但奥尼也有空间,我坚持做好的奥尼鱼苗。

然而,现在,先生却再也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了,再也不需要抱着年迈多病之躯去选育鱼苗了。先生留给我们的,只是他生前担心后继无人的奥尼选育;先生留给我们的,只是他对行业许许多多个人和企业的莫大贡献;先生留给我们的,只是他对技术的钻研和对质量的执着;先生留给我们的,是对名利的淡薄。

而我,一个曾经多次受教于先生的后辈,因为这几年的起起伏伏、急于求名求利,走了不少弯路;也和水产行业疏远了不少,最近两年似乎没有再和先生联系过,直到现在才获悉先生逝世的消息,想来都觉得惭愧。


谨以此文怀念江山前辈,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012228

已有 1 人评分金币 收起 理由
水宝宝 + 20

总评分: 金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3

听众

442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89
精华
5
经验
442 点
金币
597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荣誉贵宾

板凳
发表于 2012-2-29 01:26:31 |显示全部楼层
杂志招聘
回复 2# load……


    应该是吧。很久没去他在新会的苗场了,也不知道是否搬迁了。只是希望,他留下的亲鱼资源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只是希望,他对技术和品质执着的精神,能得到合理的传承。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3

听众

442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89
精华
5
经验
442 点
金币
597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荣誉贵宾

4
发表于 2012-3-14 11:26:5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cx003


   那个场具体在什么地方啊?
海宝 发表于 2012-3-7 22:09



    新会双水镇。但我很久没去了,不能确认具体地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