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产养殖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措施要点

[复制链接]

22

主题

4

听众

139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6-7-19 13:10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117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币
    705 元
    注册时间
    2016-6-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5 15:44: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及时检修设施,保障生产正常进行
        水位回落后,要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抢修和加固塘口堤坝、养殖池埂、进排水渠、围网等设施,防止渗漏和垮塌。一时无法整修的,要努力防止养殖品种进一步逃逸,可采用2—3层拦网对溃口进行临时拦挡,待洪水退却后再进一步修复。对养殖设施损毁严重,无法修复的,要及时捕捞、减少损失。
        二、加强水源管理,及时调节养殖水质
        洪水中裹挟大量泥沙、有机质和其他杂物,对养殖水体影响较大。要尽快组织灾后清淤、水体消毒,及时排除水体污染。注意检查水源和进排水口,及时清除养殖场漂浮垃圾和杂草,保障水源质量,保持进排水通畅。洪水过后要及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可采用生石灰泼洒、碘制剂调节等物理、化学方法,或采用过滤、植物净水、增施水质改良剂等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换水、加注新水。同时,要适当延长增氧机运转时间,尤其是下阵雨、无风、光照不足时要及时开启,防止缺氧造成二次损失。
         三、做好存量调查,适时补放水产苗种
        (一)摸清存量。及时开展灾后渔业摸底调查工作,科学评估养殖水域内现存水产动物的数量,以便做好消毒免疫、苗种补放和后期饲养工作。一般可采用拉网检查,或根据洪灾前后水产动物对草料、配合饲料摄食量进行对比测算,也可按草食性鱼类日食草料占体重20%—30%、吃食性鱼类日食配合饲料占体重3%—5%进行粗略估算。
        (二)补放苗种。补放品种可根据养殖习惯、苗种存量、搭配模式和养殖周期灵活选择。对于塘埂溃决、水产动物全部逃逸的水域,可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剂彻底清塘后,投放苗种
        (三)加强投饵管理。灾后水质变瘦,天然饵料生物量减少,难以保证水产动物正常生长的营养需要,因此,要选用配合饲料、加大饲料投喂比例,并坚持投饵“四定、四看、一检查”(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看天气、看水色、看吃食、看活动,检查残饵量)。要注意连续降雨和洪灾后饲料易发生潮解和霉变,投喂前应当检查质量,已变质的饲料易引起病害,不得投喂。
        四、加强疫病监测,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洪涝期间,水域、陆地连成一片汪洋,各种病原体滋生蔓延,加之水质恶化,水产养殖动物体质下降,极易引起水生动物疫病的流行和暴发。所以,“大灾之后,严防大疫”,各地必须提高灾后疫病防控意识,加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力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