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全面实用:大宗淡水鱼生态健康养殖重点

2018-8-18 11:55|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105215| 评论: 0|来自: 水花鱼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我们所说的大宗淡水鱼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鲂鱼等鱼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规鱼,这些鱼类占淡水养殖产量的七成以上,是人们最常食用的鱼类,因此大宗淡水鱼的安全、健康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我们所说的大宗淡水鱼主要包括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鲂鱼等鱼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规鱼,这些鱼类占淡水养殖产量的七成以上,是人们最常食用的鱼类,因此大宗淡水鱼的安全、健康生产尤为重要,在养殖生产中重点须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一、重视产地环境,科学处理池塘

  大宗淡水鱼,一般都在淡水资源丰富的湖泊、水库、塘坝等水面生产,为确保淡水鱼水产品的安全健康生产,最好建设专门的养殖基地,使之达到一定规模,便于规模化生产和集中管理。生态养殖对生产基地的基本要求:基地周围无任何污染源,如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农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或医疗垃圾等都不允许存在,养殖环境符合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基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水质必须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的规定;基地应具备专用的进水及排水渠道,养殖废水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或经湿地过滤后再予以排放;另外养殖基地应当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电力条件等,便于养殖生产的安排。

  养殖基地一般以规划整齐的池塘为生产单元,池塘东西向长方形,面积以3—15亩为宜,长宽比为5:3或2:1,水深要求2.5米左右,池坡比以1:2.5为宜,池埂坚固、结实、不渗漏,池边建有专门的进排水口,并有完善的防逃装置;池塘应清除过多的淤泥,保持淤泥10—15厘米,冬季宜干塘曝晒池底。

  科学清塘:在鱼种放养前10天,池塘放干池水或者保持水位10—20厘米,用生石灰75-150公斤/亩彻底清塘,在泼洒石灰浆时,要把生石灰水泼到池坡及边角处,做到对全池全覆盖,不漏缝隙,使池底、池坡、池埂全部变白。清塘后2天—3天注水,对注入池塘的水源也需消毒处理,并经严格过滤,瘦水塘在注水2天后施入经消毒的发酵有机肥,视池塘肥度按200—500公斤/亩用量,灵活掌握施用,切记在施肥前要对肥料消毒,以防病菌、寄生虫等随水肥入池,造成池塘的二次污染。

  二、选用健康苗种,认真消毒放养

  苗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目前大宗淡水鱼苗种生产质量参差不齐,进行生态健康养殖,必须选用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正规鱼苗繁育场家生产的鱼种,如有条件应对繁育亲本来源予以求证,确保亲本来源于有资质的国家级或省级原良种场,鱼种经无公害培育管理育成,鱼种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具备本品种优良性状。运输鱼种应持有收据或者各种必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书,以便追溯源头。

  鱼种入池前,尽可能的经消毒处理后下塘,具体方法可用下列一种药液浸泡消毒:

  1,二氧化氯溶液:20—40克/立方米,5分钟—10分钟;

  2,食盐溶液:1%—3%,5分钟—20分钟;

  3,硫酸铜溶液10—20克/立方米,15分钟—30分钟;

  4,高锰酸钾溶液10—20克/立方米,15分钟—30分钟。

  在用药溶液浸泡消毒时,应根据水温及鱼种反应灵活掌握浸泡时间,一旦鱼种有不适症状,应立即将鱼种及药液一起放入池中。

  鱼种放养时间:一般秋季放养在11月份前后,春季放养在2月份前后,在水温8℃—10℃时放养最为适宜。

  放养模式:一般按吃食性(如草鱼、青鱼、鲂鱼、鲤鱼、鲫鱼等)占80%,滤食性鱼(如鲢鱼、鳙鱼等)占20%的方式放养较为适宜,亦可根据现有品种科学搭配混养,在品种搭配时,要在突出主养鱼的前提下,适量搭配一些不影响主养鱼的品种,一般不宜把相互影响较大的鱼类搭配在一起,否则不仅主养鱼生长不好,配养鱼也受影响。鱼种规格根据养殖计划予以落实,如大规格、中等规格合理搭配便于间梯轮养。

  三、使用优质饵料,科学合理投喂

  饵料成本是养殖生产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占到养殖总成本的七成以上。根据鱼类的营养要求,选用符合鱼类生长要求的饵料,原料经过精细粉碎、科学配比、加工制成符合鱼类摄食的适口饵料,不仅能降低饵料成本,还可有效减少污染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质污染。

  针对不同的养殖模式,可以设计养殖鱼类适口的并能得到有效利用的特性饵料,如:

  草鱼、鲂鱼等草食性鱼类对纤维素的消化功能较强,宜在配合饵料中加入适量的优质草粉,即可降低成本,又能适应鱼类对纤维素的要求。在采用饲草饲喂时,应选择柔嫩、新鲜、适口的水旱草,不得选用变黄、老熟、及刺口不适的草类。

  对青鱼、鲤鲫鱼等杂食性鱼类,在配制饵料时,其蛋白含量要高于草鱼饵料,以满足其对蛋白质的要求。如采用饼粕类等饲喂青鱼或鲤鲫鱼类,应选用无霉变、无污染、无毒性的饼粕,并经充分浸泡或煮熟后投喂,使鱼类便于摄食和消化吸收。

  加工鱼类饵料的原料必须为优质的原料,切不可把霉变、变质原料混入其中,添加的中草药或矿物质应参照《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标准的规定,不得随意乱加。

  投喂饵料要坚持与灵活掌握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还要坚持看天气、看水温情况,看鱼的吃食活动状况的“三看”方法:

  在水温22℃—28℃的最适温度时,每日投喂3次—4次,充分满足鱼的摄食。

  在水温15℃—21℃时,则可每日投喂2次。

  8℃—15℃每日1次—2次。

  8℃以下可以不用喂料,但在仍有鱼儿吃料时则应适当少量投喂为好,便于强健鱼体越冬。

  饲草、饼粕类饵料,应设置专门的饵料台,进行定点投喂,投喂颗粒饵料,必须驯化至鱼形成固定摄食的条件反射后,再大量投喂,以确保饵料被鱼摄食,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在投喂量的掌握上,以每次鱼摄食到“八分饱”的程度,即大部分鱼吃饱离开时再停止投喂。

  四、规范使用渔药,强化综合防病

  渔药使用是生态健康养殖中的重要一环,如使用不当,极易在鱼体中残留,造成鱼的质量不合格,因此要慎重使用渔药。

  渔药一般包括杀菌剂、灭虫剂、水质改良剂等,目前一些渔药已被禁用,如氯霉素、五氯酚钠、孔雀石绿、呋喃唑酮、杀虫脒等三十余种禁用渔药都不可以使用,在选用渔药时要特别注意。在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中详细列出了二十六种可以使用的渔药及使用方法,如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大蒜素、三黄粉、强氯精、高锰酸钾等。

  在使用渔药时,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发现鱼有病征兆时要细致观察、正确诊断、对症用药、准确计算、足量使用,确保使用效果。坚持利用生物的、生态的、物理的、化学的防治方法相结合,针对不同病害,摸清发病原因,探寻防病机理,运用综合手段,减少病害发生。

  生物防治法,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病虫害的天敌及微生物药品和生物免疫技术进行防病治病,如科学混养、注射疫苗等。

  生态防治法则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通过控制鱼塘水质等因素防治病虫害,如调节PH值、注水增氧等措施。

  物理防治是利用为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的水体物理环境而预防病害发生的措施,如控制水体透明度,升高或降低水位等。

  化学防治是利用各种可用渔药杀灭病菌害虫,治病效果快、防病效果好。

  另外还可利用中草药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如大黄、板蓝根等。

  在综合防病时,尤其要注意科学消毒,如食场消毒、工具消毒、水体消毒等,通过消毒措施的落实,减少病害感染及传播途径,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加强水质控制,促进鱼的生长

  进行生态健康养殖,最为关键的一个技术环节就是调好水质。要养好一池鱼,必须养好一池水,水是水生动植物的载体,是鱼类生存和生长的空间,只有把水质调整好了,鱼的生存生长才能成为可能。

  大宗淡水鱼对水质要求基本一致,如PH值7.0—8.5,最适生长水温20℃—28℃,水体透明度25—40厘米,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控制在不足以影响鱼的正常生长的范围之内,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密度适宜,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种类多数能被鱼类摄食,水质保持清新、嫩爽,水域生态呈良性循环。

  控制水质的措施一般有以下四项:

  一是及时换水。

  高温季节,水质易变质老化,及时更换部分池水,对改良水体环境,促进鱼的健康生长极有好处,有水源条件好的,换水一般在7—8月时每周1—2次,每次50—80厘米。其它季节每半月一次,每次50厘米,换水时应注意对水源的消毒与过滤,以免有害生物及病菌害虫随水入池。

  二是适时增氧。

  使用增氧机是高产池塘的必备条件,进行生态健康养殖必须采取科学的增氧措施,使池水溶氧保持在鱼类适宜生长的范围内。采用增氧机增氧一般在养殖中后期进行。

  具体方法是:高温时节每天晚上都要开启增氧机,午后视水质情况增氧1-2小时左右,阴雨天气半夜就要开机增氧。机械增氧可以有效缓解池塘水体溶氧不足的压力,使水体溶氧充足。

  三是用生石灰改良水质。

  养殖期间,由于残饵及鱼类排泄物的积累、分解等因素的影响,水质易酸化,可以采用施用生石灰的方法提高水体PH值,净化水质,并能增加水体中的钙质,对水环境的改良大有益处。

  四是使用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包括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噬菌蛭弧菌等,微生物制剂具有参与鱼类体内的微生物调节、防止鱼类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提高鱼体免疫力、净化水质环境、消除分解污染物、促进鱼类生长等功效,适时适量施用微生物制剂,对肥水调水、改良水质底质、预防鱼类病害等都有好处。

  在使用微生物制剂时,必须注意用量要足,并且不间断使用,使水体保持较长时间有益菌占优势地位的态势,充分发挥微生物制剂在调水改水方面的作用。

  六、适时起捕成鱼,做到均衡上市

  大宗淡水鱼养殖,一般都是春放冬捕,集中上市,容易造成成鱼大量积压,价格下滑,效益下降,因而有计划的分批上市尤为重要。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放养品种及规格,在养殖过程中通过轮捕间捕,合理调节池塘载鱼量,使池塘水域生物总量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对于存塘鱼的生长及水质的培育大有好处。

  均衡上市,还能提高成鱼的品质,实现安全、健康生产,最大限度的提高水体产鱼能力,进而使养殖效益显著上升。

  从目前市场看,市场畅销的商品鱼规格一般为:白鲢1—2公斤/尾,花鲢为2—4公斤/尾,青鱼、草鱼3—4公斤/尾,鲤鱼1—3公斤/尾,鲫鱼0.3—0.5公斤/尾,鲂鱼0.5公斤/尾左右。

  在鱼种搭配放养时,既要考虑到鱼的生长量又要综合考虑成鱼上市时间,以销定产,适销对路,常年供应,增产增效,对于促进大宗淡水鱼生态健康养殖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