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新品种!稻渔综合种养专用稻,种一季可减少池塘淤泥10厘米

2019-1-15 15:29| 发布者: P晓君| 查看: 43958|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老旧商品鱼塘淤泥越积越深,产量、效益随之下降,清淤一直是令渔民头痛的问题;随着产业扶贫重点项目之一——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提高了池塘和稻田的经济效益,重新激发了农民的种粮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老旧商品鱼塘淤泥越积越深,产量、效益随之下降,清淤一直是令渔民头痛的问题;随着产业扶贫重点项目之一——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提高了池塘和稻田的经济效益,重新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效的减少了良田的荒芜,希望的田野再次焕发生机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载体而倍受重视得到开发利用。为了适应这一发展需要,农业科研机构实时推出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渔稻”。
  
  一、品种介绍
  
  “渔稻”又称为池塘、稻田水产养殖专用水稻。“渔稻”具有:株型高大,株高可达1.8米以上,适合水深1.0米以下养殖水体中种植;茎秆粗壮,比普通水稻径粗1倍~2倍;秆皮壁厚且硬,不易倒伏;叶片大而长,生物产量大,根系发达,每个节间长有发达的水生根;分蘖能力强等特点。“渔稻”能高效吸收底泥和水体中的氮、磷、钾等有机肥,具有超强的淤泥和水体净化能力。特别适合淤泥深、水质肥的池塘或者深水稻田栽培,同时有利于实施稻渔综合种养。
  
  “渔稻”是浙江大学和中国水稻研究所共同为水产养殖池塘和稻田养鱼专门培育的高秆、壮秆水稻新品种。从2010年至今,科研人员在浙江、湖北、江苏、重庆、安徽、广西等地30多个试验点,开展了稻鱼、稻虾、稻蟹、稻鳖、稻鳅、稻蛙等多个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养殖池塘种稻和稻田综合种养试验。“渔稻”与常规稻对比效果异常显着。
  
  二、品种研发背景
  
  随着国内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高产商品鱼塘在多年鱼类养殖中聚集积存了大量的排泄物、残饵等肥效丰富的淤泥,底泥越积越多占用池塘空间限制了产量的提高,同时淤泥过多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滋生细菌、病毒、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造成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现实情况是清淤难度大、成本高;通过晒塘处理需要的时间长且效果不理想;浮床水上栽种蔬菜等植物转化利用费时费力,还只能净化水体不能解决底泥问题。所以,老旧池塘的淤泥成了困扰水产养殖发展的障碍和拦路虎。池塘专用稻应运而生破解了这一产业难题。
  
  三、共生原理
  
  “渔稻”+水产养殖,是利用高杆水稻植株生物量大,需要氮、磷、钾等肥源多,正好老旧池塘底泥深肥力丰富、水质富营养化,通过水稻的生物特性处理好了池塘清淤难、病虫害多、养殖产量下降、效益降低、捕捞难度大等系列问题,同时减少了水产化学药品投入量,以生物之间共生互补、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修复了池塘环境,提供给了稻渔生长的良好生态,提高了稻米和鱼类的质量安全水平。
  
  由于“渔稻”植株高大对水产养殖可利用的空间多,有利于稻田综合种养的实施,对池塘浅水鱼类品种产量影响不大,由于不施肥,用药少,还可以收获绿色优质稻米。
  
  与浅水稻、浮床种稻不同,池塘种稻是选择池塘专用稻品种,直接种植于池塘底泥,随水产动物生长而逐步抬高水位,渔稻共生而成熟收获。
  

  
  四、试验效果
  
  经多地综合试验结果,“渔稻”在淤泥深、肥效大的池塘栽种稻谷亩产可达650公斤左右,在一般稻田栽种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比一般杂交水稻增产10%~30%;“渔稻”栽种在池塘中以养殖浅水鱼类,如稻鳅、稻蛙、稻鳖、稻虾、稻蟹等共生效果较好,基本不影响水产品产量,还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护和部分天然饵料,稻田栽种“渔稻”比常规稻更能提供较大的鱼类生长、生存空间,稻渔互补,产量质量同等提高,每亩纯利均在5000元以上,促进了渔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经过多年探索、试验和总结,目前已经在养殖池塘形成了“黑斑蛙+稻”“两茬虾+稻”“螺+鳖+稻”“刺鳅+稻”等多种新模式种养殖标准。
  
  池塘种稻开拓了水稻种植新领地,新增了水稻种植面积,生产绿色优质稻谷,对确保国家口粮绝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若全国有1/4的养殖池塘种植水稻,则水稻面积可以增加1000万亩,相当于浙江、福建、贵州、重庆等省份的全年水稻种植面积。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池塘水产品吸收的氮、磷仅占投入总量的3%~25%;残余养分中约有41.7%残留在水体中,44.0%沉积在底泥中。可见,底泥和水是养殖池塘氮、磷输出的主要渠道。在养殖池塘中种植水稻,可以吸收底泥和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特别是能降低底泥中有机物和铵态氮含量,改善水质,促进水产动物生长。种一季水稻可以减少池塘淤泥10厘米,可以减少淤泥和池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20%左右,池塘种稻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此外,由于“渔稻”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具有种稻全程不晒田、适宜灌深水养殖水产品、退水后不易倒伏、水质净化效果好等优势。
  
  五、注意事项
  
  池塘种“渔稻”最好对传统锅底型池塘实施工程化改造,使其相对平整有利于渔稻的栽种和生长,构建稻渔共生、共作系统;最好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实现水产品稳产、稻谷新增、品质提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池塘种稻开创了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水产动物+水稻”模式的研究和试验示范。总结发现,目前“小龙虾+渔稻”“黑斑蛙+渔稻”“台湾泥鳅+渔稻”的共作模式相对效果较好、开发潜力较大,特别是在种养茬口衔接、稻渔长期共生、水稻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做饵料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经济效益相对较高。
  
  池塘栽种“渔稻”,淤泥基本能满足氮、磷的需要,最好测土补施缺少的部分,主要是钾和少部分磷肥等。
  
  目前小龙虾塘、甲鱼、泥鳅塘种稻,均可排水后采用收割机收割。但是其他水产品养殖只有深水条件下进行水稻收割,现阶段尚需农机部门研发相关深水稻谷收割机械来解决人工收割成本问题,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相信为时不会太晚。
 


  【关键字】:新品种  稲渔种养  池塘养殖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