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春天池塘怎么杀虫好?杀虫为什么会死鱼?

2020-1-29 22:29| 发布者: 御城雪| 查看: 66948| 评论: 0|来自: 养鱼经

摘要: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每年开年后,养鱼人都喜欢预防性的杀下虫,消消毒,这个方法大多数人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但也有人认为杀虫还是要有虫才杀,而且要到一定数量级才杀。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

  每年开年后,养鱼人都喜欢预防性的杀下虫,消消毒,这个方法大多数人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但也有人认为杀虫还是要有虫才杀,而且要到一定数量级才杀。

  1、初步了解寄生虫

  1.1检查寄生虫

  检查寄生虫对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在设备上,还是专业程度上,好多人都不能和几十年如一日去研究一种寄生虫的专家相比。比如说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孢子虫,我们一线的技术服务人员又认识多少种呢?

  1 .2寄生虫的繁殖速度

  现以锚头鳋为例,它有两个卵囊,装有上千粒卵,假如鱼体上有1条,它一天24h不断地产卵,只要外界条件是在朝适合其生长的方向发展,产卵数呈几何倍数不断增加。因为当外界环境还不太适合其生长的时候,它都能繁殖生长,那么当它的饵料丰富,水温适合时,自然会更宜于其繁殖,数量级就会呈爆发式增长。

  1.3寄生虫产生的危害

  考虑寄生虫产生的危害,当寄生虫数量少的时候,对鱼来讲当然是危害小。但如果发展到很多的时候,危害无疑是在增大。所以要杀虫,应该最大程度上排除杀虫药的副作用因素,那自然应是在寄生虫数量少,危害小的时候去杀。

  1.4 杀虫的时机

  要消灭一条寄生虫,肯定比杀灭成百上千的寄生虫好对付。当寄生虫还处于萌发阶段,或是刚开始繁殖阶段,我认为此时是杀虫的好时机。比如平时好多人看到油菜花开,就会开始着手准备预防工作。大致也就是清明节左右,全国的温差还是比较大的,只要达到15°这个水温,使用大多数的杀虫药,还是比较安全的。

  2、杀虫后发生鱼死亡的因素

  说到杀虫药的安全,这是好多人头痛的问题,一是受水温的限制,二是受养殖品种的限制。另外就是杀虫药剂量的掌握,水体方量的计算精准,这些都是影响杀虫安全的基本考虑要素。

  有时候,养殖户会对卖药的人说,虫可以没杀死,但千万不能把鱼杀死,特别是对一些养殖观赏鱼的人来说,因为它里面的鱼,一条就有可能价值成千上万。那么接下来就有问题了,谁也不想把鱼杀死,也没有用不该用的药,就是按厂家说的剂量用的,那为什么有时就偏偏把鱼杀死了呢?

  其实杀虫剂的溶剂、水体水温、悬浮物等诸多因素都会造成影响,下次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杀虫后鱼的死亡。

  谁也不想把鱼杀死,也没有用不该用的药,就是按厂家说的剂量用的,那为什么有时就偏偏把鱼杀死了呢?这里和大家分析,几个可能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因素。

  2.1 杀虫药不同的溶剂

  每种杀虫药是有不同的溶剂。比如说菊脂类的杀虫药,它的溶剂是苯,苯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扩散的大小就直接影响了用药时计算水体的深浅。比如1个10m水深的水库,苯在水体中只能扩散到1.8~2m水深,如果按2.5m去算水深,那变相地就在加量使用;再如同样是这个水库,用阿维菌素,也按1.8~2m去算水深,那可能用量不够,因为阿维菌素有可能扩散到 2.5m水深。所以不同的药在计算水深是不一样的。

  2.2 水体自身的因素

  (1)水体水温

  大多数的药在低温用量要减少,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就是大多数药在温度低的时候溶解扩散慢,原来热天1瓶用3亩的,到了秋冬季节就要用4亩。另外不同的温度杀虫药的毒性是不一样的,比如硫酸铜,热天用量会少些,反而到了冬 天用量要适量加大,因为它的毒性在随水温降低在变弱。另外是水体的酸碱度,杀虫药是有酸碱性的,大家知道酸碱要中和,所以酸性杀虫药在碱性水体用量要加大,同理碱性杀虫药在酸性水体用量也要加大,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

  (2)水体中的悬浮物

  主要是水体表面的油膜。当杀虫药施入水体中,至少要考虑到有一部分药是被悬浮物吸附了,当然这部分药就没有接触到鱼或是进入鱼体,那这部分药是没有发挥功能的,所以根据水体的透明度可以反应出悬浮物的多少,根据水体的透明度来酌情加减用药量

  2.3 水体面积的影响

  说到杀虫,对水体的计算只能是尽量无限地接近真实值,如没有准确水体面积数据的,建议可以配备一个测亩仪。当没有办法精确又怎么办呢?下面要说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1)在使用药时要考虑到取水的问题,当把药倒入容器中时,就存在一个十分重要的选择:是用表层水来稀释,还是用底层水来稀释?夏天,表层水温高,如果是杀上层鱼类,为了增加药效,可以使用表层水,例如杀花白鲢的寄生虫,完全可以这样使用;如果想杀底层鱼的寄生虫,那这个时候就应取底层水,因为水温低,水体因为密度的原因,可以下沉,可以增加药物的靶效性。

  (2)在没法准确计算水体时,可以用二分之一法或是四分之三法。二分之一法就是将药分成两等份,从上风口往下风口先用一半的药使用一半的水面,观察1~2个小时,没问题再使用另一半的药;四分之三法是将药量的四分之三先在整个水面施药,随后观察鱼的情况,如果没有问题,再将剩下的四分之一整个水面施药。

  2.4 水温分层的影响

  每年都会听到有人杀虫把鱼杀死的事,往往这样的案例多发于长期一段时间的高温,或是温度较低的时间段,还有就是温度突变的时间段。2015年5到8月份,华中地区许多地方持续的干旱,造成了很多鱼塘泛塘。同时又有很渔民发现同样是一口塘,水深一样,和去年用药的时间、计量都一样,怎么今年就把怎么就把鱼杀死了?许多卖药的经销商也是一头雾水,还有为这个事赔了钱的。诱发死鱼的因素众多,如药品本身质量、安全浓度、没有泼洒均匀导致局部浓度过高、稀释不够等,但把这些所有不确定因素都排除掉之后,他们还有个共同“杀手”——水温分层。

  为说清这个事,我们先来做个试验,把两桶水染成不同颜色,两桶水温相差15度以上。按顺序轻轻地注入一透明的塑料桶中,我们可以发现注入的顺序不一样,得到的水体混后的颜色深浅是不一样的。其原理就是温度不同水的密度是不一样的,密度大的水会在重力的影响下往下渗透,而比重轻的水会往上对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水温分层。水在3.98度时,密度最大。当变到0度结冰时,密度最小,平时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里,结成冰体积会增大就是现成的例子。当水温从3.98度往上升时,密度又在不断减少,以至于到100度时沸腾变成水蒸汽。

  (1)长时间高温容易引发的杀虫安全事故。

  如果一个地方持续大晴天,晚上受暖湿气流的影响,表层水降温的幅度减弱,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的晴天就会拉大养殖水体上下层水温的差异。表层水水温高,低层水水温低,一旦达到了临界点就会产生水温分层。此时上下水体没有对流,如果水温分层在1米,那么按2米水深算的用药量,实际使用的水深不到2米,用药量加大了,死鱼的风险产生了。在夏天我时不时会接到这样的电话,为什么使用了杀虫药,专死花白鲢,而底层鱼不死,就很有可能是这个原因。

  (2)水温过低引发的安全事故

  没看准天气骤然变化的时机,不要说杀虫,就是吐点口水都有可能会死鱼。这不是用药的原因,还是长时间水温分层没有被打破,一旦底层水温高过表层水温,就会所引发水体对流。其原理也不难理解,那就是地球表面有地热,且这个地热温度是相对衡定的,所以对于水深超过15米以上的大水库,其底层水温终年保持在17.5度,有些地方就用这个水库的底层水,在坝下修建池塘养冷水鱼。再如地下泉水、山洞水的水温与地表水的水温不一样就是这个因素。在成都周边有一些挖沙引起的沙坑,深大多10米以上,每年的11月份开始,在这些用作鱼塘的沙坑里就会陆陆续续开始泛塘死鱼。很多人刚开始承包时,几天之内死上万斤鱼,都会认为有人投毒,于是报警,当报的次数多了,警察都会给养殖户解释了。这种现象一旦到了第二年的2月份,温差趋于稳定,发生的概率又很少了。

  (3)气温突变时期是高发期

  这是使用杀虫药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高发时段。经验丰富的鱼药经销商,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下天气预报,如果气温有骤降,那当天的杀虫药肯定是使用安全系数极高的,能解毒的先解毒。这里的气温突变一是突然降低,二是突然升高。尤其是骤然降温,再加上大风天气,最容易引起水体对流,如果底层有大量沉积物,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上升至整个水体,消耗掉水体中的溶氧,此时发生泛塘死鱼概率非常大。

  以上三种情况,处理的办法就是打破水温分层,如用一些机械设备,如增氧机、微孔曝气。最为重要的还是平时把沉积于底层的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分解掉,提前做好预防,可以用芽孢菌种、底改片之类产品,个人建议,首选用芽孢杆菌,因为不仅能解决问题,关键还能变废为宝,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花白鲢提供饵料,提高花白鲢产量。(本文转自【养鱼经】。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杀虫  池塘  春季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