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辽宁盘锦河蟹文化节22日即将启幕

2012-9-20 08:28| 发布者: 逆游的鱼| 查看: 11961| 评论: 0|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综合

摘要: 依托这一资源,盘锦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河蟹产业作为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不断更新观念,提出把“稻田养蟹”变为“蟹田种稻”,由“大养蟹”到“养大蟹” ...

盘锦“中国河蟹第一市”

 

  盘锦地处九河下梢,这里沟岔纵横,生长在辽河下游的辽河蟹与长江蟹同为中华绒螯蟹,是蟹中珍品。盘锦当地曾流行“棒打狍子瓢舀鱼,螃蟹爬进饭锅里”的民谚,道出了盘锦的“蟹缘”和产蟹盛况。
  
  依托这一资源,盘锦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河蟹产业作为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不断更新观念,提出把“稻田养蟹”变为“蟹田种稻”,由“大养蟹”到“养大蟹”,把“蟹争霸”提升为“蟹文化”等河蟹发展新思路。这些新思路的提出和实施,使全市河蟹产业发展不断登上新台阶,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还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盘锦市河蟹养殖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地级市之首。仅河蟹一项,全市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00元。盘锦,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河蟹第一市”。
  
   
  从一个试验项目 到一个朝阳产业
  
  在上世纪60年代,盘锦地区曾有过“棒打狍子瓢舀鱼,螃蟹爬进饭锅里”的谚语,也广泛流传着“螃蟹搭桥渡唐王”的历史传说。然而随着现代工农业发展,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质污染、水利闸站堵塞了河蟹的洄游通道,致使野生河蟹资源濒临枯竭。
  
  为了挽救和恢复河蟹资源,盘山县率先于1985年,开创性地开展了蟹苗人工孵化试验研究,并取得成功,其成果填补了省水产科研的一项空白,获得了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之后,在当时省水产局的大力支持下,盘锦市、盘山县的水产科技人员和干部群众倾力研究、开发河蟹种苗繁育和养殖技术,使河蟹种苗孵化、规模养殖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取得成功,河蟹种苗孵化和养殖技术日臻完善。 1992年,盘山县河蟹养殖面积发展到 5000亩,产量207吨,产值750万元;1993年达到4.6万亩,产量1020吨,产值9380万元。这样的成果在当年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政府看到了农业产业调整的方向,农户尝到了特色养殖的甜头。河蟹养殖规模以翻番之势,快速从一个试验项目发展到一个朝阳产业。今年,盘锦市河蟹养殖面积达到152万亩,占全国12%、全省88%。仅河蟹一项,全市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5%。全市涌现出一批河蟹乡、河蟹村,18个乡(镇)成为养蟹万亩乡(镇),养蟹面积在10亩以上的户数达2.86万户,河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盘锦成为全国最大种苗基地,拥有河蟹生态育苗场33家,育苗面积1.5万亩,年产生态蟹苗5万余公斤,年产蟹种(扣蟹)1.3万吨。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盘锦市为全国20余个省市养蟹区提供优质蟹种4万余吨,占全国总供应量的70%,初步形成了苗种繁育、蟹种养殖、成蟹养殖、饵料生产、加工销售和餐饮服务等诸多环节的产业链条,河蟹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4.5%,超过了种植业产值。去年,全市河蟹产量达5.1万吨,产值28亿元,河蟹产业已成为盘锦农业的“黄金产业”。
  
  河蟹产业的发展,为盘锦带来了诸多荣誉。1994年,全国稻田养鱼(蟹)现场会在盘锦召开;1997年、1998年,稻田养蟹项目获国家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2006年,“百万亩蟹田工程建设项目”获国家农业部特殊贡献奖;2006年,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盘锦市 “中国北方河蟹之乡”称号;2007年,盘锦河蟹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盘锦为辽宁地区输台螃蟹基地;2009年,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盘锦市 “中国河蟹第一市”称号;2011年,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盘锦河蟹”品牌价值达11.66亿元人民币。目前,盘锦河蟹养殖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实施五大举措 做强做大河蟹产业
  
  在河蟹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盘锦根据本地实际,以河蟹养殖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点和切入点。相关部门制订了一系列有利河蟹业生产和发展的优惠政策,连年加大投入,在“繁育、养殖、加工、供应、销售”环节上形成了成熟、完备的产业链条,加快了河蟹产业的健康发展。
  
  齐抓共管保证产业发展
  
  盘锦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河蟹产业发展,并不断加强对河蟹产业督导力度。全市建立了分管市长、县(区)长、乡(镇)长、村长及渔业局长“五长”负责制,各级领导把发展河蟹生产纳入中心工作,责任层层落实,每年由市政府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都成立了河蟹产业领导小组,并建立了领导“指挥田、示范田、实验田”三田合一的样板田。每年市政府提出“发展河蟹产业的具体实施意见”,各县(区)、乡(镇)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
  
  同时,农业、财政、科技、金融等部门与渔业部门通力协作,制定和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河蟹产业发展。各县(区)把发展河蟹产业列入农村经济发展计划,把任务指标分解到乡(镇)、村,并纳入各级领导的工作目标进行管理,年终进行统一考核和奖惩,形成了基层干部主动抓河蟹产业工作的激励机制。盘锦市政府连续十年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举办“河蟹节”系列活动,组织蟹王争霸赛、经贸洽谈、科技研讨、烹饪大赛、文艺演出等内容,促进河蟹产业技术的再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再提升,文化品位的再创造以及产业链的再延长。
  
  创新模式推动“大蟹”工程
  
  河蟹规格小,品质差,效益低,一度成为制约盘锦“蟹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这种情况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对此,盘锦市政府提出从“大养蟹”到“养大蟹”战略性转变,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养大蟹进行科研攻关,完善实施了一整套适合本地区特点养大蟹的技术规范。
  
  盘锦制定了《养大蟹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养大蟹工程落实面积25万亩,科学提出了“三种模式,六项工程”,即“盘山模式”、“苇田模式”、“水库模式”;以及“优化良种工程”、“蟹田建设工程”、“病害防治工程”、“饵料保证工程”、“技术培训工程”、“河蟹品牌战略工程”,使养大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大规格河蟹产出率达到72%以上(雌蟹2.5两/只,雄蟹3.5两/只)。产优质商品蟹686.2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7.57亿元,利润3.03亿元,与常规养蟹相比共增加效益9081万元,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51元,拉动社会效益超亿元。
  
  依靠科技促进产业发展
  
  盘锦市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结合 “全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实现“科技兴蟹”战略。
  
  坚持高标准,严格技术规范。他们相继下发了《河蟹养殖技术规范》和《稻田养成蟹技术规范》,并由技术监督部门确定地方标准,在全市范围内贯彻实施。编印了《稻田养蟹经验汇编》和《稻田养蟹新技术问答》等科技书籍。认真实施“河蟹丰收计划”。全市共下达“河蟹丰收计划”20万亩,通过实施该计划,大面积推广稻蟹种养新技术,使成蟹亩产由18公斤提高到26公斤,稻田养幼蟹亩产由50公斤提高到80公斤,“蟹田种稻”成为亩产千斤稻,亩收千元钱的“双千”田。稻田养蟹,成为“用地不占地,用水不占水,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建设高标准蟹田工程,提高养蟹水平。根据“大养蟹”和“养大蟹”发展战略,农业管理部门十分注重抓田间工程建设,着力提高河蟹养殖单产,提高商品蟹规格。他们每年定期召开蟹田工程现场会,坚持蟹田工程标准,为养大蟹工程奠定基础。在示范和推广新技术模式上,盘山县依托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打造出了“大垄双行、早放精养、种养结合、稻蟹双赢”稻田种养新技术的“盘山模式”,使稻蟹鱼豆亩综合效益达到1500元以上。这一模式得到了农业部领导和水产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作为首推稻田渔业模式在全国推广。 2011年,“盘山模式”在河南兰考、吉林梅河口、黑龙江五常等地辐射推广面积达70万亩,给当地农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加大投入扶持产业发展
  
  为调动农民养蟹积极性,盘锦市各级政府连年加大对河蟹产业投入。他们采取“向上争取一点,财政拿出一点,群众自筹一点,银行贷到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扶持养大蟹工程中的优质工程、示范区建设和品牌战略工程。盘山县的胡家、甜水、坝墙子、古城子,大洼县新兴、荣兴、唐家、等乡镇都大幅度地增加了对河蟹养殖的小额贷款。盘锦还对养大蟹重点乡镇实行 “四奖”、“四补”、“四免”等优惠政策。通过奖出口企业、奖销售大户、奖典型示范户、奖优秀指导员;补蟹种、补饲料、补药品、补机械(插秧机);免特产税、免水电费、免水利工、免义务工,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养大蟹的积极性。
  
  强化服务保障产业发展
  
  盘锦把强化服务作为河蟹产销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在抓技术普及工作上,全市32个乡镇水产站,积极负责向农民传递养蟹信息和普及养蟹技术;市县还联合组织30多名科技人员成立 “下乡服务队”,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全市养蟹技术指导。在抓苗种服务上,科研人员在蟹苗生产上不断研究新工艺,探索新办法,在亲蟹选择、育苗密度、温度、盐度、用药等方面严格掌握,认真贯彻《辽宁省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和《辽宁省中华绒螯蟹苗质量标准》,实行水产养殖证和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在抓产后服务上,全市建成河蟹批发市场2处,其中胡家镇“天下第一河蟹市场”闻名全国,成为全国河蟹销售的集散地,吸引了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客商纷至沓来。在河蟹销售期,参加交易的人数每天有5000余人,最高峰时曾突破万人,最高日成交额达1000多万元。盘锦市还创造性地实施了“南蟹北养”工程,今年该工程已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等地推广70万亩。
  
  针对河蟹销售、加工和越冬贮藏面临的实际,盘锦在全市建立起了市、县、乡三级河蟹销售协会7个,培育各种河蟹销售中介组织近百个,经纪人队伍近6000人,在全国大中城市建起90多个销售网点,形成了“晨为盘锦田中蟹,午是京津盘中餐”的局面。同时,盘锦河蟹还成功出口到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地。 2011年6月,针对盘锦河蟹品牌多、乱、杂的状况,盘锦相关部门联手施治,大举进行资源整合,把盘锦河蟹统一注册为“盘锦河蟹”。现在“盘锦河蟹”商标已在全国叫响。盘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蟹销售工作,年年对营销大户,成绩突出的经纪人披红戴花,给予重奖。在做好河蟹销售工作同时,全市在河蟹冬贮和加工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年冬贮河蟹达近万吨。河蟹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全市农村二、三产业的蓬勃兴起。

 

盘锦河蟹文化节精彩纷呈

 

  金秋九月,稻香蟹肥。 9月21日至24日,由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上海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盘锦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盘山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2中国·盘锦河蟹文化节”将在“苇海蟹都、生态新城”盘山县隆重举行。
  
  2012中国·盘锦河蟹文化节,是一场全国性的河蟹文化盛会。文化节上,“辽河杯”全国河蟹大赛、2012中国·盘锦河蟹文化节开幕式、盘锦河蟹博物馆落成揭牌、河蟹产业高峰论坛、河蟹及水产品展销会、蟹田大米展销会、蟹乡盘山一日游等12项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将接连上演。
  
  据悉,河蟹节期间,由市、县两级政府出资建设的中国盘锦河蟹博物馆将竣工剪彩。这个馆藏资料丰富、历史跨度长的专业博物馆,坐落于盘山县胡家镇境内,其主体展厅分内外两层。外层为展示厅,借助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以生动的文字、图片、实物,展示有关河蟹的历史传说、产业文化形成、发展远景等各个方面;内层为影视放映中心,播放河蟹题材的影像资料。同时,博物馆还具有科技研发、培训、商贸洽谈功能。
  
  同时,河蟹高峰论坛将于9月22日隆重举办,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全国水产专家、教授及渔业相关部门、河蟹企业代表、盘锦市水产科研推广技术人员一同就全国河蟹产业先进技术进行交流。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全国河蟹养殖技术的交流合作,助力河蟹产业事业的蓬勃发展。
  
  河蟹大赛“桂冠”花落谁家?河蟹美食节,令人垂涎欲滴的展示……河蟹节上,主办方还将呈现更多亮点、层次丰富的活动内容。
  
  唯美的湿地、壮阔的红海滩,富有魅力的新县城……2012中国·盘锦河蟹文化节,值得期待!
  
  新闻链接
  
  稻蟹发展目标
  
  养殖面积。
  
  到2015年,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到200万亩。(其中稻田养蟹90万亩,苇田养蟹80万亩,水库养蟹10万亩,池塘养殖12万亩,沟渠养蟹8万亩)。较“十一五”末期增长35.1%。
  
  河蟹产量。
  
  到2015年,全市河蟹产量达到7万吨。(其中成蟹产量5.5万吨,扣蟹产量1.5万吨)。较“十一五”末期增长59.0%,年递增10.0%。
  
  河蟹产值。
  
  到2015年,全市河蟹产值达到30亿元。较“十一五”末期增长87.5%,年递增13.5%。
  
  河蟹人均收入。
  
  到2015年,仅河蟹一项,全市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占渔业人口人均纯收入的39.0%,占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11.9%。较“十一五”末期增长123.2%(2015年,全市农业人口人均纯收2.1万元,渔业人口人均纯收入6400元)。
  
  生态育苗。
  
  以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精选优质大规格蟹种,进行提纯复壮,达到高产稳产。到2015年,全市生态育苗总规模达到2万亩,蟹苗产量10万公斤。蟹种(扣蟹)养殖面积25万亩,扣蟹产量1.5万吨。
  
  河蟹加工。
  
  以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到2015年河蟹加工总量达1万吨,主要品种有醉蟹、蟹油、蟹酱、甲壳素等。
  
  河蟹出口。
  
  以旭海河蟹有限公司、每日集团为龙头,积极开辟国际和国内市场,扩大销售渠道。到2015年,河蟹出口总量达5000吨,出口创汇总额1600万美元。
  
  品牌战略。
  
  以“东”字、旭海、孟亮、腰岗子、胡家等品牌进行规范整合,打造代表盘锦精品河蟹形象享誉全国的知名“盘锦河蟹”河蟹品牌。
  
  市场开发。
  
  充分发挥盘锦河蟹品牌优势,依托胡家河蟹市场,建成中国北方河蟹销售集散地。到2015年,组织2000人经纪人队伍在全国建立500个销售网点,在国外建起百余个销售网点。

 

河蟹文化节看点

 

 
  9月21日至9月24日,盘锦将举办2012中国·盘锦河蟹文化节。本届河蟹文化节看点颇多,精彩纷呈:
  
  看点一:河蟹大赛“桂冠”花落谁家? 9月21日,将举办“辽河杯”全国河蟹大赛,并确定最佳口感奖等全国性奖项。同时,在9月23日。在盘山县政府广场上还将举行“北方蟹王、蟹后争霸赛”,选出大赛的蟹王、蟹后及优质奖和北方河蟹最佳品质奖等区域性奖项。
  
  看点二:河蟹博物馆将于9月22日建成剪彩。 博物馆不仅能让大家了解到河蟹产业的发展历史,还将是盘山今后在河蟹产业上进行科技培训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基地之一。
  
  看点三:水产、稻米展销会让中国进一步了解盘山。在河蟹节期间,将组织开展河蟹、水产品加工展销会以及大米展销会。
  
  看点四:河蟹美食节令人垂涎欲滴。 9月22日,大家既可以观看“蟹道”表演,还有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江苏等全国各地的50多家知名小吃“群英荟萃”,让大家大饱口福。
  
  看点五:文艺汇演色彩纷呈演出盘山韵味。 9月22日至24日,盘山县每天都将推出与盘山地域息息相关的文艺演出。
  
  看点六:河蟹产业高峰论坛令人期盼。除了各项精彩纷呈的活动。盘山还借助河蟹节这一契机,举行河蟹产业高峰论坛。
  
  看点七:车展、房展活动受大家欢迎。 9月22日至24日,房展、车展将在盘山县政府广场举行。
  
  看点八:魅力湿地游。 9月23日,盘山县精心策划了两条魅力盘山旅游线路。领略天下奇观鸳鸯沟红海滩,畅游唯美湿地绕阳湾。
 

盘锦河蟹成农民“黄金产业”

 

 

  河蟹是盘锦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鲜美的河蟹让天下食客大饱口福的同时,也让盘锦农民赚得盆满钵满。
  
  盘锦适应市场对河蟹优质化、安全性的迫切需求,强力推进河蟹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全程化管理,突出生态健康理念,全力提升盘锦河蟹产业的发展档次。
  
  盘锦在养好生态型、大规格河蟹的同时,积极推进市场和品牌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著名商标和驰名品牌形象,加强盘锦河蟹品牌管理和保护工作,形成了一批在全省及至全国有影响的高效特色河蟹品牌。同时,通过举办河蟹节等途径,努力拓展盘锦河蟹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河蟹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盘锦河蟹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今年,盘锦河蟹养殖面积152万亩,产量5.4万吨,产值30亿元。仅河蟹一项,全市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1.5%。
  
  盘锦通过举办河蟹节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农民增收。
  
  生态养殖 品质为先
  
  盘锦在发展河蟹养殖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当地水资源优势,由“大养蟹”到“养大蟹”再到建立并发展生态型养殖模式,实现了河蟹品质的提升,适应了市场需要。
  
  为了从源头上养好蟹,盘锦优化蟹苗及蟹种工程,完善苗种培育体系。以光合水产的国家级河蟹良种场、盘山县河蟹研究所为牵头单位,在种蟹的选择提纯复壮、恢复、保护和创造优质蟹苗等方面,严格把关,健康推进。在蟹苗及蟹种的提供上严格管理,实施跟踪监督,确保为蟹农提供优质蟹苗和蟹种。为了更好地解决养大蟹的苗种来源。盘锦渔业部门采取了增殖放流等措施。渔业部门将蟹苗和扣蟹放回到大自然中去,能够得到尽可能多的个大、体壮、抗病能力强的河蟹。从2008年开始,盘锦市先后在双台子河、大洼总干、三岔河、绕阳河等水系进行河蟹增殖放流,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生态效益。目前,盘锦成为全国最大种苗基地。河蟹生态育苗场33家,育苗面积1.5万亩,年产生态蟹苗5万余公斤,年产蟹种(扣蟹)1.3万吨。
  
  在选好蟹苗的基础上,盘锦建立高标准生态养殖示范区。近年来,盘锦始终坚持把质量安全建设作为事关河蟹产业兴衰的大事来抓。他们采取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将养殖病害发生降到最低;盘锦制订并完善河蟹健康养殖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进一步落实苗种生产许可制度、养殖生产日志制度、用药登记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产品标签制度、可追溯制度等相关的管理制度,对河蟹养殖全过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管。在全市重点水产乡镇设立养殖病害测报点,加强病害监测和生产投入品监控,重点加强产地环境、苗种、水质、饲料、肥料、渔药、产品质量、营销等环节的质量检测,实现规范化管理,保证了盘锦河蟹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盘锦在生态养殖方面,最重要的是推广了 “垄双行、早放精养、种养结合、稻蟹双赢”稻蟹立体生态种养新技术“盘山模式”
  
  “盘山模式”在稻田养蟹的基础上形成的,解决了水库、沟渠、坑塘可利用水面不足的问题,扩大了河蟹养殖面积,形成了“大养蟹”的局面。但随着河蟹产业的发展,稻田养蟹又逐渐出现了一系列瓶颈问题,如水稻种植的施肥、施药与河蟹养殖的矛盾问题,稻田养大蟹关键技术问题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盘锦科技人员进行了反复对比试验与示范,最终成功地打造出了“垄双行、早放精养、种养结合、稻蟹双”的稻蟹种养新技术,被农业部称做“盘山模式”。
  
  “盘山模式”就是水稻采用大垄双行、边行加密、测土施肥、生物防虫害等技术方法,实现了水稻种植“一行不少、一穴不缺”;河蟹养殖采用早暂养、早投饵、早入养殖田。河蟹既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加大田间工程、稀放精养、测水调控、生态防病等技术措施,不仅提高了河蟹养殖规格,还保证了河蟹质量安全。
  
  “盘山模式”生态技术不仅在盘锦得以迅速推广,而且这一模式得到农业部领导和水产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作为首推稻田渔业模式在全国推广。河南兰考、吉林梅河口、黑龙江五常等地农业技术人员纷纷前来学习。 “盘山模式”在这些地区得到示范与推广,2011年,实现辐射推广面积70万亩。
  
  强化市场 做优品牌
  
  近年来,盘锦河蟹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盘锦市加强市场、品牌建设是分不开的。盘锦在推进河蟹市场发展的同时,大力培植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加快产品认定认证步伐,加强出口水产品原产地认证,推动了河蟹产品品牌化。
  
  眼下正是河蟹销售的旺季,整个河蟹市场人潮涌动,好不热闹。每天凌晨3点多钟,胡家河蟹市场就开始营业了,到晚上11点钟,市场上还有人在进行交易。每天市场附近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除了一些挂着本地牌照的车辆外,还有许多外地车辆。近的有省内沈阳、铁岭的,远的有黑龙江、河北、天津、北京的。大家都是冲着肥美的盘锦河蟹而来。胡家河蟹市场,是目前北方最大的河蟹交易集散地,每年接纳全国各地客商10万多人次,河蟹交易量4万吨,年交易额可达24亿元。目前,新的胡家河蟹市场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总投资2.5亿元,占地175亩。目前已完成投资1.5亿元,完成了回迁楼改扩建工程并入住;完成改扩建河蟹市场销售门店108个,剩余的108个门店正在建设中。市场全部建成后,将实现河蟹产业“科工贸一体化”目标,可直接带动河蟹养殖、储存农户20万户,海水产养殖10万户,年销售额40亿元,增加地方税收3.7亿元。
  
  除了在胡家河蟹市场销售一部分以外,大部分直接销售到外地。凭借养蟹经验和广泛的人脉,盘锦不少河蟹经纪人在国内许多城市设立了经销点。他们选用专业物流,把河蟹运到沈阳、黑龙江、天津、上海等地。目前,盘锦建立市、县、乡三级河蟹销售协会7个,培育各种河蟹销售中介组织近百个,经纪人队伍近6000人,在全国大中城市建起了90多个销售网点,形成了“早上盘锦田中蟹,午间京津盘中餐”的局面。
  
  盘锦河蟹不仅在全国闻名,还走出国门摆到外国人的餐桌上。盘锦旭海河蟹有限公司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河蟹出口企业。他们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河蟹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最近几年,盘锦河蟹出口量逐年增大。经纪人队伍在日本、韩国设立了几处销售点,形势看好。东南亚各国普遍有吃蟹习惯,成为盘锦新开拓的市场。盘锦河蟹以“体厚多肉、膏满黄肥、野味十足、营养安全”而著名,深得东南亚国家消费者喜爱。随着国际市场不断拓宽,河蟹成为盘锦出口创汇重要商品。 2010年,盘锦河蟹出口1800吨,2011年出口2000余吨。
  
  盘锦立足于以生态型、大规格河蟹上市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著名商标和驰名品牌形象,加强河蟹地理标志和集体商标的使用、管理和保护工作,形成了一批在全省及至全国有影响的高效特色河蟹品牌。盘锦通过举办河蟹节、蟹王争霸赛、推介会、品牌说明会等活动宣传推广盘锦河蟹品牌,进一步提升盘锦河蟹的品牌知名度,促进河蟹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盘锦针对河蟹品牌多、乱、杂的现象,进行了资源整合,多方征求意见,把盘锦河蟹统一注册为“盘锦河蟹”。2010年11月,“盘锦河蟹”,在全国第二届中国名蟹大赛中获得“十大名蟹奖”。目前“盘锦河蟹”商标已在全国叫响。
  
  规模生产 拉长链条
  
  多年以来,盘锦以重点河蟹企业为龙头,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扶持培育,鼓励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农民投身于现代高效农业建设,推动了盘锦河蟹产业由生产型向商品型、产量型向效益型的快速转化,进一步提高农民河蟹收入。
  
  在传统的农户粗放养殖模式下,由于农民缺乏河蟹养殖的科学知识,通常采用原始粗放散养方式,河蟹生产经济效益差。为探索由追求产量的粗放效益型向追求效益的质量集约型转变的路径,顺利实施“养大蟹”实验示范养殖模式,大洼县新兴镇牵头组织水稻河蟹种植养殖合作社。合作社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稻田租赁过来,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种植水稻和放养蟹苗、统一投放饲料、统一稻田管理和统一市场销售。养殖合作社通过统一、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明显提升了河蟹的规格、品质和产量,统一的销售价格也保证了合作社利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除了采用合作社形式进行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示范工程,大洼县还建立了“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光合水产公司作为河蟹养殖的龙头公司,占据了产业链的前端和末端环节。一方面,公司为农户提供蟹苗,并且与农户签订协议,以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种蟹(扣蟹),并且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另一方面,光合水产公司还回收河蟹,保证农民收入。这几年,光合水产将集中上市的河蟹放在冬储池中,既延长了河蟹销售时间,又能在元旦、春节期间卖出好价钱。
  
  盘锦还整合各项要素,拉长河蟹产业链条 。盘锦除了发展河蟹养殖业外,还注意产业链条开发延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从蟹苗供应、养殖生产到河蟹捕捞、加工、销售;从养殖机械、养殖生产设计施工到饲料生产和养殖投入品供应;从养殖配套用品专营到社会化技术服务等一整套专业体系,呈现出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大洼县已经初步形成“科技研发育苗育种饲料供应田间养殖”的河蟹产业链雏形,同时建立产学研基地,以科学指导养蟹。
  
  盘锦在想方设法拉长河蟹销售时间的同时,加快发展河蟹深加工,发展蟹油、蟹酱、蟹饼、蟹味膨化食品等多品种、多口味的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光合水产发展河蟹深加工多年,已经加工醉蟹、蟹酱等产品,确保广大农户通过河蟹养殖,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