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何建国:迈向生态的对虾养殖业| 第九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

2017-4-19 11:20| 发布者: 渔歌子| 查看: 30716| 评论: 2|来自: 中国水产频道

摘要: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在10年前一直在研究和推动对虾生态养殖的发展,他主导的生态养殖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养殖模式,并提出我国开展对虾生态系统的养殖是必须的 ...
 文/ 水产前沿 李钒

  中国水产频道独家报道,对虾行业风向标——第九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研讨会今天在湛江隆重开幕!全球对虾产业的科学家、学者、农业部和湛江市政府官员、协会组织、企业代表、高校师生、行业媒体等约300名嘉宾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在10年前一直在研究和推动对虾生态养殖的发展,他主导的生态养殖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养殖模式,并提出我国开展对虾生态系统的养殖是必须的。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


  何建国指出,水产养殖是高效生态系统管理的活动,它是基于水这个生态系统进行调控它的生态位,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一味想将病原排除在养殖系统之外,未免有点疲于奔命,从而形成“养死效应”。

  从何建国防控白斑病的经验来看,养殖生态系统不平衡是对虾白斑病暴发的根本原因,病害发生是生态系统不平衡与崩溃的标志。环境的胁迫越大,病毒可由潜伏感染转为急性感染。目前,我国对虾养殖存在生态系统多样性缺失、养殖单一品种,食物网不完整,物质流单一,物流链短,营养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一个地区养殖对虾4-5年多会暴发病害。因此,通过先调环境,减少环境胁迫,再通过增加生态多样性(混养)切断病原传播,可有效控制病毒病的发生。

  “我们建立了13套适合不同盐度和地区的生物防控技术,对虾的产量从1991年到2012年是在稳步上升的,现在白斑病在中国已不是主要问题,说明白斑病是可以通过生态手段控制的。”

  针对现在仍然没有完全解决的EMS病害问题,何建国指出,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胁迫是导致EMS暴发的主要原因,其暴发的根本原因则是养殖水休富营养化、养殖生态紊乱阻止了对虾氨氮的排放、养殖量超过了环境容纳量,生态系统调控技术应用不足,最终导致条件致病菌暴发。其实主要解决出路就是消除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选择适合环境容纳量的三差两错管理模式,提高养殖生态系统的调控能力等方面着手。

  对于控制EMS的暴发,何建国提出三个建议。第一,采用能抵抗气候变化的养殖模式,比如工厂化养殖,并通过物理和益生菌去除氨氮,保证池塘底部溶解氧维持在2mg/L以上,水体弧菌控制在1×103以下。适度产量,控制在5-12公斤/平方。第二则是采用对虾生态系统养殖-与植物轮作和共作,低盐度地区可采取养殖一造虾种一造菜的模式,盐度高的地方可采取虾菜共生养殖技术。第三则是精准测水和调水,通过准确检测水质的各项指标,根据水质指标进行调控,比通过经验养殖虾成功率要高。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合作共赢 、创新发展。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联合研发与推广中心、亚太地区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共同主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对虾分会、湛江水产进出口企业协会协办。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赞助商。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海饲料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海茂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英创水产有限公司为赞助商。



  【关键字】:何建国 对虾产业 研讨会 第九届 生态养殖 对虾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wangwg 2017-4-21 09:26
niu
引用 wangwg 2017-4-20 09:50
niu

查看全部评论(2)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