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水宝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交流】聚焦淡水鱼,华扬药业研发服务团队谈当前渔病(243楼问答整理)

    [复制链接]

21

主题

7

听众

1245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20
精华
6
经验
1245 点
金币
1896 元
注册时间
2010-6-18

版主 社区QQ达人

21
发表于 2011-9-16 09:43:47 |只看该作者
请教4#
加州鲈的虹彩病毒有好方法治?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宝宝 + 5 + 5

总评分: 经验 + 5  金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听众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3-20 11:12
  •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18
    精华
    0
    经验
    38 点
    金币
    495 元
    注册时间
    2011-8-11
    22
    发表于 2011-9-16 09:53:20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今年鱼病比较多,且容易反复。比如:指环虫等寄生虫病,使用以前的方法或用量都比较难以杀尽。想问一下,现在对于指环虫病,哪种药物,多大的剂量比较好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宝宝 + 5 + 5

    总评分: 经验 + 5  金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

    听众

    469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62
    精华
    1
    经验
    469 点
    金币
    1074 元
    注册时间
    2010-7-2
    23
    发表于 2011-9-16 10:14:01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前辈、专家都去哪啦?
    我等很久啦!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9

    主题

    148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5-6-5 08:56
  • 签到天数: 6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23
    精华
    107
    经验
    22978 点
    金币
    196186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社区QQ达人

    24
    发表于 2011-9-16 10:41:0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 白自在


        专家们下午才来,别急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

    听众

    469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62
    精华
    1
    经验
    469 点
    金币
    1074 元
    注册时间
    2010-7-2
    25
    发表于 2011-9-16 10:47:15 |只看该作者
    原来如此,看来我在瞎等!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9

    主题

    148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5-6-5 08:56
  • 签到天数: 6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23
    精华
    107
    经验
    22978 点
    金币
    196186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社区QQ达人

    26
    发表于 2011-9-16 11:16:4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白自在


        他们上午一直在开会,所以上午没有来,白兄再韵量下,多准备些问题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

    听众

    139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6-1 14: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86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币
    513 元
    注册时间
    2011-9-15
    27
    发表于 2011-9-16 11:29:5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赵宇江 于 2011-9-16 13:23 编辑

    大家好,这是公司江苏的技术员写的文章!

    浅谈鲫鱼的一种代谢障碍综合症“大红鳃”的防与治(见科学养鱼第9期)

    唐大水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盐城是国内鲫鱼养殖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随着鲫鱼密度的增加、水质的恶化,鲫鱼的疾病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而鲫鱼的“大红鳃”是继暴发性出血病、孢子虫后鲫鱼的又一“新”病。从近几年发病情况来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于盐城区域内养殖情况复杂,该病在防治方面遇到了困难,出现了反复用药难断根和治疗易反弹的情况,下面笔者就这种疾病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1 疾病流行情况
    该病流行的时间是5月下旬到6月下旬,也有少量发生在9到10月。发病对象为50克~150克的2龄鲫鱼。发病的症状是:前期鱼体体色发黑,少量病鱼在塘边漫游,前期病鱼死亡量少,且鳃丝肿胀。如果未及时进行药物控制,到发病中期,病鱼鳃部通红,揭开鳃盖,可见明显的鳃丝渗血,解剖鱼体可见肝胆病变,即肝肿大,肝组织充血,胆囊变大等。此阶段死亡量剧增,是前期的10-50倍,到后期,该病又表现为鳃丝发白,内胀器官萎缩,并伴有腹水。感染该病后,镜检发现鳃部也常有较多指环虫寄生,鳃丝黏液也较多。整个发病期长达15天左右。
    2 病因分析
    2.1 水质恶化
    对于发病的鱼塘进行水质检测,各项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发病前,60%的池塘进新水,进水后3天内表现出该病的前期状况,由于该养殖区域属于滩涂养殖,盐度较内陆淡水偏高,所以认为该病可能与水体盐度变化有关。
    2.2 杀虫药的大量使用
    由于有些“大红鳃”的鲫鱼鳃部常有寄生虫寄生,故而在治疗时有常采用杀虫药。但杀虫药的使用后,仅能治疗痊愈少部分“大红鳃”。今年发生的“大红鳃”大多未能通过杀灭指环虫而痊愈。同时大剂量使用一些杀虫药物对鲫鱼鳃部、肝胆肾等代谢器官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甚至会加重疾病的发生。
    2.3 营养方面
    发病前期,病鱼摄食量并未象其他疾病一样出现摄食量下降。同时,大多养殖户反映摄食量大的鱼塘,发病的概率更大。由于这个时期的的池塘水温是成逐步上升的,温度增加,摄食增加,器官代谢加快,而当鱼体代谢器官(如肝、胆、肾、鳃等)出现病变受损时,则引起鱼体的代谢障碍,最后导致发病。
    2.4 抗生素等原料药滥用
    该病发生对象为50克~150克的2龄鲫鱼,在鱼种养殖阶段,普遍使用预防孢子虫类原药,长期大量使用这些药物(特别是原药)对鱼体代谢器官的损伤更大。
    3 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本病如能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疾病发生率。预防措施包括:①鱼种下塘前,应提前将塘内水位提高,5月后避免大量进水;②使用杀虫药(主要是驱杀孢子虫和指环虫的药品)后,及时内服调理内脏器官的产品(如应激宁Ⅲ型、护肝素等),对器官进行修复和调节,也是就是通常所说的“病后护理保健”。③饲料的投喂不可波动太大,在加料的过程中要缓加料,慢投料。切忌加料过快、过急。
        该病发生后并没有特效药,不可把偶然用药成功当成惯用处方。根据笔者在一线的调查和用药,现将治疗方案总结如下:①发病后停止一切抗生素类治疗药物,先用消炎药和器官修复剂。具体用药为:每1800~2000斤鱼体重,用应激宁Ⅲ型150g(或者用护肝素200g)拌料内服,连用3天。②内服药饵的同时,进行水质调节,主要使用解毒产品,如水质保护解毒剂或爽水解毒剂(500~1000 kg/亩•米)或净水解毒剂(350~450 ml/亩•米),切忌使用刺激大的消毒药和杀虫药。③用药第四天配合抗生素和肝胆治疗剂、维生素C进行混饲投喂,具体用药为:每1800~2000斤鱼体重,用达克菌200g+应激宁Ⅲ型150g(或者用护肝素200g)+强稳西25g拌料内服,连喂5天。病情可明显控制。④第五天使用碘制剂(如菌毒消,每500ml全池泼洒3到4亩/米水深)进行消毒,视病情可隔一天再使用一次。
        任何一种新病的出现,必先能够掌握其发病周期和症状,以及在实际用药中总结的经典处方,找到发病原因,从根本解决问题上每个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综上所述,爆发这种区域性的病情,要对可能引发该病的因子进行分析,那么这种病其实就是一种应激性代谢障碍综合症,其表现在鳃部,根源却在鱼体本身。所以不管预防还是治疗,应抓住根本,用对药才是关键。之所以这种病难治,是由于用药方向不对,延误治疗时机,导致越来越严重。总之,这种代谢障碍导致的大红鳃,应该引起重视,也要积极去预防和控制,让养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

    点评

    江苏丁勇  该病还是病毒引起的呀!现在已经是10月初,一般池塘鲫鱼已经8两以上,但该病还是非常厉害。养殖户基本束手无策! 对付该病毒,也许,只有20度以下的气温了!  发表于 2012-10-3 22:02
    刘阿逗  大炮说的对,我是外号刘阿炮。哈哈  发表于 2012-3-13 20:09
    wlhclh  你对发病的原因还没有说清楚,治疗方案怎么就出来了?  发表于 2011-12-4 08:37
    已有 1 人评分金币 收起 理由
    水宝宝 + 10

    总评分: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

    听众

    469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62
    精华
    1
    经验
    469 点
    金币
    1074 元
    注册时间
    2010-7-2
    28
    发表于 2011-9-16 11:41:36 |只看该作者
    请问专家:
    对于鱼类寄生虫,传统的方法是水体泼洒杀虫剂,虽能杀灭水体的虫体,但对体内的虫体几乎没有作用;而不少寄生虫又是经口传播。
    作为体内“杀虫药”不知研究进展和前景如何?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产小喽啰 + 5 + 5

    总评分: 经验 + 5  金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

    听众

    172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0
    精华
    0
    经验
    172 点
    金币
    395 元
    注册时间
    2011-8-4
    29
    发表于 2011-9-16 11:54:57 |只看该作者
    想问几个问题:
    1、之前,听说华扬在做减法,不断减少产品,不知效果如何?
    2、饲料中添加药物,国家好像管得很严,华扬在水产饲料领域,有哪些突破?
    3、现在国标药很多渔病都没办法治,比如链球菌、海水小瓜虫、对虾偷死,华扬对此有何见解?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产小喽啰 + 5 + 5

    总评分: 经验 + 5  金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66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5
    精华
    0
    经验
    66 点
    金币
    79 元
    注册时间
    2011-9-14
    30
    发表于 2011-9-16 12:22:44 |只看该作者
    各位大家中午好,不好意思,上午开了一上午会,大家久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66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5
    精华
    0
    经验
    66 点
    金币
    79 元
    注册时间
    2011-9-14
    31
    发表于 2011-9-16 12:26:08 |只看该作者
    请问专家:
    对于鱼类寄生虫,传统的方法是水体泼洒杀虫剂,虽能杀灭水体的虫体,但对体内的虫体几乎没有作用;而不少寄生虫又是经口传播。
    作为体内“杀虫药”不知研究进展和前景如何?

    关于外虫内杀得问题,我们公司王教授、朱教授早在上世纪末就进行过深入研究,还获得了汕头市科技进步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66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5
    精华
    0
    经验
    66 点
    金币
    79 元
    注册时间
    2011-9-14
    32
    发表于 2011-9-16 12:32:38 |只看该作者
    想问几个问题:
    1、之前,听说华扬在做减法,不断减少产品,不知效果如何?

    我们公司的营销策略是聚焦与坐庄,每年都在淘汰一些销售得不是太好的产品,聚集公司的重点产品,经过几年的积累,现在公司的采购压力、生产压力都得到大幅度减少,同时重点产品的销量也得到迅速提升,特别是达克菌,已经销售10多年了销量依然在上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66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5
    精华
    0
    经验
    66 点
    金币
    79 元
    注册时间
    2011-9-14
    33
    发表于 2011-9-16 12:35:41 |只看该作者
    饲料中添加药物,国家好像管得很严,华扬在水产饲料领域,有哪些突破?

    我们目前在饲料领域主要销售一些功能性的添加剂,目前的突破有促生长和缓解代谢障碍的一些添加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66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5
    精华
    0
    经验
    66 点
    金币
    79 元
    注册时间
    2011-9-14
    34
    发表于 2011-9-16 12:40: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吴建军 于 2011-9-16 13:07 编辑

    3、现在国标药很多渔病都没办法治,比如链球菌、海水小瓜虫、对虾偷死,华扬对此有何见解?

    关于链球菌,现在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罗非鱼病=链球菌病,如果确诊是罗非鱼链球菌病,是又办法治的,关键是要选准药、用足药;
    关于海水小瓜虫和对虾偷死的问题,目前我们还在研究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

    听众

    139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6-1 14: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86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币
    513 元
    注册时间
    2011-9-15
    35
    发表于 2011-9-16 12:40:01 |只看该作者
    回复5# 专注于水产
    这么牛!病毒疾病也能治,是神吧!哈哈哈!

    您好,关于病毒性疾病治疗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在于水产动物的疾病发生,是水产动物发生死亡后,才进行治疗,多数是在发病后期的治疗。这些特殊性决定了水产动物治疗都比较困难。
    而关于病毒性的疾病,是公司朱心玲教授带领自己的研发团队,经过近10年的研究(尤其是草鱼出血病,包括疾病的发生、病原分离、流行情况、药物筛选与复配等)才开发出的产品。
    公司的板蓝息毒敏在治疗病毒性疾病上有很好的效果。
    除了草鱼出血病,对于虾的白斑病毒病已证实有明显效果。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产小喽啰 + 10 + 10

    总评分: 经验 + 10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66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5
    精华
    0
    经验
    66 点
    金币
    79 元
    注册时间
    2011-9-14
    36
    发表于 2011-9-16 12:43:22 |只看该作者
    楼主,您好!
    我在湖南地区做技术服务,请教问题如下:
    1.黄颡鱼的出血性水肿。一点红、裂头病病因及有效预防方案。黄颡鱼大小车轮虫病。黄颡鱼肝脏长期红点、红斑。

    黄颡鱼暴头病及其防治
    吴建军
    武汉华扬集团药物研究所

        黄颡鱼又名黄嘎子、黄腊丁、黄骨鱼,其肉质鲜滑脆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成为近年来首屈一指的养殖新品,然而由于其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改变,黄颡鱼的病害也越来越多,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对黄颡鱼健康养殖危害最大是一种被称之为“暴头病”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同时病程也较长,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就结合近几年在黄颡鱼暴头病防治方面的一些实践,与各位读者朋友做一探讨。
    一 主要症状       
    1.外部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食欲减退,离群独游,但外表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病鱼头顶部出现充血点,并不断扩大,最后在两眼之间的头颅形成以似“马鞍”状的病灶,,严重时头顶穿孔,头盖骨裂开,甚至露出脑组织。因此养殖户常称该病为“暴头病”、“裂头病”、“红头病”等。病鱼临死前失去平衡,悬垂在水中,呈“吊水”状,受到刺激时,即作螺旋状快速翻转或不规则游动,继而发生死亡。
    2.内部症状
    解剖病鱼,常见肌肉充血、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腹水,肠胃内无食物,肠道充血、发炎 , 胃腔内充满气体和浅黄色水样液体。肝肿大有出血斑点,或肝脏土黄色,脾脏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鳃丝淡白、失血。
    二 流行情况
    1.危害对象
    该病在黄颡鱼整个养殖过程中都有发生,但对鱼苗培育和成鱼养殖的危害最大,有时可见部分病鱼在水体中不停旋转,不久即死亡。尤其在鱼苗培育过程中较为流行,死亡率可高达80%-90%。。在成鱼养殖过程中,该病多呈散发性,少数也有急性暴发。
    2.流行季节
    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10月是其流行季节,6-8月为其流行高峰期,流行水温为20℃-30℃,在25—28℃发病较严重。在高温季节暴发,来势猛,蔓延快,当水温在25℃-30℃时会出现病鱼的大量死亡现象。
    三 致病病原
    自2000年黄颡鱼暴头病首次发生以来,国内很多学者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邓先余等(2008)报道流行于湖南一些区域的黄颡鱼“红头病”病原为迟钝爱德华氏菌;徐进等(2009)报道流行于湖北荆州等地的黄颡鱼头顶溃疡病的病原为迟钝爱德华氏菌;耿毅等(2010)报道流行于四川眉山与新津两地的黄颡鱼“红头病”病原为鮰爱德华氏菌。因此,引起黄颡鱼暴头病的病原为爱德华氏菌属的两种细菌。
    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在苗种阶段的黄颡鱼暴头病,通常会有车轮虫、斜管虫、半眉虫等纤毛虫类的并发感染,所以在进行诊断时一定要全面,不能漏诊。
    四 防治措施
    由于黄颡鱼爱德华氏菌病严重的危害性, 在养殖生产中应贯彻健康养殖、 合理用药的理念开展综合防治。
    1.选择健壮的苗种
    黄颡鱼暴头病的病原很多都来源于亲鱼和种苗场水源,所以,选择种苗前要对种苗场的技术力量和场部亲鱼和种苗的发病情况做充分了解,选择优质种苗,把好种苗质量关。
    2.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
    黄颡鱼鱼苗鱼种放养前最好将池底过多的淤泥清除,然后每亩用100k克的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暴晒后再注入未受污染的江河之水。
    在养殖中后期,定期使用洁水灵、底毒消、底垢净等水质及底质改良剂进行水质调节。一般在养殖中后期,由于排泄物和残饵等废物的积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质恶化和底质恶化,氨氮和亚硝酸也有了一定的积累,而黄颡鱼属于底栖鱼类,极易受到恶化的水质和底质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水质和底质的监测,定期进行调节和改良。
    2.加强饲养管理
    (1)把好饲料关,选择营养全面的优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饲料是鱼类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之一,在其选择过程中,不能以价取之,必须以质取之。每天的投喂量以八成抱为标准,尽量做到不留残饵,在必要时可减少投喂量甚至停食,以免过多的残饵造成水质污染。同时根据黄颡鱼的生长情况和天气的变化,及时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及其投饲量,做好“五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人)”投饲工作,确保黄颡鱼每天都能吃饱吃好,切记不能在投饲前将饲料倒入投料桶中曝晒。此外还要做到不投喂劣质、变质和任何霉变饲料。
    (2)定期保健。在密集养殖的情况下,黄颡鱼的抗病力极易受各种不利因子的影响而降低,所以必须定期内服鱼用多维、助长素、强稳西、应激宁等功能性添加剂来提高抵抗力,促进生长。
    (3)每天坚持进行三次巡塘,仔细观察黄颡鱼的吃食和其它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做好池塘的清洁卫生工作,及时清理池塘中的残渣剩饵,及时捞出病、死鱼,减少病原菌的传播,为黄颡鱼的健康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药物防治
    (1)预防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养殖水体的定期消毒和药物饲料的定期投喂,以减少水体中病原菌的数量和增强黄颡鱼抗病能力。水体消毒药物要选用高效的温和性消毒剂,如菌毒消(复合碘溶液)、沐菌消(戊二醛溶液)等。药物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应以中草药和维生素为主,如三黄克菌素、应激宁、鱼用多维等,尽量避免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的添加,以免引起要害,为后续的治疗增加难度。
    (2)治疗
    ①有寄生虫感染时的治疗
    第一步:停食,杀虫
    对于5厘米以下苗种:每亩•米用1包克孢素+1包三黄克菌素(500克)用开水浸泡本品3—5小时后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次。
    对于5厘米以上苗种:每2亩•米用虫菌消1瓶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次。
    第二步:内服抗菌药物药物(本病主要为神经系统的感染,因此必须选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进行内服,而且用药疗程必须延长)
    每千克鱼每天用0.2~0.4克达克菌(恩诺沙星粉)+ 0.15克应激宁Ⅲ型,制成药饵投喂,连用7~10天为一疗程,病情严重时,停药2天,再单独投喂应激宁Ⅲ型药饵一疗程。
    每千克鱼每天用0.1~0.2克倍达克菌(恩诺沙星粉)+ 0.15克应激宁Ⅲ型,制成药饵投喂,连用7~10天为一疗程,病情严重时,停药2天,再单独投喂应激宁Ⅲ型药饵一疗程。
    ②无寄生虫感染,出现大量死亡时的治疗
    外用药物及使用方法?
    菌毒消溶液(复合碘溶液)全池泼洒,使水体中浓度达到0.1~0.3 mL /米3,即每667米3用药66.7~200 mL;
    沐菌消溶液(20%戊二醛)全池遍洒,使水体中浓度达到0.2克/米3,即每667米3用药133克;
    内服药物及使用方法同有寄生虫感染时。
    ③无寄生虫感染,出现零星死亡时的治疗       
    外用药物及使用方法?
    洁水灵全池抛撒,使水体中浓度达到0.25~0.4 克 /米3,即每667米3用药166.7~250克;
    底毒消全池抛撒,使水体中浓度达到0.25~0.4 克 /米3,即每667米3用药166.7~250克;
    内服药物及使用方法
    每千克鱼每天用0.25克三黄克菌素+ 0.15克应激宁Ⅲ型+0.1克鱼用多维,制成药饵投喂,连用7~10天为一疗程。
    每千克鱼每天用0.1克克菌素+ 0.15克应激宁Ⅲ型+0.1克鱼用多维,制成药饵投喂,连用7~10天为一疗程。
    (3)注意事项:
    1、若病情较严重,一定要选择对鱼体刺激性较小的碘制剂、戊二醛制剂进行消毒。
    2、开始治疗的1-3天内,死亡可能会出现进一步增加的情况,属正常现象。
    3、池鱼基本停止死亡,须抽样检查2-4尾鱼,解剖后,检查肝、胆、肾症状,若症状减轻,可继续投喂三黄克菌素、克菌素等中草药进行巩固治疗。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产小喽啰 + 10 + 10

    总评分: 经验 + 10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

    听众

    139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6-1 14:1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86
    精华
    0
    经验
    139 点
    金币
    513 元
    注册时间
    2011-9-15
    37
    发表于 2011-9-16 13:17: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赵宇江 于 2011-9-16 13:23 编辑

    回复 12# sdhuang

    您好!个人认为,江苏鲫鱼孢子虫、大红鳃等其实都是我们“人为”造成这些疾病。不仅是单个疾病的问题,而是整个养殖的问题(包括管理、种苗、用药)。而就具体用药而言,江苏恐怕是中国最喜欢用原粉的养殖区域。
    原粉不是不能用,而是我们的养殖业者在滥用,乱用。过多、过频的用药,不对症用药,这些都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关于江苏鲫鱼的孢子虫,公司在江苏的技术员总结如下:


    现在鲫鱼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是孢子虫,大红腮,肝胆病,出血病。请教,这些病如何治疗啊?还有,水产药物品种太少,几乎就是那几种药,消炎的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等。杀虫的阿维菌素,辛硫磷,菊酯,敌百虫等。鱼容易产生抗药性,如何避免这种现象。还有,现在有很多药按说明剂量根本没有作用,是药假还是鱼抗药性强啊

    根据寄生部位与变现症状区分,常见的有咽喉碘泡虫、圆形碘孢虫、鳃上碘泡虫、肤孢虫,肠道球孢虫、肌肉碘泡虫,近又发现肝脏寄生孢子虫案例。
    鲫鱼养殖危害最大的为咽喉碘泡虫,下面主要就谈一谈咽喉碘泡虫。
    1 发病症状
    感染初期鳃上有白色孢囊,咽喉无任何症状;感染中期,寄生鳃部的伴有黏液增多、鳃丝腐烂肿胀。病鱼常伴有在下风处非缺氧性集群浮头现象,出现少量死亡;感染后期,咽喉肿胀或溃烂,有大量孢子虫孢囊,死亡量急剧增加。
    3 预防
    孢子虫的孢囊在鱼体器官组织中分布广泛,彻底清除极为不易,且孢子外面的几丁质孢壳可以抵御外界环境的侵袭,一般药物无法渗透到虫体内部而起作用,所以杀灭孢子虫比较困难。正因为对孢子虫的认识不足和孢子虫虫体构造的特殊性,因此对孢子虫的预防和治疗变得格外困难。
    ?   孢子虫病是一种典型的鱼类流行性疾病,因此,采取科学措施,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染鱼类等方面入手,可以预防该病的发生。
    3.1 彻底清塘: 鱼苗放养前需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淤,去除表面的淤泥。每亩水面采用150千克的生石灰进行清塘,以杀灭池中可能存在的孢子。
    3.2 严格检疫: 注意不从疫区进苗种,在选择苗种时,应对苗种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一旦发现有孢子或营养体的存在应重新选择鱼种,防止带入病原体。
    3.3 鱼种消毒:从外地引进的亲鱼、鱼卵或鱼苗,在入池前用高锰酸钾或聚维酮碘进行浸泡消毒,下塘后用复合碘溶液(菌毒消)消毒。
    3.4 加强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需加强养殖管理,一旦发现病死鱼,及时捞除,并将其深埋或焚烧处理,严禁乱扔病鱼、死鱼,防止感染其它健康鱼。
    3.5 定期改底、消毒:每半月使用一次“底垢净Ⅱ型”,消除底泥有机物,改善水体环境,破坏孢子虫生存环境;每半月使用复合碘溶液(菌毒消)或“洁水灵”一次,可杀灭部分处于营养体时期孢子幼体。
    3.6增强免疫力:可以在饵料中添加一些能够增强鱼类机体免疫力的物质,如“鱼用多维”、“应激宁Ⅲ型”等,以增强鱼体对外来异体物质的适应力和抵抗力。
    3.7 定期投喂孢子虫药饵:从吃食正常开始,每月1次;对于有过发病史的池塘在发病高峰期应每半个月喂一次药饵。用法用量为:克孢素500g/克孢灵500g+应激宁150g拌40kg饲料,每天1次,连喂五天,7天后再重复一次。
    3.8 不用或少用未经发酵高温处理过的有机粪肥,以免带入孢子。
    4 治疗
    ???由于孢子虫的孢子具有坚固的胞囊外壳,一般的药物比较难渗透进去,所以已经形成胞囊的粘孢子虫很难用药物将其杀死。当发现感染有粘孢子虫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采用内服和外泼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具体方法如下:
    4.1 外用:成鱼用菌毒消(复合碘)2亩•米/瓶 或鱼苗用1亩•米水体用克孢素1000g+克菌素200g各用开水闷泡三个小时以上后混合泼洒。
        内服:克孢素500g+克孢灵500g+应激宁Ⅲ型150g+食盐50g拌40kg饲料,一天一次,连喂5~7天。
    4.2 间隔一周,以上方法再用一次,巩固疗效。
    4.3 使用复合碘溶液(菌毒消)3天后使用“底垢净”10亩/瓶。


    很多都是老生常谈,但是真正把预防做好的少之又少,而且我们不提倡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关于用药的问题,其实现在水产药品的研发本身就比较落好,而国标渔药就是那么多。其实,现在市场很多产品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同时,渔药市场上的药品的质量,其实大家都知道。
    很多药品不是没效,而是不会用。这也是为什么水产行业需要大量技术人员的原因。

    点评

    wlhclh  定期预防的方法也不对,  发表于 2011-12-4 08:41
    wlhclh  你对发病的全过程都总结的不对  发表于 2011-12-4 08:40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产小喽啰 + 10 + 10

    总评分: 经验 + 10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

    听众

    958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15
    精华
    0
    经验
    958 点
    金币
    948 元
    注册时间
    2011-9-16
    38
    发表于 2011-9-16 13:26:36 |只看该作者
    鲫鱼作为鳜鱼饵料鱼,鱼卵孵化很容易发霉,不知有何好办法?谢谢!

    点评

    刘阿逗  温度低,卵缺氧坏死。  发表于 2012-3-13 20:14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产小喽啰 + 5 + 5

    总评分: 经验 + 5  金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

    听众

    422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96
    精华
    2
    经验
    422 点
    金币
    452 元
    注册时间
    2011-8-8

    版主

    39
    发表于 2011-9-16 13:31:46 |只看该作者
    等就一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9

    主题

    148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堵心啊
    2015-6-5 08:56
  • 签到天数: 6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1223
    精华
    107
    经验
    22978 点
    金币
    196186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社区QQ达人

    40
    发表于 2011-9-16 13:37:1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吴建军


        吴老师、赵经理刚开完会就上线解答,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