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号阳江闸坡一朋友来电,说大洋港养殖的金鲳每箱每天死亡10-20多尾,大洋港是阳江金鲳养殖主产区,有不少过冬的,当天来回取样检测。 死亡情况两种,一种是半年六两大鱼,死亡严重些,体表无明显症状,个别背鳍基部有脓疮,鳃盖基部也有脓包,体表偶尔也有小的皮下脓肿,这是典型的诺卡氏菌病,不算严重不至于死鱼。另一种是1-2两的小鱼,死亡稍好些,体表也无明显症状。
镜检:大鱼鳃丝大量虫卵,严重的密密麻麻,肾脏中除了虫卵还有不少诺卡氏菌形成的结节,在肝脏静脉中发现成虫,多的有5-6条,少的2-3条,成虫长0.6-0.8CM,比福建报道的红鳍东方魨中华拟德氏吸虫长一倍,一片鳃叶血管中有虫卵300-700多粒,加上诺卡氏菌病,这金鲳在劫难逃呀!! 小金鲳鳃丝上没见虫卵,但有不少很大的半透明胞囊,不易压破,看不清内容物,内脏有结节,但感觉这结节数量(诺卡氏菌)还不至于导致鱼体死亡。
从形态看这产卵的血液吸虫应该属于血居吸虫科的拟德氏吸虫属,与严重危害的中华拟德氏吸虫属同一类,但应该不同种。血居吸虫资料介绍一年就一个流行和死亡高峰期,金鲳养殖时间短,但如果过冬鱼正好遇到这死亡高峰期就麻烦了,前两年这虫还不多见,今年几个金鲳养殖区都有,流行很快,说明养殖区有适宜的中间宿主。
如果能检测到虫卵了,有报道用敌百虫或吡喹酮拌料可驱除成虫,但虫卵对内脏造成的损伤为不可逆转。在福建2005年后曾导致80%以上的东方魨死亡,东方魨一般要养殖两年,难逃每年的那个死亡高峰(5-9月),金鲳养殖周期短,可能死亡高峰期不在生长期,对金鲳养殖者来说仍然要密切注意该动向。
背鳍基部的脓包-诺卡症状
鳃盖基部的脓包-诺卡症状
鳃中的吸虫
鳃丝中的虫卵
肾脏中的虫卵和诺卡结节
诺卡结节和虫卵
拟德氏吸虫
拟德氏吸虫
小金鲳
小金鲳鳃丝上的不明胞囊
养殖红鳍东方鲀中华拟德氏吸虫病的危害与流行.pdf
(641.69 KB, 下载次数: 35)
来源:中国水产论坛 南海渔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