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水产养殖户都知道一种情况,就是在天气突变的时候,水中溶解氧降低,鱼虾会出现浮头的现象。我现在想知道的是,天气突变造成水体溶解氧的变化,是通过什么渠道,也就是具体原因。 可从水中氧气的来源与消耗来分析: 来源:1.空气的溶解;2.水生生物光合作用。 消耗:1.养殖生物呼吸作用;2.微生物耗养;3.水中化学耗养;4.水中氧气的
逸出。 最佳答案 主要是光线强度和气压两个方面的影响。 1。水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水生物的光合转换作用,其次才是对空气的溶氧。天气突变常导致气温、光照、气压的突变。正如楼上朋友所述,水温相对气温的恒定性较好,因此气温的突变并不是水中溶氧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光照的突变将严重影响水生物的光合转换过程,导致产氧量下降。 2。气压的降低,造成水体对氧的溶解度降低,导致水体缺氧。 3. 在气压低的情况下,常可见水体底部污染物泛起,这就是所谓“泛塘"现象(“泛塘”现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气压对水体的影响力),“泛塘”的结果造成水底因缺氧而抑制的好氧菌重新得到获取氧气的机会,由此急剧消耗水体溶氧。 4.环境气压低对养殖动物体内的溶氧能力同样产生了负面作用,导致血液携氧量的降低,因此动物需要通过更多的呼吸来增加氧的摄入。 因此,天气突变时水体缺氧并且养殖动物容易浮头和得病,主要是光照和气压影响的结果,而这个影响主要通过降低产氧、降低溶氧、增加耗氧综合形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