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6
- 积分
- 9075
- 主题
- 347
- 帖子
- 2366
- 精华
- 18
- 经验
- 9075 点
- 金币
- 17976 元
- 注册时间
- 2010-4-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2366
- 精华
- 18
- 经验
- 9075 点
- 金币
- 17976 元
- 注册时间
- 2010-4-29
|
中国70%金枪鱼存在烟台 烟台成中国最大金枪鱼交易中心
夏日炎炎,徜徉在闷热天气下的市民鲜有人知道,在咱烟台,还有一处神秘的“北极冰川”
———摄氏零下60°的超级低温冷库。
这处迄今为中国温度最低的冷库就在烟台开发区。昨天,YMG记者身着厚厚的棉大衣,头戴棉帽子,在冷库里呆了15分钟,感受了“北极”的严寒。
大门一开一合就要100元
昨天,下午1点,金沙江路86号,中鲁远洋(烟台)食品有限公司。
记者在这里完成一个渔业出口加工的采访后,意外了解到,这个从外面看与其他企业厂房并无二致的企业,竟然颇有新闻性:这里面的超低温冷库,温度达到摄氏零下60°。
摄氏零下60°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中国金枪鱼交易中心执行总裁孟凡勇一语道破:摄氏零下60°,是超低温。北极的最低温就是摄氏零下60°左右。
在家门口的“北极”,里面是个什么样子?记者一下来了兴趣。
“里面太冷了,进去要全副武装。天这么热,一进一出,容易生病得感冒。”孟凡勇说。
的确,从外面摄氏30度的高温天气,忽然进入一个摄氏零下60°的超低温状态,如此温差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但,为了一睹极寒的超低温状态和感受一下“北极”的气温,记者还是决定进去体验一次。
穿上厚厚的特制棉大衣,戴上了棉帽子,在冷库5号大门前,一名工人举手拉了头顶一根绳子,“呼”地一下,大门开了,一股寒气霎时袭来。
在工人的带领下,记者迈进里面,“呼”地一下,大门从外面关闭了。“一开一合就要100元的成本。”工人说。
不到几秒钟,记者鼻腔和气管就感觉“压抑”,呼吸变得有些困难。
记者迈开步子,朝着冷库深处走去。
15分钟的“天寒地冻”
偌大的冷库里,整齐地堆放着一个一个“铁筐”,尽管戴着手套,但还是能感受到,手一握上去就几乎放不开。
“千万不要摘下手套试着摸东西。”工人师傅说,那样的话,手就会永远留在上面。
因为寒气缭绕,越往深处走,记者呼吸越急促。除了“铁筐”被冰封之外,墙壁四周早已是“冰川时代”,像尖刀一样的冰碴子随处可见,鞋子踩在地上“咯吱咯吱”响。
这是一座1万吨的超低温冷库,不光是中国建设最早,也是中国最大的冷库。工人师傅介绍,光建设它的费用就用了7000多万元。
建设它,就是为了保存对温度要求极为严格的金枪鱼。工人师傅说,因为是生食,金枪鱼对新鲜度的要求苛刻至极,其他普通摄氏零下20°左右的冷库,储存30天时间红色鱼肉就会变成黑色,失去了新鲜度。
在刚放进去不久的一箱足有千斤的金枪鱼肉前,记者戴着有保鲜膜隔离的手套摸了一下,硬邦邦的,肉眼根本看不出道道来。
“鱼肉都是要进行检测的,放置不好,就会出现问题。一些人买回家不及时吃,而是放到冰箱,再生吃就有可能肠道感染,拉肚子。”负责质量检测的工作人员说。
在超低温冷库里走了一个来回,记者已经全身开始麻木,按照之前约定的时间,我们进去最多呆上15分钟,此时,时间已到,呼吸明显感觉“上气不接下气”。打开门后,记者的眼镜顿时盖上寒气,什么也看不见。
“我们企业要求工人在里面呆的极限是20分钟,你竟然呆了15分钟。”中国金枪鱼交易中心执行总裁孟凡勇惊讶地跟记者说。
脱下棉衣,记者在冷库外的车间过道里适应了20分钟,才被“准许”走出车间。
几步之遥,一边是烈日当头,一边是北极极寒,记者真实地体验了一次“冰火两重天”。
中国70%的金枪鱼都存在烟台
金沙江路86号,另外一个名字是中国金枪鱼交易中心。
每公斤160元的价格,使得产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100-400米水深海域的金枪鱼,日渐走上包括烟台市民在内的中国人餐桌。
而早在10年前,金枪鱼因其价格昂贵,尽管味道鲜美,富含优质蛋白质,但它一度为欧美、日本等国和地区消费者所爱。
孟凡勇介绍说,金枪鱼加工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但中国在金枪鱼贮存、加工能力方面较弱,市场话语权较小,每年我国相关捕捞企业仅被压价造成的损失达2亿元以上,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
“建设超低温冷库,就是为了让金枪鱼冷链系统完善。”在水产行业干了一辈子的孟凡勇说,从2001年开始,他们以每年赔300万元的巨款,连续8年“赔本培育市场”。至今,由当时在国内每天销售5公斤,到目前一天卖2吨多。
“生食金枪鱼被食客接受,这个超低温冷库也开始真正发挥作用。”孟凡勇说,因为日本金枪鱼消费量占世界80%,他们的金枪鱼年销售日本的数量达6000吨。目前,全国超低温冷库总贮存能力70%的金枪鱼都储存在烟台。烟台开发区已经成为中国的金枪鱼基地,每年,1万多吨的金枪鱼从太平洋等地聚集到此,然后,再通过冷链系统销售到国内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哈尔滨等大中城市。
从一天卖五公斤到两吨多
烟台成为中国最大金枪鱼交易中心
烟台日报讯(YMG记者夏红尧通讯员马双军卢家傲范玉玮)昨天,从太平洋远航来的渔船因为大风暂时不能停靠烟台港,在港口焦急等待的孟凡勇不停地打电话给外地的客户进行解释。目前,烟台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金枪鱼交易中心,年出口金枪鱼6000多吨。而一度低迷的国内市场销售也从一天卖5公斤提升到现在的2吨多。
金枪鱼是一种远洋性大型商品食用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100-400米水深的海域。因其味道鲜美、富含优质蛋白质,被称作海中极品。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是争夺最激烈的渔业资源之一。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金枪鱼捕捞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生食金枪鱼消费量占世界80%。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金枪鱼价格一直由日本控制。目前,全球超低温延绳钓金枪鱼年产量约40万吨。其中,八成以上销往日本。
为抢占这一市场,早在2001年,孟凡勇所在的山东中鲁远洋(烟台)食品有限公司便开始建设了国内第一家-60℃超低温冷库,储存销售对保鲜度要求极高的金枪鱼。
但因国内市场对生食金枪鱼不感兴趣,从当年开始,连续8年多时间,孟凡勇几乎年年赔钱。当时,他们到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卖金枪鱼,每公斤160元的价格令人吃惊且人们多不认可,最少的一天才卖5公斤。
在日本,金枪鱼90%以上在清水港卸货,清水成为世界知名的金枪鱼卸货港,人们一提到金枪鱼自然就想起清水。“我们要让烟台的港口成为金枪鱼的清水港。”孟凡勇说,烟台是国内著名港口,届时,一提到金枪鱼自然会想到烟台。
2009年,农业部渔业局在中鲁远洋(烟台)食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中国金枪鱼交易中心,金枪鱼和烟台的名字联在了一起,金枪鱼市场也越来越受欢迎。
“16万元一吨的金枪鱼,没有阻挡北京、上海、大连、广州、成都、南京等地的抢购、预订。”孟凡勇说,目前金枪鱼交易中心有1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加工车间,其-60℃超低温冷库一次性贮存量达10000吨,占全国超低温冷库总贮存能力的70%。交易中心下设金枪鱼销售中心、金枪鱼拍卖中心、金枪鱼冷链物流中心、金枪鱼渔需供应中心、金枪鱼信息服务中心等五大职能中心,将逐步发展成为集冷藏、加工、批发、零售及物流配送于一体的金枪鱼加工销售基地。
孟凡勇说,今年前5个月,金枪鱼交易中心的销售额达3000万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总量。“原本计划到2014年在国内的销售达到1亿元,现在看,到2013年就能实现。到时,烟台金枪鱼会更加吸引世界的目光。” |
|